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财政局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范文

财政局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财政局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财政局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财政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力保障“六稳”“六保”重点支出,统筹推进财政、金融、国资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2020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承担高质量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预计2020年全县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3亿元,税收占比81.5%,在全市三县两区中排名第一。

2. 政府债务管控指标。

(1)政府性债务率:政府债务率为债务系统中一般债务率、专项债务率、综合债务率,预计三项指标分别为63.07%、185.79%、101.85%。

(2)隐性债务化解完成情况:2020年,省委省政府下达的隐性债务化解任务9.34亿元,已化解28.74亿元(包括未被确认的棚改转经营性项目5.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307.7%。

(3)政府性债务风险。考核根据年末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级评定档次及其升降情况确定得分。我县政府债务评定等级为C级,预计年底该项考核可得6分。

3. 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占比指标。2020年,目前我县普惠贷款余额192.16亿元,占比37.55%,该指标预计全市第二。

4. 亿元GDP企业股权融资额。今年以来,宿豫区实现股权融资12亿元,沭阳实现股权融资0.42亿元,其他县区尚未实现股权融资。预计该考核指标我县排名第三。

(二)承担全面小康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要求我县2020年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目标≥230元(小康目标≥220元),我县常驻人口89.88万人,考核要求公共文化财政支出不低于21288万元。已完成20862万元,预计年底完成全年任务的100%。

(三)创特色工作

1. 成功争取财政一体化建设纳入省改革试点。6月份我局已启动试点工作,2021年预算编制将正式启用。预算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我县将在全省率先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2. 盛丰农村小贷公司支小支农作用显著。自我局承担创特色试点以来,局党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先后多次到盛丰小贷调研课题推进情况,盛丰小贷在支农支小领域,有特有的灵活性及便利度,今年以来,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同时,采取降低贷款利率(10%—12%)、简化操作手续的方式,有力支持了县内小微企业及三农工作贷款需求。

(四)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2020年,1-10月份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支出77.75亿元,同比增长8.94%;其中,民生支出55.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的71.6%。(以上指标为目前最新数据,年底预计数据暂时无法预测)全年共拨付重点工程建设资金22.4亿元,有力地改善了民生福祉,保障了全县机构正常运行,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财政保障。

(五)主要做法和成效

1. 坚持量质齐抓,着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加强财政收入征管。压实主体责任,加强收入调度,强化均衡入库。挖掘非税增收潜力,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入库。二是加大向上策应扶持力度。今年以来,共向上争取一般债券3亿元,专项债券24.9亿元,保障了全县23个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三是切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遏制债务增量,规范举债行为,加大化解力度,杜绝政府债务风险的发生,截止目前,全县完成债务化解30.75亿元。

2. 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工作质效。一是加快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和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深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我局于今年3月18日下发了具体实施方案,建立了统一的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系统,4月份成功开具我县第一张财政电子票据,目前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系统已经全面运行,线上已缴费49564笔,缴款2.95亿元。二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出台了《县财政投资项目评审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建设项目评审依据、范围、内容、工作流程。明确复杂项目评审时间上不超5天,一般性项目2天之内评审结束。目前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共完成评审190个项目,核减2000多万元,在招标前从源头上节省了财政资金。

3. 坚持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支持实体经济。一是严格落实惠企政策。为企业减税4.5亿元,缓缴社保500余万元,为162家企业办理社保退费220万元。二是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出台金融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半月调度、月度推进、季度通报制度,按季度召开银企交流会,推动金融目标考核指标落实。预计全县12家银行贷款投放总量在三县排名前2位的总计9家,不良贷款率0.84%,下降了0.44个百分点,金融生态县在全省上升至33名,比去年上升了15位。

4. 坚持精准精细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纵深拓展绩效评价。出台了《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和《县财政投资项目评审管理办法(试行)》,确保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将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二是切实盘活存量资金。对结转一年以上的一般公共预算结余结转资金、部门预算结余资金和两年以上的上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结转结余资金进行清查盘点,盘活存量资金1.73亿元,统筹用于急需资金的重点领域。

