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小企业局年度工业要点范文

中小企业局年度工业要点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小企业局年度工业要点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小企业局年度工业要点

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着力实现信息引领中小微企业发展

信息化是带动企业工作创新和升级,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方式。要以信息化为引领,全力抓好“一建”、“二整”、“三调”三项工作内容,提升信息对发展和全市中小微企业的作用和推动水平。

(一)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以市级平台为枢纽,以综合服务平台和信息化服务平台为依托,以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机构为基础,建立覆盖全市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及时便捷的市场、政策、融资、维权、用人等服务。

(二)整合三级网络,实现三网融合。整合现有资源,探索建立市、县、企、服务体系四级联网机制。以市级平台为中心,建立辐射各县(市、区)、服务体系、企业的信息化网络体系,市局设立综合管理平台,融资项目库、产业目录库、转型项目库和扶持资金项目库等资源,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实现网上报送、网上评审。在此基础上开辟“民营企业之窗”论坛,企业可以自由交流,市局选派专人管理,并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网上答疑。充分发挥信息的引领性、激励性、政策性和实效性,实现信息引领民企发展。

(三)调整信息工作思路。调整创办信息平台的思路,由以前的简单建设调整到信息化引领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高度上,以信息引领促发展,以信息引领转调产,以信息引领诚信,以信息引领管理,以信息引领增效。

以落实政策为支撑,着力帮扶企业超常发展

民营经济兴则全局兴,民营经济活则全局活。为此,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两个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2013年,我们要以政策支撑为导向,从两个方面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转型跨越发展的重任。

(一)制定落实政策配套意见。全市中小企业系统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健全机制,狠抓落实,勇做转型跨越发展的“发动机”、“服务器“、“推土机”,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积极的行动,制定“40条”和“22条”配套实施意见,让政策不只停留在文件中,口头上,还要落实在行动上,运用到实践中,为企业发展铺路搭桥,扫清障碍。

(二)制定奖惩考核办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将发展民营经济纳入县(市、区)党委政府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年中进行督导检查,年终进行考核并奖惩兑现的工作格局。

以破解融资为重点,着力降低实体经济发展融资成本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多年来,融资难一直严重制约着我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不仅关系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运行质量,更关系全市转型跨越发展总目标的实现。2013年我们将以破解民营经济融资难题为重点,为合理、有效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着力打造三大通道。

(一)以设立“助金池”为切入点,全力破解民营经济融资难题。积极与在并多家银行洽谈,按照不低于十倍放大效应匹配资金的要求,在服务产品、服务质量、服务效能的基础上选定合作伙伴;并联合市财政局就“助金池”资金使用、管理、风险防控制定相应的“助金池”管理办法,通过“助金池”的设立,拓宽中小微企业间接融资的通道。

(二)以设立“产业基金”为突破口,开拓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途径。积极探索设立“产业基金”,委托下设机构、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公司等合作单位共同发起设立产业基金,借船出海,支持民营企业稳步发展。产业基金的来源除政府引导资金外,还要广泛吸纳不限于市范围内国有股份制银行、商业股份制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及民间资金等。

(三)以市政府补助为推手,提升担保业务,服务企业的质量。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申报享受国家免税政策和国家扶持资金等优惠政策,使担保公司做大做强。联合财政、税务等部门继续加大担保机构减免税费政策的落实力度,让那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担保机构仍然“有利可图”,从而增强他们为民营经济融资担保的积极性,进而形成民营经济融资大环境的良性互动。

以盘活存量为内容,着力增强民企发展后劲

土地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是民企融资的关键。我市民营经济大都是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来的,约有90%的规模以上企业存在用地产权模糊、租期将到和用地不合法的现象,其中,60%以上属于租赁农村集体土地。2013年,我们要以盘活存量土地为内容,以“三改三变”为内容,努力破解民营企业土地产权不明晰问题。

(一)改革民企租地现状,变租为购。对全市民营企业用地进行一次清查,按民营企业用地、以租代征用地、凭证用地分类,对以租代征的企业用地,且企业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按相关土地政策通过缴纳罚款,由国土部门处罚后挂牌,变租为购。企业缴纳工业用地出让金后完善土地手续,解决企业产权明晰问题(国、民企享受同等政策)。

(二)改变民企无房产现状,变担为押。由于我市中小微企业土地产权模糊,导致地上的建筑物均未办理房产手续,造成融资难。没有有效的贷款抵押物,大都借助担保公司融资。在理顺土地关系后,要与房地局积极沟通,尽快为民企办理房产手续。以此,帮助企业将担保贷款变为抵押贷款,降低融资成本。

(三)改变民企传统经营思维,变闲为用。对“五小企业”和“污染企业”要积极引导,引导企业积极调产转型。对调产不成的“五小”企业及没有竞争力且违法用地问题严重的企业予以取消并转给有优势的企业上马,变闲为用。

以实施品牌战略为纽带,着力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民营企业要发展、要振兴,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和品牌意识。要以品牌为纽带,以点穿线、以线带面,让民营企业在不同层面形成燎原之势。

(一)实施省部品牌企业培育战略,带动企业调产增效。在不同行业、不同县域选择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创建为省部品牌,通过品牌的标杆效应、拉动作用,带动多个企业达到调产增效。

