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金融科技助力商业银行发展与转型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的疾速发展,金融科技的运用也逐渐受到重视和推广。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与转型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不少的商业银行更是付诸行动,借助高新科学技术改变传统银行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本文围绕商业银行互联网化和智能化改革所面临的机遇、风险与挑战展开,并对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推动商业银行更好地自身完善并实行普惠金融服务。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机遇挑战;数字普惠金融
一、金融科技的定义以及发展现状
金融科技一词作为舶来品,可以从金融、监管等多个角度对它进行定义。本文立足于金融的视角,将金融科技定义为是利用科技,包括但不限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进行金融创新的技术方法,涉及产品、流程、应用以及业务模式,能够对金融市场产生巨大的作用力。金融科技在我国发展十分迅猛,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了人们支付,借贷,投资理财的方式。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目前,我国互联网巨头“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已经建立起自身的企业特色,这些“独角兽”企业凭借手中拥有的资源,以用户体验和先进技术为战略核心,抢占市场先机,打造起金融生态圈。在移动支付方面,根据权威报告《互联网趋势》在2018年的中显示,2017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7.53亿,比上年增长8%,移动支付用户超过5亿人。移动支付普及率上中国继续引领全球:2017年增长162%,移动支付同比增速209%。以众所周知的支付宝为例,支付宝的全球及生态伙伴用户数已经达到8.7亿,移动支付除了在中国渗透率深之外,也随着“本地钱包”模式在全球近10个国家普及发展。
(二)网贷平台网贷平台在经历野蛮式的疯狂发展后,潜在的问题也大规模的爆发,一些网贷平台经营紊乱,经营者携款逃跑,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借机利用网贷平台进行诈骗,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网贷平台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信用和信息对称,因此,在网贷平台爆发问题后,政府及时出台相应的行业政策以及一系列监管措施,加大征信和监管的力度,网贷平台的发展也日趋规范化。在当前监管机构和市场严格把控的的行业环境下,一些不合规的平台已经退出市场,优质的平台可以继续利用其品牌优势吸引投资者,占据市场份额。“马太效应”在网贷行业中已成为越来越显著的趋势。
(三)智能金融理财智能金融理财具有客观理性、高效率、低成本的天然优势。从传统金融机构角度,人工智能理财还尚未起步。就目前而言,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没有与人工智能完全接轨。传统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依然以人工为主,但是传统金融机构也正在向智能化迈步,建设银行上海九江路支行的无人银行开业预示着未来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从非传统金融机构的角度,人工智能在理财方面已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譬如互联网巨头京东推出的智投等,除此之外,一些创新平台也运用人工智能推出了相应的理财应用。相较于传统的金融机构,这些创新型的机构更专注于智能金融理财。(四)区块链区块链产业在我国的落地进程缓慢,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和相关监管制度尚未到位,但是其发展的前景是可预测的,我国的金融机构大量资金流向区块链市场,各大金融机构和企业都对区块链技术研究表达了强烈的意愿。区块链逐步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
二、金融科技发展的推动因素
金融科技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得益于经济、科技以及政策等因素的推动。
(一)经济增长带来需求的推动201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827122亿元,较2016年增长6.9%(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社会公众拥有的投资资金总额增加,加之社会观念的转变,公众不再满足于银行存款这类低收益的理财方式,迫切的追求创新型的金融服务,传统金融业务的不足给金融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二)技术变革的助力技术变革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每一次突破都为金融科技发展带来技术支撑。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商业银行逐步实现电算化,电子化;90年代互联网的诞生又给银行带来革命性的冲击。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推动金融科技进入新时代,通过技术驱动产品创新,引领金融科技内生性变革,为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三)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对金融科技的发展一贯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科技创新活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互联网金融并要求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留有空间。虽然目前在金融科技的监管方面体现出从紧的态势,但是严格的监管制度规范了市场中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有效整顿改善了市场中良莠不齐,乱象丛生的状况,同时起到了敦促金融科技在发展的同时注重防范风险的作用。
