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收入份额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2015年第七期
(一)基本框架初次收入分配状况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包括四部分:一是评价初次收入分配状况的福利标准,包括绝对福利、相对福利和总福利;二是评价初次收入分配状况的福利层次,包括按地域划分的全国及东中西部初次分配福利水平,在此基础上引申为宏观层面社会福利和中观层面产业福利;三是初次分配福利改进理论假设;四是初次收入分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维度,四个层次,涉及20个指标。
(二)初次收入分配福利标准本文的福利是指经济福利,即货币形式的劳动收入,是统计口径上的劳动报酬,是狭义的福利概念。初次分配福利水平衡量指标为人均劳动收入和劳动收入份额,因而将初次分配福利标准分为绝对福利、相对福利和总福利。其中,绝对福利标准代表增加人均劳动收入和劳动收入总额,进而提升社会绝对福利水平;相对福利标准代表适度增加劳动收入份额进而提升社会相对福利水平;总福利标准指绝对福利增加且相对福利适度增加,进而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实施收入分配改革最终目标是提升总福利水平,中间目标是在绝对福利增长基础上实现相对福利增长。
(三)初次分配福利层次及理论假设1.福利层次(1)按地域划分的初次分配福利水平。全国和各地区(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初次分配福利水平,本文重点研究全国及东中西部初次收入分配福利水平。(2)按宏观和中观划分的初次分配福利水平。中观产业初次分配福利水平表示增加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相对水平,适度提升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导致产业相对总福利增加;宏观社会初次分配福利水平表示社会相对总福利,是各产业相对总福利加权平均。2.理论假设(1)产业初次分配福利水平理论假设。一是产业层次越高表示福利水平越高,当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福利水平依次为二、三、一;当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福利水平依次为三、二、一。二是产业布局越合理表示福利水平越高,由于低层次产业福利小于高层次产业福利,产业布局越倾向高层次产业,越能提升社会总福利。因而合理的产业布局会使各产业具有合理的福利系数,有利于增加社会总福利。(2)社会初次分配福利水平理论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通过产业合理布局,提升产业福利;某一产业福利改善同时未恶化其他产业福利水平;某一产业福利改善弥补其他产业福利水平恶化后有余,以上三种形式都意味增加社会总福利。(3)福利分配均等化与产业布局之间的理论假设。若产业布局合理,能使情况改变后的社会相对总福利出现上述三种形式的改善;若社会相对总福利水平降低,从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福利的标准上看,说明产业布局不合理。
(四)初次收入分配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研究的初次收入分配状况评价指标是指初次收入分配地区层次的产业福利和社会福利,分别称为地区产业福利系数和地区社会福利系数。构建福利系数核心指标包括衡量绝对福利水平的人均劳动收入和衡量相对福利水平的劳动收入份额。1.地区产业福利系数。地区产业福利系数IWCij,代表各地区某产业总福利水平衡量指标,是各地区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系数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乘积且赋予相等权数。式(1)中,wcij为各地区某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系数,是地区某产业人均劳动收入wij与全国人均劳动收入比值,便于产业间人均劳动收入比较和评价;LSij为各地区某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是地区产业劳动报酬(Wij)与产值(Yij)比重,为相对福利衡量指标,其中产业劳动收入是产业人均劳动收入与产业就业人数的乘积;i为不同产业;j为不同地区。
二、地区产业层次初次分配福利效应分解
(一)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1.全国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人均劳动收入效应是指劳动收入份额不变,人均劳动收入系数变化对福利系数波动的影响,是对福利系数波动的分解。(1)从总体看,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并非总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但影响幅度增加。1993-1997年总福利系数-0.002,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0.072,贡献率36.00,决定福利水平增长;1998-2002年和2003-2007年福利系数为-0.030和-0.331,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0.01和-0.117,贡献率-0.33和0.35,并非福利水平下降的主因。(2)分产业看,第一、三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并非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第二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是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1993-2007年第一产业福利系数0.036,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0.005,波动贡献率-0.14。分时间段看,第一产业福利系数在1993-1997年、1998-2002年和2003-2007年变动0.018、-0.139和0.157,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变动0.013、-0.130和0.112,贡献率为0.72、0.94和0.71。1993-1997年和2003-2007年第二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福利系数波动贡献率0.09、0.45,1998-2002年福利系数波动贡献率2.43,决定福利系数的增加。第三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福利系数波动贡献率在1993-1997年和1998-2002年分别为1.35、0.89,有利于提升福利水平,2003-2007年福利系数-0.205,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0.102,贡献率为0.5,但并非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2.三大区域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1)从总体看,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并非东中部地区总福利系数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1993-2007年,东中部地区总福利系数分别下降0.210和0.394,人均劳动收入效应变化-0.080和-0.194,贡献率降至0.38和0.49。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是西部总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影响幅度下降,1993-2007年,西部总福利系数下降0.495,人均劳动收入效应-0.305,贡献率0.62,对总福利系数贡献率从1993-1997年的1.23降至2003-2007年的0.32。