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际金融的促进政策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一)金融包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
大量的跨国数据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Beck的研究显示,一国的金融深度与用基尼系数测量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强负相关,认为金融排斥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需要建立包容性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基尼系数,减少贫困。Banerjee强调了金融可获性对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潜在的一阶效应。Pande,等人对印度银行监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技术驱动、低成本金融服务扩张有巨大的潜在收益,对减少农村贫困有积极影响。Caskey等人使用家庭调查数据分析,获得储蓄、支付和信贷等基本金融服务,能有效改善穷人的生活质量。Beck等人利用跨国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促进金融包容不仅有利于经济增长,还能实现收入公平、减少贫困,且金融体系越发达,收入不公平下降和贫困减少越快。研究还表明,金融深化能使小企业和穷人更好地利用投资机会,平滑消费、自我保护。Hannig和Jansen认为金融包容有利于提高金融稳定性,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后应积极倡导包容性金融发展。Cull的研究表明,在有效的金融监管框架下,金融包容、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稳定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总体上看,促进金融包容已经被视为世界范围内实现稳定、公平的经济增长、消除贫困、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战略途径。
(二)金融包容不同维度理论界定的研究
根据工作重点和研究目的不同,不同主体从不同维度对金融包容进行阐述,目前尚未达成一致。Fernandez认为金融包容是包容性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维度,应重点关注低收入者、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如何长期稳定地获取基本金融服务,以促进增长。Leeladhar提出金融包容是相对于金融排斥而言,以合理价格向无法获得服务或低收入社会群体提供金融服务。认为金融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使所有人没有限制、不受歧视地享受到金融服务。Sarma将金融包容定义为确保经济体中所有人容易获得、可以使用、并能够使用正规金融体系的过程。Hannig和Jansen认为金融包容旨在将未获得金融服务的人群纳入正规金融体系,使其有机会获得储蓄、支付、信贷和保险等金融服务。强调金融包容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应当得到服务,供应商需考虑风险和成本。金融包容联盟(指出金融包容是将被排斥的人群纳入主流金融体系,它对经济发展、金融稳定及社会凝聚力的提高均有益处。印度金融包容委员会定义金融包容为确保弱势群体和低收入者能以低廉的价格获得金融服务和及时充足的信贷的过程。世界扶贫协商小组则认为金融包容是指家庭或企业能够获得并有效利用合适的、负责任的、可持续的、在良好的监管环境下的金融服务。影响力较大的是国际小型借贷组织的定义。它认为金融包容是一种局面,即所有工作的穷人都能获得一整套价格低廉、方式便捷、考虑到客户尊严的优质金融服务。服务提供者具有多样性、成本有效性。未获金融服务和服务不足的家庭和企业都是包容的对象。它较全面地阐述了金融包容的供应方、需求方和产品特征。联合国[2]定义金融包容的主要目标是:(1)所有家庭和企业都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储蓄、长短期信贷、租赁和保理、抵押贷款、保险、养老金、支付、国内转账、国际汇款,等;(2)建立、健全的体系和制度,包括审慎的内部管理制度、行业绩效标准、市场监测、风险预警,等;(3)以长期可持续的方式提供金融服务;(4)供给主体多样化、渠道多样化、产品多样化且成本有效。它强调金融包容不仅致力于对需求主体的包容,而且注重供给主体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三)建立测量方法和技术的研究
