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共2篇)范文

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共2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共2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共2篇)

第一篇

2014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上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区委区政府要求,积极响应“拼搏两载,超越期待”的号召,坚持“人尽其才、民享社保”的工作理念,围绕“工作重心前移、业务下沉到底、能力素质提升、资源配置合理”的基本思路,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服务发展,坚持改善民生,力争各项工作“有重点、有目标、有抓手、有亮点、有突破”,推动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创建五星级人力资源市场,努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一)努力促进和扩大就业再就业。出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政策文件,认真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及时用工信息,加大人力资源合作基地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大力开展各类人才招聘活动,促进人力资源供求对接,大力促就业再就业。全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28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0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500个,新建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20个,新增大学生就业见习人数2000人。全力促进各类群体就业。

(二)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打好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攻坚战,坚持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创业服务三位一体,营造全民创业氛围,激发城乡劳动者的创业热情,培育创业文化,建立创业长效机制。2014年将新建创业实训基地20个、创业孵化基地10个,实现创业培训人数1000人,扶持创业人数500人,创业带动就业人数2500人。

(三)援助重点群体保障就业。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坚持市场化就业导向,进一步落实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大力实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进校园、就业见习和创业扶持等举措,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就业困难群体充分就业。组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活动,为城乡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各类群体就业提供服务,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即时援助城乡零就业家庭。

(四)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就业。大力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全年职业技能培训20000人。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坚持就业导向,贴近市场需求,引导各类职业院校、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岗培训,鼓励企业广泛开展新职工上岗培训和在职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全面落实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政策,着力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推行培训补贴实名制和培训机构动态管理。依托有资质的创业培训机构,深化创业培训,对符合条件人员给予创业培训补贴。

(五)做好新疆籍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积极协调财政、公安、卫生、民宗、湖塘镇政府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牵头做好受训学员在我区基层公共管理岗位的实习工作。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与新疆有关方面的沟通,为受训学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确保受训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二、坚持社会保障“五险合一”,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六)继续扩大社保覆盖面。探索解决困难群体参保和社保断缴续缴问题,加大稽核力度,形成部门联动机制,确保应保尽保,实现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的转变。全年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将分别净增扩面12000人以上;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8.5%以上。做好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参保率达100%。

(七)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各类社会保险待遇社会化发放,落实各项社会保险提标工作,建立社保待遇增长机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110元/人•月。城镇老年居民补贴提高到250元/人.月。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400元/人•年,最高补偿标准从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新增医保定点零售药店20家以上,定点医疗机构20个以上;城乡居民医疗救助金额不少于1500万元。

(八)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政策。不断完善各险种之间的转移通道;贯彻落实《市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暂行办法》;实现生育实时结算;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保权益告知,实现依法经办;出台《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一般诊疗费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企业新增退休人员100%纳入社会化管理。

(九)切实加强基金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制,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和稽核清欠力度,建立内控机制,加大社保稽核,规范医保费的合理支出,建立基金、统计运行分析机制,加大基金监管力度,确保基金安全。

三、加快“两高”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十)全力打造“英才计划”。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充分利用原有的“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的品牌效应,拓宽引才渠道,扩大品牌影响,挖掘我区产业、开放、人文、政策等优势,以更大的宣传力度、更优的扶持政策,着力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区域发展急需和紧缺的科技领军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重点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年内引进高层次人才800名,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80个;引进海外人才350名。

(十一)积极实施“智慧人才1122培育工程”。坚持引进与培养紧密结合,高度重视现有人才、本土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围绕“一核四园”重点、新兴产业,对我区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系统诊断,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管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专题培训,年内培育民营企业家接班人100人、科技型企业家100人。并挑选各类中青年优秀企业家参加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深度培养。搭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培养科技型、管理型人才的双向流动平台,将产学研合作向纵深推进。

(十二)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中,要求每万人高技能人员数达到600人。因此,我区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十分艰巨。要紧紧围绕省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中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台《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2014-2014)》,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与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紧密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花三年时间,培养引进高技能人才3.7万名以上,年内新增高技能人才10000名。

四、创新人事管理机制,激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活力

(十三)规范公务员管理。深入贯彻执行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进一步规范实施公务员转任、调任和内部交流轮岗制度。继续安全规范做好公务员招录工作,试运行公务员网上考核系统,切实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继续实行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会同区委组织部做好机关中层干部交流轮岗工作。

