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物流枢纽与枢纽经济发展及产业原理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物流节点的资源聚集效应和产业辐射效应不断显现,发展枢纽经济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枢纽发展过程具有代际更替特性,研究物流枢纽及枢纽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路径依赖,能够掌握枢纽发展规律,为枢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枢纽与产业相互驱动和迭代作用形成各具特色枢纽经济;根据点—轴原理进行节点和通道枢纽基础设施布局,形成枢纽空间布局;从企业自组织到政府的他组织,物流枢纽带动区域农业、制造、商贸等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各种要素大聚集、大交易、大流通的枢纽经济。
关键词:枢纽;枢纽经济;通道;产业集聚
一、引言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有效支撑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地位。适应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发展战略,要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面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形势、新发展要求,现代物流要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随着物流节点的资聚集效应和产业辐射效应不断显现,以平台整合、供应链融合为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加快枢纽建设、发展枢纽经济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主要枢纽节点及经济集聚区从沿海向内陆转移,枢纽代际更替,为内陆城市的发展创造了再次崛起机会。虽然枢纽建设从企业自组织到政府的他组织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物流枢纽发展还存在着空间布局不完善、没有形成顺畅便捷的物流网络、枢纽带动产业集聚形成枢纽经济效益不明显的主要问题。当前亟须对枢纽经济从理论、顶层设计到具体方法的正确认识。具体来说就是枢纽经济的特点及发展规律是什么?如何实现枢纽与枢纽、枢纽与产业的协调发展?关于枢纽经济的研究最早是进行空间经济经济学研究。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Tinbergen(1969)在获奖讲座中呼吁将空间因素引入经济模型。Christller(1993)首次提出了“中心地理论”。Losch(1994)用空间均衡理论分析区位,提出了“市场区位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rugman(2008)认为生产要素为了获得递增收益在空间流动,这导致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并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集聚。我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在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区域发展情况,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点—轴”空间结构的形成、“点—轴渐进式扩散”“发展轴”的结构和类型成为了我国区域规划的主要理论指导。我国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背景下在空间经济学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枢纽经济[1]。吴文化等(2018)、吴海瑾和毛科俊(2018)、胡清升和王树华(2018)、汪鸣(2018)等对枢纽经济内涵进行了研究[2],程继隆(2010)、陈柳(2018)等对枢纽”与“经济”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关于枢纽经济演化发展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高传华(2017)、王树华(2018)等提出的“交通枢纽—经济枢纽—枢纽经济”的发展路径;另一种是申小翠(2015)、姜伟等(2016)、徐光辉(2017)、闵金颖(2017)、汪鸣(2018)等提出的“交通枢纽与枢纽经济交互作用”发展模式。学者从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对枢纽进行研究,但是大多提供了一些对策性方法,如何对“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及枢纽与产业结合发展枢纽经济,需要从理念到具体模式进行研究。
二、物流枢纽及枢纽经济的演进逻辑
枢纽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对区域产业具有集聚效应。枢纽的类型、级别与产业的类型和结构要联动发展。
(一)枢纽的形成及演进