Beck最早提出了测量金融包容的8个指标:每万人金融机构网点数、每万人ATM数、每百平方公里金融网点数、每百平方公里ATM数、人均储蓄/人均GDP、人均贷款/人均GDP、每千人储蓄账户数、每千人贷款账户数。Sarma为银行业务渗透度、服务可获性、使用情况三个维度赋值0(排斥)和1(包容),提出用一个多维度包容指数(indexoffi-nancialinclusion,IFI)测量经济体的金融包容程度。Ananth提出实现金融包容的KGFC模式,即从地理和人口维度实现全面的金融包容。Kendall介绍了一套新的测算金融可获性指标,并用包络法估计商业银行存款账户数量和获得金融服务的人数。Ardic利用Beck的回归模型,计算未获得银行服务的人数,分析了存贷款和零售网络的可获性,并从多个维度分析金融包容性,提出了提高数据质量和指标设定的方法。
二、国际金融包容的现状
(一)有针对性的金融包容对象
从金融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出发,所有人都应有公平的机会获得金融服务。Helms提出金融包容应覆盖所有人。Sarma也认为应将经济体中的所有人纳入正规金融体系。为了有针对性地推进金融包容,世界银行集团、CGAP、IFC等将包容的对象有针对性地定为未获得金融服务、金融服务不足和被正规金融体系排斥的个人、家庭和企业,尤其是处于弱势的穷人(BaseofPyramid,BOP)①和中、小、微型企业(Medium,SmallandMicro-Enterprises,MSME)。到2009年,发展中国家有将近70%,约27亿成年人没有基本的储蓄或支票账户等金融服务。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高达88%,其次是南亚为76%②。Beck,等人设计模型用来预测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家庭数量。Ardic利用CGAP的金融包容指标跨国数据和Beck的估算模型,估算出全球未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人达到25亿,这些人构成了金融包容的重要目标群体。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是金融包容程度最低、贫困最集中的地方。Nair和Todd的研究发现基础设施缺乏、经济活动水平低、主要的农业经济活动风险高、公共政策差、交易成本高等原因造成了农村金融可获性有限。女性也是一个关键的目标群体。女性进入金融体系障碍较多,但经验表明,大多数女性是风险厌恶型,进行保守投资,所以还款率高、道德风险小。且女性更关心儿童的健康和教育,如能获得金融服务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给女性提供信贷,能提高其家庭决策中的地位,对贫困家庭影响较大。到2007年末,世界上微型金融客户女性占70%③。全球最穷的个人客户中,女性占83%④。小企业客户中,女性注册的占25-38%。例如,东南亚女性占劳动力市场的40%,女性创办的企业增速是男性的2倍⑤。因为女性中贫困更集中,许多微型金融机构如玻利维亚和孟加拉乡村银行将女性作为重点服务对象。金融可获性不足经常是企业增长的主要障碍,尤其是MSME[2]。小企业得不到贷款的机率比大企业多30%⑥,并且企业越小、机率越大。但小企业却往往是穷人的最大雇主之一。除了贷款,MSME还需要财务和现金管理、储蓄、保险及交易型产品来最优化财务管理,降低风险。
(二)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工具更具包容性
由于缺乏正规金融服务,发展中国家许多穷人遇到生命周期中影响整个家庭、甚至社会的自然灾害、疾病、教育等冲击时,只能靠从亲戚朋友处借钱等方式解决,甚至仍然用牲畜来储存资产。Faz和Breloff采用结构化的方法,将墨西哥穷人按照年龄、地理位置、收入水平、生命周期等多种指标细分,根据每个市场的特征来了解客户习惯、金融需求和金融产品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他们发现拥有常规收入的群体需要中长期储蓄产品提高生活质量;非常规或季节性收入者需要小额储蓄、保险、信贷等管理流动性和平滑消费;企业需要短期信贷产品、便捷的交易工具、储蓄计划、财务咨询等服务。Collins发现他们调查的贫民窟最穷的250个居民都有某种形式的贷款和储蓄,使用至少四种正规、半正规或非正规金融工具,并在它们之间转换,且交易量很高。因此,穷人更需要多样化的、有承受能力的、便利可得的、安全的、可持续金融产品来积累财富、平滑消费、降低风险、适当地投资。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典型产品主要包括:储蓄、贷款、支付工具、小额保险、简易账户,等。
