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经济金融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金融化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国外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金融化虽然短期内实现了利润快速积累,形成了经济繁荣发展的表象,最终却从负面影响了产业结构升级。(1)投资角度。Lazonick(2010)对美国非金融企业的研究表明,金融化现象在美国的实体经济部门已经比较普遍,造成了实体经济的投资被挤出,这会压缩实体经济的创新空间,减缓产业结构升级。HeeYoungShin(2012)从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和后果出发,以韩国为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化确实降低了非金融企业和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量。赵玉敏(2008)认为世界经济金融化的趋势增加了我国制造业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同时增加了全球经济的系统性风险。(2)资本积累角度。OzgurOrhangazi(2006)深入研究了美国经济的金融化及其对资本积累的影响,指出经济金融化对资本积累产生负面影响,非金融企业金融投资和金融利润的增加提高了这些企业潜在的脆弱性。管理层和员工的收入差异进一步拉大,这一现象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值得研究。大多数研究关注美国的金融化现象,而CaglaOzgur则将研究的对象转向土耳其,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土耳其的市场化行为导致了金融化现象,结果是导致了较高的财政赤字,高通货膨胀和高利率,继而改变了股东结构、市场结构和社会结构。(3)价值链角度。从价值链角度研究金融化的学者多从金融化的微观定义出发,从两个层面解释了金融化的含义:一是非金融部门以金融而非产品作为利润主要来源以及主要用途,表现为公司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份额不断增长;二是公司采取分红、股份回购甚至并购的方式将盈利用于增加股东回报,表现为股东财富中金融资产的份额增长。Milberg(2013)认为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股东价值导向”促成了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企业为了维持核心竞争力,将附加值低的生产工序外包给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全球价值链。产品的国际化生产与为实现股东短期价值的金融化相互促进,而通过离岸外包带来的利润更多地被用于金融投资领域,产品部门投资占比不断下降。张慕濒(2010)进一步研究了这种现象对产业结构的危害。他认为产业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挤占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加大产业调整的难度。
从现有研究观点来看,关于金融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不同论述,归根结底是所研究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国外文献大多关注金融化对产业发展的危害,虽然研究视角多样,但论述的核心都是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行为挤占了实体经济领域投资,从而造成实业空心化,危害国家产业发展;国内只有少量学者持此观点,部分学者虽然认为金融化恶化了国际市场环境,也承认金融化导致的金融危机使中国制造业损失惨重,但是他们更加强调金融化对我国产业升级的正面影响,即迫使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根据现有研究成果,金融化这一全球性的趋势,在我国表现出了不同的影响,这是由我国金融业、制造业发展的特殊阶段决定的。从国内外文献对比来看,国外的文献关于金融化的理论探讨更加深入和全面,归纳并探索出了金融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但是国外的研究几乎都是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即使有少量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化现象的文章,也只关注金融自由化国家,如ElianeAraujo(2012)深入研究了巴西金融化现象。国内文献关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剖析极为简单,许多重要环节都是一笔掠过,研究深度不足。同时,已有文献基本是从金融化与经济发展的角度入手,折射出金融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经济发展的论题固然重要,但是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中最核心的要素,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当前我国十分强调金融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经济金融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本文立足中国的现实情况,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经济金融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二、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分析
经济金融化定义为金融市场、金融交易和金融结构在规模和地位上的提高。具体来说,金融化描述了非金融部门与金融市场之间关系的转变。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非金融部门在金融领域投资的增多,其次表现在总收入中金融收入所占比重的提升[1]。这种金融投资和收入的增加表现为金融总资产占经济总产出比例的增加,也就是经济金融化的量化衡量指标———金融相关率。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主要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第一产业包括农业和畜牧业,第二产业主要指制造业,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表现为第一产业产值在三次产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逐渐上升。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并最终达到产业结构均衡化的过程[2]。经济金融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金融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机制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类型结构与产业比例结构配置的科学化。即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金融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至少两次优化的过程。一方面,现存产业中存在部分劣质产业,需要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劣质资源因无法获得资金而被淘汰,或者将其转化为优质资源;另一方面,某些优质资源发展过慢而导致产业配置比例的失衡,必须通过金融资源的二次优化配置,来扶持这些发展较慢的优质产业。经济金融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产业类型结构和产业比例结构的合理化。
2.经济金融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机制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产业结构由低水平产业状态向高水平产值状态的动态发展过程。通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实现产业结构的整体产值状态由低水平逐步向高水平的动态演进,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根本动力是科技创新。金融发展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了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支持和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支持,其核心目的是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充足资金。间接金融支持主要是由政策性与补贴性信贷机制和市场性间接金融中的商业性信贷机制组成。