(十四)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聘任和公开招聘管理,贯彻落实《市区机关事业单位高级人才雇用办法(试行)》,大力引进优秀人才。研究探索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聘任动态管理办法,探索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的调整办法,逐步形成动态管理机制。研究探索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绩效为重点内容、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逐步实现考核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十五)全面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研究拟订《市区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市区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进一步调整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格局,规范内部分配秩序,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统筹调控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完善分配激励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实现工作重心前移,积极化解劳动关系双方矛盾

(十六)加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工作。健全协调劳动关系工作体系,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推进企业劳动保障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劳动关系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矛盾。加强劳动用工管理,提高小微企业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加大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将局网站政策法规库打造成“人社法律法规政策大全”。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不断扩大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覆盖面。

(十七)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充实力量,加强装备建设,做到网络化和网格化的实体有效运行,实现执法服务向镇、村(社区)延伸,逐步形成以专职监察员、兼职监察员和监察协理员协同配合的监察执法模式。转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方式,从事后执法转向事前预警,从源头上预防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规范文书制作,提升案卷质量。加大对重点行业企业负责人、劳资管理人员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业务培训,增强企业自我化解劳资纠纷的能力。

(十八)提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水平。加强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推动调解职能下沉和前移。加强仲裁办案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促进案件卷宗标准化管理。提高仲裁办案质量,仲裁委调解和撤诉案件占接处案件中结案总数的比例达70%。及时依法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达95%以上。推动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争议预防机制建设,加大对企业劳动关系纠纷化解的指导力度。在各镇建立预防劳动争议协会分会,扩大协会影响,充分发挥会员单位的模范带头作用。

(十九)切实加强农民工工作。为农民工办实事,帮助农民工解决实际困难。按照“四大功能、八大模块”标准,大力推进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落实扶持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探索解决外省籍业务骨干农民工子女在常参加高考问题,为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的子女及配偶办理户口随迁。积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六、夯实基层服务平台,推进业务经办下沉

(二十)创造业务经办下沉条件。对基层工作平台软硬件建设给予政策扶持,今年镇人社科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各镇要建立一定数量的村(社区)人社工作站示范点;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切实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履职能力和水平;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实时监管,确保服务优质高效。

(二十一)严格业务经办下沉要求。根据“能放则放,下沉到底”的原则,将部分业务下放基层,如退休办理相关表格的审核、企业单位参保登记、企业参保人员增减、参保人员基本信息查询、医保IC卡发放、待遇领取人员生存验证、社保书面稽核、数据质量完善、工伤调查及其文书送达、仲裁案件处理等业务都要逐步下放基层;对下沉的业务要进行跟踪管理,下沉的业务责任主体不变;同时要强化考核,制定科学、严格的考核办法,确保业务经办下沉工作长效运行。

(二十二)完善业务经办下沉程序。加强与各镇人社科的沟通,出台关于业务经办下沉的指导性意见,明确职责,分级分类,全面推进业务经办下沉;同时针对下沉的业务进行培训,确保业务经办质量;对明确的下沉业务,列出下沉时间表,分步实施到位。

(二十三)提高业务经办下沉信息化保障水平。以实施“金保工程”为载体,按照“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要求,建立全区统一的就业和社会保险于一体的数据中心,系统覆盖各类社会保险、就业服务等人社业务,与定点医疗机构、基层人社平台交互数据;完成局网站改版工作,搭建网上办事平台;完成金保工程容灾建设工作;搭建短信推送平台,为业务经办下沉提供信息化保障。

七、抓好机关文化建设,培育人社员工核心价值观

(二十四)开展机关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三型”机关建设,以形成具有人社特色的机关文化为目标,围绕《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文化建设三年(2011-2014年)行动纲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文化建设年度计划,着力加强机关道德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廉政文化、环境文化建设,培育德才兼备的员工队伍,确立崇尚创新的工作理念,坚持文明礼貌的服务标准,塑造公平公正的群体形象,培养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不断丰富职工业余生活,举办“人社杯”区级机关乒乓球比赛;在人社系统开展读书观影、书法比赛等文化体育活动。在全系统形成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良好氛围,为人社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思想动力。