1.储蓄。储蓄是需求量最大的产品。2011年,发展中国家有14.4亿穷人需要储蓄,但只有2.95亿人获得,供给缺口为11.45亿,占总需求量的70%⑦。CGAP的调查数据显示,即使在金融危机中,人们的储蓄需求也在扩张。因为几乎每个人都需要储蓄平滑消费、管理流动性和提高生活质量。资产积累技术的提高是削减贫困的关键途径。目前已经出现的储蓄产品除了普通储蓄账户,还有现金/支票账户、养老金、青年储蓄、专项计划储蓄等。匹配储蓄账户也称个人发展账户就是一种专为低收入人群设计的账户。账户持有人用作创业资金积累、房屋购买、教育等金融机构批准的专门用途,且需要参加金融教育培训。秘鲁、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和乌干达的实施已经产生预期效果。韩国、新加坡、英国实施的儿童储蓄账户①也是这种账户。
2.信贷。2011年发展中国家穷人有10.3亿人需要信贷产品,有1.6亿人获得,供给缺口为8.7亿,缺口占总需求的84%②。作为金融机构主要营利产品之一,企业和个人的贷款产品都比较成熟。实现金融包容的小额信贷产品种类也较多,如个人贷款、消费信贷、信用卡、教育贷款、抵押贷款、家庭装修贷款、微型企业贷款、低担保贷款等。为了向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小额贷款,1997年成立了国际小额信贷峰会,其目标是为世界上最穷的人提供信贷促进自主就业,尤其是妇女。
3.支付服务。缺少支付服务,企业或个人需长途跋涉或排队等候进行交易,既费时,又费钱,风险还大。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交易成本的支付转账服务能便利穷人生活、接收从国外来的汇款和实现国内转账。通过客户的历史汇款记录,金融机构也可评估其信用水平,为客户的汇款资金设计更多金融产品。与金融包容相关的转账服务产品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国家政府用手机银行、银行卡等电子手段开展政府对个人的支付业务提供收入补助、扶贫。据估计,全世界有1.7亿低收入者收到政府的社会保障转移支付。采用这种方式,接收者必须持有银行账户,这就自然地被纳入正规金融体系并享受到额外的正规金融服务。
4.小额保险)。世界上低收入者的保险覆盖率只有3%③。大多数人在面临疾病、灾难等冲击时,仍然通过从朋友亲戚处借钱,自我保险,或投资紧急时可出售的资产等非正规机制管理风险。目前已经有个人和保险公司合作提供小额人寿、医疗、财产、农业保险等。还出现了许多创新产品如基于指数的风险转移金融工具,标的指数是一个客观可测的随机变量,如区域内作物平均产量、作物平均收益、累计降雨量、累计温度、洪水水位、持续风速等,当标的指数超出预先设定阈值时发生支付。WB也建立了全球小额保险基准数据库来提供产品、市场规模、财务和经营业绩等有利于小额保险扩展的相关信息。
5.低成本简易账户开户费用、最低账户余额、身份户籍要求等限制阻碍了多数人获得正规金融服务,因此只有基本功能的简易账户受到穷人欢迎。巴西、马来西亚、墨西哥、南非推出的简易账户已初步取得成功。南非的Mzansi账户是磁条借记卡基本账户。2004年10月由南非银行业开发,并且由四大商业银行和国有邮政银行联合发行。开立账户有最低费用的要求。到2008年已经有600万持有人。南非成人获得银行服务的比例从2004年的46%增加到2008年的64%,增加了18%。而Mzansi的贡献率为8.2%④。
(三)实现金融包容的渠道不断拓宽
现有的包容渠道主要有4种:(1)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养老基金、信用合作社、微型金融机构2)基础设施,如支付结算系统、信用报告、抵押登记;(3)除网点外的服务终端,如收款机(POS)、自动取款机银行商、手机银行等;(4)客户,每个需要金融服务的人。由于金融业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国家所采用的渠道也不同。发展中国家拥有银行网点和ATM的数量比发达国家少3倍,POS设备少12倍。非洲和南亚每10万人拥有不到10个网点,而发达国家为25个。人均无现金交易量差距更大,为25倍⑤。
三、创新型金融包容的政策实践
(一)政府在实施金融包容中的作用
金融包容的实现需要世界范围内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具体目标。相关主体共同参与,主要有:(1)包括微型金融业在内的更广泛的行业合作伙伴;(2)全球发展团体,如各种基金会和捐助者、联合国秘书长特别倡导的发展包容性金融;(3)智囊团和标准制定机构,如金融包容专家组金融包容全球伙伴CGAP、AFI等;(4)各国政府知识共享及更广泛的公众参与。PeerStein[2]认为政府的作用是通过政策、规章制度和促进环境支持创新型业务模式、鼓励公共和私人部门合作,多方参与,共同推进金融包容。Hannig和Jansen主张政府通过建立监管框架决定机构的市场准入标准、制定可提供服务的范围、影响机构开展业务的成本、改善基础设施以及降低市场需求方壁垒等措施促进各相关主体参与金融包容的发展。Ehrbeck等人指出政府在促进金融包容中承担的角色是为市场参与者向穷人提供安全有效的产品营造更广阔和相互联系的环境。政府主要有四个作用:(1)促进零售市场基础设施的增长。如增加邮局等零售点、促进信贷局发展、国有体制转变、消除消费者身份户籍等障碍;(2)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以规范和监管基础设施及其贡献。如对产品和提供者监管、竞争政策、消费者保护政策、预防犯罪的标准);(3)交易量的驱动者。如通过G2P直接将目标群体纳入金融体系,并支持创新模式,或激励产品使用者和提供者参与。(4)政府充当服务提供者。具体地讲,就是在不同国家,根据客户需求、市场结构和成熟度、政府的理念、监管和其它能力等具体情况,重点发展相应角色的措施。