3.经济金融化对产业结构均衡化的作用机制产业结构优化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产业结构系统中各个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禀赋达到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产业结构均衡化的核心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资源浪费,使产业发展达到稳定状态。一方面,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资金的有效配给,使资金向优质产业流动和集中。另一方面,政府对市场性金融活动的干预有利于调节资金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使资金使用达到帕累托最优。
三、指标选取及分析方法
1.衡量指标(1)经济金融化的衡量指标。英国经济学家戈尔史密斯在其专著《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1961)中提出了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数量指标———金融相关率(FIR),并给出了金融相关率的计算公式:金融相关率=金融活动总量/经济活动总量。戈尔史密斯归纳出了构成金融相关率的七个因素,即货币比率、非金融相关比率、资本形成比率、外部融资比率、金融机构、新发行比率、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和乘数等。按照他所考虑的诸因素计算金融相关率非常复杂,因此大部分学者采用一国全社会金融资产总值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表示金融相关率(FIR)。许多学者赞同采用金融相关率定量测度经济金融化。如张慕濒(2013)、丰雷(2010)、王芳(2004)等,蔡则祥(2004)在构建经济金融化的指标体系时,指出金融相关率能够反映经济金融化程度和金融发展水平,可以在不同金融发展阶段使用。参照前人的研究经验,本文将采用金融相关率(FIR)作为经济金融化的量化指标①。金融相关率越高,可以认为金融化的程度越深。(2)产业结构优化的衡量指标。产业结构优化具体可以分为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均衡化,因此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构造产业结构优化的衡量指标:◆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键在于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使产业之间由于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产业结构合理化通常采用结构偏离度衡量,现有研究表明(2012,干春晖),用泰尔指数衡量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效果更佳,它保留了结构偏离度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含义,同时考虑了产业的相对重要性并避免了绝对值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产业结构高级化是资源利用水平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成长的过程。根据克拉克定律,产业结构高级化一般采用非农业产值比重作为度量。但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不仅仅体现于非农产业比重的提升,而是更加注重非农产业中的结构性问题,即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本文采用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度量(TS)[3]。如果TS值处于上升状态,则意味着经济在向第三产业的方向推进,产业结构在升级,TS是一个正向指标。◆产业结构均衡化指标产业结构优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均衡化,也就是指一个产业结构系统中各个产业之间达到相互协调和谐的状态。可以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质就是实现产业结构从非均衡到均衡的演变,或从低层次均衡向高层次均衡的跃迁。徐德云(2012)基于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构建了产业结构均衡的理论模型。根据他的推导,由三次产业所构成的经济社会的产业结构不均衡偏离程度的测定度为。
2.实证分析方法为了避免模型出现伪回归的现象,在本研究中首先将利用Dickey和Fuller(1981)提出的考虑残差项序列相关的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对于非平稳性的变量进行处理使之成为平稳时间序列。如果变量是单整的,那么我们将对相关变量进行协整检验(Cointe鄄grationTest)分别确定经济金融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均衡化之间的长期关系。
四、中国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
1.变量的描述性分析及整体趋势判断统计性描述可以从直观上观察指标的变动趋势,但是各组数据的单位不同,首先需要将每一个指标数列转化为无量纲标准化数据。具体来说,对于正向型指标。表1给出了标准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均处于0到1之间,因此描述性统计中省去了最大值和最小值。同时,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后,更容易观察其所处的水平。我们发现,中国的经济金融化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均衡化水平均较低。经济金融化的均值仅为0.436,而同时期该指标在美国却高达0.715。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均衡化水平落后于经济金融化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略高于经济金融化水平。从数据分布上来看,经济金融化的观测值呈平坦的右偏分布,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观测值呈陡峭的右偏分布,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观测值呈平坦的左偏分布,产业结构均衡化的观测值呈陡峭的右偏分布。从1978~2012年中国经济金融化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统计数值可以看出:①经济金融化呈不断上升趋势;②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波动性较大,并在近几年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③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不断上升,这是由于我国强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提高;④产业结构均衡化表现为不断收敛的态势,这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制度的完善增强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均衡性。
