美章网 资料文库 慢就业成因探析及应对策略范文

慢就业成因探析及应对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慢就业成因探析及应对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慢就业成因探析及应对策略

摘要:当前,“慢就业”已经成为就业现状的一部分,且群体在不断增大,但人们对“慢就业”的认知尚存很大误区。“慢就业”有许多类型,其存在原因与时代特征、经济发展、就业形势、教育制度、就业观念等五个方面有关。“慢就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一个试错的机会,但也有与社会脱节的风险。就业可以“慢”,但人生不能“等”,对待“慢就业”应持科学、审慎的态度,可从政府优化创业就业生态、高校加强教育和管理改革、用人单位破除歧视选优才、父母更新观念多引导等四大方面予以破解。

关键词:就业创业;间隔年;大数据;高教改革;就业歧视

毕业生就业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民生工作之一,因此全国上下都高度重视。然而,近年来毕业而不就业的现象越来越多地走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了媒体、就业工作者、专家学者的关注。查阅已有资料发现,从对“慢就业”关注的人群来看,存在着媒体关注多、专家学者研究少的现象;从关注形式来看,存在新闻报道多、学术研究少的现象。另外,已有文章中主要侧重于对“慢就业”案例的介绍,对“慢就业”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得少,对解决对策探究得少。因此,开展“慢就业”成因探析及应对路径研究,进一步界定“慢就业”概念,分析其产生原因,探究其解决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同时也可为就业工作的高效推进、就业生态的完善、就业理论的丰富提供基础参考。

一、“慢就业”现象、群体分布及表现类型

(一)“慢就业”现象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毕业后既不立即就业,又不继续求学深造,而以旅游、陪父母、社会考察等方式等待机会,慢慢探索人生之路的现象,媒体人称此现象为“慢就业”,称这些群体为“慢就业”群体。

(二)“慢就业”群体数量及分布

1.“慢就业”已经成为就业现状的一部分。麦可思研究院对历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比后发现: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的大学生比例逐渐增大。越来越多“90后”变“毕业即工作”的传统为等等看的“慢就业”族,“慢就业”现象日益突出,“慢就业”群体不断增大,并已经成为就业现状的一部分。2.“慢就业”群体在增大。《2017年大学生求职指南》显示,扬州地区选择“慢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比例高达9.4%[1]。智联招聘的2017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情况调查报告显示,约有9.8%的应届毕业生“慢就业”[2]。从地域来看,“95后”毕业生“慢就业”群体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3]。从“慢就业”学历层次分布来看,本科生是“慢就业”主力[4],从专业分布来看,工科毕业生最高,其次为医学学生[4]。

(三)“慢就业”类型

1.思考未来型。这种类型的毕业生受家庭和社会影响,一直在父母“包办”下成长,在老师的保姆式“呵护”下学习,至大学毕业时自立意识不强,独立能力不足,不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就业准备不足。因担心选错工作方向影响长远职业生涯,不选择就业而以搭车远行、开阔视野来认识社会、了解自我,进而让自己有一段考虑人生的缓冲。2.准备创业型。调查显示,“95后”毕业生选择创业(占比12.61%)和平台型(占比2.15%)就业的意向更为明显[5]。毕业不就业而为创业做准备就属于准备创业型。3.生活无忧型。“慢就业”群体中还有一部分人属于生活无忧型。他们或房车均有,家庭经济条件优厚;或从小衣食无忧,就业需求性不强;或家长可随时安排工作,主动就业紧迫性不强。这种类型的学生,父母对子女的“慢就业”予以明确支持或不持反对意见,毕业后无忧无虑。4.灵活就业型。网络加速了社会变革,网络创造了新型职业。作为网络时代原住民,“90后”毕业生勇于创新,敢于尝试互联网催生的各种新职业。在“慢就业”群体中,一些人不通过传统的途径就业,而是选择做活动主持、APP平台主播、网络代购、网络游戏推广等灵活就业,“有事就做,没事就休息”的工作方式让他们自认为很享受这种“慢就业”。5.说走就走型。这部分毕业生受“gapyear”的影响,想法独特,潇洒随性,说走就走。通过打临工筹经费到处游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6.宁缺毋滥型。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对工作要求较多,不仅关注薪酬待遇,还在意职场环境、职位前景,宁愿待业考证、反复考公,也不屈就选择当前职业。7.性格孤怪型。少量毕业生由于个人个性特点、心理因素等所致,作息时间混乱、受不起委屈、经不起批评、交往交际困难,适应工作难、融入社会难,最终辞职呆家,无所事事。