(二)金融包容政策应遵循的原则及各国经验
为了促进创新型金融包容发展,根据各国已有的实践经验和教训,2010年,G20多伦多峰会上提出创新型金融包容应遵循九项原则。
1.领导(Leadership)。最高级别的政府领导和承诺是实现创新型金融包容的必要条件,它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减缓贫困。政府领导主要体现在:(1)政策监管方面,促进创新、消费者保护、保证支付体系安全,实施审慎监管;(2)促进公共、私人部门等相关各方合作;(3)支持金融教育、支付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包容性项目计划;(4)收集数据以支持政策制定,并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各国均以国家战略的高度,由中央银行全面领导、或多部门合作推进金融包容,如巴西、俄罗斯、肯尼亚、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英国还专门成立了金融包容工作组以支持,并设立专门的金融包容基金帮助非营利社区贷款人如信用合作社。墨西哥金融和公共信贷秘书处制定了2007-2012年国家发展计划,与中央银行、国家储蓄银行、国家银行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长期合作,促进金融包容、消费者保护和金融教育。该计划重新修订银行法,使其适用于银行商等非金融机构;允许遵守具体规则的创新型专业银行提供多样化服务;建立新型的储蓄和金融服务体系,帮助微型储蓄信贷机构发展成为正规的存款机构。
2.多样性(Diversity)。通过适当的市场激励政策,促进市场竞争,使产品范围多样化、交付渠道多样化、提供者多样化。巴西使用了广泛的银行商提供金融服务。菲律宾放松监管,自由设立分支机构促进竞争,实现提供者多样化。印度的保险监管发展局放松银行章程,鼓励保险公司与非政府组织或自助团体合作提供保险服务,允许微型保险公司提供复合保险,形成一个多样化的保险市场。印度尼西亚修改法律规定鼓励多样化的金融机构提供符合伊斯兰教的多样化产品。土耳其用低利率贷款、探索新的资金来源等多样化产品支持SMEs发展。
3.创新(Innovation)。鼓励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提高支付体系兼容性,降低服务成本,解决基础设施不足,扩大金融体系的包容性。巴西、肯尼亚、俄罗斯(人口分散)、菲律宾(群岛国)等国的地理条件限制了银行在偏远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它们使用银行商、电子货币、移动银行等创新渠道提供金融服务。菲律宾中央银行在没有监管经验的情况下,批准银行为基础的SmartMoney和非银行为基础的G-Cash商业模式,并反复试验和学习,制定出有效的电子货币监管制度和法规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可靠性。墨西哥借助技术创新使金融服务惠及到美国的墨西哥移民。韩国实施100亿韩元阳光贷款计划,鼓励金融机构贷款给特定的客户群。土耳其由伊斯坦布尔证券交易所(IstanbulStockExchange,ISE)建立一个新的资本市场供SMEs股份交易,并帮助其转变运营方式,实现正规化经营。
4.保护(Protection)。创新产品和多样化的服务渠道,以及消费者经验缺乏容易产生技术操作失误、消费者欺诈、滥用等风险。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健全法规、增强价格透明度、设立纠正机制、确定消费者保护机构,建立消费者的信任,并明确政府、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的责任。墨西哥任命专门的监督机构。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通过金融教育建立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秘鲁对信息披露、保障消费者安全的合同、私人养老基金和投诉程序的执行加强监督。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国由于商模式的广泛应用,政府要求:银行或移动运营商对其商担全责;保护客户隐私;培训商,确保遵守反洗钱法和打击资助恐怖主义(AML/CFT)的要求;公示服务收费标准和联系方式;确保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安全以保护客户资金和信息。
