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14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共4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
为全面推进落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2—2014年区社会事业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人口工作目标和任务,结合省、市下达的人口计生工作要求,现制定2014年本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围绕全区“奋战十二五、再创新辉煌”大局,以完善机制建设和促进民生发展为重点,全面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思路
1、围绕一个目标。即统筹区域人口协调发展,着力构建与现代化新城相适应的人口环境。
2、把握两条主线。一是进一步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二是全面启动实施“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
3、明确三大任务。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二是强化人口综合调控,推动人口均衡发展;三是提升服务管理能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主要指标
1、计划生育率。全区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9%以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0%以上。
2、出生性别比。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在保持正常的基础上,同比有所下降。
3、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在全区常住人口人均30元/年的基础上,2014年保持适度增长。
四、重点项目
围绕省、市人口计生委下达的各项年度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全区2014年30项重点工程之一——“优生优育早教工程”,全区人口计生工作以“诚献四心·花开四季”行动为抓手,细化指标,明确要求,全力推进。
1、行动主题之一:呵护丁香花,“慧心”惠家庭。
进一步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建立完善出生缺陷风险评估体系。扎实推进“优生优育早教工程——健康宝宝行动”,积极完善以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为基础、以专业服务机构为依托的孕前优生保健及预防共防体系。通过加强与卫生、民政、妇联等多部门的融合,不断完善婚姻登记、新婚指导、孕前检测等“一站式”便民服务,将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中。以病残儿鉴定及其父母再生育审批工作为切入点,对出生缺陷一级预防高危人群实施重点指导和跟踪服务,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2、行动主题之二:守候风信子,“暖心”新市民。
完善“一盘棋”、“均等化”管理服务模式。进一步落实与居住证制度相关的配套政策,加强流动人口居住点、工作点、分娩点的服务和管理,健全和完善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点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模式。创新服务载体,提供便捷服务,将依法行政和政策服务全面纳入计划生育世代服务体系和行政服务等公共服务体系中。将“关爱女孩行动”的宣传面向流动人群拓宽,加大整治“两非”工作力度,加强与流出地政府的管理协作和政策衔接,加快流动人口管理“一盘棋”格局形成。
3、行动主题之三:聪慧小百合,“灵心”助成长。
完善人口早教全覆盖、多元化模式,与区教育局联手进一步推进人口早期教育基地建设和网络拓展工作,有效整合和利用区域内教学资源,积极引进和培育社会优质教学机构,将早教培训工作拓展到民办幼儿园和社区学校,努力打造15分钟服务圈。依托早教指导中心,为社区早教指导员提供专业的早教技能培训,夯实社区家庭预约式早教指导服务的人力资源基础。积极探索建立与现代化城区相适应的人口早期启蒙教育服务体系,形成“政府搭台、计生牵头、部门合作、市场运作、家庭参与”的人口早期启蒙教育工作格局。
4、行动主题之四:幸福满天星,“爱心”大接力。
完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帮扶模式。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与补助各项政策,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落实独生子女死亡和伤残家庭的扶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和120元。继续开展“生育关怀系列保险”、“独生子女幸福家庭保险”推广工作,推进“生育关怀行动”向纵深发展。加强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目标人群现实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并逐步解决项目推进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拓展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帮扶策略,着力解决广大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
五、主要工作
1、加强统筹协调。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积极建立有利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大人口”工作体制机制,强化目标管理考核,将人口发展目标落实情况作为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进一步增强人口意识、人均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数字人口”平台利用的开发研究,启动实施“区数字人口应用项目”,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着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府制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策略的基础依据。
2、规范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能力和工作水平,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落实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审批,推进政务公开,建立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维护机制,开展“诚信阳光计生”建设。坚持“疏堵结合”,一方面,要严格执行生育政策,努力控制计划外生育,深入开展“十一五”期间违法生育清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生育政策的指导,鼓励和引导群众按政策生育。会同区相关部门对照“六普”统计数据,及时寻找和研究解决在人口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信息的采集维护、统计分析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实施人口分类管理,重点加强对本区户籍人户分离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积极融入城市综合服务和管理“大联动”机制,加强与公安、民政、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不断提高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的采集率、准确率和建档率,有序推进完善村(居)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3、深化优质服务。启动优质服务“惠福万家五年行动”工程,完善多层次、多样化、均衡化、全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依托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各类社会公共资源,有效拓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网络;推进家庭计划指导三级网络建设,开通“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微博,实施优生优育促进、避避孕节育/生殖健康、青春健康援助、围老期和男性生殖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均等化“五大项目”,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殖健康促进模式。坚持宣传与服务相结合,深入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注重人口文化宣传载体的建设和宣传产品的开发,有效发挥宣传教育的引领作用,实施“幸福幸福家”创建活动,建设新型家庭人口文化。
