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展望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全球主要市场走势
1.发达与新兴经济体股市分化,美、德股指创出历史新高。得益于宏观经济及企业盈利状况改善,发达经济体股市整体上升。截至2013年11月下旬,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公司编制的MSCI美国指数、欧洲指数和日本指数年内分别上涨了27%、19%和24%。其中,美国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在年初突破国际金融危机前创下历史高点后继续刷新收盘价记录;欧元区经济“火车头”德国的DAX(德国重要的股票指数)也在2013年5月刷新历史高点并进一步上扬。相比之下,新兴经济体股市整体表现低迷,MSCI(中国A股指数)新兴市场指数年内下降超过4%。其中,2013年5~7月间新兴市场国家股市跌幅显著。2.美元、欧元相对稳定,日元、澳元及新兴经济体货币显著贬值。欧元兑美元汇率波动2013年以来虽较上年有所扩大,但总体稳定在1.29~1.35的区间。一方面,美国经济向好和美联储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预期令美元币值受到支撑;另一方面,欧债问题相对平稳及其他非美货币的弱势表现使欧元成为汇市风险偏好回升时的最佳选择,欧元兑美元在此消彼长的交替波动中保持稳定。日元、澳元则分别因日本货币政策导致的贬值预期和澳大利亚基本面前景趋黯及由此引发的降息预期而明显贬值。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货币2013年5~8月间在资本外流冲击下迎来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三轮贬值潮,南非兰特、巴西雷亚尔对美元贬值幅度分别达到14.3%和19.1%,印度卢比对美元贬值更超过22%,并不断创出历史新低。3.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欧元区重债国融资成本回落。自美联储释放出缩减QE信号后,美国国债需求预期减弱推动收益率持续上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9月初一度达到2.98%,创两年多新高。受美联储政策溢出效应影响,德、法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分别升至2013年7月以来的高位。日本国债因央行激进货币政策影响,2013年二季度出现大幅波动。日本国债收益率暴涨暴跌还罕见地引发了国债期货市场的剧烈波动,导致东京证券交易所数次启动熔断机制。与此同时,由于欧洲债务问题相对平稳且重债国巩固财政计划执行总体顺利,希腊、西班牙等国家国债相对于欧元区核心国的风险溢价继续收窄。
二、影响2014年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风险
(一)发达经济体财政风险依然是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首先,美国政府关门及债务违约风险并未解除。由于2013年10月份美国国会达成的协议仅是将政府开门及债务触及上限时间分别延后至2014年1月15日和2月7日,并未从根本上弥合两党在减赤问题上的分歧,其在2014年初仍将再度面临政治谈判僵局,从而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其次,欧元区政府债务比重仍在上升,重债国政局动荡可能引发欧债危机反复。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4年欧元区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将进一步升至95.3%,再创历史新高,欧元区国家面临的财政巩固压力依然严峻。同时,受债务和增长双重危机影响,重债国国内社会矛盾加剧,部分国家多党联合政府执政基础脆弱,极易因政局动荡触发欧债危机短期内急剧恶化。再次,“安倍经济学”加剧日本政府债务风险。在安倍财政刺激政策推动下,2013年日本政府债务已突破1000万亿日元,占GDP比重接近2.5倍,居发达国家之首。不断累积的政府债务已成为日本财政的沉重负担,2013年度日本国债还本付息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近1/4。同时,随着日本通胀率回升,国债民间需求下降和长期收益率上升压力增大,进一步加大日本政府债务风险。
(二)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前景不明令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上升未来美国货币政策走向不确定性加大。一方面,美国经济温和复苏的基本面尚未出现根本改变,制造业PMI、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先行指标仍处于危机以来的高位,房地产市场在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背景下依然延续复苏态势,房屋销量和售价仍处于上升通道;驱动美联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的主导因素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国会两党仅达成过渡性法案,造成美联储维持货币政策不变的所谓财政不确定性问题将一直存在。不仅如此,受政府关门导致的经济放缓及部分经济数据滞后影响,美联储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评估经济运行状况。因此,2014年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大方向虽然可能不会改变,但在退出的力度和节奏上或将明显慢于伯南克提出的时间表,由此引发的不确定性也将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持续性影响。
