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优化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实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自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近年来却出现了贸易增长疲软的现象。研究如何优化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对我国外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外贸经济的新一轮增长有着巨大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并总结出外贸发展中的问题,其次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总结了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最后根据上述分析阐述了优化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在转结构调方式的重要阶段,外贸转型升级是其中重要一环,Theodore.W.Schultz(2002)曾研究企业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中的作用。Chia-LinChang,S.Robin(2008)研究了行业创新和企业创新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张玉森(2014)阐述了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从国家层面,我国需要根据贸易发展动向灵活调整,抓住转型升级的本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从企业层面上要从附加值角度出发增加出口产品竞争力。王忠豪(2015)指出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就是转变发展方式和提升生产和产品的级别。研究如何优化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对外贸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及问题
1.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1)对外贸易额。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至2015年,进出口总额为245502.93亿元人民币,但较前两年贸易额总体有所下降。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已取得相当大的规模,且近年来发展速度放缓。
(2)对外贸易产品结构。我国的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量占主要部分,2015年有所下降,为21709.72亿美元。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十年来增长巨大但初级产品的出口额较少,十年间仅翻了两倍,增长非常缓慢。
(3)对外贸易方式。我国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为主,改革开放伊始,其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巨大,但随着我国成本上升,部分加工链转移到人工成本及各类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从而加工贸易增长乏力。
(4)对外贸易主体。我国以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在2001年之前,国营企业在对外贸易经营上占主要地位,加入WTO以后民营企业逐步成为主力军,发展态势较好。
(5)贸易市场分布。我国的进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韩和东盟五个地区,2010年以后,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量以及进出口额有显著增长,且中国市场在世界分布总体范围更广。
2.我国对外贸易出现的问题
(1)追求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外贸发展。虽然我国贸易总数大,但是通过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使用劳动力资源从而生产大量的产品并以低价出口方式,从长期来看将损害我国的外贸效益。而且这种发展方式,导致污染和环境破坏以及资源能源价格上升。
(2)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与出口。我国出口依靠大量投入劳动的工业制成品为主,对外贸易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为主,简单的加工也同样是依赖于劳动力的投入,科技投入不多。
(3)缺乏自主品牌意识。我国的品牌意识和营销网络的建立能力较差,我国出口产品没有依靠高质量从而打造自主品牌的意识,而这恰恰是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的一环。(4)贸易主体的发展和市场的建立不完善。我国外贸主体中的民营企业规模小,产品层次低。大的外贸企业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我国诸多企业过度依赖甚至没有科学利用好外商的直接投资,而且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模型建立与指标选取
(1)模型建立。本文从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共收集了从1996年至2015年间20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2)L的指标选取。L以就业人数增长速度表示,用(第t年的就业人数-第t-1年的就业人数)/第t-1年的就业人数来计算。
(3)K的指标选取。采用“永续盘存法”首先其中分别表示基期(1996年)资本存量、固定资产额和GDP增长率,表示基期的折旧率为10%。再通过逐步算出第t期的资本存量。最后以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来表示。
2.模型检验
(1)单位根检验与Johansen协整检验。为了保证模型的稳健性和避免“伪回归”情况的出现,首先运用ADF平稳性检验法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证明变量Y、L、K、T、I、F是一阶单整的,则可进一步采用Johansen检验展开协整分析以考察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证明以上六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2)模型通过了以上检验,可在此基础上采用OLS进行估计。
3.结论分析
(1)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的系数为正,与预期结果相同。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增加一定程度上能加快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资本的投入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而FDI是促进我国外贸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技术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系数为负,与预期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相比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我国技术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不高,导致了整体上的作用为负,说明我国的研发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够。而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不利于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
三、优化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
(1)注重人才的培养。我国人口巨大,劳动力多,可使广大劳动力通过培训或教育等变为不仅依靠简单体力劳动而工作的社会新型劳动力。另外通过教育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及高科技创新型人才,将科技与知识运用到企业、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去。
(2)普及全社会劳动力的培训。除了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各类精英人才外,还要注重扶持并促进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提升这类学校的质量从而提升其地位,培训出一大批动手能力强的实践型人才;其次,大力宣传并推动各地培训学校的发展,目前国家在各乡镇设有培训学校,国家补贴从而给予59岁以下的学员免费培训计算机等专业技术,使广大农民等学有一技之长。
2.注重科技与创新
(1)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大部分企业生产的产品不精细,导致出口产品质量多为简单加工工业品,即使是国内大品牌的产品,部分核心技术仍依靠国外。所以企业应该增加科技投入,对于传统产品改进完善,同时创新新产品,打造拥有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的高科技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
(2)增加产品附加值。为提高外贸效益。产品的生产加工方面,应该加大高科技设备的投入,逐步放弃对简单机械设备的依赖。并增加环保设备的投入,出口绿色优质产品。加大研究与开发的力度,逐步向价值链上游延伸。
3.优化产业结构
一方面,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先进技术、实现绿色发展模式,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减少使用人力,忍痛淘汰落后的企业,为生存能力强、有改革能力、适应能力强的企业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其不仅污染小,而且能带动就业,同时将服务业与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结合起来,增加产品的服务质量,从而提升产品本身的竞争力。5.合理引进与利用外资重视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吸引那些无污染、资源和能源消耗少、技术先进的符合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需要的外资企业,放弃发达国家已淘汰的落后企业来华投资。要注重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不要只是盲目的引进外资,而是借此学习先进的创新技术、现代管理经验和健康的发展模式。合理引导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尤其是加强对第三产业相对薄弱部门的投资。
作者:张盛楠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