4、完善利益导向。以促进计划生育民生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特殊困难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政策,研究建立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政策和独生子女家庭年老父母中贫困、独居、残疾、高龄人群以及“终老”的社会帮扶机制,探索建立低成本、可持续、全覆盖的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服务保障制度,推动相关公共政策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衔接,积极构建与生育政策相匹配的利益导向机制。创新形式做好《关于市企业持证退休人员一次性奖励的补充通知》的宣传公示、解释调解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探索建立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老年人养老优先优惠制度,研究建立针对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服务需求的评估体系。
5、推进群众自治。加强计生协会建设,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容,不断扩大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网络的覆盖面,重点推进流动人口集聚地、高校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积极完善计生协会“政府购买、项目委托”运作机制,不断拓展计划生育协会的人口早教、青春健教等常态化运作项目,积极培育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加强与国际社会在人口发展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促进计划生育协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强化村(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功能和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共治功能,努力构建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管理相衔接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6、健全人财保障。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人员力量配置机制,围绕基层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服务管理、统计和信息化等培训,不断优化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结构。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体系,建立与人口和计划生育职能拓展相匹配、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积极构建以结果为导向的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自评机制,不断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二篇
各街道计划生育服务站:
2014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将继续贯彻落实总书记4.26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区党代会提出的“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美好新”的中心任务,以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关注民生保障、促进家庭幸福为目标,稳定基层基础,推进优势项目,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提升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工作水平,为服务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一、主要指标
1、出生政策符合率:99%以上;
2、人口信息化建设达标率:95%;
3、家庭健康服务覆盖率:90%
4、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80%
5、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率:92%
6、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兑现率:基本兑现
7、出生性别比: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在保持正常的基础上,同比有所下降。
8、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在全区人均9元/年的基础上,2014年保持适度增长。
二、重视统筹协调,深化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
强化组织领导和协调。召开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会议,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均等化、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等重点难点问题的讨论和督导,积极建立有利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大人口”工作体制。建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确保人口计生事业经费稳定增长。
落实目标管理与考核。将人口发展目标落实情况作为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进一步增强人口意识、人均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制定2014年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合理分解、细化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任务,并加强对基层的督查、考核力度,鼓励挖掘特色,打造品牌。
开展课题调查与研究。积极推进“数字人口”公共服务应用平台的后期开发推广,与大专院校对接,在社会事业部门展开人口状况与民众需求的综合分析与对策研究,着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府制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策略的基础依据。配合市人口计生委开展人口发展研究工作,完成相关课题研究。
三、营造浓厚氛围,实现人口文化宣传提质
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将婚育新风全方位、多渠道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利用重要纪念日集中开展人口家庭文化宣传活动,运用多种形式积极推进人口文化进家庭、进讲堂、进校园。实施“幸福见面礼”升级计划,面向新生儿家庭,精心打造锦囊式的随访服务礼品,全面提升内涵和品质,优化对人口文化的倡导和人口部门自身的宣传。
加强人口家庭文化建设。注重人口文化宣传载体的建设和宣传产品的开发,结合本地实际打造1-2个市级人口文化示范基地。实施“文化宣传秀”升级计划,开展对各个街道、社区生育文化园、文化街、文化长廊的检视工作,督促对陈旧的户外宣传产品进行更新和效果维护。组织参与市级“幸福家园示范村(居)”和“幸福家庭示范户”创建活动。
优化宣教队伍建设。加大对基层宣传员、政务信息员的技能培训,增强对外宣传能力;制定区级宣传政务信息奖励考核方案,充分调动积极性,鼓励各级高度重视各类媒体、各种渠道的宣传,建立面向社会的网络信息通道,扩大影响力;根据实际调整区人口计生专家咨询团和专家巡讲团组成,为基层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供助力支撑。
