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宏观经济下金融不稳定特征研究范文

宏观经济下金融不稳定特征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宏观经济下金融不稳定特征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宏观经济下金融不稳定特征研究

经济主体能否偿还债务,具体到投资项目所进行的债务融资,取决于未来预期正确与否。[2]按照“债务一收入”关系,按照债务对经济行为的不同影响,明斯基将经济主体分为三类。第一类被叫作“庞氏借贷者”,该类行为主体靠“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变卖资产,因其所取得的正常现金流入不足,难以维持现有经济规模,只有不断地累积新的债务,才能支付日常性现金支付及债务利息。第二类被叫做“套期保值者”,行为主体具有经营性现金收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现金流入超过现金流出,在这种情况之下,一般不会发生支付困难,其抗风险冲击的能力最强,也是最谨慎的、最安全的。第三类被叫做“投机理财者”,行为主体不足以支付到期应付债务的本金,靠借新还旧来维持正常经营,其抗冲击能力相对较弱,高财务杠杆率的企业多属此类,存在很强的投机性质。

一、经济周期变动和资产负债结构

在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期之时,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条件比较宽松,行为主体可以获得充裕的流动性,同时高流动性资产价格会下跌,行为主体会借入流动性,进一步提高财务杠杆率,用高盈利性、低流动性的资产,去置换高流动性的资产。[3]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债务适度的主体也开始带有投机性,转身成为投机理财者,惯于投机理财的行为主体其经营规模则不断扩大,在债务滚动之上完成支付需要,转变为庞氏骗局者。

二、金融不稳定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一)金融不稳定的内涵

透过一定的金融、经济现象分析,其背后总是离不开金融不稳定。首先是金融体系中产生了金融不稳定,金融资产供给和需求之间严重脱节,出现价格异常波动,支付能力非常困难,甚至引发金融机构破产和倒闭。从单个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这种异常波动一旦出现,很可能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影响,或者是不同社会阶层的从众行为,很快传导到整个金融体系,从而波及到整个金融体系。这种波动将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带来市场流动性的严重短缺,破坏金融体系风险定价的能力,加大整个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从而致使公众丧失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在金融体系内部来看,金融不稳定通常表现为利率的大幅波动,但是绝对不能将“市场波动性”与“金融不稳定”画上等号。

(二)金融不稳定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造成金融不稳定的影响事物很多,文章认为主要是以下这些因素:

1.市场波动性。金融市场价格波动与金融不稳定关系比较负责,二者之间既互相区别,但又相互联系。每时每刻来看,利率和资产价格都是变动的,这是市场化的具体表现。价格和利率出现较小的波动,只能改变不同群体的相对财务状况,金融不稳定的发生和程度,则应根据其对经济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来判断,这些因素很可能导致正常的市场波动,迅速转化为金融不稳定。

2.经济基本面改变。因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化,导致经济的基本面改变,造成宏观经济波动。和来自金融体系的内部冲击不同,由于总供给、总需求发给变化,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引起价格的大起大落,从而造成金融不稳定。银行和贷款机构所投放的信贷资金,收回将变得非常困难,潜在的信用风险造成金融机构的直接损失,在贷款过度集中的情况下更加严重,随着损失的不断累积和扩大,引发市场信心的崩溃,诱发挤兑银行,从而形成金融不稳定。

3.宏观政策变化。税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突然发生变化,这种来自宏观经济政策的外部冲击,成为诱发金融不稳定的影响因素。突然增加税收,取消财政补贴政策,致使企业的税后净利减少,现金流量同时会大幅降低,必然影响企业的财务实力。企业财务实力大幅降低,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恶化,从而使得金融机构的资产方受到不利影响,从而产生相应的关联效应,成为触发金融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4.激励方式比较单一,风险预测机制不完善。由于我国的风险预测机制不完善,在面对突发事件或者意外事件的时候,得不到有效的防范,才会导致金融机构无法及时有效的应对,造成的损失比较惨重。如果在面对风险之前,有了一套完善的企业发展规划,注重风险与收益结合的发展模式,同时实行合理的激励方式,那么就会使风险可能会进一步降低,金融会相对稳定的发展。如果企业只注重追求收益,那么就会有可能放大风险,对金融机构造成不利影响。反之,则会减小市场波动,对于贷款责任人,商业银行可视性“终身追究制”,就会产生两方面影响:一个方面可能降低了贷款的发放量,另外一个方面也减少了贷款损失的风险。