2.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1)单位根检验。本研究利用Eviews软件,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首先对变量取对数,以减少数据的波动性。经济金融化指标FIR取对数得到lnFIR,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TL取对数得到lnTL,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TS取对数得到lnTS,产业结构均衡化指标R取对数得到lnR。通过检验发现lnFIR、lnTL、lnTS和lnR均为非平稳变量。对于非平稳变量的处理采用差分法,结果见表2。其中,△lnFIR、△lnTL、△lnTS和△lnR分别表示对相关变量取一阶差分值。从表2可以看出,经过处理后所有数据序列在1%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的,同时也都是一阶单整的。(2)协整检验。由于上述变量都是单整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Johansen检验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并进一步确定相关变量之间的符号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是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在检验之前,必须首先确定VAR模型的结构。根据SC准则可以确定lnFIR与lnTL、lnTS、lnR的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数为2和4。利用Q统计量检验、怀特检验和JB检验进一步检验滞后期数为4的VAR模型,发现其拟合度很好,残差序列具有平稳性,的确是最优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协整检验的具体结果。协整检验表明在1978~2012年的样本区间内,lnFIR与lnTS、lnTL和lnR之间存在三个协整关系。由Johansen协整检验的结果可得五个变量之间的协整方程为:lnFIR=3.097675lnTL+0.094729lnTS-4.046037lnR这个方程表明了:1978~2012年,上述四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说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均衡化确实是经济金融化变动的原因。由协整方程的符号可以判断,1952年至2012年,中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与经济金融化是正向关系,而产业结构的均衡化与经济金融化表现出负向关系。(3)格兰杰因果检验。为了检验lnFIR、lnTL、lnTS和lnR之间是否存在短期的关系,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变量间的关系予以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在最优滞后期时,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没有成为经济金融化的格兰杰原因;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均衡化与经济金融化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互为格兰杰原因。这与协整检验中,产业结构均衡化与经济金融化之间存在较强的关系相符。(4)脉冲响应分析。由于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了产业结构均衡化发展是促进经济金融化的原因,因此,我们可以利用Sim(1980)提出的向量自回归(VAR)技术进行冲击反应分析,以进一步细化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建立lnFIR与lnR之间的一般冲击反映之前,先进行AR特征根的倒数的模的单位圆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数据具有稳定性。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经济金融化的正向冲击有利于自身的改善;②产业结构均衡化的正向冲击对经济金融化的影响具有波动性,并最终趋向于零;③经济金融化的正向冲击对产业结构均衡化表现出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显著;④产业结构均衡化的正向冲击对自身产生正向的影响。VAR分析的结果说明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金融化存在正向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持久。从理论上来说,产业结构均衡化发展应该改善经济金融化状况,而从我国1978~2012年的数据来看,这种正向影响并没有表现出来,说明了我国产业均衡化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产业资源配置上存在不合理的状况,产业对经济金融化的促进作用还未完全发挥。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经济金融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均衡化三个方面进行的。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有:①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确实受到经济金融化水平的影响;②经济金融化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表现出正向关系。说明在我国,金融发展拉动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金融证券化和虚拟化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市场机制下,资金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从而扶持了高盈利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构成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形成机制;③经济金融化与产业结构均衡化表现出负向关系,产业结构均衡化表现出“去金融化”发展。产业结构均衡化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二是产业发展稳定化。金融化标志着大量金融衍生品出现,资金更容易进入高盈利部门,投机性增强,不可避免地造成产业波动,导致产业结构的均衡性降低;④近年来,西方国家的金融化趋势并没有侵蚀我国的金融发展,而是带动了我国的金融化。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它是政府制定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导向。本文从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在当今全球经济金融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金融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及效果。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针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协整检验的结果证明经济金融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正向关系,而我国1978~2012年经济金融化上升的同时,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这说明虽然金融因素支持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其它影响因素却阻碍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基准[4]。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社会劳动总量按社会必要的比例分配在各个生产部门,保证全部产品价值的充分实现,达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第二,扩大完善资本市场功能,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于资金的投入与产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太少,根本问题在于高科技产业资金来源渠道不广,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政策环境不宽松。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关键要开拓资金来源的渠道,国家财政需予以支持。一是对于一般的高科技产业,制定优惠的融资政策;二是实行超前融资政策,如允许高科技企业直接金融资本市场融资。第三,改善金融市场环境,减少投机性投资对产业结构均衡化的干扰。需建立与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品相配套的金融监管体系。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力度,调整和修正资本市场上内、外资不正当的投机性行为,制定完备的金融市场法律,有效制裁不当违法行为,以减少产业发展中的波动。在促进金融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其灵活性和高科技性,还要有效防范金融化可能带来的风险,使其服务于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
作者:齐兰陈晓雨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