二、“慢就业”产生原因分析

(一)“慢就业”与时代特征相关

慢就业是时展的结果。当今时代是“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无所不在的大数据驱动了微商、代购、网商等新业态的涌现,吸引了“慢就业”群体的积极参与。慢就业是我国社会取得巨大进步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改善。“90后”大学生群体生长在生活富足的年代,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具有明显的个性特点:独生子女多、家庭要求高;家人包办多、独立自主少;个人想法多、付诸实践少;社会发展快,竞争更激烈,个人压力大;成长的时代催生新职业多、岗位灵活性强。生长环境和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毕业初思考人生、自我调整和完善目标的必要性;显示了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阅历,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竞争力的可行性。当然,“慢就业”与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和价值观的转变也紧密相连,不少“90后”毕业生在追求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内心体验,如果一时没找到理想工作,宁等待而不屈就。

(二)“慢就业”是经济发展产物

“慢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使得“90后”大学生家庭条件与“70后”和“80后”相比明显优越,这为“慢就业”提供了经济基础。从毕业生自身来看,“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没有经济负担,使得他们对工作赚钱缺乏紧迫性。这为毕业生的“慢就业”提供了经济基础支持。从毕业生父母对待“慢就业”的态度来看,超过一半的家长愿意对不就业子女给予经济支持。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调查显示,68.1%的受访家长会给不就业子女经济支持[6],以帮助他们减轻从求学到就业的过渡期压力,这为毕业生的“慢就业”提供了家庭环境支持。

(三)“慢就业”受就业形势影响

“慢就业”与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结构密切相关。57.7%的受访者选择“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作为“慢就业”的主要原因[7]。“慢就业”与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也有关。虽然民营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的就业岗位需求明显上升,但毕业生仍更趋向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一线城市的岗位。另外,扬州地区2017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调研报告显示,2014年到2017年应届毕业生的期望月薪及实际签约均下降[1],2017年有30%的毕业生选择了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就业专业对口率下降[1]。毕业生对工作地点、月薪、幸福指数等期望值与实际有明显差别,这些都促成了“慢就业”。

(四)“慢就业”与教育制度有关

“慢就业”形成也与现行教育制度有关。首先,专业选择方面,社会对大学专业设置和专业介绍不足,考生更多是看专业的名字凭想象填报志愿,进入大学后才发现专业不适合个人兴趣。专业调换方面,考虑到教育教学资源的统筹协调分配,各个大学对转专业都有一定的规定,学生只有符合或达到规定的条件才可以转换专业。最后,学分制方面,从名义上来说大学都实行学分制,修学年限弹性制,然而由于学校硬件、软件等设施和配置的实际,课程的选择、学分的修学只能在学校的规定范围内进行,大学的学分制还是半成品。

(五)就业观念改变

当今的大数据时代,新兴岗位不断出现,不少毕业生就业也不再局限于办公室的朝九晚五,而是更加多元化,如网络、自媒体、自由职业者、空间设计、甚至网红等“灵活就业”。“慢就业”也有就业理念转变的原因。心理学理论表明,在满足基本需求后,人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智联招聘“2017年应届毕业生求职力”调研结果显示,55.9%毕业生选择追求个人成长首次超越工作待遇[8],成为大学生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自我实现已经成为更多人的选择。部分“慢就业”群体期望借助慢就业的修整,厚积薄发,找到既符合理想、又实际可行的目标,以锤炼与努力促进自我提升、自我成长。