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综合交通枢纽方便生产企业生产资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运输,也便于商贸流通企业商品,所以在交通线交叉的网络吸引产业集聚,枢纽所在城市成为经济要素集聚中心[3]。交通的通道作用是枢纽城市形成的重要条件,货物运输方式从水路到铁路到公路再到航空变化,交通枢纽也从港口到内陆公路铁路交通线交汇地再到航空港变化[4]。相应的各种生产要素汇集交通枢纽,出现的临港经济、临站经济、临空经济等枢纽经济新形态。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支撑下要素流动方式发生转变,一些不是主要交通线上的城市由于具备资源或信息集聚的能力也能成为枢纽,物流枢纽不再仅是交通线物理交叉形成的网络,任何能够依托互联网、物流园区、交通网络、信息平台等将资源进行空间集聚的地方都可能成为枢纽,枢纽将从实体网络转变成组织网络或虚拟网络。应用5G技术和大数据中心建设高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培育通信网络交换枢纽、信息集散枢纽和大数据产业集散枢纽。通过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和技术形成辐射全球的金融中心功能。基于此制造业由沿海向内陆转移,西部内陆地区要在枢纽网络的转型中抓住机遇,利用高效的物流网络降低流通成本,提高企业应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效率,吸引生产要素向西部地区集聚,引导沿海枢纽逐渐向内陆枢纽转移。
(二)枢纽与枢纽经济迭代周期规律
枢纽经济是枢纽城市依托物流园区、交通枢纽、信息服务平台等为载体,依靠科技制度创新全面提升城市服务质量,通过聚流和辐射重塑产业空间分工布局,最终优化经济要素时空配置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5]。城市发展的重点已经转向第三产业和创新,其核心要素是要素聚集、市场需求、信息、创新型人才,其中要素聚集是最重要特征。交通枢纽具备将创新型人才、信息、市场需求和要素集聚等有效组织起来的能力,提高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所以枢纽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新动能[6]。枢纽城市还因为产业集聚中心和相关经济要素集聚对周边区域具有虹吸效应。枢纽与经济具有内在的相互驱动和迭代关系,枢纽吸引产业集聚,集聚产业不同又决定了枢纽不同类型。枢纽与产业相互作用、互动反馈形成了特色枢纽经济。枢纽城市也因产业要素流动和集聚逐渐发展壮大。随着枢纽规模和功能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规模或产业结构都随之发生变化。枢纽城市的产业利用枢纽的资源集聚能力,逐渐辐射扩张延伸市场需求的空间范围,优化经济资源时空配置利用效率。以前产业更多地集聚在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区,而随着枢纽代际更替,经济网、物流网、交通网、信息网形成的网络系统使得经济在一个城市或城市的一个特定位置要素集聚,不受交通网络限制。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等一些物流枢纽一直是要素资源空间集聚的主要场所,适应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园区、城市乃至城市群等特定空间以交通枢纽、信息服务平台等为载体将物流业、制造业、商贸流通业、金融服务等要素集聚,形成空间规模发展。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要将枢纽从单纯的人流、物流聚集向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集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成为枢纽城市发展的重点。枢纽新的发展使得产业间独立发展向实体经济、人力资源、现代金融协调统一发展,并且催生了许多新的业态。新零售及各类电商平台出现,制造业、农业、零售业与物流深度融合,把信息、商品设计、生产、多点存储、消费者体验、物流、展示、购物等融为一体,形成了现代新兴产业体系。枢纽城市商业形态从大型商业中心城市到工业城市到商品集散中心城市到商业园区,再到工业园区和企业总部集聚城市国际中心城市发展[4]。
(三)枢纽经济发展路径依赖
枢纽吸引要素和企业集聚,规模化企业为获得各种生产性物资和发达的商贸流通优势,与上下游配套企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枢纽产业集群区。集聚经济的优势使得异地产业获取枢纽城市的经济资源也十分便利,吸引周边区域的产业向枢纽城市集聚,枢纽经济形成和发展阶段更多表现为虹吸的集聚效应。枢纽经济的发展路径由中心城市形成中心地和增长极,沿着中心城市枢纽能级辐射范围形成轴线,增长极对周边地区具有扩散效应,沿着交通或信息轴线可以提高地区的可达性,不同级别枢纽城市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了产业互补、经济相连的网络。通过推进产业与城市区域协同发展,消除产业与地区之间的壁垒,打破要素及产品市场分割,推动资源要素在产业和地区间自由流动,最大限度提升产出效率与经济运行效率。同时,通过区域间各个领域的合作,弥补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在城市群、都市圈、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密切协作。枢纽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通过点—轴—网布局从城市到区域发展,枢纽与枢纽城市形成的网络集中共享公共基础设施、集中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形成系统规模报酬递增、具有正外部性,结构稳定的空间自组织系统。