5.赋权(Empowerment)。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使其具备了解产品基本信息的能力;培养消费者的金融能力,使其利用金融素养做出明智的决策;建立纠纷解决机制,加强消费者保护,最终增加对产品的需求。韩国2010年成立专门的金融教育委员会,综合研究金融知识,寻求提升国民金融素养的方法。加纳政府2007年调查发现成年人对金融机构和产品的了解水平低,2008年推出金融扫盲计划以建立消费者信任,2009年通过对重点产品制定专门教育材料进行反复宣讲,使消费者从中了解且掌握,最后能够应用产品。英国重视加强消费者金融教育、培养其金融能力,建立消费者保护综合框架。印度尼西亚主要围绕消费者保护和透明度进行金融教育提高金融素养。墨西哥制定金融能力培养战略、指导手册等帮助客户做出明智的决策。秘鲁重点培养低收入者的金融能力。
6.合作(Cooperation)。创新型产品和服务渠道通常涉及多个部门和监管机构。建立责任明确和协调各方利益的制度环境,鼓励政府、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和直接协商。巴西、肯尼亚、尼日利亚等国中央银行通过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定清晰的监管要求,积极与各利益相关者紧密合作,避免重复低效工作。2007年巴基斯坦国家银行为了制定无网点银行规章,专门设立了一个利益相关各方委员会,由国家银行行长领导,包括银行单位的代表、监管移动网络的信息技术部成员等。既从金融视角、又从技术角度提出政策建议。英国的金融包容工作组(FIT)促进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合作。
7.知识(Knowledge)。通过搜集合适可靠的数据支持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对于创新的商业模式,采用“试点学习”法,通过反复试验制定监管政策,再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改进监管政策。墨西哥中央银行积极收集数据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私人部门决策提供依据。肯尼亚领先成功地开展了手机金融服务。但最初并没有相关的监管政策,也没有数据支持政策制定。当第一个网络运营商要求获得许可时,得到的是中央银行以私人信件形式的回复,简单地规定了经营者必须遵守AML和国家支付体系法等必要条件,尤其强调运营商必须提供所有交易审计记录。这为中央银行监测、评估业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流,通过“试点学习”法进一步完善政策。
8.均衡(Proportionality)。为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弥补现有监管制度的差距和障碍,建立一个与产品风险相称的、又不至于监管合规成本过高阻止进入市场的政策和监管框架。知识原则和合作原则对遵守均衡原则很重要。阿根廷政府发现现有的监管政策不允许银行使用商,而商业银行服务成本又高。修订规则后,通过商提供无网点银行业务已成为其金融包容的战略核心。菲律宾相关规则的修订也使得建立微型金融机构存在成本的有效性。俄罗斯的监管制度的改变减少了不必要的行政负担,使银行商、合作社、微型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益增加。
9.框架(Framework)。在不抑制创新的前提下降低金融体系风险,需要建立一个既能反映国际标准、又符合国家具体环境并促进竞争的监管框架:合适灵活的基于风险的AML/CFT管理制度;使用银行商的条件;明确的电子储值监管制度;通过市场激励实现广泛合作兼容的长期目标。尼日利亚做了大量的工作,促使监管符合均衡原则和国际标准。土耳其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立法框架支持SMEs,只要他们能正规化经营,就减少其行政负担,尤其是基于风险的AML/CFT监管比例原则为SMEs提供了灵活性。南非的金融情报中心法案要求金融服务提供者在客户开户前先进行身份确认,并记录和验证申请证件,以遵守AML/CFT标准。但许多贫穷的潜在客户不具备正式身份或户籍证明。政府实施了豁免法案,允许不验证而直接开户,但对交易进行严格限制。这种基于风险的方法既降低了银行潜在的风险又遵守了AML/CFT,还导致了Mzansi账户的产生,将数以百万的人纳入了正规的金融体系。
(三)金融包容促进政策实践
金融包容的政策措施需要从宏观上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中观层面,通过合适的监管和政策框架等机制设计,建立有效的金融基础设施,加强数据搜集;微观角度,对金融机构和相关利益主体规范监管、促进传递渠道创新、实现产品和服务多样化,对消费者加强金融教育和保护。通过学习国内外实践经验,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的制定。
