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工作系统化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文章从高职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课程整体设计思路及内容框架、课程主要采用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评价及教改成效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改革,课程从具有明显学科体系特征、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以章节为基本单元建构知识体系的传统课程,逐步演变为职业活动导向、任务项目驱动、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具有典型职业教育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在“课程思政”及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引言
疫情期间,国内外多家企业的供应链断裂,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供应链受疫情影响,供需平衡被打破,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增长。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培养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一定的供应链运作与管理能力迫在眉睫。笔者从事高职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近二十年,成功地将该课程从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转变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
二、课程概述
供应链管理是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及团队精神,使其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奉献、勇于担当、耐心细致、坚韧不拔、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品质,具有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具备供应链管理职业素养;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整合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运作与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等各模块专业技能的综合专业能力,以及供应链协同和供应链系统优化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进行供应链的设计与优化,增强其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和从事物流、采购及供应链运作与管理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优质高职院校和“双高”院校。其“智慧供应链专业群”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供应链管理课程经历了上述三个阶段的教学改革。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该课程从最初具有明显学科体系特征、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以章节为基本单元建构知识体系的传统课程,逐步演变为职业活动导向、任务项目驱动、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具有典型职业教育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
四、课程整体设计思路及内容框架
课程教学团队按照“职业活动导向”的理念,遵循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参照《供应链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0年版)》《物流服务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0年版)》《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物流管理1+X试点工作指南》等标准和文件,对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构与优化,设置了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认知、供应链的设计与构建、供应链计划管理、供应链运作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策略的选择与实施)、供应链关系管理、供应链绩效管理七个学习情境、十项综合任务,每项综合任务包含若干子任务。
(一)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课程整体设计贯穿以下两条主线:(1)遵循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首先是学生对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进行认知,接着是供应链的设计与构建,在此基础上进入供应链管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课程内容的设计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2)基于供应链管理工作过程。课程整体设计贯穿了基于供应链管理工作过程的理念。一般而言,供应链管理包含供应链战略管理、供应链计划管理、供应链运作管理、供应链绩效管理等几个基本环节的活动,而这几项活动的开展需要良好的供应链关系作为支撑,因此,供应链关系管理贯穿上述几项管理活动。供应链管理基本活动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有几点需要说明:第一,上述供应链管理基本活动的划分符合供应链管理工作实际,且“供应链管理基本活动之间的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符合闭环管理的思想,遵循管理的基本规律。第二,“遵循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和“基于供应链管理工作过程”需要兼顾。如果纯粹按照“基于供应链管理工作过程”的理念进行课程设计,应该将“供应链战略管理”置于“供应链计划管理”之前,但这不符合“遵循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这一理念或原则。第三,按照西方战略管理思想,多元化经营的公司的战略体系包括总体战略、事业部战略、供应链战略、职能战略及次战略,单一业务公司的战略体系包括总体战略、供应链战略、职能战略及次战略。按照东方管理思想及惯例,公司层面的总体战略一般称战略,其他层面的战略习惯上称策略。结合本门课程的定位及高职学生将来所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的特点,本文将供应链战略管理这一学习情境命名为“供应链管理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二)课程内容框架
按照上述理念和思路设计的高职“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如图2所示,高职“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由七个学习情境、十项综合任务(“供应链库存管理”这项综合任务隶属于学习情境三“供应链计划管理”,“供应链采购管理”“供应链生产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这三项综合任务隶属于学习情境四“供应链运作管理”)构成。其中,学习情境一“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认知”包含“供应链认知”和“供应链管理认知”两项任务,学习情境二“供应链的设计与构建”包含“供应链的设计”和“供应链的构建”两项任务,学习情境三“供应链计划管理”包含“供应链需求预测”“供应链需求管理”“供应链计划模式的选择与实施”和“供应链库存管理”四项任务,学习情境四“供应链运作管理”包含“供应链采购管理”“供应链生产管理”和“供应链物流管理”三项任务,学习情境五“供应链管理策略的选择与实施”包含“QR策略的认知与实施”“ECR策略的认知与实施”和“辨识供应链管理策略成功实施的关键”三项任务,学习情境六“供应链关系管理”包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辨识与培育”“供应链业务外包管理”“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构建”“供应链协同管理”“供应链可视化管理”“供应链风险管理”七项任务,学习情境七“供应链绩效管理”包含“供应链绩效评价的认知”“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平衡计分卡法进行供应链绩效管理”“运用SCOR模型助力供应链绩效改善”和“供应链策略成本管理”五项任务。除了上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任务外,笔者带领教学团队还开发了供应链的认知、校园超市供应链的设计、啤酒游戏、供应链运作与管理四个实训项目,分别嵌入前四个学习情境(如图2所示)。通过软件仿真、在线实训,角色扮演、游戏教学,寓教于乐。其中,实训项目一“供应链的认知”主要通过软件仿真(借助于供应链管理仿真软件,学生可以设定BOM、日期、订单和库存周转天数等基础信息,可以设置零售商每日的销售订单预测数量,可以根据订单制作发货单以及查询库存、资产等信息,可以体会供应链的运营和供应链节点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和学生开展企业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现状调查来实施;实训项目二“校园超市供应链的设计”主要依托“校园超市供应链的设计”项目来完成学生对中小企业供应链的设计训练;实训项目三“啤酒游戏”主要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以游戏方式完成对“牛鞭效应”的认知,通过收集相关数据、绘制需求变异放大效应图像来体会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绩效造成的危害,通过分析成因、找出弱化牛鞭效应的对策及措施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项目四“供应链运作与管理”通过学生分组扮演供应链节点角色,以游戏方式体验供应链运作活动,从游戏中总结供应链运作与管理的经验。以上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开展企业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撰写设计方案,完成实训报告,系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课程主要采用的教学策略、模式、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门课程的教学策略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利用多元化的现代职业教育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彻底转变角色,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导师”、技能训练的“教练”、项目活动开展的“主持人”、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顾问”。特别的,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碎片化的学习;通过在线指导、在线答疑等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通过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通过综合运用上述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成效,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模式
