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业局目标发展工作规划范文

农业局目标发展工作规划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局目标发展工作规划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业局目标发展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推进“两型农业”、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一主线,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聚集社会资源方式的“两个转变”,不断健全农业产业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三大体系,着力打造“蔬菜大市、肉鸭大市、水产大市”,实现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加工增值、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稳定增收五大目标,着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节能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耕作机械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产品品牌化、农业服务优质化、农业环境生态化,促进全市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奋斗目标

1、面积产量目标

到2015年,粮食面积稳定在170万亩以上,通过高产创建使总产达到68万吨,年递增1.6%;棉花面积60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5.5万吨左右。

年递增2.6%;油料面积88万亩,总产13万吨以上,年递增2.5%以上;蔬菜复种面积50万亩左右,总产100万吨以上,年递增13%以上。全市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150万头、10万头、5万只和5000万只(其中肉鸭出笼200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21.85万吨(其中:猪肉12万吨,牛羊肉4.65万吨,禽肉5万吨)、20万吨、2万吨,年递增10%以上;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5万亩,水产品产量20万吨(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18万吨),人繁优良苗种30亿尾,产量年递增达到18.5%。

2、质量效益目标

到2015年,水稻、油菜、棉花品种优质率达到100%,优质水果和蔬菜品种优质率达到95%,种植业商品率80%、科技含量80%;猪、牛、羊和家禽的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到80%、60%、60%和45%。猪、禽、蛋的深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0万吨、3万吨和1万吨,占出栏量的40%。猪、牛、羊的良种率分别达到99%、80%和75%,动物发病死亡率降低到3.5%;水产名特优产品占比达到85%以上,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

到2015年,农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0.5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45.5亿元、畜牧业产值33亿元、渔业产值20亿元、服务业2亿元),年均递增6%;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年均递增13%。

3、农业“三品”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实现主要农产品无公害化。全市“三品”标志产品数量达到64个,比2010年增加30个,总产量200万吨,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4、农村生态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实现农村沼气广覆盖。新增沼气3.2万户,其中:户用沼气2万户,联户小型沼气工程100处、0.2万户,大型沼气工程4处、0.4万户,秸秆气化工程6处、0.6万户,全市沼气累计用户达6.8万户,沼气普及率达50%。推广太阳能5万台,累计太阳能拥有量达13万台,普及率达50%。推广秸秆气化炉0.5万台。健立村级沼气综合服务站点40处。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业废弃物得到集中回收、处理。

5、科技教育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配合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计划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对全市村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种养大户、经纪人开展集中培训5万人次,组织市乡农技员开展知识更新轮训5000人次,新增科技入户2万名。

6、农业法制建设目标

建立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普及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农资质量投诉召回体系和农业综合执法体系。

7、植保、土肥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网络,实行病虫情报传递信息化、可视化,在全市建30个病虫观测点。推进生物技术防病治虫,力争绿色防控面积达80%以上,各种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到2015年,基本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以标准良田建设为支撑,改造冷浸乱泥田和过沙过粘田,建设高产稳产田20万亩。以有机质提升为支撑,广辟有机肥,逐步恢复绿肥生产,使有机肥、无机肥比例协调到3.5:6.5,耕地地力提高0.3-0.5个等级,使N:P:K比例协调到1:0.4:0.7,肥料利用率提高10%,测土配方施肥普及率90%以上。

8、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00万千瓦,年均增加14万千瓦,农用拖拉机拥用量达到5万台,机具配套比例达到1:3.5。农机综合作业率达80%以上,稻麦“耕整、播栽、收获”三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6%、50%和96%以上,油菜、棉花及其它农作物的机械化耕整水平达到96%以上。农机经营服务收入突破20亿元。

(三)发展任务

“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面临着十大任务,即:①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保持农业持续增效增收;②积极推行“以钱养事”派出机制,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③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实行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业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④有序促进耕地规模流转,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水平;⑤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⑥加强农业节能环保建设,提高农药(兽药、渔药)、肥料使用效率,积极发展农村新型能源,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努力建设农村生态家园;⑦加强农村科技人员教育培训,促进农民科技致富;⑧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⑨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⑩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对策和措施

1、围绕产业壮农,加快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

(1)优化产业结构,实行基企联动共赢机制。“十二五”期间,要围绕“两型”农业建设、武汉城市圈优势产业一体化布局和建设“蔬菜大市”、“肉鸭大市”、“水产大市”的目标,科学规定全市农业产业布局,稳定发展粮棉油等基础产业和优质板块,突破性地发展蔬菜、肉鸭、生猪、水产、甜玉米、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和优势板块,推进设施安全蔬菜生产、畜禽规模化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做到调结构、保供给、创特色、促增收。