四、规范科学管理,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严格依法行政。继续开展诚信阳光计生行动,做好“12356”阳光计生热线的宣传和维护工作。落实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审批,推进政务公开,建立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维护机制,积极争创省市级“阳光计生示范单位”,深入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街道和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创建活动。严格执行生育政策,加大违法生育案件查处和社会抚养费征缴力度,同时加强生育政策的指导,鼓励和引导群众按政策生育。
提高信息质量。积极融入城市综合服务管理“大联动”机制,保持与公安、民政、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不断提高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的采集率、准确率和建档率。完善信息变更及质量管理规范,深入做好结婚信息、出生信息的核查工作,大力提高出生信息的准确率和及时率。进一步探索“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信息的采集维护、统计分析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本区户籍人户分离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
健全利导机制。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扶的登记发放工作,确保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的国家新标准发放到位。全面实施三级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纳入特扶办法。做好持证退休企业职工一次性奖励的宣传公示、登记录入和解释调解工作。进一步完善特殊困难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政策,规范计划生育公益金的管理和使用,推进计划生育伤残死亡家庭养老帮扶行动,拓展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帮扶渠道。
五、深化“惠福万家行动”,拓展家庭健康服务
实施人口家庭幸福工程。结合市人口计生委《人口家庭幸福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联系本地实际,开展“幸福优孕、健康宝贝、阳光花季、金色年华、真情关爱、生育关怀”六大行动,藉此深化区“惠福万家五年行动”。从关注民生着手,拓展服务内涵,提高服务水平,依托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各类社会公共资源,积极打造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
把关出生人口素质。继续抓好婚育一站式服务,优化服务流程,赠送优生优育大礼包,加大优生优育宣传力度。区作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项目单位,对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做好宣传和发动,全年完成500对的待孕夫妇健康检查工作。规范开展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组织开展不孕不育患者免费体检活动。
提升生殖健康水平。开展规划化的随访服务,指导群众自主、知情、负责任地选择避孕节育方法,落实避孕节育手术费用报销。开展新一轮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作,组织无业、失业已婚育龄妇女及特困家庭妇女病普查工作,开展“5月少数民族关爱月”活动。完善社会化、多元化的药具发放体系,实现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服务均等化目标。
六、关爱新市民,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工程”
真情服务促均等。加大流动人口综合治理,推广“阵地联建、管理联动、信息联通、服务联享、知识联普、民生联帮”六联工作模式,落实“六免两优惠”政策,开展“关爱新市民服务‘一核八园’”主题活动,为2500名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免费进行生殖健康检查。推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新经济组织、非公企业、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地计生协会组织建设,成立“计生协+党支部”会员单位;流动人口计生协会覆盖率达85%以上。
信息建设助管理。强化对流动人口信息系统的运用培训,提高网络化协作水平,提高信息入库量和入库率,确保各项信息的实时采集、录入、反馈工作。开展北港、五星困难流动人口分娩点项目,将信息管理寓于服务。3月中下旬和9月集中开展流动人口信息清理核查活动。做好流动人口一盘棋工作,加大区域协作和双向考核力度。
七、推进群众自治,丰富协会工作内容
加强协会组织建设。指导基层协会按时换届,督导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做到有“计生协会”“会员之家”挂牌、有活动场所、有服务项目、有活动制度、有宣传队伍、有文体器材,不断扩大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网络的覆盖面,重点推进流动人口集聚地、高校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
推进“中荷太阳花”国际合作项目。按照项目方案的时序进度,认真实施各项工作计划。开展青春教育和幼儿生活技能培训两大项目的目标人群需求分析,组织同伴教育及师资培训,在白云社区“太阳花”青春健康援助基地常规开展花语系列服务,在花园新村幼儿园开展相关教学和观摩活动。适时开展外部交流和取经活动。
开展生育关怀行动。集中开展5.29群众性的宣传服务活动,开展“亲情牵手,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号召协会会员关爱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继续开展“早教双体验”活动,完善“政府购买、群众普惠”的运作机制,充分发挥现有的早教亲子园地的功能,促使人口早教体验推广活动常态化运作。培育并积极申报市级生育关怀帮扶基地,为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促进就业、改善生活提供及时帮助。
八、力抓队伍建设,巩固基层基础
重视培训。继续开展区人口计生干部每月一讲,以高层次、大容量、广视角的授课内容,增长人口计生干部的智慧,增强服务育龄群众的能力。继续抓好“一证三师”培训,积极组织基层干部参加国家儿童早期发展指导师、家庭计划指导师两个系统的培训考试,加快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
鼓励创新。继续开展年度工作创新奖评比,鼓励各街道计生服务站立足基础,充分整合资源,发掘自身优势,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领域,拓宽工作思路,以更丰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争当标兵。在系统再掀创先争优的热潮,积极参与创建“世代服务窗口”、“便民维权窗口”、“生育关怀窗口”和“争做国策服务标兵”等活动,组织开展“下评上”“双评活动”等,激发广大人口计生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学业务、学技能,帮群众、做好事,争优秀、作表率,为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灌注不竭动力。
第三篇
2014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为区又好又快发展、进军基本现代化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加大中央《决定》精神贯彻落实力度
深入持久地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决定》精神,进一步统一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认真落实省、市贯彻中央《决定》的《意见》要求,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完善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执行现行生育政策,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把农村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中之重,纳入构建和谐的总体部署。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有效方法和经验,实现依法行政、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导向相结合,管理与服务并举,奖励与处罚并重,建立完善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依法治理流动人口生育秩序,加大对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查处力度。认真落实市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巩固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强化管理服务措施,杜绝管理漏洞,提高计划生育水平。
