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街道2020工作总结及2021工作打算范文

街道2020工作总结及2021工作打算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街道2020工作总结及2021工作打算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街道2020工作总结及2021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融城发展、为城服务、产城融合”的思路定位,科学谋划,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卓有成效的抓好双招双引、乡村振兴、党建提升、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实现了健康平稳发展。

一、2020工作总结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今年1-9月份,街道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8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亿元,同比增长73%;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3.19亿元,同比增长1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76.43万元,同比增幅-7.14%;累计完成税收5613.10万元,同比增幅-7.92%。

(二)主要工作及亮点

1、全力抓好“双招双引”,重点项目取得新进展。把“双招双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成立工作专班,广泛联系各地客商,加大项目招引力度。1-9月份,洽谈项目5个,签约落户2家,续建项目4个,正在洽谈签约2家。加快推进总投资6亿元的省重点项目、唐正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产业化顺利投产,积极对接二期300MW项目建设,深化与华为公司合作,助推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一是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规划100平方公里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重点抓好“红色田园”核心区建设,积极打造智慧农业先行区,努力实现产业发展新提升。二是投资284万元,在坨子、福祥等4个村建设的池塘工业化循环流水养鱼项目,共投放鱼苗2.4万斤。目前,福祥、西五、坨子三个村的罗非鱼已销售完毕,销售额达80余万元,为村集体增收33万元。三是投资220万元建设的无花果种植项目,完成大棚种植50亩,现已结果待熟,预计11月份陆续上市。四是总投资150万元的黄百果园项目,共载种烟富8和维纳斯黄金苹果2.1万棵,间种益母草、艾草、半夏等中草药,长势良好。

3、发挥区位优势,融城发展取得新成效。一是积极稳妥做好河滨路沿街建筑物拆除改造工作,现已完成江南韵以西沿街建筑物的拆除,江南韵至海康路6户中,1户已签订协议,尚未拆除;海康路以东共有8户,现已完成拆除2户。二是总投资3.2亿元的御景苑广场项目主体工程全部竣工并验收完成,外墙保温全部完成,外部装修完成90%,内部装修完成40%。三是总投资6亿元的溪荷小镇建设项目,正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修改完成,等待批复。四是投资280万元建设的八吕二手车交易市场项目,占地面积6000平米,展厅面积1800平米,建设7个展厅、展位130个,目前正在进行招商推介工作。

4、聚焦红色引领,党建工作实现新提升。一是聚焦重点难点,抓基层党建基础规范提升。下派20名科级干部每人联系对接3-4个基层党组织,督促各基层党支部查摆问题260项。选取八吕村党支部、河宁社区党委等4个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建示范点,引领基层党支部全面规范提升。探索推广“双支部”工作模式,推进“两个走进心里”落实,在河阳社区、河宁社区、兴河街商圈等党建示范点和“百草园”“溪荷小镇”等重点项目一线成立19个行动支部,在城市社区以河颐社区为试点设立“幸福基金”,在农村以八吕村为试点推广为民连心制度,发放“为民连心卡”,架起党群连心桥、暖心桥。二是聚焦务实创新,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针对各村实际,年初对22名村书记制定全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根据完成情况和群众满意测评,定期述职评议,实行动态管理。有2名村书记享受副科级干部工资标准,2名村书记参照镇街事业人员领取工资,4名村主职干部因工作推动不力被重点管理。三是推进实施“千里马人才领跑”项目。摸排籍在外人士550人,由街道党工委发放《来自家乡的一封信》,鼓励在明年换届时回村任职,增强发展后劲。先后从优秀青年、返乡大学生中发展党员8人,培养后备干部45人。四是聚焦改革创新,着力破解城市基层党建难题。对14个城市社区打破油地界限重新划分,建成11个社区,其中9个社区为油地融合社区。成立“王玉清星光工作室”,总结提炼以王玉清为代表的老干部、老党员在开展志愿服务、深化为民服务方面的工作精神和先进经验,推动城市社区治理水平不断实现新提升。8月份,全市老干部现场会在我区召开,王玉清工作法在全市推广。五是建立商圈大党委,构建完善商圈治理党建联合体。在全区率先实现商圈工作班子专职化,选优配强队伍进驻兴河街商圈办公,落实“商圈吹哨,部门报到”1+6工作机制。对辖区内10余家物业公司建立3个物业服务联合党支部,推动成立街道“红色物业党建联盟”,搭建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的交流沟通平台。