(2)分产业看,西部地区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是第一产业福利系数波动的主因,1993-2007年,产业相对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第一产业福利系数贡献率分别为2.43,对第一产业福利系数增加的贡献率由1993-1997年的0.63升至2003-2007年的0.79。三大区域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是第三产业福利系数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1993-2007年,产业相对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第三产业福利系数贡献率分别为0.53、0.61和0.95,由1993-1997年的1.41、1.95和1.22分别降至2003-2007年的0.54、0.48和0.70。1993-2007年东部地区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第一、二产业福利系数波动贡献分别为0.37和0.26,相应的,中部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贡献分别为-0.011、-0.045,都不是第一、二产业福利系数下降的主因。西部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对第二产业福利系数波动贡献率在1993-2007年达0.37,也不是第二产业福利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选取产业劳动生产率代表产业要素利用结构,产业劳动生产率越高代表产业技术要素利用比重越高,反之则表明产业劳动要素利用比重高。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是指产业人均劳动收入不变,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化对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影响效应,进而对产业福利系数的影响效应,是对产业福利系数中的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因素进行效应分解而得。1.全国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1)从总体看,要素利用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正相关。1997-2002年和2003-2007年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高于人均劳动收入增长效应,导致劳动收入份额降至-0.033和-0.080,表明现有要素利用结构导致产业增加值的分配倾向资本所有者,不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2)分产业看,第二、三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与劳动收入份额负相关。1993-2007年,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导致第二、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分别下降0.748、0.709,第二、三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要素比重低,这种要素结构导致劳动收入份额难以提升,降低了产业福利水平。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导致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0.08,第一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增加且技术密集型产业比例不足,使得要素利用结构偏向劳动,产值增长的大部分成果分给了劳动,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产业福利水平相应提高。2.三大区域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1)从总体看,要素利用结构与三大区域劳动收入份额正相关。1997-2002年和2003-2007年三大区域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分别为(-0.240,-0.283)、(-0.225,-0.353)、(-0.222,-0.374),均大于各地区人均劳动收入增长效应,导致劳动收入份额分别下降(-0.021,-0.064)、(-0.050、-0.112)、(-0.036、-0.091),说明现有要素利用结构使产业增加值的分配倾向资本所有者,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增长。(2)分产业看,第二、三大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与劳动收入份额负相关。1993-2007年,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导致第二、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在东部分别下降-0.070、-0.037,西部分别下降-0.129、-0.052,导致中部三大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分别降低-0.716、-0.091、-0.089。东西部第二、三产业和中部第一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要素利用占比较高,这种要素结构使产业劳动收入份额难以提高,导致产业福利水平下降。东西部第一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导致劳动收入份额在1993-2007年分别上升0.129和0.025,第一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增加,要素利用结构偏向劳动,产值增长成果归于劳动者,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增加,产业福利水平得到提升。
(三)产业就业福利效应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指其他条件不变,产业就业变化对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影响,进而产生对产业福利系数的影响效应,是对产业福利系数中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效应分解而得,也是影响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的要素。1.全国三大产业就业福利效应(1)从总体看,总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负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增加(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101),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为0.869和-1.068),说明就业福利效应不是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2)分产业看,三大产业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的因素。其中第一产业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正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减少(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168),人均劳动收入增速高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为20.36和-17.26),人均劳动收入增加的正效应能够弥补就业的下降,说明就业效应并非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主因。