在稳定低生育水平基础上,围绕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前瞻性、战略性、政策性和实证性研究,建立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长效机制,为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探索建立人口综合调控运行机制,提高人口综合调控能力,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十一五”期间省、市对区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意见、开展创建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活动意见要求,组织开展“十一五”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期评估,对各街道“十一五”目标责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扎实开展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创建活动,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以转变婚育观念、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平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与妇联等部门协同努力,动员大众媒体和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宣传女儿成才、女儿养老等典型事例,努力形成关爱女孩、关心妇女的舆论氛围。强化有利于女孩和女孩家庭的利益导向,大力开展流动人口关爱女孩宣传教育,加强对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的专项治理。
建立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标本兼治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省人大《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决定》和三部门《管理办法》,加强与卫生、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健全和落实顶点引产、凭证引产和孕期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孕情监测,特别对是批准照顾再生育一孩,以及妊娠14周到28周的妇女,重点加强孕期随访服务,寓管理于全程服务之中,防止进行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通过有奖举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办法,加大对“两非”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
三、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点完善优质服务
实施“幸福护航行动”第三阶段——家庭幸福促进计划,充分发挥社区计生“五位一体”功能,面向家庭提供全面、人文、优质的计生系列服务,普遍提高社区家庭成员的幸福感,促进家庭的和谐稳定,全面提升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建立出生一级干预体系,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出生人口素质的氛围,广泛宣传优生、优育、优教的科学知识。控制各种感染疾病、性病、艾滋病等对出生人口健康的影响;倡导群众自觉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做好咨询、随访工作。深入推进“百家企业共御出生缺陷行动”,积极开展营养素的推广和孕前出生缺陷的筛查等一级预防工作,逐步形成预防出生缺陷的工作机制和规范。深化“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项目,承办“市早期教育工作交流研讨会”,建立“市早期教育指导中心”与“市天爱早期教育工作室”,拓展早教服务领域,组织课题逆向研究和分析婴幼儿发育迟缓的生理、环境成因,加强对其家长进行科学家庭育儿及康复指导,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孤独症、自闭症儿童的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最大程度地实现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推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创新城市社区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人员。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经费纳入现居住地人口基数,加大投入,确保流动人口享有国家规定的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全面开展“情系新市民,共建新”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专项行动,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加快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强化社区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实现流动人口信息适时变动、异地查询和跟踪管理。加强部门协作,实现信息共享。
强化社区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功能,夯实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加强街道、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建设,落实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和免费服务经费,建立健全社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规范。出台《“家庭幸福促进”——区社区计生服务纲要》,全面规范社区计生工作流程、操作及内容,提升社区计生工作依法服务水平与能力。落实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壮大志愿者队伍,组织社区居民实现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不断提高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
五、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水平
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执法监督和行政监督,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工作“八项纪律”,严肃查处违法行政行为,维护群众计划生育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组织开展“区城镇违法生育专项治理行动”,扎实做好城镇违法生育清查工作。结合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
全面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活动。依托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创新便民维权的载体。编制《区计划生育便民维权工作实用手册》和服务单,汇集计生政策法规、奖励制度、办事程序,使群众深入了解计生知识,理顺基层计生工作流程,方便计生工作人员自学。贯彻落实《信访条例》,进一步加强信访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实行“首问责任制”,对信访重点、难点问题,要耐心做好群众的解释、安抚工作。
六、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继续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普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等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的国情意识、人口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研究开发一批优秀人口文化产品,加大社会化宣传教育力度。加强人口理论的学习和宣传,继续坚持各级党委中心组人口理论学习制度,推进党校人口理论教育工作及基地建设,加强党政干部人口理论教育。