1.制定金融包容的国家发展战略和目标根据联合国2006年成立的建立金融包容部门委员会要求,各国中央银行和政府在对存款人资金和金融体系稳定性进行审慎监管时,也要实现金融包容的目标。2008年,印度储备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实现金融包容的国家发展目标,并将目标量化。墨西哥政府计划2020年实现全面金融包容并积极实施该计划。南非通过动员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设计产品实现包容的目标,如无月租费和最低余额的Mzansi账户。
2.政策环境支持目前,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没实现全面金融包容,说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应仔细分析和评估市场,采取直接和间接的支持政策。(1)直接政策干预。政府税收、补贴、救济等直接交易政策可以增加穷人收入,同时降低每笔交易的成本。政府提高交易量最有力的工具是G2P支付,范围包括社会福利、工资、养老金等,到2009年已经有1.9亿穷人受益[13]。G2P支付不仅使受益者收入增加,而且将他们纳入到了正规的金融体系当中。尤其是这种支付通过无网点银行业务,如银行商,成本很低几乎无障碍。例如,南非有750万G2P受益者将获得的资金直接存入银行账户,为此,南非创立了Sekulula账户,账户没有最低余额要求,并给客户提供借记卡,客户每月可以免费交易2次,不用到银行接受资金。印度的G2P受益人可以使用关联到基本账户的电子卡接受支付,并通过银行商取款。部分信用担保是对SMEs信贷活动首选的直接干预机制,它从经济上打破了担保人与银行中介间的激励结构。(2)制度环境建设。过于宽松的信贷政策往往会造成过度的负债。制度改革的目标应当是保护产权。为了加强对产权的保护,促进金融包容,Djank-ov认为在低收入国家应当重视信用信息体系改革,而发达国家则应该加强合同的执行力度。建立信用档案和改革与抵押相关的程序也可起到保护债权人的作用。(3)竞争和激励政策。竞争和激励政策能促使现有机构寻求新客户群体,不断采用新技术。外资银行的进入可以发挥竞争作用。另外其他部门参与竞争也能完善政策。如菲律宾监管者在开展电子货币业务计划时有两个选择,一种是由银行发行的SmartMoney,另一种是由移动网络运营商发行的G-Cash。菲律宾中央银行对非银行部门开放此业务,使两种电子货币竞争,经过4年经验积累于2009年制定出电子货币监管条例。该条例为银行和非银行部门创造了良好的竞争平台,促进了传递渠道和产品的包容。(4)审慎监管。促进包容的竞争会导致不当扩张,审慎的监管框架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各种复杂的国际金融法规为审慎监管提供了依据。如巴塞尔II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强制要求减少了银行破产的风险。研究表明,银行需为小额贷款留出更多的预期贷款损失准备金,因此需收取较高的利率。
3.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实现融资渠道多样化,提高透明度管理,维护金融稳定都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能100%或更多地增加融资额。这种增长和影响潜力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协作才能实现。(1)前端基础设施。直接面向客户的界面,如银行网点、ATM、POS终端设备、银行商等。传统的基础设施主要是银行网点,但是建立成本过高,地理条件等各种不利因素限制了它在金融包容中的作用。ATM、POS终端设备虽然有很高的渗透率,但要享受到该项服务必须有穷人所不具备的银行卡或账户。通过银行商提供无网点银行业务是实现包容的最有效途径。主要通过两种模式:一种是银行与个人或法人机构签订协议,如流动摊点、零售商店、夫妻店、大型连锁超市、非政府组织、教育机构、宗教组织等提供特定范围的基本金融服务;另一种是由移动网络运营商获得银行监管机构批准,利用其庞大的网络覆盖面和技术条件提供金融服务。银行商具有覆盖面广、密度高、成本低等特点,克服了传统基础设施地理和成本缺陷。但是因为涉及到第三方人提供金融服务,需要加强风险监管。(2)后端基础设施。有效的金融服务所需要的支持,包括信用信息体系;抵押担保体系;汇款、支付结算体系等。到2009年,发展中国家信用局已覆盖3.9亿人的信息,7亿人接受汇款服务,10亿多人接受支付系统服务①。信用信息体系是为个人和企业借款人建立“信用抵押物”。借款人凭借它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和金融服务。Barron和Staten发现有信用信息记录的人贷款批准率增加89%,而从其他渠道获得信息,贷款批准率仅增加11%。Love和Mylenko通过对51个国家5000家SMEs的研究表明,企业信息被信用局覆盖,其融资受限比率为27%,而没有信用局信息则为49%。同时,信用报告加快了贷款人的决策过程和贷款的周转时间,降低了贷款交易成本,进而又降低了贷款利率。