三、对“慢就业”的科学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慢就业”已经能被大学生接受。95.45%的学生认为可以接受“慢就业”的选择[9],37.27%的北京高校大学生认为可以选择“慢就业”方式[9],20.14%的学生认为“慢就业”能缓解当前就业的压力[10]。

(一)“慢就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慢就业”提供了一个试错机会。当你不知道应该干什么的时候,“慢就业”给你提供一段时间直面自己,思考未来;当你不知道兴趣在何方的时候,“慢就业”给你试错的机会,检验兴趣,发掘潜力;当你对社会了解不深的时候,“慢就业”让你有一段时间认识社会,深度了解社会,并为自己的工作、创业奠定社会基础。“慢就业”也有与社会脱节的风险。高校虽被称为象牙塔,但仍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是比较紧密的社会单元。选择'慢就业'虽也和社会接触,但有与社会脱节的风险。

(二)“慢就业”的定位:高质量就业起点

就业可以“慢”,但人生不能“等”。“慢就业”不是“不就业”,“慢就业”既不该盲目跟风、随大流,也不该畏惧就业、逃避就业。“慢就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应该是毕业生的个性化发展。休整期间,做好规划、寻找方向、及时充电,增强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做到有目标、有步骤,将“慢就业”定位为高质量就业的起点。“慢就业”是以时间代价、经济代价、心理代价为基础的奢侈选择,并不适合所有人。从个人事业发展角度考量,长期赋闲肯定是要不得的。对待“慢就业”,高校毕业生要紧扣个人实际,深思熟虑,从长计议,决不能成为“啃老”的借口。长时间“慢就业”不仅浪费金钱,更是对自己时间的一种浪费。靠父母供养、没有规划、一无所长、缺乏独立思考、始终无法摆脱困境的人,终将变得越来越颓废、懒惰。“慢就业”者必须端正态度,“慢就业”的“慢”应该是“拒绝啃老、主动开展职业规划、主动思考人生目标以求重整再发”的有期限的修整。“慢就业”者要保持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及时了解社会变化,避免与社会脱节,跟上时代步伐。大学毕业,人生才刚刚开始。不管选择“快就业”还是“慢就业”,都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独立自强的意志信念,不拘泥于常规的勇气以及勇于付诸实践的气概,只有这样才能收获美好的未来。

四、“慢就业”应对对策

“慢就业”虽已经成为社会现象的一种,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慢就业”现象的非主流性,“慢就业”问题解决的长期性。“慢就业”的关键是“慢”的动机和结果。当代大学生普遍有思想、有头脑,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工作岗位的喜好、适应、匹配情况来选择就业的方式和时间。然而“慢就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慢就业”我们需要正确引导。家庭、学校、社会等要相互配合,多管齐下,帮助学生正确地自我定位,把握好方向,主动就业,将自己投入到工作中去,共同做好“慢就业”群体的就业服务、指导、帮扶等工作。

(一)政府部门要优化环境促就业

1.政府要继续统筹推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战略,通盘考虑完善就业创业政策,强化就业市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统筹作用,继续深入推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战略,促进基层人才储备。2.政府要进一步优化就业创业生态,提升政策执行效益。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并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来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比如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摆在“十三五”时期发展的首要位置,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培育发展新动力的战略举措来部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下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然而政府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实施落实不到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系统不优化等情况仍然存在。制度的冲突需要按照程序与相关部门协商解决,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规章制度;意识不到位则需加强研究讨论,确保后续制度执行能够得到一致贯彻;基层工作人员执行力度欠佳的问题,则应该细化工作方案,考核与升迁挂钩,形成内外促进共同激励的机制。大学生创业生态环境也存在创业高层次人才稀缺、创业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不畅、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不完善、创业政策和专门服务平台实际效益低等难题[11]。在深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同时,政府需要扩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引入市场机制、拓展创业融资渠道、完善校企创业合作机制、优化大学生创业生态[7-]。政府要通盘考虑、因地制宜、合乎情理地完善就业创业政策,完善中小微企业社保补贴、税费优惠、金融扶持、就业见习、创业引领等就业创业政策;优化人才住房保障、企业人才引进培养等政策;拓建就业见习基地,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实施就业促进计划;提高大学生就业待遇、做好职业发展指导、做好双困毕业生(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就业援助服务,以实现人才资源结构优化,大学生智力和作用充分发挥的目的。3.政府要强化就业市场监督,确保招聘制度的科学和招聘过程的公正、公开、透明。各级政府要采取严厉措施打击就业欺诈、传销等行为,要引导并引领破除性别、地域、人才“出身”等各类就业歧视的行为,为大学生全面就业、充分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4.政府要下决心破除人才流动的人为束缚和制度束缚,为人才自由流动提供政策基础,实现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引得来”;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发展的投入和扶持,破除“城乡二元格局”造成的系列结构性矛盾,为基层就业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均等、收入待遇一致、医疗福利保障的基础,实现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留得住”;政府要大力推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实现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舞台广”。

