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立足于农村贫困地区的现实状况,分析金融机构开展扶贫帮扶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并提出健全精准识别、对接脱贫攻坚、改善金融设施、优化金融生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提升金融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精准扶贫;金融机构;脱贫攻坚
一、前言
我国要在“十三五”时期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概念。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新形势下,在全国范围内想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促进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有效尝试。它可以促进农村贫困人口资本形成、提升农村贫困人口能力及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1]。因此,金融扶贫是农村贫困地区的重要扶贫手段,是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和重要支撑。
二、金融精准扶贫在农村贫困地区的内涵实质
2016年3月16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要求“精准对接金融需求,精准完善支持措施,精准强化工作质量和效率,坚持精准支持与整体带动结合,以发展普惠金融为根基,全力推动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到人,努力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都能按需求便捷获得贷款,让每一个需要金融服务的贫困人口都能便捷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2]”。不难看出,为了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和适应现阶段的贫困地区发展需要,金融扶贫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大水漫灌”,而成为了“精确滴灌”的扶贫模式。金融精准扶贫通过提供一系列符合地方特色的金融产品,来支持农村贫困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并且,满足建档立卡的贫困对象的生产性金融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帮助他们自主创业,脱贫致富[3]。可见,金融精准扶贫是因地制宜、创新机制,通过运作信贷资金市场,解决贫困地区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金融精准扶贫从本质上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贫困地区的落后状况。金融精准扶贫在扶贫开发中至关重要,只有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撬动金融杠杆,优化资金配置,才能发挥投入资金的最大效应。其实质就是一种以金融为媒介的扶贫帮扶,可以促进扶贫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
三、金融精准扶贫在农村贫困地区的难点问题
(一)金融供求失衡,目标人群偏移对于农村贫困地区的农户来说,他们大都是以小农生产模式为主。由于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这就使得农业生产普遍具有收益低、且风险高的特点。还有,农村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尚待完善,所以,在脱贫的过程中贫困人口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极大。而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正规金融机构,往往为了降低风险,就不愿意投资收入低、且风险高的农业和农村地区。因此,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就很难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甚至是在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市场上出现了逆向选择,金融精准扶贫的目标人群发生了偏移,影响了金融精准扶贫的精准度。
(二)金融设施欠缺,征信建设落后虽然,我国在推动金融支农方面已经做出了多年的努力,并有所成效。但是,与城镇地区相比,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依然较为落后,其基本的金融服务无法保证。例如,四大国有银行的网点在乡镇一级的比较少,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不愿意在农村贫困地区增加经营机构,其他的金融机构更是少之又少。在村级的金融扶贫服务站中所设立的助农取款服务点、布放的支付终端、ATM机和POS机等支付服务设备更是有限[4]。另外,农村贫困地区的农户信用意识仍然较为淡薄,如有的贫困户认为“可以借钱不还”,或是扶贫资金放着不用还等,这就增加了扶贫资金的风险,降低了精准扶贫的效果。
(三)金融产品单一,创新力度不足目前,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中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种类较为单一。在农村贫困地区所开办的金融业务仍主要是以存款、汇款以及贷款为主,租赁、保险、投资、担保以及信托等业务的发展较为滞后。所以说,现阶段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产品创新力度还是不够。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供给如此缺乏,势必会导致金融机构无法主动适应贫困户的资金需求。这也就意味着,贫困户对于金融精准扶贫的体验感出现了落差。金融精准扶贫要求“精准对接”、“精准支持”,金融产品的良好创新就是积极开展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5]。可见,金融产品的创新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四、金融精准扶贫在农村贫困地区的有关建议
(一)健全精准识别,对接脱贫攻坚金融精准扶贫,最重要的就是“精准”。所以,第一步便是要搞清楚帮扶的对象是谁,即“精准识别”。只有精准识别帮扶对象是“谁”,才能解决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目标人群偏移问题。因此,各类金融机构要着眼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做到精准把握,确定出有针对性的金融精准扶贫措施,形成具体的对户帮扶。特别是商业性金融机构要下沉服务重心,加强服务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能力,主动对接脱贫攻坚[1]。
(二)改善金融设施,优化金融生态想要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建立村镇银行、互助银行等,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网点的布局,优化金融扶贫服务站,加大ATM机、POS机等自助机具布设,提高农村边远地区、贫困人口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得性[6];二是,推动贫困地区的互联网建设,发挥金融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广泛普及新的支付方式和结算方式。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与基层网点、农村基层党组织联合建立起金融信用数据库,利用互联网平台,健全农户和贫困人口的信用信息,加强贫困地区的信用评级。依据农户信用档案,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实施有分类的差异金融支持。还有,金融机构要在农村贫困地区广泛普及金融基础知识,加强贫困人口的诚信培育,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三)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根据脱贫攻坚的需要各金融机构要实施金融产品的创新工程。通过更好地设计和提供针对贫困户的金融产品,来落实金融扶贫的“精准对接”,丰富贫困地区的金融供给,满足贫困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第一,组织调研队伍深入农村贫困地区,因地制宜,探索开发适合的专门信贷产品,以满足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信贷要求;第二,积极开展抵押贷款的创新,不仅要做好农户联保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还要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权和农村住房抵押权的试点工作;第三,扩大特色农业保险创新,加大贫困地区保险产品的供给力度,如农作物保险、畜产品保险、健康保险和创业保险[1],发挥好资本市场的作用,增强贫困地区的抗风险作用,助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
五、结束语
金融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中的“重头戏”,如何使金融精准扶贫具备足够的精准度,增强贫困对象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金融机构必须要有大局意识,敢于担当,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大金融扶贫的力度,才能更好地精准发力、持续发力,逐步推进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
参考文献:
[1]杨秋宝,2020:中国消除农村贫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EB/OL].
[3]王小艳、丁丽琼,湖南省金融精准扶贫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8(1):47.
[4]鲍亚巍,金融精准扶贫在贫困地区的作用与创新[J],中国国际财经,2018(6):21.
[5]管珺,关于我国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思考[J],纳税,2018(3):198.
作者:李海婴 单位: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