(三)部分新兴经济体结构性问题凸显加大地区性金融风险随着世界增长格局由新兴经济体向发达国家倾斜,全球风险格局将出现反转,新兴经济体可能成为世界金融市场中的新风险源。2014年,新兴经济体内部增长动力疲弱、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仍将存在,外部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预期难以消减。在增长放缓、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等因素叠加下,部分国家金融乃至实体经济可能出现危机并波及所在区域的经济稳定,冲击国际金融市场。目前,三类国家面临的风险最大,一是高杠杆率国家。如欧盟中的匈牙利、马耳他两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在2013年一季度已分别达到82.4%和75.4%,接近塞浦路斯寻求援助时的水平,而且仍呈上升趋势。由于与欧元区其他成员国经济联系密切,债务违约风险上升可能成为欧债问题的新导火索。二是“双赤字”国家。印度、印尼、越南、巴西、南非等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财政和贸易赤字问题,资本外流导致的融资困难加剧,将削弱这些国家经济的抗冲击能力,并加大对外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三是资源型出口国家。由于全球需求不振及美联储缩减QE预期导致的美元中长期走强,可能推低大宗商品价格,从而令南非、巴西、印尼等资源出口大国经常项目进一步恶化,更加依赖资本项目融资,进一步加重偿债压力,加大经济脆弱性。
三、对2014年国际金融市场形势基本判断
(一)全球金融市场持续改善,发达与新兴经济体继续分化2014年,尽管美国财政谈判和美联储货币政策退出的不确定性都将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一定影响,但从整体上看,由于世界经济复苏有望在发达国家带动下有所加速,全球金融市场环境总体将进一步改善。据IMF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3.6%,比2013年回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增长加快0.9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提高0.4个百分点,绝对增速仍处于危机以来的低位。受此影响,发达与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表现也将继续呈分化态势。发达国家股市在企业盈利能力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及市场信心恢复的推动下有望稳中有升。新兴市场国家股指随全球经济环境改善可能较2013年有所回升,但经济增长乏力导致的信心不足、美联储政策退出及国内加息引发的流动性忧虑将使股市相对弱势。同时,全球货币汇率波动可能再次加剧,在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预期影响下,美元将阶段性走强;欧元、日元将在一段时间内因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而更为弱势,新兴市场货币也可能受资本外流冲击出现间歇性贬值。此外,澳元、加元等商品货币由于与新兴经济体经济和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关系密切,可能相对波动较大。
(二)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入进一步降低,国际资本流向变化更趋频繁2014年,在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变化及美联储政策调整预期影响下,国际资本流动格局将继续调整。中长期资本方面,世界经济复苏加速有助于刺激全球投资活动回升,据联合国预计,2014年全球FDI(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将达到1.6万亿美元,比2013年提高1500亿美元左右。由于发达经济体更具相对增长优势且“再工业化”、页岩气革命提升产业竞争力,全球FDI活动将更多集中于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FDI流入则进一步放缓。IIF(国际金融协会)预计,2014年流入新兴经济体的私人资本将降至1.11万亿美元,比2013年下降330亿美元。短期资本方面,受发达经济体股市收益上升及美联储退出量宽预期影响,跨境投机资本也将更多流向发达经济体,而且由于美国货币政策退出存在不确定性,市场预期变化可能导致国际资本在发达和新兴经济体间的流向变动更为频繁。
(三)全球流动性环境总体宽裕,日元资金将成为流动性增量主要来源由于发达国家利率水平仍将保持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历史低位,2014年全球流动性总体依然宽裕。这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有利的货币信贷环境,尤其是跨国融资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兴经济体国内利率上升和经常项目逆差扩大的压力。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报告,2013年一季度,发达经济体银行业对中国、巴西和俄罗斯的跨国贷款快速增加,新兴经济体占银行间贷款的比重大幅提高。但是,发达经济体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调整也将对流动性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受欧元区银行业归还长期再融资操作贷款影响,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连续16个月下降,目前已降至2011年9月时的水平。美联储2014年如果启动量化宽松退出进程,资产负债表扩张步伐将逐步放缓,对市场的流动性供给也将降低。日本央行出于刺激经济增长、保持通胀和日元贬值预期的考虑,仍将维持激进量化宽松政策,而且为缓冲2014年消费税上调影响,不排除进一步扩大国债购买规模的可能。因此,日元流动性释放将成为2014年全球流动性增量的主要来源。
作者:赵硕刚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