(二)教育部门要加强改革促服务

1.加强管理制度改革。以“半成品”的学分制为例,国外学生之所以能享受“间隔年”,是因为国外大学教育实现了自主选择,只要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而我国目前的学分制还不完善,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没有真正的自由,在学分修订年限上,没有随意“间隔”的空间。因此教育部门、高校要通力协作,进一步优化学分制度,改善学生选课规定,赋予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课的权限,强化人才个性化培养,促进培养人才的多样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夯实自学能力培养。能力素质结构是大学生各种能力组合形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素质综合而成的整体。其中自学能力是综合能力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高校要以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强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调研职业发展动向,构建灵活实用的课程体系,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应用性、科学性和前沿性,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高等学校要注意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重视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做到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培养相结合,学习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相结合[12]。

3.引导学生基层就业。作为社会人才的供应端,高校还应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择业观的观念转变教育。要教育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善于思考、提升综合素质,更要教育引导大学生面对现实,勇于接受挑战,积极主动竞争。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引导学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学习,响应号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和社会,为大学生“慢就业”问题解决提供源源动力。高校要加强学生就业观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开放、发展的就业理念,在选择传统就业单位的同时,更要积极响应“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等国家号召,积极投身农业、卫生、教育、养老等基础社会事业,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奉献青春智慧。

4.借力大数据,精细就业服务。首先,高校要强化指导服务,加强互动交流。从就业指导队伍建设而言,高校需要转变旧观念,加强就业统筹指导,吸纳校内外的就业指导人员,建立具有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的队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从就业指导内容而言,高校应该加大对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的力度,同时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规划及社会认知能力,促进毕业生更加科学地将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借助大学期间高质量的“职业规划”教育,把“慢”就业的“慢”前移到大学期间,使大学生规划好学习生活,实现“快”就业。就就业素质提升而言,高校应提前做好校企对接,开展学生就业见习、顶岗实习,让学生在毕业前就了解可能从事的岗位及工作内容,提前适应社会节奏,学会竞争、勇于竞争。高校要加强学校、用人单位、学生三方之间的互动交流,创建“企业-学校-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创造更多的三方接触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理性判断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淡化职场和学校之间的角色转换;引导用人单位开放包容地对待毕业生,让大学生逐步锻炼成长,实现大学生、企业、学校“多方共赢”。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该校每年举办就业创业论坛,邀请政府高官、企业高管、就业创业导师、毕业生和低年级学生围绕“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需求、大学生努力方向、政府创业扶持政策、考研深造、就业创业”等主题进行广泛交流,使学生明确了努力方向,促进了学生职业学业规划,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互相促进、共同促进。