三、物流枢纽城市的节点通道布局
(一)“点—轴—网”空间布局原理
“点一轴”系统由诸多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网络体系,原来节点城市之间的偶然的、随机的松散关系,通过点、轴连接成稳定、紧密的网络体系。系统结构的基本要素由枢纽节点、通道、域面构成,系统空间布局改变传统物流成本高的现象,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提高地区物流竞争力[7]。
1.枢纽“点—轴”发展模式
地区间物流发展的条件和开发潜力存在的差异。城市交通与信息发达,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消费集中而且需要量大,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便于优先开发成为区域物流发展的“中心地”或“增长极”的点,连接“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和信息成为发展轴线。通过点轴开发规划来获取良好的资源空间配置效益,带动周围地区的物流发展。
2.枢纽节点选择
依据枢纽节点选择和建设对整个区域物流系统的良好发展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枢纽节点往往选择在物流系统作业和功能聚集的场所,选择主要依据是区域的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物流发展水平、物流资源分布等。枢纽节点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有着不同的分类,根据节点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分为国际枢纽、国家枢纽、区域枢纽、城市枢纽四个层次。根据节点功能物流轴心城市和辐点城市。根据枢纽主要依托的活动的场所不同,分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产业园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口岸等。
3.发展轴线的确定
发展轴线是指物流通道。狭义物流通道是一种或几种线路并联或串联组成的运输通道;广义是指可达性,是指到达某地点的便利程度,换句话说就是区域内地区间开展物流活动的难易程度。
4.区域物流域面
由节点通过通道连成线,节点和通道具有较强的吸引或辐射能力,对周边地区有辐射和虹吸作用,吸引其他城市的货物流、资金流向中心城市聚集,进而结成网。由于区域的发展不均衡,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适合采用网络开发原理,根据区域产业布局及区域辐射能力,发展大网络、大平台、大通道、全链条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在强大的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支撑下,布局产业链、产业服务体系,促进区域物流的一体化发展[8]。
(二)布局差异化的物流枢纽节点
要统筹城市经济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按照不同区域产业特点规划布局不同类型物流枢纽。《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将国家物流枢纽分为空港型、陆港型、港口型、陆上边境口岸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等6种类型[9]。陆港型枢纽城市依托交通大通道和场站等基础设施,将内陆地区干线和支线运输衔接起来,提供畅通国内、联通国际的区域分拨服务。将实体产业与枢纽统一规划,通过交通网、信息网、经济网等资源将要素集聚起来,保障区域生产生活流通效率和质量,按地区经济特点优化地区产业布局,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陆上边境口岸型枢纽城市依托沿边陆路口岸,为国际贸易活动提供保税、检验检疫、一体化通关等综合性物流服务。发展口岸区域产业外向型产业体系,对接国内国际物流通道。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城市要依托产业集聚区、通过高效的物流网,提供储运、分拨配送、分销等一体化的现代供应链服务。使得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延伸市场需求的空间范围,提高响应市场速度和效率。
(三)布局畅通高效率的物流通道
1.组织干线物流通道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干线物流通道重点加快发展枢纽间的铁路干线运输、水路干线运输和航空干线运输。发挥国家物流枢纽等国家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组织作用,提高干线运输规模化水平。加大铁路货运投资,建设铁路货运专用线,加快铁路货物运输发展。鼓励陆港型、生产服务型枢纽发展面向大宗型生产企业、产业园区铁路货运班列,推行大宗货物铁路中长期协议运输。提高铁路运输的稳定性和准时性,发展大宗货物直达列车、点到点货运列车等多样化铁路运输服务,支持大宗商品运输实现公转铁。增加港口型枢纽间的沿海沿江班轮航线网络密度。拓展空港型枢纽货运航线网络,扩大全货机服务。
2.提高末端微循环网络密度