(二十五)不断提高干部职工能力素质。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创新干部学习培训方式,切实增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建立常态化的调研工作制度,人社系统中层以上干部年内要完成一个以上的调研课题,针对当前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年内组织调研成果交流评比活动。开设中层干部讲堂和中层干部创新论坛,成立“人才•保障”电台节目业务专家团,在日报“人社”专版开设业务咨询答复专栏,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培养一批人社业务专家型人才,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二十六)大力提升服务效能。紧盯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切实转变服务理念,以提供优质服务为重点,着力构建“管理规范、服务优质、保障有力”的工作体系。建立窗口“服务满意度测评”系统和“叫号”系统,开展全能经办竞赛和“服务之星”评选活动,组织“争当服务标兵”演讲比赛,在局网站设立“网上荣誉室”,激励引导全体干部职工争先创优。

(二十七)大力促进信息宣传。强化新闻宣传,创新方式方法,突出宣传重点,提升宣传主导能力,增进社会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了解。通过分析、研判、评估等方式,应对舆情的新情况新变化,提升正面引导舆情能力。加强宣传信息员队伍建设,推进宣传信息工作的组织化,完善信息宣传工作考核奖评机制。

(二十八)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氛围。始终高度重视抓好全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和创新反腐倡廉的制度措施,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不断丰富政务公开内容,扩大政务公开范围,积极参与“政风热线”、“问政面对面”电视栏目,高度重视来信来访,妥善处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透明度。全面运行3D惩防系统平台,不断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二篇

2014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按照上级人社部门工作部署和区委区政府要求,紧紧围绕“优化经办流程、破解体制障碍、完善政策体系、推进城乡一体”的工作思路,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业务下沉到位、平台建设达标、经办质量优良、文化建设活跃”的目标,为我区争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优势提供可靠保障。

一、围绕就业优先,突出载体建设,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一)全力打造功能健全的市场体系。依托“五星级人力资源市场”,加快人力资源无形市场建设,开展网上招聘和“微博”招聘活动,搭建“校政企”就业互动工作新平台,制定《区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形成公益为主体、民办为补充的市场体系。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最大限度增加就业容量,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全年实现新增就业岗位50000个,新增城镇就业280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500个,新增高技能人才6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

(二)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园创建工作,推进创业培训“五进”活动,强化创业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实效,切实提高参训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创业成功率。建立健全创业项目资源库,实行创业项目以奖代补政策,提高项目成果转化能力。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村劳务合作社的组建工作。全年新建创业孵化基地10家和创业实训基地20家,实现创业培训1000人,扶持创业500人,创业带动就业2500人。

(三)统筹做好城乡重点人群就业。继续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探索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管理办法,统筹实施高校毕业生岗位拓展、创业辅导、就业援助、就业见习、基层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业服务工作,新增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20个,大学生就业见习人数2000人。扎实开展“2014年新春招聘月”、“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和“百校百企高技能人才洽谈会”等专项服务活动,开发公益性岗位,完善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动态帮扶机制。

(四)不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创新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新模式,增强培训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健全职业培训制度,完善和落实职业培训操作办法,加强职业培训规范化管理,推行培训机构星级评定制度,着力培育一批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000人。

(五)继续做好新疆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发挥新疆籍普通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协调小组作用,汇集多方力量,悉心帮扶指导、细心安排生活、精心组织活动,共同做好第三批新疆高校毕业生在培养工作。

二、围绕城乡一体,突出政策优化,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六)不断完善社保政策体系。研究制定政策,引导和鼓励相关人群参加保障水平更高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采取切实措施,重点解决现有参保人员的断保问题。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制定事业单位生育保险参保和缴费办法。不断调整完善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落实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工作,启动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相关工作。合理布局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新增定点零售药店20家以上,常武地区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准入审批制。推进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工作,执行新的工伤保险缴费基准费率和浮动费率。

(七)深入推动社保扩面。继续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不断完善现有社保扩面工作机制,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失地农民再就业人员等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推进断保人员续保缴费,确保全区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分别净增12000人以上,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综合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应保尽保。

