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范文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有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区域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经济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不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亿元,同比增长8.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1亿元,同比增长9.2%;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6亿元,同比增长10.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48元,同比增长9%;完成进出口总额增长3.1亿美元,同比增长81.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4%;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4:33:65.6。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注入新动能,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一是服务业出现新变化。全年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31.8%。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47家,新增服务业企业8家。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全年旅游总人数达259.1万人次,同比增长5%,实现旅游总收入8.67亿元,同比增长5.9%,“旅游+党建”“旅游+研学”“旅游+运动”成为旅游新亮点。三是工业经济孕育新生机。全力摸排园区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严厉打击“地条钢”,工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华菱衡钢投资1.5亿元开展高合金锅炉用无缝钢管项目,钢管深加工产业园引进“三类500强”项目3个,钢管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组织开展三场“上云”服务机构与企业对接大会,吸引100余家企业参加。四是农业迸发新优势。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蔬菜播种面积1.3万亩,同比增长2.9%;实现蔬菜产量3.2万吨,同比增长3.1%。积极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品牌,新建名优特水果基地1000余亩,创建中国名优产品2个、省级著名品牌3个、“金雁”牌系列优洁米创市第一块“国家免检产品”,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腾达鳜鱼养殖基地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定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以“一村一品”发展为切入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4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个。

(二)挖掘新动力,有效需求潜力不断释放。一是争资策项成果显著。为长湖立新片区、阳辉桥片区、长湖廖家湾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长湖乡松亭棚户区改造、中平棚户区改造、呆鹰岭中小企业创业园公租房、制钉厂棚户区安置小区改造、水毁道路修复工程共8个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5282万元,资金额创历年新高。策划新项目26个,深度开发项目11个,超前完成市下达的新策划项目10个和深度开发项目5个任务。全年争取上级债券资金3.1亿元。二是项目投资提供新支撑。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和“基础设施补短板年”活动,实施重点项目建设130个,完成投资189.1亿元;列入省级重点项目2个,分别为汽车产业新城(一期)和雨母山华侨城大型文旅项目;59个市级单列重点项目已开工55个,开工率为93.2%。雨母山华侨城完成签约和深化设计以及温泉勘察工作,银泰度假区的国际学校、亲子乐园两大项目完成选址和控规设计;新能源汽车城、丰树综合产业园、国际农贸城、深圳绿荫汇餐饮配送项目正式签约;金钟·大雁城、融冠乐城形象进度、投资额超时序完成;雁雨寺改扩建、弘阳商业广场、建滔裕花园街市及熟食中心等一批新建项目顺利启动;希尔顿欢朋酒店、卜蜂莲花商业中心等一批项目正式建成营业。三是创新创业取得新突破。科盈钢管有限公司、功整纤维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申报为高新技术产业。成功举办区“创客中国”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企业报名数位居全省第五。创业环境不断优化,新增创业主体1200余户,全区申报专利351余件,同比增长21.8%,总量居城区第一,研发积极性进一步迸发。

(三)迸发新活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一是“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清理各类“奇葩”、循环、重复证明,进一步减化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将我区16家涉改单位的审批服务职责梳理为343项,实现所有审批事项100%“入网”。以最大的让利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为3415户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税额1110万元,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扎实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在政务大厅增设“一件事一次办”专区,设立“一件事一次办”LOGO标志,实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制度,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过70%。二是重点改革跑出新速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土地流转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完成耕地流转2万余亩,城乡发展进一步融合。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与南华附一、附二等医疗机构实现资源共享。将全区三家融资平台整合为一家国有独资、去行政化、面向市场经营的城投集团公司。三是开放格局显现新气象。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内联引资32亿元,引入外资6500万美元。深入贯彻总理关于争当产业转移领头雁的讲话精神,杨柳街区成功引进雷克萨斯、保时捷、比亚迪新能源等多家知名车企品牌,其中正式建店营业2家;吸引湘西瑞格化工、骏鸿能源等4家企业落户钢管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亿元。

(四)展现新魅力,美好家园品质不断彰显。一是美丽展露新形象。以最强执行力建设最美城区,对全区范围内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市政基础设施开展“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活动,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改造老旧小区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785亩,拆除“大棚房”6起1.2万平方米。以创文创卫为契机,投入300余万元建成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投入2000余万元完成11个农贸市场提质改造。二是秀美乡村实现新提升。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修建自然村通水泥路14.9公里,完成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1532个。雨母景区入口广场、十里荷塘等标志性项目完工,景区内主要道路全面扩宽、油化。新竹村获评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长湖村、同溪村确定为全国农村环境整治样板建设村,雨母山镇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镇域推进镇。三是生态文明步入新阶段。有序推进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妥善处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投诉纠纷148起。持续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完成大气污染治理项目12个、重点渣土工地扬尘污染治理项目2个;关停搬迁砂场11家。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秸秆,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3天,优良天数比例达84.5%。