提高支线网络密度,打通枢纽节点微循环“最后一公里”。利用公路货物运输接驳功能加强多式联运衔接效率,着重解决枢纽与大型综合性物流园区集疏运问题。完善配套道路设施建设,提高联运疏解效率。增强商贸物流“最后一百米”的服务能力,建设集运输、仓储、加工、包装、分拨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配送中心。按“集中存储、统一库管、按需配送、计划运输”的方式,依托第三方物流企业或供货商为多个商贸企业、社区门店和市场入驻商户等开展共同配送,形成“厂商(基地)—公共配送中心—社区门店”的垂直配送模式,完善城乡配送网络,结合城镇化建设布局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补齐共同配送基础设施短板。充分利用邮政企业、供销合作社等现有物流资源,加快农村物流快递公共取送点建设,提升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升级“快递下乡”工程[10]。
3.畅通连接全球的国际物流通道
口岸枢纽要结合自身货物流向拓展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等国际运输线路,促进国家物流枢纽与中欧班列融合发展,构建便捷高效的铁路货运网络。加快推进区域分拨、国际中转、保税物流等功能建设。打造一批国际物流联动基地,与全球重要物流枢纽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港口共用、园区共建。鼓励有条件的物流企业依托境外合作或者通过收购兼并、合作共营等方式建设一批为产业配套服务的物流园区、分拨配送中心,推进海外仓、边境仓等物流设施建设,为“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提供支撑。
4.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
水平搭建一体化口岸综合服务平台,补短板加强联运转运衔接设施建设和信息平台建设,将运输、通关、仓储、保税、交易等功能整合,各口岸城市通过一体化平台联动协作,多平台迭代施策,提高一体化转运衔接能力和货物快速换装便捷性等。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和查验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口岸通关能力和水平。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引领示范新技术设备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平台建设,运贸一体化经营业态创新,改善口岸运营主体分散的现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口岸相关设施的功能衔接、信息互联,畅通陆路双向贸易大通道。
四、物流枢纽引导产业空间集聚路径
枢纽城市要充分发挥国家物流枢纽辐射广、成本低、效率高和对接骨干物流通道网络的优势条件,带动区域农业、制造、商贸等产业集聚。
(一)建立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物流服务体系
通过枢纽营造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将物流业要与制造业企业有效衔接,适应现代产业柔性、智能、精细发展要求,提升物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建立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物流服务体系,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或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枢纽,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提供配套的公共外库等仓储配送设施服务,为企业提供运仓配一体化的服务。培养全过程供应链管理能力,根据企业精益化生产发展精益物流、敏捷供应链能力。同时鼓励制造企业剥离物流资产和业务,改革“大而全”“小而全”的物流运作模式,充分整合利用社会物流资源,提高规模化水平[11]。
(二)提升冷链物流服务,形成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引导农产品物流园区、批发市场向枢纽、基地集聚,形成重点品种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提高城乡冷链服务网络覆盖水平,完善冷链物流网络。补齐冷链物流设施短板,有效对接主要农产品产区和集散地,创新冷链物流干支线衔接模式。加强大宗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初加工、储存保鲜、分级包装、移动冷库、冷链运输等设施设备建设。建设面向城市消费的低温加工处理中心,鼓励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新型业态模式,满足城市多元化消费需求。培养发展直供大型电商、连锁商贸企业及消费终端的冷链物流业态和服务模式。加快冷链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促进生鲜农产品依托冷链服务网络实现渠道扩张、品质提升、区域品牌建设,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
(三)加快商贸物流提档升级,推进商贸物流产业集聚