拓展宣传教育的服务领域,改进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全力开展“倡导婚育文明促进家庭和谐”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市人口计生委开展的“婚育道德与家庭幸福”教育活动和“十佳女孩”表彰。依托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进社区”等活动载体,加强基层人口学校、人口文化社区、人口文化超市等群众性文化和文化阵地建设。
七、建立完善有利于人口计生的利益导向机制
巩固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进一步完善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社会监督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对象按时领取奖励扶助金,全面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对因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等造成的困难家庭予以扶助。积极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制度和城镇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职工退休一次性奖励制度。
把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与建立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等制度相结合,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继续开展“生育关怀零距离服务行动”,发动广大计生协会会员和社会志愿者关怀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独生子女教育和女孩健康成长。
八、推进人口计生统计改革和信息化建设
加快统计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统计制度。完善人口信息共享制度,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做好经常性统计工作。
继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拓展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初步建成互联互通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数据库。维护好人口计生门户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工作,提高办公效率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九、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队伍建设
进一步稳定和加强计划生育机构和队伍,按规定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待遇。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人员准入、选拔任用、引进培养、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交流退出、干部监督、岗位绩效管理机制。继续组织基层计生工作者参加人口与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十、切实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投入
按照“十一五”期末各级财政投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人均不低于30元的标准,逐年增加经费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惠政策、队伍建设、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等经费的落实。
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资金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专项资金在发放、管理、使用环节上的违法违纪行为。加强对系统内转移支付经费的管理,建立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区人口计生局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
十一、强化党风廉政和机关作风建设
在全系统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继续推进人口计生系统惩防体系建设。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强化对权利运行的监督,继续开展行风建设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加强行风监督。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法生育、领导干部失职渎职以及人口计生干部违纪和职务犯罪案件。扎实开展区人口计生系统“改进作风、创优服务”行动,落实责任,健全机制,严格考核,努力打造“和谐、文明、诚信、高效、阳光、法制、廉洁”的人口计生系统。
第四篇
各街道计划生育服务站:
2014年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全区人口计生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面临突出的人口问题,积极推进政策完善、人口信息化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着力加强优生优育、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创新完善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体制机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全年目标任务与工作安排如下:
目标任务:2014年,全区出生政策符合率达99%以上;人口信息化建设达标率达95%以上;家庭健康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率达93%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兑现率基本兑现;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在保持正常的基础上,同比有所下降;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区级财政年人均投入达12元以上。
一、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十二五”争创工作
1、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抓好新一年工作的前提。全系统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好、抓实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要学会用十八大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概括武装头脑、统揽全局,找准工作的关键点与结合点。要强化理论联系实践,积极转化学习贯彻成果,推动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2、组织开展“十二五”中期评估。围绕“十二五”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省“十二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要求,加强指导和督查,确保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各级要对照目标任务,开展“回头看”活动,通过专题调研、明查暗访、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查找薄弱环节,并及时整改,确保出生政策符合率、出生人口性别比、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等3项核心指标全面达标,中期评估取得优良成绩。
二、坚持依法行政,优化人口工作环境