(八)稳步提高保障待遇。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提标政策,稳定工伤待遇水平,实现各类社会保险待遇社会化发放。完善失业保险待遇水平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相挂钩的调整机制,实时启动物价上涨补贴运行机制。完善职工医疗保险政策,政策范围内住院医药费用支付比例稳定在83%以上。调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档次标准和财政补贴标准,基础养老金由110元/人•月提高到140元/人•月。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由400元/人•年提高到455元/人•年,最高支付限额由15万元提高到18万元,全年城乡居民医疗救助资金不少于1500万元。

(九)严格基金稽核监管。加强基金收、支、余的动态分析和监控,及时掌握基金的运行情况。进一步规范完善各类待遇领取和资格认证工作,健全社保稽核机制,社保稽核实行五险并审,将审核参保人数、缴费基数与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待遇享受情况进行并审,防止重复享受待遇、冒名顶替、恶意骗保等行为。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网上监管巩固年”和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再落实、回头看”活动。推动社保稽核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围绕转型升级,突出人才引育,奋力打造发展“引擎”

(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与海内外人才中介机构、猎头公司的合作力度,确保每个中介机构年内至少为我区引荐5名高端人才、100名优秀毕业生。充分发挥“高端人才供需信息平台”作用,新增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海外招才引智联络站2个,吸引全球各类高端人才。做好第四、五批“龙城英才计划”人才的申报和对接洽谈工作。改进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国外智力项目立项30项以上。全年力争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0名以上,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0个以上,高层次人才1000名以上,省“双创计划”人才15名以上,海外人才总量达1000人以上。力争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引进合作上有所突破。

(十一)不断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以企业实用型的人才和急需的人才为引领,重点抓好技术型研发人才和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引育工作。依托大中型企业、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载体,深化推进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鼓励各镇(街道)、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力争年内实现新增高技能人才6000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和“企业首席技师”培养实现新突破。

(十二)完善人才培育和服务体系。抓实“智慧人才1122培育工程”,加快完善经营管理人才培育体系,举办企业家高层论坛、经营管理人才研修班、职业经理人沙龙等活动,年内开展高层次紧缺人才素质提升培训班10期,组织1000名人才参与培训,完成100名优秀职业经理人和100名优秀自主创业人才的培养,支持全区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培养在职研究生100名。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落实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制度,做好海归人才高级职称评定和高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职业发展贯通试点服务工作。以完善人才俱乐部建设为重点,围绕人才创新创业主题,广泛开展讲座、论坛、沙龙、交流交友、健康休闲等活动,优化人才工作和生活环境。

(十三)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启动“英才计划”和“人才强企”双轮驱动,以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为主线,以现有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项目为重点,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人才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科教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等载体作用,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服务功能,做好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申报创建和正常运行工作,出台“人才强企”政策操作细则,全面实施创业启动资金“拨改贷”,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源动力。

四、围绕作风转变,突出机制创新,持续深化人事管理

(十四)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研究制定《区科级以下公务员学习培训积分管理办法(试行)》,适时建立公务员学习网,优化公务员理论学习渠道,开展新一轮“5+X”培训,提升公务员队伍综合能力。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扎实做好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跨部门交流轮岗工作,不断优化机关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拓展人员晋升通道。

(十五)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动态管理,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入轨后新一轮全员竞岗工作,确保“人岗相适”。研究制定我区事业单位相关人事管理制度,做好镇(街道)服务中心补充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研究探索以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绩效为重点、以服务满意为基础的考核办法,激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活力。

(十六)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上级要求,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及时工资指导线。深入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重点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企业将工资增长重点向一线职工倾斜。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加大绩效工资实施监督检查力度,提高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水平。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做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贴调整工作。

(十七)认真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修订完善军转干部考试考核选岗的安置办法,确保安置公平、公正、公开。按政策安置好计划分配军转干部,服务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积极落实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做好企业军转干部慰问和困难补助工作。

五、围绕管理创新,突出多方联动,全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十八)发挥多方协调联动作用。加强与工会组织的联动,做好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省劳动合同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提高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签订率分别保持在99%和92%以上。加强与政法部门的联动,健全执法办案协作机制,做好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的移送工作。加强部门内部联动,探索监察与工伤、社保稽核的联合执法,健全立案中心与监察、仲裁的案件后台移交常态化协作机制,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打造更加畅通快捷的通道。