(二)实施“诚信企业”打造战略,推动企业增强内生动力。

山西“票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之所以东渡扶桑,西及东欧,南涉诸岛,“名誉著于全球”,就是因为他们谨守了“信用”二字。2013年,我们要加强民营企业资信扶持、评级和信用征集工作,形成各部门广泛认可的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与使用机制。树立100个诚信经营企业,增强企业内生动力。

(三)实施“农副产品加工业”扶持战略,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作为省会城市,对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同时,食品工业具有较强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这是我们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需要高度关注的一个领域。2013年我们要着力培养10个农副产品加工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经济防风险能力,促进就业,还可带动周边城郊农民增产增收。

(四)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战略,促进企业快速成长。把符合我市产业规划,主业突出,成长性好,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列入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加快培育规模效益型、科技创新型、持续成长型的“小巨人”企业,2013年计划培育“小巨人”企业15家,到2015年,全市“小巨人”企业达50家。

以创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培育就业平台

(一)创立中小企业创业园,促进小微企业规范经营。按照市委“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快现有开发区扩容提质。”的要求,探索建设各县(市、区)民营企业创业园,相关县(市、区)政府做好“七通一平”前期工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多种途径,推动县域老企业异地搬迁、入园发展,指导协调新办小微企业入园兴业,形成集群效应。以此规范小微企业经营,提升小微企业的整体质量。配合省局和晋源区落实晋源中小微企业创业园的初建工作,力争入驻中小企业突破100家,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000-3000人,将基地打造成为省内扶持服务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示范窗口和全省中小企业家交流基地,构筑我市民营经济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

(二)创新民企用人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创新民企用人机制,走出传统家族企业任人为亲的怪圈,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高等院校为依托,以大学生主动适应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良性的就业模式。企业走进校园,高校建立民企就业信息库,形成良性互动机制。2013年,我们要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平台,通过校企联合、大学生就业节等模式,促进大学生就业。

(二)创建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促进全民创业发展。优化推荐优秀创业项目,通过培训、网络、资料、报刊等形式把优质创业项目推荐给有志创业者。2013年,新建2个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力争为创业者提供优质创业项目突破100项,孵化企业200户,吸纳就业人员2000人以上。

以提质服务为关键,着力提供企业发展的新需求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四方面建设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建设相对稳定的民营经济宣传版块。以开辟专栏、专题、专访的形式,在电视台、日报社开设“民营经济风采”、“民营经济先锋榜”等版块,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宣传力度;开设“政策在线”,定期邀请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及金融机构专家解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介绍最新的便企利民措施,助推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二)建设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新形式。建立集公益性、专业性、综合性的,直接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融资、人员招聘、人才培训、资金项目申报、品牌营销策划、管理咨询、财税法律、资产评估、质量体系认证等涉企全过程一站式专业化服务的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中小微企业服务超市”,使服务的形式转型,服务的内容集中,服务的质量提升,服务的方式便捷。

(三)建设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经济分析依据。要探索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统计队伍,创新市(县、区)企业统计监测人员的队伍补贴方式,调动和发挥统计监测的预测、预报、预警作用,完善经济监测分析机制,密切关注我市民营经济运行动态以及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在综合性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税收、产销率等专项分析,为各级领导制定民营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建设为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公益性服务新机制。整合现有服务体系资源,探索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公益服务的新方式,按照创业辅导、信息网络、信用担保、人才培训、法律服务、行业协会、管理咨询等九大服务项目,建立“政府+社会团体”的公益服务路径,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基础作用,探索政府购买,团体服务相对称的公益性服务体制,想企所想,急企所需,帮助企业解难事、办实事。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困难,开展法律维权、融资担保、创业辅导、人才培训等援助工作。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全体干部综合素质

作为全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宏观管理指导协调服务部门,要教育广大干部以转型跨越发展为总目标,创新思维、开拓进取,全面提升全系统干部的综合素质,促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一)强化思想教育,树立服务理念、增强实干精神。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现实目标。我们要站在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高度,提高全局干部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实干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客服浮躁情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把经历投入到抓落实中。

(二)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增强服务本领。要在掌握实情上下功夫,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切实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找准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认真学习经济运行理论知识,不断深入实践,掌握和使用民营经济专项跨越发展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掌握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本领。掌握引领民营经济乘风破浪的技能。

(三)狠抓制度落实,强化绩效考核,确保任务完成。我们要制定一系列完整的、关联的、动态和科学的制度及体系。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和落实,把制度作为我们实际工作的行动准则,加以具体实施,并由相关的监督部门细化、量化。层次鉴定责任制,同时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确保所指定的目标落实到实处,任务保质按期完成。

(四)树立团队意识、强化团队协作。要必须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开拓思路,勇于创新。(1)各县(市、区)局要树立“全行业一盘棋”思想,为振兴我市民营经济集思广益,积极奉献。(2)各处(室)要开拓思路勇于创新,协同工作,密切配合。增强全局干部的向心力、凝聚力、提振精神、勤奋工作、统一思想、精诚合作,以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进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市委、市政府对民营经济高度关注,也给予了殷切的希望,陈川平书记对振兴民营经济还作出重要指示。经过连续几个月的努力,市直相关责任单位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终于汇编印发。2013年,全市民营经济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对于民营经济系统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要自觉加强队伍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自觉地把思想统一到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凝聚共识、提振信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为企业办实事、帮企解难事为主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克服体制障碍,为民营经济提供全方位的、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为全市民营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