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场所装备建设的探讨范文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场所装备建设的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场所装备建设的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场所装备建设的探讨

《宁波通讯》2018年第4期

一、背景介绍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颁布了《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07〕9号)。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上海市教委根据上海地方特色,出台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本市实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指导意见》(沪教委基〔2013〕65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架构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体系,并明确了中小学校公共教育安全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内容。《指导意见》中指出,上海市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分必修与选修两部分进行,小学一年级和四年级,初中六年级和八年级以及高一年级学生必修公共安全教育,中小学其余年级学生选修公共安全教育。必修年级每学期安排至少8课时进行集中的公共安全教育规定主题活动,选修年级每学年应安排不少于4课时进行学校选定的公共安全教育主题学习活动。同时指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作为综合性专题课程,可通过课堂教学集中主题活动、网络课程资源和实践体验活动等多种途径进行。为配合课程的实施,上海市教委于2013年联合公安、消防、民防等部门编写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公共安全行为指南教材》,包含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四4册内容,供中小学校开展公共安全教育使用。

二、公共安全教育体验场所建设整体规划

体验场所在公共安全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公共安全教育提供条件保障,2015年市教委从市、区县、学校3个层面,对公共安全教育体验场所的建设进行了统筹规划。一是在东方绿舟青少年活动营地建设市级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突出实训和体验,通过模拟体验、多媒体实训、基本技能、综合演练等教育方式,提高安全规范和救护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的应对习惯。二是区县选择独立场所或具有公共安全教育基础的中小学,分别围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现场急救”等主题,建设以体验、实践、互动为主要教育方式的区域公共安全教育体验场所,并向周边学校辐射,共享教育资源。三是在中小学校建立学校安全教育体验教室,为学生提供安全教育教学、体验活动的场所。市级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已于2015年年底启动建设,同时,为推进区县及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体验场所的建设,上海市教委等9部委于2015年年底颁布了促进本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意见(暂行)》(沪教委发〔2015〕139号),将“加强安全教育场所建设”纳入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任务之一,要求在2020年之前每个区县应建设至少一个区域安全教育共享场所,每所学校应配置安全教育体验教室。

三、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场所建设的思考

1.区域公共安全教育体验场所

(1)总体功能定位及建设要点区域公共安全教育体验场所是服务于区域内所有学校的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和演练场地,主要通过体验、实践、互动等方式开展各项安全教育和训练活动,以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识险、避险、逃生和自救的基本要领。区域公共安全教育体验场所的建设要点包括以下几方面。合理布局规划:区域应合理、统一规划,将不同安全教育主题分散在不同教学点,也可以建设综合性安全教育场所;可以独立选址建设,也可建在某一学校内,供本区域中小学校共享使用;若建在某一学校内,选址和建设时应考虑对外开放的便利性。强调体验、实践:应通过创设各类逼真的安全情境,以及提供安全演练的设施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识险避险技能。借助信息化手段:考虑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资源,以及安全事故逃生体验场景;还可通过信息化手段支撑安全教育的互动、探究。建设安全可靠:根据容纳学生的数量设计好场所的安全空间和疏散通道,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提供适合的学习、演练活动,对演练活动提供到位的保护措施,做好安全用电防护等。