充分发挥枢纽的交通、产业等优势,推动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引导商家调整商业业态,建设“智慧商圈”,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区域辐射能力、具有合作主导地位的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加强邮政、交通、电商、快递等资源整合,推进设施共享共用。建设覆盖城乡的商贸物流服务网络,加快商贸物流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城乡居民社区拓展,增强商贸物流“最后一百米”的服务能力。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补齐共同配送基础设施短板。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建设“前置仓”,加强社区智能快递柜、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等设施建设,提高末端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
1.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外向型产业体系
“一带一路”建设正努力架构丝绸之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网络,快速互联互通公路、铁路等运输线路能够带动沿线国家的经济与产业联动,交通基础设施国际物流运输大通道建设,其辐射效应可以形成密集的沿线经济走廊和经济带。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布局有着深刻影响。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多边贸易组织建设及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借助“一带一路”建设联接欧亚大陆的国际货物运输大通道,吸引国际生产要素向通道沿线集聚。
2.利用中欧班列打造商贸集聚中心
中欧班列陆路运输相比于海运可缩短25%~30%运期,这将吸引大量货物通过中欧班列运输。中欧班列途径主要是西部省份,在中国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总量中占比很小,而东部沿海地区对外贸易最发达,所以东部地区对中欧班列的需求和利用率要远远高于西部省份。从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量所占比重看,与丝绸之路最近端的中亚地区的贸易量最小,主要贸易国是欧美国家。因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主要是过境贸易。由此来看,贸易畅通的关键是构建国内和国际两个物流体系,在中欧班列始发城市形成国内东西快捷高效的物流体系和贸易积聚中心,吸引东部发达地区出口货物方便通过中欧班列进行运输。同时,为提高中国与欧盟陆路贸易的便利性,推进中欧陆路物流大通道升级,与中亚地区连接形成畅通的过境贸易通道。
五、枢纽引导产业集聚的物流保障
(一)贯彻创新发展理念
物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以压缩绝对成本支出为导向的“数量型降成本”向以完善物流运行体系、优化货物运输结构为重点的“系统型降成本”转变。注重创高驱动、协调融合、绿色低碳、开放合作、共享共建,加大物流技术、管理、组织、服务和体制机制等创新力度。系统提高现代物流体系运行效率,深化物流降本增效。
(二)大力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
大力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培育和孵化一批物流创新高地,推动智能技术在重点企业、园区和城市的应用。通过智慧平台建设整合分散、自用仓储资源发展共同仓储。深入推进仓配一体、共同配送等发展,推动仓储服务融入生产流通组织,优化仓配服务网络,加快库存周转,降低物流保管费用。推进载运单元标准化工作,提高跨运输方式、跨作业环节衔接转换效率。推动健全统一物流市场,提高物流企业现代供应链服务能力和嵌入产业链深度广度,打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提高全链条服务效率,降低供应链成本,畅通物流体系循环。
(三)加快现代物流结构调整
锻造长板,补齐短板。补齐多式联运、高铁货运、航空物流、冷链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国际物流等重点领域物流短板。充分发挥铁路等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合理有序推进大宗商品等中长距运输“公转铁”。提高铁路班列化货物列车出开行数量,加大提升铁路点对点直达货运服务规模,增强铁路服务稳定性和时效性。优化公铁联运组织模式,培养有竞争力的“门到门”公铁联运服务产品。
(四)构建城镇智慧物流体系
构建“快递+电商+制造企业+商贸物流”的城镇智慧物流与供应链体系,推动智慧物流进社区、进校园、进村镇、进园区。推广甩挂运输、带板(盘)运输、电子回单、电子仓单和机器人分拣等。推广无人配送技术,鼓励物流企业研发并推广配送机器人、移动智能快递柜、无人机等物流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还要鼓励共享仓库、共享配送点和共享智能快递柜。发展无接触式移动支付,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支撑电子仓单、电子回单、全程监控、全程溯源等服务。
(五)建立资源共享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AI、5G等现代信息技术,同时依托现有成熟的信息化与大数据平台,推动各类物流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政府、企业物流大数据共享协作,推动企业系统对接,增强协同运作能力。
(六)制定标准化体系
实现物资编目、编码识别、包装规范、托盘规格、装载工具等标准化,打通政企、企企之间链路,实现物流运载工具、基础设施的无缝对接、适时共享、快速流转,实现“门到门”快速直达配送。
作者:魏娟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