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方式)。本课程配套构建了网上教学资源库,包括:物流与供应链视频、碎片化教学视频(专家、教授、名师授课视频)、微课视频、案例库、习题库、试题库、实训资源、拓展资源、在线测试与讨论等内容(详见慕课i.mooc.chaoxing.com/space/index.shtml)。学院与超星公司合作,由超星公司配套提供“学银在线”教学服务支持。在慕课平台的支持下,实现了教学过程的虚实融合,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具体而言,师生在电脑或手机上下载学习通App,教师在课前通过手机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在线学习(教材内容与慕课的微课视频等资源配套,且教材中印制了二维码,方便学习者扫描链接慕课资源),教师在线跟踪,通过后台统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在线学习的次数和时间,作为教师考核学生在线学习的依据之一)并在线答疑。教师或学生可根据需要发起在线讨论,教师通过后台可以统计每位学生参与在线讨论的次数。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就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重点、难点的内容进行讲授,并总结、拓展、升华,上升到知识系统化的高度。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程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借助“学银在线”慕课平台、供应链实训仿真软件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等条件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项目教学法。本课程开发了供应链的认知、校园超市供应链的设计、啤酒游戏、供应链运作与管理四个实训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项目包含任务)。学生完成项目有时间节点,同时要提交成果。成果以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咨询报告、设计方案和制作的产品等形式呈现。开展项目化教学,驱动、倒逼学生主动学习。
(2)任务驱动法。本课程包含十项综合任务。学生完成任务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分派任务,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学习,教师指导。由此驱动教学活动的开展。
(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从真实的企业实践中领悟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案例提供供应链运营的情境,学生更容易领会供应链管理的精髓)。以真实的案例为依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高,教学效果更佳。具体而言,首先由教师给学生分派学习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案例,从中发现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由此产生对供应链管理知识的需求,学生在需求的驱动下自主学习供应链管理知识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最终完成并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成果)。该成果(《案例分析报告》)包含以下主要内容:企业存在的问题、问题原因分析、问题对策及解决方案、结论与建议。在整个过程中,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4)角色扮演法。在“供应链的认知”和“供应链运作与管理”等项目的教学中,主要采用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扮演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角色,如第一小组扮演原材料供应商,第二小组扮演制造商,第三小组扮演批发商,第四小组扮演零售商,第五小组扮演消费者,开展供应链运营管理活动,学生从中体会并总结供应链运作与管理的经验。
(5)小组讨论法。本课程在教学中大量采用小组讨论法。在开课之初,每个班级组建学习小组,商定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以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提高。例如,针对“校园超市供应链的设计”项目,学生需要分组讨论设计方案,需要通过讨论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再如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针对案例设计的引导问题。在讨论结束后,各小组轮流选派代表就讨论的结果进行陈述、汇报(要求制作课件,课件要符合要求,以训练学生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和沟通交流表达的能力),并在全班范围内展开共同讨论。最后教师点评、总结、拓展、升华,上升到知识系统化的高度。
(6)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循循善诱,逐层深入,最终由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问题解决方案的效果更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
六、教学评价与教改成效
(一)教学评价
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对学生在线学习、项目参与、总结汇报、作业提交、团队合作、心得分享、劳动素养、工匠精神等多个环节和要素的考核,通过对学生单项知识和综合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在线题库测试)及能力测试(提交供应链的设计方案或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方案),采用多元评价主体通过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从多个环节、多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二)教改成效
经过多年的探索,本课程在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学生能力提升、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产生了显著成效。本课程被四川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并转型升级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基于校企双元团队合作开发、笔者领衔主编的高职《供应链管理实务》教材成功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笔者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全国“长风杯”大学生供应链运营大赛,两个团队获得三等奖,笔者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笔者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创业大赛,“漂亮宝贝”获批省级项目;“学银在线”供应链管理慕课上线多期,为校外师生和社会学员免费开放(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慕课的及时上线犹如雪中送炭,对国内多所高职院校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提供了线上教学服务支持),目前校外学员注册人数、点击率、使用率在省内名列前茅,为配合相关院校教师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七、结论
培养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一定的供应链运作与管理能力迫在眉睫。笔者领衔教学团队“遵循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基于供应链管理工作过程”对高职供应链管理课程进行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改革,在“课程思政”及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程教学团队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开发课程思政素材,凸显课程思政地位。依托供应链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中国物流在世界崛起等素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专业认同感及勇于担当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改革,该课程从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逐步转变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
作者:胡建波 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