到2015年,种植业要形成以“宇丰”、“日升”等龙头企业订单联动的80万亩优质水稻产业带,年加工销售稻米40万吨;以“金诺”、“健康”、“景天”、“昌丰”、“恒鑫”等龙头企业订单联动的60万亩优质棉花产业带,年加工销售皮棉5万吨,纺纱4万吨,加工棉籽8万吨;以“金诺”、“健康”、“永康”等龙头企业订单联动的80万亩优质油菜产业带,加工油菜籽6万吨;以“嘉琪”、“鑫天”、“茂雄”、“黄金村”、“海力”、“戴克森”、“杨荣”、“鸿远”等龙头企业订单联动的50万亩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年加工、运销蔬菜80万吨;以“中绿”集团等龙头企业订单联动的3万亩优质甜玉米产业带,加工玉米2万吨。在蔬菜产业方面,要以张港为中心,辐射带动蒋湖、蒋场等地形成10万亩花椰菜产业园,以小板为中心,辐射带动马湾、杨林和竟陵东郊等地,形成5万亩西红柿、黄瓜产业园,以多宝、蒋湖为主体,形成5万亩白萝卜产业园,以黄潭为中心,辐射带动渔薪、竟陵西郊等地,形成5万亩甜瓜、黄花菜产业园,以九真为中心,辐射带动胡市、皂市等地,形成5万亩莲藕、慈菇等水生蔬菜产业园。

畜牧业要紧紧围绕优质瘦肉型和仔猪生产、优质肉牛、高产奶牛、优质肉禽等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的畜禽品种,加快品种改良,促进畜产品升级换代。生猪生产主攻提高三元杂交猪比重和出栏率;蛋鸡生产在增加总量基础上,侧重改善个体生产性能以提高群体生产水平,增加多功能蛋品生产;肉禽生产要发挥产业化程度的优势,增加高新技术含量,优化品种,提高适口性,扩大产品外销量。肉牛生产要充分利用我市秸秆优势和良种优势,建立科学杂交改良生产模式,普及优质肉牛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生产优质肉牛。奶牛生产以建设奶牛高产示范基地入手,突出加快奶牛发展,力争全市奶牛生产有大的突破。肉羊生产加快品种改良,提高优质产品产量,推广舍饲半舍饲的饲养方式。切实加强划地建设与管理,继续推进草地生态建设和草地牧业生产模式,加快农田种草步伐突出发展草食畜禽,提高产品和产值比重。建立起适合我市资源开发、结构和布局科学合理的牧业经济发展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水产业要抓紧建设六大区域特色,即:张家大湖万亩生态旅游示范区;以龙骨湖、东白湖为中心的万亩精养高产示范区,产量可达1.35万吨,产值可达1.5亿元;以华湖、沉湖为中心的万亩健康养殖示范区,养殖水面可达5万亩,年产水产品3.8万吨,渔业产值4.5亿元;以佛子山、石河、渔薪、岳口、竟陵等地渔池网箱养鳝片带,养鳝网箱达到100万口、1000万平方米,产量可达4万吨,产值8亿元;以皂市、九真、佛子山、石河、干一、马湾、岳口、竟陵、渔薪等地为主的稻田、藕田、静水沟渠的虾稻、虾藕连作区,发展养虾面积10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1.5亿元;在胡市龙骨湖,皂市花园村、吴字河,九真江家湖、竟陵孙湾、小板天仙路旁、岳口潭湖、佛子山青山湖、石河北港湖、横林叫湖等地建立垂钓中心,形成水产生物游览区及养殖、餐饮、垂钓于一体,发展休闲渔业。

(2)强化企业培育,实行品牌共享发展战略。要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建设,促进企业抱团集聚发展。抓住武汉城市圈产业对接的契机,整合优化市内知名品牌企业,实现与圈内同类企业无缝对接、共同发展。

2、依靠科技兴农,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1)狠抓体制机制创新,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期间,要将岳口北堤村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园扩规上档,争取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形成全市农业科技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研基地,“三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教育培训的展示中心,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农民朋友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信息平台和全市新农村建设、“两型农业”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中心。

(2)狠抓“种子工程”、“沃土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实现农业良种良法良效。加强高产创建、节本高效模式、畜禽水产科学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先进实用技术集成配套。“十二五”期间,力争高产创建项目覆盖到蔬菜、花生、水果和水产业、畜牧业,面积涵盖全市各主产区。

(3)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积极建好岳口镇1000亩现代农业展示园,充分发挥展示园和阳光培训的作用。

(4)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大力倡导“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加强重大植物病虫害预警预报,启动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扶持发展各类植保机防组织,引导开展全程防治承包服务,确保病虫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重点抓好口蹄疫、蓝耳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性免疫,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推广抗逆品种和避灾、减灾技术,指导农民科学抗灾救灾。

(5)狠抓农机推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机作业、农机流通、农机维修三大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田平整、灌溉系统、机耕道、机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办好一个农机大市场,建好十个标准化维修中心。积极争取农机购机补贴,推进农机农艺协同发展,提高农机综合作业率,促进农机事业跨越式发展。