贷款人则能够准确评估借款人还款能力,优化资产组合,避免过度负债造成的信用风险。新兴市场企业资本存量的78%②由机械、设备或应收账款等动产构成,这些都是金融机构不愿意接受的抵押物,它限制了企业获得贷款。抵押登记和担保交易体系能提高信贷水平,降低信贷成本。Safavian等人发现在担保体系完善和发生违约的情况下,债权人优先权有保障的国家,信贷占GDP的60%,而没有债权人保护的信贷额只占30-32%。抵押登记和担保交易体系也能降低信贷成本。Chaves发现在工业化国家,有抵押的借款人能获得9倍的信贷水平,还可享受11倍的还款期限和优惠50%的低利率。零售支付体系的基础设施包括法律和监管框架、金融系统中不同参与者的合作、建立体系的规则、程序、标准和其他促使各交易方安全有效转移资金的方面。它是促进包容的先决条件。零售支付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个人跨境汇款,通常每笔数额小,却支撑着发展中国家7亿人的基本生活,是新兴市场国家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2009年全球4200亿美元的汇款中,有3170亿是去向发展中国家,涉及大约世界人口3%的1.92亿移民。为了降低汇款成本,2009年2月G8建立了全球汇款工作组。2009年7月制定了5年降低平均汇款成本5个百分点的目标。如果目标实现,发展中国家每年将多收160亿美元的汇款,增加的收入导致消费,储蓄和投资率提高,促进经济增长。
4.供应商多样化、产品多样化和建立有效的金融服务提供渠道和机制通过市场准入条件和许可程序、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整合策略等,扩展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范围,实现服务供应商的多样化,布局合理化。如银行商的使用,使非银行机构和个人能够提供金融服务。印度采用了银行商制度,银行商的优势在于提供汇款服务,而邮局的优势在于储蓄业务,微型金融机构和自助团体优势在于提供信贷,印度成立了金融包容委员会,促进邮局、微型金融机构、自助团体等充当银行商,整合各种渠道的优势,监测和协调各方关系。穷人对金融产品有更多的需求,Rutherford发现孟加拉国人年收入的60%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金融工具交易。因此,应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和使用合适、廉价的储蓄、贷款、小额保险、汇款等多样化的产品。如印度尼西亚鼓励多样化的金融机构提供符合伊斯兰教法的多样化产品。通过技术改进、产品多样化、商业化、更多的参与主体、政策环境的改善等各种方式建立有效的金融服务提供渠道和机制。移动银行和网络技术在传递金融服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2年新兴市场有17亿人有手机但没有银行账户,利用电子货币服务机制每年能产生50亿直接收益,并为移动运营商带来25亿美元间接收益。
5.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危机证明不论是贷款者的不道德掠夺财富、误导性产品信息、或欺诈行为,还是借款人的经验不足、盲目乐观造成的过度借贷都有巨大危害。因此,必须对消费者进行保护,使其对金融机构产生信任,并能够做出正确决策。金融消费者保护主要从三方面进行:(1)政府完善消费者保护政策法规。政府协调消费者和金融服务提供者之间由于力量、信息、资源不平衡造成的市场失灵。消费者保护主要通过诊断咨询服务,为消费者提供符合世界标准的保护;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及时信息披露,增强市场透明度;监督金融服务提供商提供公平、非强制性的、合理的营销行为、公正的筹款方式等供消费者选择;提供廉价和快速的消费者投诉和纠纷解决机制;规范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搜集和使用,保护隐私。监管的工具包括查阅产品相关信息、现场检查、电话访谈、中介监督、行业客户监督等。(2)金融行业加强自律。供应商应遵守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市场透明度,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客户投诉处理把握需关注的领域和市场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主动采取对个人、社区和国家有积极影响的行为。私人银行等微型金融部门应开发相应的指标,制定措施证明其积极影响,如社会效益工作组与微型金融机构一起开发的社会效益管理报告标准和促进客户保护的SMART计划,已有1000个注册者。(3)对消费者进行金融教育,培养金融素养和金融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金融能力是知识、认知、技能、态度、尤其是合理决策行为的综合。