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互联网金融下产品创新与需求契合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金融理论探索》2017年第2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的覆盖和冲击,互联网金融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金融产品的创新不断满足社会的金融需求。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金融中的应用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对用户基础性需求和可用性需求进行了契合性分析,以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需求契合性
1引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金融模式的不断融合,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不断出现,例如支付终端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已成为智能手机用户的重要支付手段,传播速度十分迅速的网络证券已占据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中很高的市场份额,电子商务中的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也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在传统金融基础上衍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已经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辐射力,不断改变着人们的金融需求。从金融需求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契合性上看,互联网金融产品较传统金融更符合普惠性的大众需求特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进入门槛和产品用户参与要求更低,更加体现出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精神,促进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亲民”感。在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上不断创新出现的支付手段、众筹、P2P理财等创新极大的降低了金融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必将创造出新的社会需求,从而改善社会大众的金融习惯。
2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分析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互联网金融的快捷便利和创新产品对传统金融产品的覆盖和补偿促进了更多的人选择互联网金融来满足金融需求,反过来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也为传统的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金融互联网化已经成为金融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1众筹融资
以期权、股权和实物作为投资者投资回报并在互联网上进行融资项目的股权或类股权融资方式称为众筹。美国的Kickstarter和我国的天使汇是众筹融资的典型代表,众筹融资在互联网平台上具有融资项目多样化、融资门槛低和项目创意性等特征,一般融资流程首先在互联网平台进行融资需求审核、宣传和,投资者根据融资者的项目门槛、创意等进行选择性投资,资金的投资方式可以直接投资或进行第三方金融机构的监管投资,融资者的项目成功后向投资者进行股权、红利和现金实物的回报。从众筹的特征来看,融资发起人的门槛很低,具有草根性,而投资者的门槛也较低,因此项目具有很强的落地能力。另外,众筹中的投资项目具有较强的创意性,其覆盖面也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影视、音乐、科技、游戏及设计等,在众筹融资过程中融投双方的信息共享程度较高,投资的效率和成功率较高。
2.2P2P网络借贷平台
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中近年来发展最快、最常见的是P2P网络借贷平台。基于互联网信息共享基础上的新借贷方式,P2P网络借贷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个人与个人借贷发展成为P2B、P2C等多种模式,因此P2P网络借贷从模式创新上看属于“伙伴对伙伴”的网络借贷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具备相同偿债能力的伙伴间的借贷方式。P2P网络借贷平台极大的解决了个人金融借贷快捷性需求,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沟通性,更直接的实现了信息共享,消除了传统金融中介的存在,为借贷双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3金融机构互联网
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上的产品和业务延伸发展也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已经成为社会熟悉的金融模式。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融合解决了金融供需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息搜集处理成本,降低了机构的运营成本。金融机构互联网目前分为保险互联网、证券互联网和银行互联网,其中银行互联网是覆盖面最广泛的金融机构互联网,随着手机职能终端在支付上的创新,手机银行互联网已经可以实现账户转账、查询、贷款和理财购买等多种金融需求,具有很强的便利性。
2.4互联网金融门户
随着资本市场发展的多层次需求,互联网金融门户发展也日益成熟。互联网门户网站利用信息平台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汇集客户信息与资源等多项金融功能,为平台参与主体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门户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例如陆金所、融360等多元化发展的互联网金融门户已经吸引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其金融资本交易数量也十分巨大。互联网金融门户满足用户贷款、理财等多元化需求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金融产品、服务的“搜索+比价”,促进用户更好的对金融产品进行了解,提高了社会对金融投资的参与度,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2.5移动支付及第三方支付
移动支付最大的特点是支付终端的移动性,即在移动通信设备的基础上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货币价值支付或债权清偿方式的支付转移。第三方支付则是客户的资金结算、货币支付等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客户、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之间的资金关联关系,提高客户资金支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我国近年来的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发展十分迅速,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市场交易额已经达到了79924.7亿元,近五年来的年均增长率超过30%。
2.6大数据金融