第二、三产业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负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增加(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138和0.328),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分别为-7.90和10.55、-12.38和19.57),就业人数增加的正效应未能弥补人均劳动收入的下降,说明就业效应并非第二、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2.三大区域产业就业福利效应(1)从总体看,三大区域总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负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增加(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分别为0.115、0.093和0.095),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分别为(0.832,-1.025)、(-7.86,9.66)、(-7.32、9.10),说明就业效应不是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2)分产业看,东中西部三大产业就业效应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的因素。其中,东西部第一产业就业效应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正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减少(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263和-0.135),人均劳动收入增速高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分别为13.08和-10.03、62.24和-55.88),人均劳动收入增加的正效应能够弥补就业下降,说明就业效应并非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主因。其中,1993-1997年西部就业人数减少(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018),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为-28.54和28.79),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0.024,说明就业效应是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1998-2002年东部由于产业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与产业增加值增速相当(贡献率为-2.49和2.70),产业就业人员的减少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中部第一产业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负的因素,1993-2007年,就业人数增加(产业就业福利效应波动0.138),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值增速,贡献率分别为-0.89,2.08,就业人数增加的正效应未弥补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下降,说明就业效应并非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其中,1998-2002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减少,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值增速,劳动收入份额下降0.487,说明就业效应是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三大地区第二、三产业就业效应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负的因素,1993-2007年,东中西部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值增速,就业人数增加的正效应未能弥补人均劳动收入下降,说明就业效应不是该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其中,1993-1997年和1998-2002年,东西部第二、三产业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与产值增速相当,就业人数增加是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主因,表明就业效应提升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中部在1993-1997年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人均劳动收入增速高于产值增速,劳动收入份额增加0.059、0.038,表明就业效应决定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增长,1998-2002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减少,人均劳动收入增速低于产值增速,劳动收入份额下降-0.487,说明就业效应是该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
(四)产业税收效应根据2005年相关数据,对比全国及三大区域产业细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生产税份额,选取劳动收入份额低且生产税份额高的行业探讨税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程度,并与2006年和200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以此判定各市哪些行业需要调整税收,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增减税措施提供相应的政策依据。1.全国及各地区三大产业税收效应。2005年全国劳动收入份额0.414,东部劳动收入份额(0.39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在于生产税份额较高(0.143)。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最高(0.915),第三产业次之(0.374),第二产业最低(0.327),主要原因在于第二、三产业营业盈余份额较高(分别为0.160和0.133)。区域范围上,中部第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0.31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27),主要在于生产税份额较高(0.098)。东中部第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74),主要在于东部征收高额生产税(0.048),中部征收较高营业盈余(0.298)。2.全国及各地区第二产业内部税收效应。从第二产业内划分行业看,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劳动收入份额为0.302和0.514,工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第二产业平均水平的主因在于营业盈余份额高(0.142)。中西部工业劳动收入份额为0.283和0.28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02),主要在于中部征收高额生产税(0.090),西部征收较高营业盈余(0.253)。中部建筑业劳动收入份额(0.48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14),原因在于征收较高的生产税份额(0.008)。3.全国及各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税收效应。