5、创新社区管理,社会治理开创新局面。一是积极适应油田“三供一业”移交管理带来的新变化,依托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社区e家”微信服务平台,全力打造社区管理与服务居民示范区,实现油地居民深度融合,形成“利益共存、责任共担、资源共有、信息共享、双向服务、双赢共进”的共驻共建格局。二是按照“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更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原则,合理划分网格区域,由原来的185个网格调整为118个,其中农村网格22个,城市社区网格88个,专属网格8个。充分发挥街道、村居两级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作用,探索实施“社区+网格服务团队”工作模式,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志愿服务“四社联动”组织架构,搭建为民服务“连心桥”,开展“点亮微心愿”“为民解忧难”等多项便民服务活动,促进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基层治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快响应”。三是探索实施下沉式矛盾纠纷摸排机制。整合信访、综治、司法、心理咨询等矛盾化解资源,探索实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下行机制,多渠道、多方式、多途径化解矛盾纠纷。在坨子村成立下沉式矛盾摸排小组,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发现;在裕民村成立区首个村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个人工作室--静听民声工作室;在八吕村打造“网格110”、老董调解室等特色矛盾纠纷化解品牌,创新村居矛盾纠纷化解方式,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街道”。

6、深化文明实践,文化服务发挥新作用。一是加大新闻宣传工作力度。截至目前,累计在大众网、网等各类网站发稿200余条,在《大众日报》、《日报》等报刊发稿20余篇,在省、市、区电视台发稿40余条。二是加强基层文化服务阵地建设。按照“七有”要求,认真落实组织机构、活动阵地、规章制度、志愿队伍等要素,分批次建设3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1个社区全部完成了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改造工作,5个社区通过了市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验收。投资20万元建设的坨子村史馆、投资110万元建设的四扣村月亮广场先后投入投用。三是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文化活动有机融合,结合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先后举办多场次、多形式的文艺汇演、消夏晚会、邻里联欢等文化活动。结合群众点单需求,广泛开展“书香溢满百姓家”、“心手相牵—留守儿童的暑假”等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村居电子屏、宣传栏、墙画等形式,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成立33支志愿服务队伍,累计开展卫生清扫、政策宣传、罂粟踏查、慰问关怀、助学帮困、销售滞销农产品等服务活动150余次,营造了关心公益、参与公益的良好氛围。

7、强化责任落实,安全环保跃上新台阶。一是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大排查活动,健全完善街道应急办巡查和企业自查的工作机制,做到安全检查有痕迹、安全隐患有记录、问题整改有结果,切实消除各类隐患,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强化跟踪督办,实行隐患整改销号制度,对隐患整改实施全过程监督,确保按时、按要求整改到位。二是持续深化安全检查专项行动。紧盯重点行业、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切实加大专项治理力度。突出危险化学品、建筑工程、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安全检查。持续开展城市大型综合体、农贸市场商场等消防安全整治,对复工复产企业、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进行重点消防治理。系统开展防煤气中毒、防学生溺水、森林火灾、旅游行业等领域安全检查,努力做到安全监管无死角、无盲区。三是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以治理“脏、乱、差、破、污”为重点,狠抓公路路域环境、存量违法建设、农村住宅、房屋“改旧”、积存垃圾、污水处理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切实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条件,全力打造“四美两居”的人居新环境。