三、商业银行科技化转型的挑战与风险
(一)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商业银行是金融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现代的商业银行秉持着“顾客至上”的服务口号,但现实与口号却相差甚远,顾客的碎片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无法获得及时的服务和解决,商业银行科技化金融改革甚至会阻碍客户需求的正确传达。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这几方面:首先,对于已经准备步入科技时代的商业银行,很多之前的人工服务都将被智能化的机器替代,顾客主要通过数字化的途径来获得金融服务,而顾客的需求也相应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整合方式呈现在各个银行独立拥有的数据库里。但是,各个商业银行的数据通常是不共享的,甚至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也会形成一面“墙”,这种封闭式的架构和管理系统使得银行的信息无法共享和交流,银行客户数据的利用很有限,并且不同银行间得数据存在着差异,不够准确。这种数据偏差使客户的需求无法被正确识别和传达。其次,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一大特征是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社会公众在一时无法适应其新型服务方式,这势必会给老年群体带来困难,影响银行的服务质量以及“获客”能力。这类人群的技术操控能力较弱,数字理解能力较慢,先比较之下,传统银行的窗口人工服务在老龄群体中更显优势,能够为他们直接提供协助操作和问题咨询解决。可以说,商业银行的科技化转型在这一群体中并不受欢迎,也难以实现其自身快捷性的特点。商业银行在利用技术和一些创新方法的时候,操作管理人员如果不能够熟练地掌握应用这些新技术的话,将会影响到银行的工作效率。另外,云计算,智能化识别,用户安全和风险控制方面若做不到技术化深入,与消费者需求结合的话也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二)银行监管不到位及信息披露缺失的风险金融经济尚且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新科技和创新的管理方式的注入,许多之前针对传统银行风险控制的规定和法律失去效用,不适当的商业银行科技化的管理方式与操作徘徊于法制管控的边缘线。由于法律法规很难做到与时俱进的完善和更新,很多的银行金融交易事实上都存在着“合规性”的风险,监管者很难对一些交易行为做出定论,纠纷和争议也无可避免地随之产生。另一方面的风险来自于银行披露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及信息披露是否有缺失或者误导大众的部分。首先,金融科技大背景下的银行转型,数据和信息主要来源于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互联网系统,相较于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从互联网系统所获取的信息很难由监管者亲自经手并检测来源的可靠性。因此,数据库很容易存在着数据造假、数据遗漏、数据不够客观的问题,其次,银行的数据库也具有受到黑客攻击、不法分子幕后操控的潜在风险。最后,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在各个行业中传送并且和渗透,且在这个过程中,有存在着新的信息传达缺失风险。这些都会对银行数据库可靠性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信息的缺漏和不对称将成为误导公众和社会金融机构运作的一个重大因素,从而进一步扩大银行信用风险。
(三)跨境银行业务办理及交易放大金融科技的不稳定性伴随着一带一路贸易的推广和实施,各国商业银行作为国际交易的中间人也势必会向其他国家的商业银行开放,并一定程度上形成信息共享,互联互通。这将意味着,商业银行的信息数据库的来源更加多元化,同时也将面临着更多地不确定性。虽然国际金融信息能够在银行间、金融机构间得到更加高效率畅快的传输,但是在有助于国际经济贸易业务处理效率提高的同时,国际金融风险的蔓延和拓展也将更为迅速,一国的经济不稳定也将影响到其他国家,影响范围扩大。各国商业银行运作者的复杂链条和管理系统也会加大其他国家商业银行的监管难度。再者,跨境支付的方式目前还很单一,基本局限于通过商业银行进行跨境支付购汇的方式。以商业银行未来向金融科技转型的趋势来看,未来的支付方式将十分依赖于互联网等智能化设备,这就容易导致信息来源和操作过程的虚拟性。银行很难保证所有用户信息真实准确及其信用水平,这将导致出售方被逾期付款和拖欠的风险,从而带来损失和冲突。
四、未来商业银行防范金融科技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采用交互性的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商业银行作为一个金融服务机构,是最能直接让百姓感受到金融科技与生活融合给公众带来便利的一个平台。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一份子,商业银行应该要顺应金融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因势而变并且循序渐进,让百姓能够有时间来适应这一种新的智能化操作和产品,因此,交互性的发展模式成为建设“科技银行”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所谓“交互”,即做到传统银行发展的经验方法与创新型服务、科技的引入两者共同存在,并且达到互相影响促进。一方面,银行要引入生物识别、智能科技、区块链的高新技术来更新银行的一些服务系统,促使银行的业务服务达到便捷高效。智能化系统要做到深入落实,线上线下要同时开展,服务覆盖面要广泛。但与此同时,为了提供给商业银行客户高质量的服务,以及顾虑到一些特殊群体对新科技的接受度,银行的转型应该是得有过渡期的。换句话说,保留传统商业银行一些业务的操作方式十分有必要,例如人工服务在现前这个发展阶段依旧具有无法代替的场景适应性的优势,银行的工作人员可以以最直接的方式知道老年客户进行操作、填单或者介绍相关理财产品。这也是银行发展过程中“留客”、“获客”的重要保障之一。