第三产业内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262)、批发及零售贸易和餐饮业(0.253)、金融保险业(0.331)、房地产业(0.117),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行业征收高额生产税。从各地区第三产业细分行业看,传统服务业代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中部,原因在于高额生产税(0.007);批发及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中西部,原因在于征收较高生产税(0.016和0.021)。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其他服务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东部(0.293),原因在于高额生产税份额(0.004);房地产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中西部,主要在于征收较高营业盈余(0.253、0.296);其他服务业劳动收入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东中部,主要在于征收较高生产税(0.007、0.008)。相比2005年,2006、2007年各区域三大产业及细分行业征收的劳动收入份额及生产税份额变化情况:从三大产业看,东中西部第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从2006年的0.333、0.297和0.311分别降至2007年的0.289、0.286和0.310,各自下降4.4%、1.1%和0.1%,原因在于生产税份额分别从2006年的0.097、0.098和0.094升至2007年的0.100、0.102和0.096,各自上升了0.3%、0.4%和0.2%。东部第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由2006年的0.360降至2007年的0.354,下降了0.6%,主要在于征收较高生产税份额(0.049升至0.055),中西部第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由2006年的0.367、0.406增至2007年的0.368、0.415,各自上升0.1%和0.9%,主要归于营业盈余份额的下降。从第二产业内细分行业看,三大地区工业劳动收入份额从2006年的0.313、0.271和0.272降至2007年的0.304、0.262和0.245,主要在于征收较高生产税份额,从2006年的0.091、0.090和0.085升至2007年的0.093、0.095和0.088。建筑业劳动收入份额在东西部呈上升趋势,分别从2006年的0.525、0.512升至2007年的0.526和0.514,主要在于征收较高的生产税份额,从2006年的0.007、0.009降至2007年的0.006和0.008。从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劳动收入份额在东西部分别从2006年的0.263、0.300升至2007年的0.280和0.314,中部劳动收入份额由2006年的0.246降至2007年的0.241,主要在于东西部生产税份额减少,由2006年的0.005、0.007降至2007年的0.005、0.006。批发及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在东西部劳动收入份额从2006年的0.269、0.213降至2007年的0.262、0.210,中部劳动收入份额从2006年的0.205升至2007年的0.218,主要在于东西部生产税份额从2006年的0.025、0.021变为2007年的0.026、0.019,中部生产税份额从0.016降至0.015。从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看,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在三大区域呈下降趋势,主要在于三大区域生产税份额都呈上升趋势,各自上升0.4%、0.1%、0.2%、0%、0.1%和0.1%。其他服务业劳动收入份额在三大地区呈上升趋势,但生产税份额未有较大波动。
三、结论与建议
经过上述福利系数效应的分析,可以看出提高产业福利水平,进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路径主要包括: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系数福利效应;产业要素利用结构调整;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产业税收效应等,并且各条路径对三大产业存在不同程度影响。
产业人均劳动收入对提升第二产业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水平影响较大,人均劳动收入福利效应是西部总福利波动的主要因素但影响幅度呈下降趋势。产业要素利用结构对三大区域劳动收入份额影响为正,二三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为负且对第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影响更大,第一产业要素利用结构福利效应提升了劳动收入份额。就业结构调整对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有影响,但作用不大,三大区域就业福利效应变化是产业要素利用结构效应为负的因素。三大区域第二产业和东部第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征收较高的生产税,第二产业内部三大地区的工业和东西部建筑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主要在于高生产税,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及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在三大区域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主要在于征收的高生产税,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在三大区域呈下降趋势,主要在生产税份额上升。总之,中国现有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缓慢,高科技创新产业及其就业比重低,是中国产业层次福利系数提高缓慢和波动的主要原因。根据以上观点,现提出如下建议:(1)完善产业发展战略,不单纯以追求GDP经济增长为目标,落脚点放在提高产业福利系数,实行产业结构升级,采用经济福利发展战略,进而提高社会总福利水平。(2)注重产业要素利用结构调整,通过调整第一产业内部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要素利用结构,提高产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产业福利水平。第二产业内部发展技术密集型行业,实现资本利用向技术要素利用转变,提高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增加产业福利水平。第三产业内部提升技术密集型行业比值,提高劳动收入分配基数,为第三产业人均劳动收入及产业福利的增长提供优化空间。(3)调节就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就业层次。增加第三产业中知识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力就业量,有利于缓解劳动力过剩,提高产业就业层次,进而提高第三产业和社会总福利水平。(4)调整行业税收结构,增大地区可供分配的劳动收入份额。减税重点行业为三大区域第二产业及东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内部三大地区的工业和东西部建筑业,三大区域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及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三大区域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对垄断性收益进行合理征税,加大对垄断行业的税收力度,减少企业营业盈余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将集中的税收用于再分配,以提高劳动者收入。对资源性行业改革征税对象从价税改为利润征税,减轻消费者负担。
作者:吴振华 单位: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