二、2021工作打算

(一)创造“双招双引”新优势,实现城市经济新提升。一是千方百计招引项目。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的理念,准确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坚定不移的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和“一把手”工程,突出产业招商、农业招商和资源招商,重点围绕城市服务、商贸物流、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千方百计的招引一批研发能力强、税收贡献大、资源占有少的高端优质项目和传统产业完链补链项目,力争在招商数量、招商质量、招商效果上实现新突破。二是扶优扶强骨干项目。对辖区现有的商户企业、经济载体进行梳理分析,培龙头、强骨干、兴产业,选择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强,有发展潜力和培植价值的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培育壮大富海集团、通海集团、海胜集团等大企业总部经济,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三是抓实推进重点项目。力促总投资6亿元的省重点项目、唐正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顺利投产,积极对接二期项目,助推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总投资7.36亿元的唐正能源生态高效渔光互补项目开工建设和总投资3.2亿元的御景苑广场项目建成投产,形成谋划项目抓跑办、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落地项目抓建成的滚动发展格局。四是优化布局现有项目。持续优化华欧商贸城经济圈布局,积极发展商贸居住、餐饮娱乐、零售批发等产业,拉动商业经济实现新增长。支持黄汽车交易广场做大做强,辐射带动周边形成汽车展销、金融保险、二手车交易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推动城市三产服务业健康发展,助推城市经济实现新提升。

(二)创造城乡融合新优势,实现产业振兴新提升。一是立足区位优势,拓展城市经济新空间。充分利用河滨路雨污排改造及桥梁拓宽改造有利时机,稳妥做好沿街建筑物拆除改造,加快周边地块收储开发,为发展城市经济拓展空间。在完成八吕、李坨村“三变”改革试点基础上,剩余22个村稳步推广,盘活土地、房屋、池塘、林业等集体资源,吸引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入股,不断探索农村“三变”改革新路子。加快八吕、李坨等城中村融城发展步伐,在入股八吕汽车城基础上,探索实施“完善基础配套、发展商业经营、强化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入股经营,扩大收入来源。二是优化整合村庄建制,构建美丽乡村新格局。按照地域相连、人文相通、产业相容、以强带弱的原则,将街道22个村优化整合为3个新村,每个行政村按原建制划分网格,成立网格支部,实行新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加速推进总投资6亿元、以高品质田园生活为核心的溪荷小镇建设,打造集创意农业、村民安置、乡村居住、颐养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旅双创复合型田园综合体”,打破农村分散、低层次发展现状,全面构建美丽乡村新格局。三是构建产业联盟,打造融合发展新模式。深化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重点抓好“红色田园”核心区建设,探索推行“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联盟党委+农业龙头企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三合村大棚种植基地、鸿斌家庭农场等田园综合体提档升级,扩大灵芝、蔬菜、优质水果玉米等品牌产品种植规模,加大农村电商、农产品网上批发等网络销售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产品知名度,实现效益新提升。四是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推进总投资1300万元的百草园、百果园、无花果种植等项目,在试种旋复花成功的基础上,扩大种植品种和规模,高标准打造集药材培育、科普教育、健康养生为一体的中草药生态旅游示范区。投资400万元建设现代花卉产业双创基地,吸引目前在市场分散培育和销售苗木、绿植、鲜花的经营业户入驻,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优势。及时总结“跑道鱼”养殖销售经验,扩大养殖规模,优化养殖品种,拓展销售渠道,全力打造全市最大的高效淡水养殖基地。五是统筹整合资源,实现文旅产业新发展。发挥刘坨、南旺、长青等城郊村资源优势,统筹整合10.2公里城北防护林地资源、草桥沟水系资源、油田人文资源和湿地景观资源,突出做好“绿、水、文、景”四字文章,建设科普文化馆和文旅景观节点,开发特色观光、垂钓采摘、拓展训练等文化旅游产业,精心打造“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城市后花园、风景观赏区和休闲旅游带,让“河畅、水净、地绿、天蓝、树茂、景美”的自然风光与城市建设交相辉映,既优化城市生态,又提升城市价值。

