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卫健局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为贯彻落实《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实现《市“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制定的目标要求,促进落实各项防治措施,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完成市下达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任务280例和可疑肺结核患者推荐转诊任务860例;
2.登记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达到50%;
3.登记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达到90%;
4.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95%;
5.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95%;
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核病的检查率≥90%;
7.结核病定点医院实验室具备痰涂片、痰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能力;
8.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筛查率≥95%,新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耐药筛查率≥80%,发现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接受治疗率达到70%;
9.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85%;
1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率≥90%。
二、主要活动
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完善“三位一体”结核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疾控机构、结核病定点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及时发现、报告肺结核患者,并加强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
1.加强结核病实验室建设。结核病定点医院加强结核病实验室能力建设,具备开展痰涂片及痰培养检测能力,具备开展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能力。疾控中心要对本辖区结核病定点医院结核病实验室实施盲法复检等室间质控工作,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
2.加强耐多药肺结核防治工作。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是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和难点,结核病定点医院要加强结核病新诊断技术能力建设,做好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和耐药高危患者的痰培养工作并组织耐药筛查,对已发现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及时转诊上级结核病定点医院规范治疗,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要加强病人管理,减少传播风险。
3.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仍是重点工作之一,疾控中心要提高对学校结核病疫情的敏感性和警觉性,加强对辖区内学校结核病疫情和舆情监测,开展3—24岁肺结核、疑似肺结核患者的信息核实工作,及时将学校结核病疫情情况上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按照《省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要求做好学校结核病疫情的调查和处置。同时,做好跨区域学校结核病患者信息通报和接收及接收后的处置工作。
结核病定点医院要做好学校患者的发现、报告和诊疗工作,并协助疾控中心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严格按照学生休复学管理要求开具相关证明。
4.加大患者发现力度。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排查,及时发现、报告并转诊疑似肺结核患者。疾控中心、结核病定点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相互配合,做好对病原学检查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结核病重点人群的主动筛查工作,及早发现肺结核患者,完成全年的肺结核患者发现任务。
5.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组织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系列宣传活动;持续开展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宣传活动;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微信、制作发放宣传材料等开展日常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公众自我防护意识,促进公众主动参与预防控制结核病。
6.开展结核病防治督导工作。疾控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中国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规范(2020版)》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开展结核病防治督导工作和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疾控中心加强对工作薄弱地区的督导和业务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规范要求建立电子档案。
7.加强结核病疫情的监测与评价。疾控中心开展结核病疫情监测工作,利用监测系统数据对疫情现状和疫情趋势进行分析和研判,将分析结果通过简报、报告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馈,并根据分析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督导工作,提高肺结核病患者治疗管理质量。
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提高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8.加强免费抗结核药品及其它物资管理。疾控中心和结核病定点医院要加强免费抗结核药品及其它物资管理,做好并上报免费抗结核药品的年度需求计划。疾控中心要做好药品使用情况分析和监督管理,及时调配,保证药品持续供应。结核病定点医院要做好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评价,确保用药安全、规范。
9.开展健康扶贫工作。认真落实健康扶贫有关政策,统筹利用各种资源对贫困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帮扶。加强肺结核病患者治疗,对贫困患者免费提供一线抗结核药品治疗,落实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要开展贫困患者的关怀关爱、走访慰问工作,进一步促进患者治愈疾病,减少因病返贫现象。
10.加强培训工作。疾控中心要做好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尤其要加强对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防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规范诊疗行为,规范病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