(五)谋求新福祉,社会民生保障持续改善。一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公共财政支出向民生事业倾斜,“财政八项支出”完成8.9亿元,占比达80.6%。大力推动安置房建设,已竣工38.4万平方米,其中2215套分房到户。全年办好重点民生实事10项14件,完成率100%。二是脱贫攻坚加力增效。扶贫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投入区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40万元,增幅达到64%;选聘35名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帮助贫困户逐户定制帮扶措施。大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脱贫50户10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补偿比例达90.8%,消费扶贫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2000余万元,实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医保补偿比例达9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部落实到位。三是社会事业竞相发展。投资1200万元的区人民医院住院部改造项目主体完工,投资2230万元的红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全省优秀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全区医疗系统的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医疗卫生队伍不断壮大,全科医生配置完成15名,完成率100%。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17个,全区提前实现“大班额”清零目标;红银小学已全部建成,中平小学主体已竣工,新增教育用地面积92.4亩,新增校舍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预计新增学位3645个;投入项目建设资金560万元,对全区13所学校、29所学校厕所进行维修改造,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7所。四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战果,打掉涉黑犯罪集团4个、恶势力犯罪团伙3个,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81起,刑拘183人,逮捕121人,起诉177人。积极做好涉访涉诉工作,成功化解群体性事件40余起。积极开展各项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百日行动。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顺利通过“国检”,食品药品、人防安全形势持续平稳。总的来看,2019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经受住了外部环境偏紧、下行压力加大的考验,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常委会及全体人大代表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积极努力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我区经济社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一些问题和短板更为凸显:一是受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部分主要经济指标未达预期。二是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还需提升。产业层级不够高,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能力不足,金融、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业的集聚辐射带动能力需要增强。三是区域统筹发展不足,各镇街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积极面对,攻坚克难,强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目标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全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左右(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

——进出口总额增长30%左右;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

——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约束性指标。

三、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20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同时,要以“高瞻、科学”的眼光抓好“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修编,为推动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的规划保障和科学的政策指引。同时要立足“实力、魅力、活力”定位,把握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一)振兴实体经济,加快发展步伐。一是加快培育服务业新动能。大力推进雨母景区生态创新融合发展,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着力推动华侨城城市度假区和中华帝喾传奇小镇大型文化旅游综合区建设;加快打造雄鹰新城,以呆鹰岭金融小镇、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核心载体,聚焦新兴主导产业,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打造的“浦东”;强化品牌支撑,打响旅游品牌,支持万达、弘阳商业广场以商招商,设立品牌创建引导基金,加强品牌效应。二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抓住“5个100”和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持续推进的契机,巩固发展钢管深加工产业园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主攻高性能钢管产品,深度发展钢管关联产业,加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车产业城项目入驻机遇,主动配合市里做好项目服务,为加紧建成湘南地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区添一份力量。三是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力打造“一镇一业”“一区一品”“一村一特”魅力特色镇村。大力引进农业产业化企业,全力推进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城乡融合新模式。

(二)强化项目支撑,增强发展动能。聚集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充分利用“十四五”规划编制和起步之年,精准发力,激活民间资本,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力争取资金。全力抓好以中央、省预算内投资和专项资金及地方政府一般债、专项债和企业债、公司债发行和金融机构信贷投入、财政贴息、优惠贷款、PPP项目前期经费等配套投入资金为契机编制的84个争资项目,落实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入库以及项目争资和实施情况的调度,争取年度开工建设取得实物量进展。积极抓项目。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和“基础设施补短板年”活动,全力推进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重大项目库中的项目。引领带动全区完成超3000万元项目新开工10个、新竣工5个,超亿元项目新开工2个以上。积极引项目。对接国家政策导向,主动引进“三个500强”(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找准承接产业的着力点,着力扶持一批产业关联性大、带动力强的上下游项目。强力推项目。一是加大项目审批力度。利用好市机构改革项目审批权限下放的契机,积极开展项目审批工作,高效完成项目审批手续办理,实时跟踪项目最新进展,为项目落地提供“管家式”的贴心服务。二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大力度推进雨母山华侨城、银泰度假区等百亿级项目建设。全力解决项目落地、开工、建设中存在的难题,全力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落地项目尽早开工、在建项目加速推进。

(三)突出关键环节,打好攻坚战役。一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格落实政府投资项目债务风险评估制度,量力而行,优化投资结构。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及监管机制,加强对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的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二是扎实推进精准脱贫。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摸清贫困户底子,不断提高帮扶实效和脱贫质量,不断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到2020年,全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一镇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强力推进污染防治。制定实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案和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抓实“蓝天、净土、碧水、绿地”保护,大力推进污染防治,加快燃煤锅炉淘汰改造,稳步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强力推进河长制工作,确保水质进一步好转;着力推进“一控两减”行动,深入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四)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不遗余力抓改革。全面完成深化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构建完备、规范、高效的机构职责体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动落后及不安全产能淘汰退出,认真落实区承接产业实施意见、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企业税收奖励办法,探索设立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外贸出口引导资金和银行贷款贴息资金。创新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投融资制度改革,整合各类融资平台,吸引各类资本集聚。二是持之以恒促开放。精准招商,用好用活承接产业转移各项政策,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型、税源型、科技型、环保型、创新型企业落户。继续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竭力为湘籍企业家回乡发展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打造平台。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服务支撑,打造硬环境的同时,力争创造最优的营商环境。

(五)全力保障民生,共享发展成果。一是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继续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二是把卫健事业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区级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全面完成红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任务。三是织密民生保障网。围绕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兜底服务,深入实施公租房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全民基本医保等民生行动。四是筑牢安全防护网。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防范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质监监督,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扎实推进平安创建,深入开展“平安·我们在行动”活动,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落实“一村一辅警”和“城市快警”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