(三)创造社区管理新优势,实现社会治理新提升。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品牌社区。强化党组织在社区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红色枢纽”地位,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牵头、社区党委统筹、网格党支部负责、党员参与配合的组织架构体系,完善街道党员干部联社区、包网格工作机制,探索实施社区书记专职化和社区工作者专业化“两专”管理模式。按照“一社区一特色、一社区一主题”的要求,结合油地社区、市场商圈等不同实际,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优化布局、整改提升,打造一批功能齐全、服务到位,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品牌社区,推动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联”的社区党建新模式。二是完善体制机制,打造和谐社区。以城市社区调整为契机,制定出台城市社区工作细则,完善管理制度。设立党群议事厅、民情直通车等议事机构,通过“民事、民提、民议、民评、民决”方式,组织“双报到”单位、辖区商户、社会组织、居民群体,参与社区管理、民主协商与社会治理,构建油地同步、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社区管理一体化联动机制,形成“有需求让居民表达、有问题让居民讨论、有事务让居民参与”的共治局面,不断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有效推动油地社区融合发展,切实做到共驻共建、和谐共赢。三是发挥网格作用,打造平安社区。以“网格化”管理提档升级为抓手,创新实施“社区+网格服务团队”工作模式,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志愿服务“四社联动”组织架构,形成油地联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联合防控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探索建立“党务+警务+社务”多元治理模式,把党建、综治、环保、安监等统一纳入社会治理“一张网”,形成多网融合、一网运行,统一调度、集中行动,实现群众诉求“一扇门进出、全流程办结”,有效保证“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居、难事不出街道”。四是创新文明实践,打造人文社区。整合各类资源,充实骨干力量,对接文化传承,创新文明实践,倡导因地制宜,丰富内容形式,更好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王玉清“星光工作室”“静听民声工作室”“致和工作室”、特色党支部和志愿服务的带动作用,组织开展以“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为主题的“四百活动”和“油地居民一家亲”“点亮微心愿”“为民解忧难”等多项便民服务项目,促进实现文明实践“聚人气”、社会服务“零距离”、基层治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快响应”。五是依靠科技支撑,打造智慧社区。依托“互联网+社区管理”“大数据+基层治理”,搭建智慧治理云平台,深化推进社区“e家”便民服务,提供24小时线上服务申请、意见反馈、咨询服务、监督监管等功能,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时空、全方位覆盖的社会治理服务体系,为居委会、网格员、物业公司、居民群众搭建高效、快捷、便利的沟通平台,打通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与居民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社区管理逐步实现精细化、现代化,高效化、智能化。

(四)创造政治引领新优势,实现党建工作新提升。一是健全机制载体,推进“两个走进”落实落地。创新特色党支部、工作室等为民服务载体,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管理功能;用好“王玉清星光工作室”和“静听民声工作室”,进一步发挥引领群众自治的功能,推动基层党建管理服务水平不断实现新提升;推动开展“红星计划”,指导“行动支部”明确行动计划,确定活动清单,创建行动品牌,推动基层党建破题谋篇。二是把握关键环节,探索加强“两新”党建新路径。统筹城市基层党建布局,以社区现有党建品牌为引领,结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和发展环境,在“两新”组织、商圈、楼宇等不同领域形成一批有示范作用的“亮点”,进而总结推广,激发全面活力,不断拓展城市基层党建的覆盖面和纵深度。三是推进区域融合,打造区域化党建联合体。发挥“红色田园”产业联盟的组织带动作用,全面推行“村党支部+合作社”工作模式,带动片区10个党支部、16家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全力推动“三变”改革,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探索实施“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强产业项目收益监管,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切实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五)创造为民服务新优势,实现民生福祉新提升。一是全面落实公共服务“就近办”。探索以兴河街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为试点,将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等项目下放到社区办理,深入推进“就近办”工作,全面推进社保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二是持续深化脱贫攻坚。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成果,不断完善“两建一推六保障”机制,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高度关注特殊贫困人员,积极与管区、各村做好信息沟通,高度关注贫困户中的低收入群体,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帮扶计划,确保群众生活水平有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三是持续做好服务保障民生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户户通工程,及时搞好乡村道路挖补修缮,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建立以各村为主体的改厕新体制,加强无害化厕所改造与后续管护。深化贫困户房屋鉴定与动态管理,开展城市老旧房屋排查,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步伐。扎实搞好人口普查,持续做好居民退休“一件事”、各类查体、各项保险、各种费用发放及缴纳等便民实事,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