(2)主题安全教育场所的建设思考以下对消防、交通、急救等三大主题的公共安全教育场所建设进行探讨。主题建设一:消防安全教育场所消防安全教育体验场所是学生学习消防知识、参加消防逃生演练的场地,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的重要平台。围绕功能定位,场地可布局为“火灾科普知识区”“火灾体验实践区”两部分;两区域可独立设置,也可混合布置。在火灾科普知识区,可向学生展示“常现火灾科普常识”“消防常用标识及器材”“逃生自求方法”“火灾案例”等知识内容,展示的方式包括图文、实物、视频等。对于有条件的场地,推荐采用视频的形式,因为多媒体视频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提供大量生动形象的知识信息,还以利用消防知识互动问答、游戏闯关等形式让消防知识学习更加有趣味性。该区域涉及的设备包括:展板、消防器材、视频展示系统等。在消防体验实践区,为学生提供的体验内容可包括“报警训练”“寻找隐患”“灭火体验”“逃生训练”等。交通安全教育共享场所是学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体验交通现场和交通法规,模拟事故应急处理的场地,是学生以步行者和驾驶者的身份亲身体验和实践交通安全的教育平台。场所的空间宜布局成“交通知识区”“模拟体验区”“户外实践区”3个部分;3个区域可独立设置,也可混合布置。交通知识区展示的内容包括“交通安全”“交通法规”“交通标志”“常见交通工具”“交通事故案例”等交通知识,涉及设备包括:展板、模拟交通标识牌、交警岗、隔离带、视频播放设备等。模拟体验区用于创设各类交通驾驶模拟场景和工具,需配备的设备包括模拟驾驶仪等。户外实践区宜配置可用于真实驾驶体验的车辆,地面交通标志需清晰。相关设备包括:模拟交通标识牌、信号灯、小型自行车、微型四轮车、仿真道路情景布置、小交警制服等。主题建设三:急救安全教育场所现场急救教育场所是学生学习急救知识、开展急救技能实践练习的场地,是帮助学生感知现场急救的安全知识,提升公共安全意识和提高自救互救水平和应变能力的教育平台。现场急救教育场所宜设置急救知识展示区、急救技能操作区、急救情景模拟区;3个区域可独立设置,也可混合布置。

急救知识展示区的内容包括“急救常识”“急救设备”“急救事故案例”等知识,用于知识展示的设备有:图片展板、常见急救设备实物、视频播放设备等。急救技能操作区涉及的操作技能包括“伤口包扎”“夹板担架使用”“心肺复苏”等,涉及设备有急救箱、担架、心肺复苏模型、AED模拟除颤仪等。急救情景模拟区的建设可与消防、地震、家庭安全事故等场景结合,开展急救模拟演练;可根据场地条件和学校特色,选择配置相关主题的设备。现场急救教育场所若建在学校,建议与学校卫生室临近设置,以便于卫生教师的管理、仪器设备的共享。3.配套管理机制的建立区域公共安全教育场所应“向周边学校辐射、共享教育资源”,每个区域场所应有区域资源共享、开放管理的机制,需考虑场所正常运行的经费、教师团队的保障,需建立场所的日常管理制度等。

2.学校安全教育体验教室

学校安全体验教室是为学生学习和体验公共安全知识的场所,通过情景体验、互动实践,训练与提升学生的生存技能。安全教育体验教室宜经过整体布局和规划,为学生创设融知识学习及体验实践为一体的学习环境,可独立设置用房,也可与其他用房共同。

(1)小学安全教育体验教室设备配备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安全自护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升自身安全应急能力。根据功能要求,建议教室里设置“集中学习区”及“主题学习区”。“集中学习区”用于课堂集中学习,应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相应的教学软件;配置的学生凳建议应方便灵活移动,以适应多种模式学习活动的开展。“主题学习区”的主题可划分为消防安全、紧急救护、交通安全、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等板块,各主题学习区应创设相应的安全体验情景。学校可根据教学特色和场地条件,选择相应的板块进行安全教育体验教室的设计和布置;各个区域可独立设置,也可混合布置。(2)中学安全教育体验教室设备配备中学阶段,学生需强化各种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的训练,提升自我安全防范能力,同时应加强危险事故案例的教育,让学生了解日常的危险是如何发生的。中学安全体验教室也建议设置“集中学习区”及“主题学习区”;各个区域可独立设置,也可混合布置。“集中学习区”中设备配置与小学教室一致,但软件资源内容应符合中学安全教育的需要。“主题学习区”的各主题设备配置时,应考虑中学生的技能要求特点,如消防安全主题中,可配置“消防栓模拟训练系统”“高层逃生实景训练系统”等,又如急救安全主题中,可配置担架、AED等急救训练器材;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安全原理知识,如自然灾害主题中,可配置“动手搭建抗震建筑”相关设备,让学生理解抗震原理。(3)配套管理机制的建立在学校层面,应制订安全教育体验教室的管理制度,设立专人进行运行管理,提升安全教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做好教室的使用规划,充分发挥安全教育体验教室的育人价值。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共安全教育工作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场所的建立,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从区域和学校两个层面,对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场所装备建设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各区域和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场所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Z].国办发〔2007〕9号.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本市实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指导意见[Z].沪教委基〔2013〕65号.

[3]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生公共安全行为指南教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杨玉娟 单位:欧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