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学生有效评教的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三期
对于为人师表、经常进行品德教育项,大家普遍认为为人师表很重要,但是不必经常进行品德教育,应该是偶尔进行。对于是否应该在课堂上对学生点名,得到的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1表示学生认为应次次点,2表示学生认为应偶尔点名,3表示学生认为怎么点都行,4表示学生认为不能点名。从表中可见,学生对该项的认同度差异很大。那么这种差异性很大的评价指标,笔者认为是没有意义的指标,不应该放在评教指标中。对于教学效果项,学生普遍非常重视学生的满意度。对于教学评价项,20%的同学表示愿意评价所有老师,而75%的学生表示只愿意评价部分老师,还有少数学生表示不愿意去对老师进行评价;后面追问不评价表示什么意思呢,50%的学生表示因为老师一般,没有评价的价值,还有50%的学生是因为自己懒于去评价。在自由描述中,学生表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可能会有某些方面的不完美,但是一定要真心地爱护学生、鼓励学生、尊重学生、上课认真、不糊弄学生,学生心目中印象最差的老师主要集中在老师不尊重学生上。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笔者认为,改善目前的评教现状,需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评教量表多样化
目前国内在评教量表的设计上,多是从学校监控教学质量的需要出发,题型基本选用定量选择题。实际上,一个学校中的专业多种多样,每个专业有每个专业的特点,不能用统一的、为数不多的指标来评价不同类别的课程,甚至全部课程。但是评教量表多样化后带来的效果是评价结果处理的繁琐化,因此虽然知道不能用统一的量表来评价所有课程,但是教学管理部门由于工作量的能力限制,没有大量的精力去处理大量繁杂的数据,因此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还是选择了统一的量表。如何既能让量表多样化,体现出本门课程的特点,又不至于让教学管理者感到力不从心,有能力去处理这大量的数据呢?众所周知,澳大利亚的CEQ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评教案例,课程经验调查(CourseExperienceQues-tion-naire,简称CEQ)是由澳大利亚毕业生职业协会(GraduateCareersCouncilofAustralia,简称GC-CA)从199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目前的CEQ共有11大项49个子项目组成。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直接利用CEQ的指标,在实施过程中,管理部门给出一些必选的指标,其余的指标让授课教师自行选择或者添加,授课教师最清楚本门课程的特点,最清楚本门课程应该以什么方式呈现。因此,授课教师自己选择评价指标所构成的评价量表是最有效的评价量表。
二、评价结果语言化
目前高校在实施评教时,往往以“优良中差”这种带有比较性甚至是具有攻击性的词汇去评价一个教师,甚至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奖惩的依据之一,这无疑使得教师难以接受“差”评的结果。教师为了得到“优”的评价,注意力已经不完全放在授课过程上,而是将部分精力转移至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如何能让学生满意,能让学生全都给好评,成了教师极其关注的问题之一。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学生一方面需要教师的爱心呵护,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的约束和管理,而有的学生把管理严格的老师评为差,把放任自流最后还给高分的老师评为优,这显然会打击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不敢严于约束学生,而是为了好评,不得不取悦学生,这已经使得授课过程朝着扭曲的方向发展了,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健康成长。如何能让教师去除心理压力认真授课,以平常心看待评价过程,是评教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笔者认为,管理者不应该只以一个“优良中差”的成绩去评价一个教师,而是应该让教师得到评价性的语言。一个教师得到优的成绩,往往会自以为得意,认为自己哪哪儿都好,没有任何毛病;一个教师得到差的成绩,往往会灰心丧气,认为自己表现很差。实际上,授课过程包括多个方面,备课认真程度、讲课流利程度、知识扩展程度、与学生沟通程度等等,从“优良中差”的成绩中不能体现出教师优秀在什么地方,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此,建议给出的结果不是“优良中差”,而是总结性的语言,告诉教师哪点好,哪点有不足,让教师清楚认识到自己授课所反映出来的效果,相信教师也希望清楚看到自己的授课效果。
三、评教结果公开化
我国多数高校的学生评价数据往往只有管理者有,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看不到数据,这样有的学生认为反正我也看不到评价结果,我为什么要去评价呢?大大打击了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实际上,评价结果不应该只对管理者有用,对学生也是有重要作用的,学生希望了解该教师的授课特点,自行决定选择上该教师的课还是不去上。因此笔者建议,采取类似淘宝中店铺的模式,用网络评价的方式去对某教师做评价。自然,这样的方式存在弊端,如教师自己找“托”给自己好评、学生在网上恶意攻击教师等,但是相信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会因为个别人的极好评和个别人的极差评而影响该教师的形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水平不是只有学生可以评价的,因此建议各高校的管理者不要把学生的评价结果作为教师降级、解聘等的依据。除了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还应包括来自同行的、来自领导者的,学生评价的数据应该有他自身的使用范围。
作者:朱娟李伟光张淑艳柳在华单位:长春光华学院电气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