通过创建“虚拟化商业银行+线下产品体验店+客户经理及人工服务”三位一体的商业银行创新型银行模式,改善商业银行现有的组织结构以及业务系统、基本流程,促进过渡发展时期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普及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保障信息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未来商业银行主要借助银行互联网系统中的大数据来进行银行业务的开展、服务的改善以及监管,互联网金融信息直接影响着银行的金融风险。所以,确保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数据信息对现实操作运用的有效性十分重要。为了防范信息不对称为经济交易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应该开展与其他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合作,进行信息交流共享和匹配,保证数据来源的广泛和普适性。各个银行发挥自身优势和利用现有资源,对相关的贷款企业进行跟踪了解,掌握市场行情和客户需求,发挥银行的规模效应,是合作银行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风险,并采取方案防范控制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这种银行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够分散风险共享利益,比一个银行孤军奋战获取信息来得高效很多。不仅如此,还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科技给银行带来的便利:降低银行信息的获取成本;利用互联网信息传输的高速性,减少由于信息的时滞性带来的亏损;在官方网络平台上进行信息披露,保证信息透明公开,避免信息披露的缺失,公众可以通过有关价格形成和金融交易的信息,了解市场行情,做出自己的交易选择和风险判断、预测。
(三)与时俱进的穿透式银行监管穿透式监管模式是指银行的监管要注重银行混业经营中各项业务的本质,通过把银行的资金出处和来源,业务中间环节和最终资金流向串通起来考量,根据银行业务的本质做出归类,根据业务的特点和功能制定不同的明确的监管细则。这种模式能够一定程度避免混业经营中业务划分不清,层层嵌套给监管者带来的监管辨识困难,从一开始的资金来源穿透到最终资金的使用对象,来减小金融科技新产品多元化、复杂化给银行监管带来的难度。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银行内部的规章制度应该做到细化、明确,并及时更新。对于跨机构、跨行业甚至跨市场交易所带来的“交叉式风险”,要通过科技与法律共同结合促进的监管方式进行识别、防范和控制。立法要通过技术的辅助进行突破,使得监管部门能够随时随地,以动态的数据来监控银行的工作开展。此外,提高银行的信用等级,提高市场准入制度的门槛和要求,改善商业银行的经济大环境,也能减轻监管部门日后具体工作的负担。
五、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影响(一)推动银行转型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无疑是一大冲击,传统的业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消费者的需求。银行纷纷开始立足自身发展特色,积极的与金融科技企业强强联合,利用金融科技,设立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自助设备等基础设施,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有针对性的为客户提供理财建议,提升客户体验感,逐步实现渠道和业务运营的智能化,打造为线上线下一体的数字化银行。
(二)助力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以其低成本、高效率、低门槛的特点对于普惠金融的推动有独特的优势。普惠金融的难点在于覆盖面广,长尾特征突出的同时需要综合把握成本、风险和收益。第三方移动支付的深入发展可以做到覆盖农村、乡镇,减少物理网点,节约设施成本,并且支付快速便捷,提高效率。移动支付在提供资金支付的同时可以获取客户信息,利用大数据进行征信体系的完善,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地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普惠金融的监管提供数据支持。
(四)监管面临挑战金融科技在推动银行转型,创新金融产品,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也为金融业的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金融科技的发展加速了我国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发展。今年4月,我国银监会,保监会合并为银保监会,打破了维持多年的一行三会监管格局。对监管机构的专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监管机构缺乏相应的技术性人才,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做到快速、及时的掌控信息更新,会导致监管的失效。此外,金融科技加大了交易双方的风险敞口,增加了监管机构的监管难度。
参考文献:
[1]陈彦容.科技赋能,规则引领,促数字普惠金融发展[J].金融时报,2018.
[2]张林颖.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山东:山东科技经济管理学院,2017.
[3]杨东.防范金融科技带来的金融风险[J].红旗文稿,2018.[4]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16,(04):481~494.
[5]陈卫伟,宋良荣,刘雨欣.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及推动因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8,(01):33~38.
[6]刘春航,廖媛媛,王梦熊,王广龙,史佳乐,李育峰.金融科技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各国应关注的金融科技监管问题[J].金融监管研究,2017,(09):1~20.
[7]王淳.金融科技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J].金融科技时代,2017,(12):29~31.[8]尹优平.金融科技助推普惠金融[J].中国金融,2017,(22):90~91.
作者:林媛;羊怡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