建立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基础上的大数据金融是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数据分析手段实施上的一种创新。大数据金融可以有效的对贷款中的风险进行数据分析,最大限度的降低金融信用风险的发生。目前大数据金融的发展和应用主要体现在征信系统和网络贷款方面,其中征信系统是指通过大数据技术的使用来实现对贷款的征信管理工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中心和阿里金融的征信系统,网络贷款是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借贷资金的供需平衡,使网络贷款更加适应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需求。
3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需求契合分析
3.1基础性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积累的财富不断增加,金融产品已经成为社会每个个体的必需品。由于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搜索引擎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逐渐被更多的投资者所接受。资金的供需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直接进行交易,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较之传统的金融具备了更高的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效率。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改变了用户的金融需求模式,用户金融需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金融需求日益广泛化。用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随着财富的积累不断呈现出广泛化特点。一方面,社会对投资理财和保险的偏好性越来越强,另一方面社会大众的金融消费随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扩大也更加广泛。其次,金融需求向个性化趋势发展。
随着年轻人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金融需求也在不断向个性化趋势方向发展。用户在物质化不断满足的基础上对需求属性的权重要求更细致,金融需求的分散程度更好,另外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不同社会群体在不同生活情境下的金融需求也会发生个体化差异。再次,社会更加关注金融服务的安全性,金融需求日趋理性。随着社会大众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用户在金融产品消费和需求方面日趋理性,更加关注金融服务的安全性,更加倾向于获得同等收益的同时保证了自身财产的安全。最后,金融需求日趋关联化。金融需求从社会行为上分析是金融功能性和人社会性的复合性需求,随着社会分工的明晰化和社会机构的复杂化,用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对不同金融需求呈现出关联化特征,例如用户理财方式不断关联化,股票、期货、理财产品和储蓄等都可以满足其金融需求。
3.2可用性分析
从传统金融机构银行、保险、证券和交易所等中介和市场发展而来的互联网金融已经满足了用户不断变化的金融需求,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上均得到了一定体现,因此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对用户的金融需求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可以提供更为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
首先,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实现了金融服务全覆盖的低成本性。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不断完善金融生态,不断拓宽辐射边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辐射能力更强。在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促进的金融普惠建设中,金融机构有效的降低了金融的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金融实体网点的运营和维护费用大大降低,第三方支付和网上银行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网络商业模式和电子商务不断与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融合与丰富。
其次,互联网金融优化了金融资源配置。大数据、云计算等数据处理方式改善了金融行业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领域的数据处理方式融合促进了动、高速、网络化的运算步入金融领域,缓解了传统金融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资源如资金供求的期限和数量不再依存于传统的金融中介和市场,金融资源将以最优的方式配置给需求者。
再次,金融安全随着日益完善的风险分散和风险控制方法不断得到更高层次的安全保障。风险管理能力始终是金融行业的发展关键,也是影响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互联网金融通过大数据搜集处理信息方面的优势不断完善着风险分散和风险控制能力,同时不断对金融供需双方的主体进行信息管理和分析,保障了金融安全。
最后,用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上得到了满足。互联网金融通过信息处理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了多种途径的收集、分类和整理,针对性的向用户推荐个性化服务,不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数据挖掘基础上的云计算分析技术不断开拓用户个性化需求特征,根据具体需求制定个性化金融服务并推送金融产品信息,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被动服务模式,充分利用了配置金融资源,主动开展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金融服务。
4结语
本文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的众筹融资、P2P网络借贷平台、金融机构互联网、互联网金融门户、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与用户金融需求之间的契合性,认为用户对互联网金融需求存在变化趋势,同时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改变了用户的金融需求,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与用户金融需求具有契合性,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能够满足用户日益变化的金融需求。
参考文献
[1]闵庆飞,刘振华.移动商务典型应用及个人用户的采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邓新明.中国情景下消费者的伦理购买意向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4,15(3).
[3]黎志成,刘枚莲.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5,10(6).
[4]苏惠香.网络经济技术创新与扩散效应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邰舒宏,齐俊波.浅析消费者需求主要变化趋势[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5(04).
作者:张春辉 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