1、加强行政指导。学习贯彻《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通知》、《省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简化计划生育证件办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优化办事流程,实现简政便民。规范再生育审批、社会抚养费征收等行政执法行为,开展执法案件卷宗质量评比专项检查。在有条件的街道成立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队伍,整合街道各相关单位执法力量,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查处违法生育以及打击“两非”等计划生育综合执法行动。
2、落实各项利益导向政策。规范实施农村奖扶、特扶和三级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特别扶助。按照文件精神,提高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标准。坚持即退即发的长效工作机制,做好2014年度企业持证退休职工和非从业居民一次性奖励登记工作,实现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全人群覆盖。
3、深化“阳光计生”行动。完善“三项公开”,开展“四项评议”,强化“五项监督”,不断推动“阳光管理”、“阳光服务”、“阳光维权”。建立明查暗访工作机制,对计生条线“两个纪律”及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勤政在岗、规范服务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重点开展“阳光计生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创建全覆盖。
4、健全信访维稳机制。充分发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作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维护群众信访权益、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加大信访维稳力度,建立适应新形势,分层分级、上下联动的舆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应急预案,果断应对负面舆情,快速反应、科学应对、稳妥处置。强化领导责任,落实属地管理,化解信访积案,力求信访问题的妥善解决,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推进人口家庭幸福工程,提高家庭发展能力
1、大力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大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度和群众参与度。按照“城乡统筹,整体推进,规范运作,全面覆盖”的要求,全年完成1200人次待孕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推动出生缺陷预防关口前移,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
2、积极推进生育关怀行动。实施特困家庭帮扶项目,制定和实施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帮扶措施,完善公益金使用管理办法,切实关心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切身利益。整合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资源,年内建成1个“爱心屋”,开展对失独特困家庭系列帮扶行动,组织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上门服务,心理沟通、精神安慰、生活照顾、健康教育等多项服务。实施生育关怀帮扶项目,开展“亲情牵手,结对帮扶”活动,创新帮扶服务内容和方式,扩大服务群体,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结对帮扶率达95%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为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促进就业、改善生活提供及时帮助,培育并积极申报市级生育关怀帮扶基地。有序推进生育关怀系列保险工作,进一步提高保险覆盖面。
3、积极开展健康促进行动。规范知情选择服务,提倡选用长效避孕方法,减少意外妊娠,倡导安全性行为。实施青少年健康人格促进项目,进一步扩大青春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在五星医院建成“少女援助中心”,提供青春健康技术服务、心理咨询等青春健康促进服务。开展专家面对面、同伴教育、青春健康知识进校园巡回演讲等活动。推进“中荷太阳花”国际合作项目,按照项目方案的时序进度,认真实施各项工作计划。依托各级人口学校办好青春健康教育家长课堂,共同推进青春健康教育进家庭。实施中老年健康促进项目,深化中老年健康基地建设,荷花池街道北大街社区建成1个“银龄乐园”,开展健康教育,组织老年人进行生活技能训练、抗衰老训练,延缓生理机能退化程度。
4、切实加强人口文化建设。实施人口文化推进项目,以婚育新风进万家为载体,开展“幸福满屋”人口计生服务宣传活动,推进人口文化创新。规范人口文化园建设,建成一个市级人口文化示范基地。继续实施新农村新家庭新三年计划,开展市级“幸福家园示范村(居)”、“幸福家庭示范户”评选表彰活动。
5、推进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流动人口综合治理,继续实行“阵地联建、管理联动、信息联通、服务联享、知识联普、民生联帮”六联工作模式,落实“六免两优惠”政策,开展以“关爱新市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建立流动人口便民服务点,打造流动人口“温馨之家”,实现“市民化管理、均等化服务、同城化待遇”。加强区域协作提高网络化协作水平,创新区域协作模式,加大信息沟通和违法生育情况通报和处理工作的力度。推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新经济组织、非公企业、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地计生协会组织建设,成立“计生协+党支部”和“计生协+工会”的会员单位,流动人口计生协会覆盖率达85%以上。
6、加强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巩固具有特色的早教工作模式,继续夯实全市人口早期发展指导服务网络体系,做好《市0-3岁婴幼儿家长指导手册》发放工作,做好《成长阶梯—0-3岁婴幼儿测评与早教课堂》的免费测评和培训。继续免费发放早教体验券和早教点播卡,举行科学育儿知识社区巡回讲座,举办亲子活动。
四、强化基层基础,优化工作机制促转型
1、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人口信息应用水平。继续推行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计生管理网络体系。完善全员人口信息采集新机制,坚持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交换制度,加强部门数据对比分析及核查入库的考核力度。组织开展人口计生统计数据质量信得过活动,排查基础工作和信息质量,促进统计数据质量的全面提升。加大信息准确率考核力度,尤其要加大部门共享信息核查质量的考核,加强人口数据的综合应用。
2、加快“世代服务”体系转型。进一步拓展“六位一体”的人口与家庭公共服务职能,加速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实现管理数字化、服务智能化、平台网络化,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服务均等化、全程信息化,为群众提供品质更优、效率更高、覆盖更广的公共服务产品。
4、加强协会组织建设。指导基层协会按时换届,督导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做到有“计生协会”“会员之家”挂牌、有活动场所、有服务项目、有活动制度、有宣传队伍,不断扩大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网络的覆盖面,重点推进流动人口集聚地、高校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加强对流动人口协会组织工作的指导,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自治水平。
5、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全区计生干部业务培训工作,以高层次、大容量、广视角的授课内容,增长人口计生干部的智慧,增强服务育龄群众的能力。继续抓好“一证三师”培训,加快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聘请行风监督员,强化行风及机关效能建设。重点开展创优争先,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的人口计生队伍,保持队伍的旺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