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体育基本现代化工作计划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四城”建设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为根本,以接近并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体育发展水平为方向,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模式,发挥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两股力量,运用行政管理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健全公共服务和体育产业两个体系,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科学发展的体育现代化机制,努力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推动体育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迈进。
二、目标任务
通过体育基本现代化创建工作,使全社会的体育意识不断增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竞技体育、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有新的发展,体育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年底基本实现体育基本现代化阶段性指标。再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巩固、提高,力争在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中期,探索出具有区特色的体育现代化发展道路,推动全社会的体育思想观念、管理方式、运作机制、消费意识的进步与转变,实现全区体育基本现代化。
(一)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培养以体育文化为主的体育软实力。做好《区文化体育志》体育篇编制工作,编印区体育画册等体育类图册或书刊,探索开发多元化体育文化产品。畅通体育文化流转渠道,实现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和其他媒体等体育内容的全覆盖。倡导新型体育文化生活理念,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项目,打造贴近生活的健身活动品牌。不断提高体育文化普及程度,进一步挖掘整理区传统体育项目并展示推广。与各类媒体加强合作,加大对区内特色性、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推广宣传,着力展现体育文化,丰富城市精神内涵。
(二)体育管理的现代化。体育工作纳入各镇(街道、开发区、度假区)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体系,政府每年体育事业经费投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0.23%。制定和完善全区体育发展规划,健全体育管理机构,规范体育市场管理。加强社会体育工作指导,推行体育俱乐部准入备案制度,已实行体育行业职业资格鉴定覆盖率≥70%。进一步健全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伤残保障工作机制。提高体育信息化水平,建立全面、系统、及时反映区体育信息和动态的体育信息网络;各地文体中心和区级体育社团全部建立专门网页。全面推行体育政务网上公开。建立健全全民健身管理数据库。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加强体育管理人员、经营人员、教练员、裁判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文化学历教育。
(三)群众体育的现代化。建立区镇两级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送训),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0人,各晨(晚)练健身点社会体育指导员佩证上岗率100%,各地体育建设俱乐部、市级“特色体育”项目全覆盖。各地常年开展国民体质测试活动,实现体质测试区域全覆盖。完善体育总会建设,增加市级体育社团。全民健身普及工程深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每年5月、8月分别举行全民健身月活动和全民健身日活动;区级每四年、镇级每两年举办一次综合性体育运动会(或全民健身运动会),村、社区居委会常年开展假日体育和各类体育健身活动。中小学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合格率≥95%。建立全区中学生体育竞赛制度,每年举办中学生体育运动会,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会开展率100%。全区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口≥50%,每人掌握1-2项体育锻炼技能,居民健康水平逐年稳步提高。
(四)竞技体育的现代化。筹备建立区业余少年体校,组建市队区办项目运动队,积极向上输送体育后备人才,拥有区籍省级以上冠军运动员。创建一批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常年正常开展业余体育项目训练。全区中小学每年举办校级运动会或体育节活动。积极承办市级以上体育竞赛。
(五)体育产业的现代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向,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体育产业,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各类投资者以资本、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方式参与开发体育赛事、全民健身、体育培训、场馆建设及开放等体育经营活动,不断提高体育健身服务和体育竞赛产品的质量,推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形成三年以上传统、观众人数踊跃、社会知晓度高、经费保障稳定的城市传统品牌赛事1-2项。积极发展赛事经济,加快形成四大体育服务业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健身休闲市场、体育项目培训市场、体育场馆会展演艺市场。逐年提高参与体育健身消费活动人次数。
(六)体育设施的现代化。完善体育设施布局,提升城市公共体育形象。加快各类体育场馆建设,全区人均(按常住人口)占有体育场地面积达2平方米。规划建设区体育中心和少年业余体校。加强居民住宅小区、城区公园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新(改、扩)建的居民小区和城市公园体育设施覆盖率100%。启动新一轮基层体育健身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在全区范围建成“10分钟健身圈”。完善基层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制度,各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均达到省二类以上标准。全区各级中小学按照教育现代化标准配备体育场馆,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保障学校安全的情况下,向社会试点开放。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体育基本现代化的实施工作,将其纳入本地、本部门工作议事日程。区政府成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各地也要建立应组织机构,各部门明确职能科室,统一领导,加强协调,加快推进。要结合本地实际和特点,抓住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步骤和措施,扎实推进体育基本现代化工作。
(二)加大经费投入
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投入中的主导地位,根据体育基本现代化工作要求,完善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机制,把体育事业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稳定增长,为体育基本现代化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基层体育健身设施、大型综合性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对重大品牌体育赛事活动、优势运动项目、体育高级人才、体育服务业项目、公益性体育社团发展等方面的引进、指导、培育和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推动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体育资金筹措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外资等对体育项目的投入,增强体育事业的发展活力。
(三)坚持改革创新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体育基本现代化实施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努力推进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变。深入研究新时期体育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期体育发展规律,通过改革创新,破解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难题,形成具有特色的体育现代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依法治体、依法行政步伐,建立健全良好的体育法制环境。逐步形成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指导、购买服务等手段,管理公共体育事务、调节体育市场的体制机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事业,推动体育社团向社会化、实体化方向发展。
(四)形成工作合力
各地党委、政府要根据体育基本现代化的要求和步骤,动员、整合各方力量,明确工作职责,分解工作任务,定期检查督促,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体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统筹规划,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宣传部门要组织新闻单位加大体育宣传力度,普及科学健身知识,营造良好的体育发展社会氛围。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动员和组织各层次和各类人群积极长效地开展体育活动。其他各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支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共同提高全区体育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