(6)狠抓农村能源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要围绕“两型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加快清洁、环保、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农村生态家园。要加大投入,高标准推进北堤新农村建设,使之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3、搭建平台惠农,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化步伐

(1)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农技110服务体系,实施“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工程,开通“12316”、“农信通”和“手机报”等服务,加强与电视台、日报、电台等市内新闻媒体的协作配合,继续办好《农业》、《植保》等刊物,积极实施农业信息村村通工程,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资源整合,到2015年,确保每村都有一个固定的农业信息接收站点,努力实现农情信息全联通、农技服务零距离、农资打假快节奏。

(2)大力发展农业中介服务组织。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培育一批中介经纪人、致富带头人。到2015年力争农业中介组织达到1000家,发展社员10万多名。

(3)健全农产品物流体系。要以“昌丰”、“鑫天”、“茂雄”、“德丰”、“泰尔生物”等公司为龙头,建成一批具有冷链物流、现货交易、期货定单、网上拍卖、物流配送等现代化功能的高标准、高效益的农产品产销专业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物流中心,一批农产品产品信息公开和市场监测预警体系,使全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功能互补、产销衔接、批发效益与物流配送相结合的现代农畜产品营销体系。同时,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开展农超对接,降低流通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4、坚持执法护农,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十二五”期间,要按照“敬业为农、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廉洁高效”的行风要求,加强农业行政执法队伍自身建设,切实维护农民合法利益。要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增加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使用面积,加大污染物排放的检查监督力度,加强农产品下角料和病死畜产品、水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有效控制农业源头污染。要加强农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加大标准化生产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5、立足项目强农,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1)积极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十二五”期间,要继续通过联谊招商、参展招商、外出招商等多途径招商方式,全力做好招商项目推介和服务工作,力争每年都有3-4个千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落户我市。

(2)积极筹划实施农业项目。按照“两圈一带”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市农业计划实施农业项目59个,资金总额达到41.8亿元,其中种植业项目27个,资金总额超过17.46亿元,分别是:市国家优质粮食工程标准良田建设项目(1500万元)、市深圳茂雄实业有限公司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5000万元)、市深圳茂雄实业有限公司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1亿元)、市乡镇农技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00万元)、市棉籽蛋白提取项目(5500万元)、市棉纺一体化深加工项目(2亿元)、市作物秸秆综合利用(8520万元)、市20万吨林浆纸加工项目(1.2亿元)、健康(集团)8万吨菜籽油深加工项目(5000万元)、市宇丰米面有限公司大米深加工项目(1亿元)、市10万吨净菜加工(1亿元)、市马铃薯生产加工项目(8000万元)、波斯猫集团蒋场香干、黄潭米粉包装生产线(1500万元)、戴克森黄花菜加工生产线(1000万元)、金诺集团棉产品加工生产线(1亿元)、市花生优质油加工项目(2亿元)、市蔬菜深加工项目(3000万元)、优质水生蔬菜生产基地建设(5000万元)、棉花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1500万元)、市马铃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2000万元)、市优质花椰菜繁育基地建设(2500元)、市级农业服务中心试验示范展示中心建设(3000万元)、乡镇农技服务推广示范基地建设(6400万元)、农业品牌创建(3000万元)、市级培训中心建设(8000万元)、标准良田建设(1亿元);农机项目9个、总投资6.7亿元,分别是:村级机耕路项目(5000万元)、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市场项目(3000万元)、市级农机大市场项目(4000万元)、全程机械化综合作业示范区建设(1亿元)、水稻全程机械化综合作业示范区建设(5000万元)、油菜全程机械化综合作业示范区建设(1000万元)、棉田农业机械综合作业(1500万元)、玉米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示范区(2500万元)、农村农业机械场库棚与机耕路桥建设(3.5亿元);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7.32亿元,分别是: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设(4000万元)、村庄环境整治(500万元)、农村新能源开发建设(6.77亿元)、农业面源污染治理(1000万元);畜牧业项目17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分别是:畜牧业产业化项目(畜禽养殖小区工程、优质特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工程、扶持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工程)、畜禽良种繁育项目(引进畜禽良种工程、重点畜场建设工程、地方畜禽良种保护和开发工程、奶(水)牛开发工程)、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项目(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建设、饲料安全生产监测体系建设)、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动物保护工程、草地保护、建设与利用工程、畜牧业信息服务工程、畜禽生产无害化处理工程、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畜产品市场建设工程;水产业项目2个,总投资3173万元,分别是:市正和食品有限公司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2173万元)、湖泊水域、精养渔池综合开发养殖名优水产品项目(1000万元)。

6、强化领导稳农,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建立健全“三农”综合考评机制,将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生产、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三品一标”创建、龙头企业培育、农业行政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科技推广等工作纳入乡镇实绩考核范畴,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强农惠农的良好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