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美丽合肥建设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村财政与财务杂志》2014年第五期
一、合肥市助推林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按照“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的原则,县(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纷纷出台配套政策,上下联动,形成财政投入合力;按照“统一放样、统一供苗、统一栽植,自己栽、自己管、自己受益”的原则,让群众造林得实惠,调动农户投身“植树造林、清洁家园”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上述措施,合肥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全面发展,造林规模和质量大幅度提高。近三年全市累计完成造林绿化近80万亩,其规模之大、标准之高、效果之好、机制之新、发动之广泛、社会反映之良好,在合肥市植树造林史上前所未有。二是区域突破,城市森林生态屏障加快建设。三年来,合肥市新增绿化面积2600多万平方米,提升绿化面积1100多万平方米,实现了市民开门见绿,步行500米有休闲绿地,基本满足了市民日常游憩的需求。三是全域一体,森林生态体系框架全面完善。完善了全市森林生态体系的总体框架,形成了翠环绕城、林带穿境、纵横交错、层次多样的森林景观。同时,扎实推进村庄、路渠、塘坝绿化,改善了农村面貌和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四是注重特色,以绿化苗木为重点的林产业长足发展。目前,全市苗木生产面积已达45万亩,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迅速提高,苗木产业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
二、目前合肥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林业投入机制待健全,新机制运行引发的新问题需解决。全市林业基础较薄弱,资金需求量大,多元化投入机制相对不健全。县区支林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同时,市场化运行机制对林权确认、土地流转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造林空间不足,分布不均。如长丰县的森林主要集中于东部、南部大房郢水库上游和低山丘陵,而中部岗区和北部两湖圩区森林资源少,造成局部地区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等问题。随着实施退耕还林和近两年造林绿化大会战,宜林荒山荒地越来越少,全市造林空间越来越小,绿化造林任务艰巨。三是林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林业功能发挥不足。合肥市树种多为杨树,混交林偏少,林龄以成熟林、过熟林居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较低。同时,林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农收入。四是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林业管理水平不够。林业科技基础比较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兴林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林业发展面临着人才短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程度不够,科技转化能力较低,林农素质不高等难题。
三、加快现代林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创新投入机制,建立林业发展保障机制。要健全支持现代林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在实践中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政策,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处理好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要创新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的管理体制,整合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扶贫、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等相关资金,将村庄绿化纳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范畴,积极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开展造林绿化。按照“四化”要求强化支林资金管理,即支林资金问责制经常化、林业财政资金投入统计信息化、绩效考评制度全面化、项目库建设规范化。通过创新资金管理,建立科学决策、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支林资金运行机制。同时,综合运用补助、贴息、以奖代补、示范启动等政策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林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突出造林绿化,加快建设林业生态体系。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按照《合肥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按计划、分年度实施“十二五”造林面积目标任务。要结合实际,加快步伐,建立绿化工程管理机制,建立自下而上的造林绿化工程申报体系和自上而下的工程监管体系。要全面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坚持“边建边管、建管结合”,确保建一段、管一段、成一段。三是调整经济结构,巩固加强林业产业体系。要优化林业经济结构,立足已具备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业已形成的种植优势,培育主导产品,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促进林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要推进林业标准化生产,引导企业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大力开展林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立各级各类标准化示范基地,推进林业生产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提高林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要支持林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延长产业链条,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力强的种植、加工、销售、贮存的林业龙头企业,把其作为政府引导的重点、林业产业形成的切入点和带动农民致富的支撑点。要加大对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扶持力度,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提供政策和程序的支持。要建立健全林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培育林木交易市场,完善交易平台,丰富交易品种,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流转体系,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四是建立配套制度,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在林权制度改革方面,在完成集体林地林木勘界确权、明确经营主体的基础上,做好林权登记发证工作。通过落实相关配套政策,以稳定家庭承包关系为基础,创新集体林业体制机制,在全市基本建立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任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林业发展支持保护制度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土地流转制度方面,要建立林地流转工作机构,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做好林地流转服务引导,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做好土地流转,整合分散经营土地,为林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最基础的条件。在强化林业科技服务方面,要加强林业科技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推广,加强科技服务;发挥典型引路和基地示范带动作用,积极组织林农就近参观学习靠林业科技致富的先进典型,增强林农学科学、爱科学、靠科学致富的意识;加强科技人才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培养林业技术人才;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进行优良品种筛选、无性繁殖、容器育苗等,满足群众造林需要。在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方面,要加强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林木采伐管理,确保采伐限额的严格执行,切实把林木采伐的“源头”管理放在首位。完善森林资源监督监测体系建设,实施严格的林地保护管理制度,实现森林资源管理各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提升森林资源管理能力。强化灾情预防控制,加大对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资金投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的森林灾害防护体系,完善森林病虫害预测及预警机制,保证森林资源增长和林农增收的目标实现。
作者:薛小颖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财政局农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