(十九)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继续做好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抓好省、市、区劳动监察三方平台的运转与数据对接,平台举报投诉案件按期运行率达到95%以上。采用省市级先进企业标准规范区劳动用工制度,指导培育一批诚信企业和诚信示范企业。开展年度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活动,规范信息采集与入库,用人单位入库增长率达10%,信息采集率达90%。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力度,完善工伤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机制。加大对劳务派遣公司的审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

(二十)规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建立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质量管理模式,拓宽劳动争议调解渠道,加大庭前调解和基层劳动所调解力度。建立企事业单位联系点制度和仲裁建议制度,开展仲裁员到用人单位调研、办实事活动。加强仲裁院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调解仲裁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调解率不低于70%,结案率稳定在92%以上。充分发挥农民工工作牵头部门作用,共同做好农民工管理服务工作。

六、围绕平台建设,突出业务下沉,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二十一)提升业务经办平台承载能力。开展新一轮的镇(街道)人社服务所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分区域明确4个区级示范点,以点带面,典型示范,进一步提升镇(街道)人社服务所的业务经办能力和工作质量。对全区365个村(社区)人社服务站进行全面考核验收,现有示范点实行优胜劣汰,年内争取70%以上村(社区)人社服务站达到规范化要求。逐步规范基层平台建设的硬件设置、人员配备、业务项目、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等,通过以奖代补,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性,切实发挥基层平台的作用。

(二十二)推进“业务下沉”到位。继续扩大“业务下沉”内容和范围,同步增加下沉业务经办项目和内容。探索“小班化”、“菜单式”基层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新途径,切实提高各镇(街道)、村(社区)人社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建立健全下沉业务经办内控机制,明确下沉业务经办流程与工作标准,对经办业务进行实时监控和终端审核,启动下沉业务管控责任单位的问责机制,确保基层业务经办管控到位。

(二十三)加快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为基层服务平台增配电脑、触摸式自助服务系统、读卡器和液晶显示屏等设备,开发统一的基层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将基层的业务办理、台账管理、OA办公等进行整合,实行一体化管理。推进社会保障卡的发放工作,同时通过“CA认证”安全方式,进一步开发网上办事平台,拓展企业和个人终端网上自助经办业务,逐步实现由“有形窗口经办”向“无形虚拟平台服务”的转变。

(二十四)提高业务经办服务质量。落实省级示范窗口经办服务标准,建立高标准的业务档案室,确保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加强岗位培训,开展经常性的业务竞赛,逐步推行窗口业务全能经办,实现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服务“四个不出村”。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品牌化,积极创建省级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社区。

七、围绕“双提”活动,突出实干有为,加强单位基础建设

(二十五)着力服务好花博盛会。搞好花博会“一对一”服务工作,抽调优秀骨干,积极参与花博会筹备和会议期间的协助工作,为花博会顺利召开提供保障。在就业援助、技能培训、人才资助、创业项目评比和劳动关系调解等方面开设绿色通道,为花博会失地农民、参展企业和建设单位提供便捷服务。

(二十六)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宣传年活动,增强宣传工作的主动性、针对生和实效性。以人社员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机关文化建设,举办“人社杯”区级机关乒乓球比赛、读书观影、书画摄影等文体活动,组织文化建设成果汇演。完善宣传工作机制,坚持新闻宣传系列化和主题活动品牌化,建强一支信息宣传队伍,建立一套工作制度,形成一批信息宣传成果,努力营造有利于人社事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二十七)提升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创新工程,强化“三型机关”建设。积极参与“政风热线”和“问政面对面”栏目,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处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透明度。全面运行3D惩防系统,不断提升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化水平。继续深化“双提”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组织“争当服务标兵”演讲比赛,进一步打造为民、务实、清廉、和谐、高效的服务型机关形象。

(二十八)建设高素质的人社干部队伍。建立人社员工业务知识应知应会题库,促进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提高。继续开展中层干部创新论坛和调查研究,改进业务工作调查研究的组织形式,促进调研成果转化。实施中层干部全员竞岗,落实岗位交流制度,组织人社骨干进行高端培训,安排中层干部到镇(街道)人社服务所挂职锻炼,统筹做好考核评价、教育培训、监督管理、激励保障等工作,着力建设一支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人社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