高校应因地制宜地设置就业心理咨询室,或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就业指导范畴,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就业心理调适,客观分析个人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及早就业。其次,高校要加强校际合作,实现信息共享。校际之间要加强就业信息收集、推送等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就业互惠互利。由于各地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学生生源等不同,不少毕业生毕业后选择回家乡就业。然而高校招聘会上提供的就业岗位工作地点大多是面向省内,这就出现了人才需求与工作地点意向不一致的矛盾。加强校际合作,实现校校之间(可以首先从学科相近或相同的同类院校开始)的就业信息共享、同享,有利于促进这部分学生的就业。最后,高校要借力大数据预测,提升工作针对性。当今时代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应当借助大数据促使人力资源双方调整各自预期,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我国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普遍存在,学生家庭状况、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各有不同。借助大学生活大数据,高校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就业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困难所在,及时、精准地给予就业帮扶;借助就业大数据,高校对毕业生的工作胜任、薪酬待遇、单位评价、工作创新等大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就能准确评判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为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做好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进而实现“招生-人才培养-社会反馈”的良性循环提供支撑。因此,高校要站在战略资源的高度,通过不定向收集存储、定向抓取、精细化处理和创新化运用等方式扩张就业信息量,拓宽就业信息的外延。高校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信息统计和预测功能,用预测性思维来观察、分析、思考,深入挖掘就业数据的价值,不断提升就业服务的个性化水平,强化就业在布局调整、规划制定、改革教学、招生优化中的反馈作用,提升就业服务工作的水平和实效,让“慢就业”的“慢”提前。

(三)用人单位要破除歧视选优才

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贯彻有关毕业生就业的“三严禁”和“四不准”政策,但在现实中,招聘中的性别、生源(毕业高校)、应届往届等方面的歧视常见报端。比如有要求必须是应届未就业毕业生的“身份限定”,有要求第一学历必须是什么高校的“入职门槛”。一些高校在自己就业时要求招聘单位消除歧视行为,然而自己招聘教师时又制定这样或那样的限制。因此,高校、企业、政府等各个用人单位要刷新传统的用人观念,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消除各种或隐或显的就业歧视,让毕业生们在更加公平的起跑线上竞争。让毕业生真正稳下心来,实现“谋定后动”,任重道远。

(四)家庭方面要更新观念

多引导家长要清醒认识到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业态更新加速的现实,主动更新观念,破除“稳定职业”“铁饭碗”等思想,破除收入高低论成败的思想,引导子女客观分析和正确认识毕业生就业现状,主动把握时展带来的新机遇,树立积极乐观的就业态度和健康向上的就业观念,鼓励子女积极响应国家基层就业号召,勇于投身基层一线工作,开辟乡村振兴新天地。

五、结语

“慢就业”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一部分。本研究梳理了“慢就业”表现,剖析了其产生原因,提出了应对策略。“慢就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互联网+”的推进,新经济业态的不断涌现,“慢就业”类群的界定需要进一步明晰。本研究提出了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家庭等四大方面解决应对“慢就业”的策略,其中每一方面应对的具体方案仍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探究。

参考文献:

[1]金山.三成毕业生工作与专业不对口近一成毕业生选择“慢就业”[N].扬州晚报,2017-07-12(A6).

[2]盛会.对“慢就业”要慢些批评[N].经济日报,2017-7-5(6).

[3]代丽丽.聚焦“慢就业一族”:他们为什么不着急去工作?[N].北京晚报,2016-08-18.

[4]钱铮,蒋婧,袁梦思.“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慢就业”心理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3):51-61.

[5]倪明.95后“慢就业”九成“有想法”[N].广州日报,2017-7-11(A18).

[6]白舸.“慢就业”不可“漫就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5-7-15(2).

[7]新华网.聚焦毕业生“慢就业”:先锻炼能力还是先丰富阅历?[EB/OL].

[8]郑勇.“慢就业”现象兴起应届毕业生更青睐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N].北京晚报,2017-6-30(64).

[9]张阳梅,刘鑫,卿倩文,等.北京高校大学生“慢就业”现象调查与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8(5):10-12.

[10]孙秀华,赵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实证研究———以沈阳工业大学辽阳分校为例[J].中国市场,2017(30):206-208.

[11]徐小洲,梅伟惠,倪好.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5(1):45-48.

[10]徐明.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优化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35(5):106-110.

[12]朱庆之.本科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及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2(5):16-18.

作者:张轶辉;毕亚玲;杜小明;黄树桥 单位:安徽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