金融教育的重点是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和能力,使其在既定环境下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并了解其基本义务和权利。金融能力的培养有多种渠道,包括:金融机构自身、教育体系(如学校金融教育课程)、监管机构(中央银行、银行或金融监管机构、消费者保护机构)、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社会营销(路演、街头剧场、娱乐)、非政府组织(消费者协会、贷咨询中心)等。印度尼西亚发现其金融包容的主要障碍就是人们缺乏金融知识,2010年对移民工人和家庭进行金融教育。世界银行团队也帮助其开发了培训指导资料。2011年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和劳工移民部联合制定了金融教育计划。
6.搜集数据和测量技术方法定期更新、标准化、多维度、可比较的全球和国家数据、指标和测量方法为了解市场发展现状、查找阻碍金融包容的因素、相关政策的制定、确定优先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跟踪目标进展提供了客观依据。数据主要有来自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的供给方数据和对个人、家庭和企业调查的需求方数据两大类。WBG建立了全球金融包容指数数据库(GlobalFindex)。CGAP和IFC每年通过对各国监管当局调查收集全球金融包容的综合数据。涵盖139个国家的存款账户、贷款、零售点的数据、SMEs融资信息,还收集了广泛的政策议题,包括通过邮政网络提供金融服务,使用银行商,开户相关的规章、建立分支机构法规,信贷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及消费者保护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每年的金融可获性调查(FinancialAccessSurvey,FAS)建立了在线数据库,利用四种关键金融工具:存款、贷款、证券、保险,测量了银行的分支网络、自动取款机的可获性。2009年的DoingBusiness报告涵盖了183个经济体,其10项指标中,“获得信贷”是评价信用信息体系、抵押登记和担保交易体系的。全球支付系统调查和全球汇款价格数据库提供了金融基础设施指标。GPFI的数据和测量计划主要识别现有数据状况、评估数据缺口、开发关键效应指标。关于客户信息和潜在消费者的需求信息非常缺乏。WG提供了家庭、消费者、企业调查等需求方数据,从性别、生活水平、地理位置等多个维度测量金融的可获得性。监管当局多从金融稳定性出发,注重存贷款总量和大额贷款数据搜集,有70%的国家搜集银行类存款总量信息,只有30%的国家搜集受监管的非银行存款信息。各国政府也会为特定政策目标搜集具体维度的信息。印度政府为了促进妇女获得信贷的机会,2000年的要求银行总贷款额至少2%提供给妇女,并用5年时间提高到5%,2009年已经有25家银行达到目标①。泰国银行根据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的需要,为追踪政策进展搜集数据。肯尼亚中央银行设计和执行国家金融调查,鼓励决策者使用FinScope数据监管M-Pesa移动支付系统。
四、启示
国际金融包容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①制定我国金融包容发展战略和目标,促进社会各部门、各相关方面共同参与。②强调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促进金融包容,典型案例是国外无网点银行或者银行商模式的发展,银行、商、客户都可以获益。③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履行也可以和金融包容结合。④进一步充分利用移动电话设施和网络技术为拓展金融服务提供渠道。⑤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通过金融教育,培养国民金融素养和能力,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支持“三农”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提高金融覆盖面(较少用金融包容的概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从几次国际会议的情况看,国际上似乎对我国的做法了解的较少。所以也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国外先进做法,同时把我国好的做法推广到国外(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很感兴趣)。
作者:张勇菊李成友宋学明单位: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