5. 坚持提升作风效能,保障攻坚五大突破。一是深入开展“审计大整改、业务大学习、能力大提升”活动。对照审计报告提出的问题,针对21条问题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同时举一反三,围绕业务规范、效率效能、业务能力方面深挖细排短板弱项,开展自我查摆、整改,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干部队伍能力。二是全力清收拖欠公款。截至11月14日,我县拖欠公款累计清收41902.29万元,占拖欠公款总额的93.98%。全市拖欠公款清收进度为52.62%,我县清收进度第一位。三是全力攻坚工业突破。设立10亿元基金,支持重点产业,行业龙头企业以及重大招商引资企业,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二、存在问题

2020年的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财政运行和财政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增收面临较大压力。受大规模减税降费、疫情等影响,我县全年减收在1亿元以上。二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以及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减收效应,财政增收支撑后劲不足。另一方面,用于住房补贴调标、退渔还湿、退捕禁捕补偿等重点支出持续增加,财政资金捉襟见肘,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预计全年财政收支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三是金融生态的优化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金融生态县的创建、政策制度的规范保障以及金融机构协调配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四是国有资产规范管理有待加强。在国有资产管理创新、资产规模壮大以及2A平台打造上还需要大胆探索和尝试。

三、2021年工作谋划

2021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财政工作目标任务,认真履行财政职能,为全县经济社会更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全力保持财政收入持续平稳增长。一是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加快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零收费改革,全面清理违规涉企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为财政增收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二是依法依规强化收入征管。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税长效管理机制,创新税源管控模式,强化信息收集分析和共享应用,确保各项财政收入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三是加强收入分析研判。积极应对疫情对财政收入造成的不利影响,密切关注相关财税政策动向和宏观经济形势,及时掌握实体经济、企业经营与税源结构变化趋势,保障财政收入稳定在合理区间。

(二)持续加大“六稳”“六保”支持力度。一是全力以赴保障“六稳”“六保”。始终把“六稳”“六保”支出作为财政支出保障的首要内容,把有限的财力更多用在支持“六稳”“六保”上,坚决做到“六稳”“六保”相关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支出足额保障。二是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从紧安排“三公”经费,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等一般性支出,从源头上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三是用足用好上级资金。紧抓“特殊转移支付、抗疫特别国债”“两特”政策机遇,全力争取“两特”资金,加强资金管理使用,确保资金快速、直达、高效用于“六稳”“六保”。

(三)聚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提高产业发展基金运作效率。围绕我县主导、先导产业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不断提升项目筛选的精准性,发挥产业发展基金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扶持作用,引导我县行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推动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会同人行组织银企座谈会,强化信贷专员走访企业工作考核,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创新,服务我县中小微企业,全力保障我县企业又稳又好发展。三是创新国资国企管理。围绕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有针对性地下达五家县属国有企业目标考核任务,引导县属国有企业做大做强规模,实现企业较大营利,建立国有企业对外投融资、担保、资产处置财务等风险管控制度,以及重大事项审批备案制度,防止资产流失,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四)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一是推进隐性债务化解。综合运用财政预算安排、资产处置配置、市场化转型等方式多渠道化解债务,减轻财政直接化债压力。二是加强债务风险防控。依托全省债务综合监管系统和财政部隐性债务监测平台,动态掌握债务情况,统筹安排偿债资金,稳妥处置到期债务。三是积极争取债券资金。会同发改部门组织梳理上报2021年债券需求,全力做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争取工作。提前准备债券发行材料,做好资金平衡方案。及时转贷债券资金,切实加强债券资金管理使用,加快使用进度。

(五)持续做好财政改革创新工作。一是推进财政一体化建设。以“一体化”为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财政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整合财政各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流程固化,促进形成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管理机制。二是深化非税收缴电子化改革。不断提高非税收缴电子化缴款覆盖面,全力推进非税电子化缴款量再提升,做到应开尽开、能缴尽缴。重点聚焦医疗收费领域,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切实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缴费服务。三是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实施《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在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基础上,逐步将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部纳入绩效管理范围,不断扩大预算绩效管理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四是谋划新一轮镇(街道)财政体制。完善园区财政体制,出台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建立激励机制,调整超收分成办法,促进镇(街道)发展实体经济税源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推进特许经营项目甄别与规范转化。全面排查,组织专家组论证项目特许经营性质,解读研判项目合同,严格审查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研判项目投资回报率及合理利润率。规范项目管理,实现绩效目标,保障项目微利不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