5.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透明度。在谨慎心理的作用下,由于市场透明度的缺乏,影响到公众的信心,形成猜测甚至谣言,对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带来冲击,出现大量抛售甚至是挤兑发生。由于支付清算体系、金融市场制度建设等基础设施,由于建设不到位、制度存在漏洞等等,可能会造成交易延误、金融诈骗、资金挪用等后果,市场的波动性遭到方法,最终造成金融不稳定的后果。

6.其他突发性外部事件。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诱使金融走向不稳定,甚至诱发金融危机。由于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不但可能造成经济损失,也对社会信心带来很大的打击。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对处于疲软不振地步的美国经济极大可能造成致命一击,美联储专门开辟“贴现窗口”,向世界货币市场投入巨量美元,降低利率0.5个百分点,增加市场流动性,金融市场迅速闭市,避免了市场的崩溃。[4]

三、防范金融不稳定的建议

1.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新西兰是世界上最早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国家,1989年该国宣布实施一揽子货币政策框架。实施通胀目标制框架下的货币政策,对于国家而言取得的实际效果如下:(1)能保持通货膨胀的预期;(2)能改善经济的宏观调控;(3)使物价长期稳定,并且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实行通胀目标制,不仅可以使资本市场得到优化,进一步提高通货水平稳定性,而且也能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更能带来如下好处:(1)进一步完善金融大监管体系,建立完善严格的投资者保护制度,使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体系得到加强,这样外部环境就会相对宽松,便鼓励投资者积极投资;(2)加快风险投资创业板块的建立发展,提供有效地融资平台,促进产品研发;(3)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彻底打破金融产品单一化的现状,积极培育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是我国的发展不平衡的股票市场现状彻底改变。

2.进一步优化完善资本市场。要想彻底改变证券市场、股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就要必须建立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1)进一步完善金融大监管体系,建立完善严格的投资者保护制度,使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体系得到加强,这样外部环境就会相对宽松,便鼓励投资者积极投资;(2)加快风险投资创业板块的建立发展,提供有效地融资平台,促进产品研发;(3)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彻底打破金融产品单一化的现状,积极培育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是我国的发展不平衡的股票市场现状彻底改变。

3.为了能准确掌握货币政策调控的步伐、重点和力度,必须要对货币政策采取预先防范的措施,而预先防范的措施包括如下几点:一对于央行来说做好物价的形式的分析预测是重中之重,央行必须要对准备金率、基准利率等做出灵活的调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控制住市场上货币的流动性。二要想减慢物价飞快上涨的速度,让人民过上稳定的生活,就要减少货币在市场中的流动,提高货币的价值。三要打开“门窗”积极地引进国外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制作出我国的通货膨胀的目标制度,使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得到有效的控制,经济引导通胀预期,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目标的科学性得以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得到提高,更好地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提高汇率弹性,跨越国境流动的异常外汇基金也会对我国境内的宏观调控造成重大的冲击,所以对此行为我国也必须加大监控的力度。四现在社会公众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测过高,人民币过快的升值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我们通过加快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步伐,提高汇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控。[5]

4.政府要积极引导金融资产的价格平稳的波动,采取的措施有:一坚持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制定出行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合理地开采利用资源,避免不可生资源的过早过度的开发,造成相关行业的短期行为。二审时度势地利用国家政策,对房地产、粮食行业、蔬菜行业等资产的价格进行有效地控制,使资产的价格平稳的波动。三引导社会公众从事合法的经营活动,提高其市场风险的防范意识。四对于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要进行严格的监控,防止不法行为的发生,从源头上消除房地产价格波动大的因素。

5.为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畅通无阻,银行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不论是基层银行还是商业银行:一方面基层银行,响应国家货币政策的同时,在地方开动了“面对面指导”,加大了对地方信贷的发放力度,提高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发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改变了信贷管理方面的原有做法,贷款审批的权利下放到基层银行,简化了信贷的手续,提高了人们贷款的积极性。如果要加强贷款的营销力度就必须减少信贷的风险,制定相应的信贷激励制度,鼓励基层信贷人员多贷少存,把信贷的范围扩大到中小型企业,关注其发展,并对其给予信贷支持,同时要保证信贷的服务到位,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在基层培养出一大批的忠实客户,为信贷市场的发展奠定结实的基础,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6.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反馈要高效。在货币政策的传导和管理方面,基层人行要在增强柔性的同时减少刚性,结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导向,进行窗口指导和道义劝告,向上级部门及时反馈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一是加强基层央行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促进货币政策在基层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与落实。二是充分发挥征信管理系统的作用,对于信贷过度集中进行预警预报。三是进一步完善信贷咨询登记系统功能为金融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纪良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