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市委低碳节能示范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市委低碳节能示范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市委低碳节能示范城市建设规划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市委低碳节能示范城市建设规划

规划主要依据为《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市大城东新城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等。规划范围为市域,以建成区为重点。规划基础年为2010年。规划期限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一、现实基础与存在问题

(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为低碳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近年来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业强市、商旅活市、环境立市”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开展生态市建设和发展综合旅游经济、高效精品新型农业,综合实力得到稳步提升。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9.8亿元,工业销售产值498亿元,“十一五”年均分别增长13%和16%。化工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新安化工集团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1:56.5:32.4,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1.5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4.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12元,年均分别增长10.2%和12.9%。“一主两副两组团”城镇框架体系基本确立,城市化水平达到55.4%。先后荣获了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城、中国十大世外桃源、中国最佳旅游休闲胜地等荣誉称号,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和谐城市绿色环保示范城市等。稳步提升的综合实力,为市建设低碳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节能减排深入推进,为低碳城市建设作出积极显著的贡献

市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重点开展水泥、化工行业整治,水泥行业从2004年起关停全市22条老式机立窑生产线,引进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后,产能提高近10倍。拆除砖瓦窑42座,全面整顿砖瓦行业,节能约万吨标煤。开展化工行业整治,关闭整顿小型化工企业,搬迁集聚提升重大骨干化工企业;重点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在水泥、化工等企业广泛应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尤其是海螺水泥等三家水泥企业利用回转窑排放废气的余热进行发电,节能效果显著。循环经济积极推进,制定了企业清洁生产扶持政策,扶持发展大洋化工等一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项目;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建立了节能减排考核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在全省率先完成年消耗标煤1000吨以上的重点能耗企业能源计量全覆盖。2010年市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9%,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考核指标。市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低碳城市建设作出积极显著的贡献。

(三)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低碳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碳汇条件

市持续推进生态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实现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15%和30%,均达到“十一五”规划目标。实施了“新安江秀水保洁”工程,完成一批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比2006年提高28.64个百分点。深入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通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综合利用等项目,有效降低了农村面源污染。实施了珍贵树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珍贵树种基地造林2000亩。2009年实现全市绿化覆盖面积340.5公顷,公园绿地面积126公顷,拥有森林面积243万亩,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6%,活立木总蓄积达到582万立方米,森林固碳1065万吨。中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成果得到巩固和加强。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为低碳城市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低碳城市建设创建低碳能源基础

市利用新安江水恒温的优势,积极发展以水源热泵为特色和重点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启动创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积极应用水源热泵技术,利用新安江江水,在市体育馆、黄龙月亮湾、半岛凯豪等宾馆安装水源热泵空调。全市已启动实施的水源热泵系统建筑应用面积25万平方米,完成12.8万平方米,节电效果明显;在全省较早开始开发利用太阳能用于居民生活,实现城市居民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率70%以上,全市共安装了8.5万户,成为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普及率最高的县级市;积极推广沼气技术,全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已初具规模,共建设各类沼气池344座户,池容33133立方米,年产气量约242万立方米;推进小水电站建设,全市共计小水电工程49座,总装机2.059万千瓦,实现全市最高发电量4036万千瓦时。市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低碳城市建设创建了良好的低碳能源基础。

(五)增长方式技术瓶颈等问题,有待低碳城市建设中重点突破

市已具备建设低碳城市的良好基础,然而也急需克服较多问题与困难,寻求低碳转型的驱动力和正确路径。

以高碳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制约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初步测算,市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855万吨(扣除外来电为725万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5.56吨/万元,比2005年下降17.5%,人均二氧化碳排放16.65吨/年,高出市平均水平,碳减排任务艰巨。现阶段市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结构态势,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工业特别是建材等行业比重偏重。由此导致市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占43.6%,比重很高。市的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水泥、冶金等行业,与当地的产业类型紧密相关,因此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碳减排的关键。

以碳基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制约低碳城市建设。煤炭、油品等化石能源在市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绝对优势,并且未来一段时间内化石能源依然是能源消费的主体,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很低,能源结构有待优化。从能耗水平来看,2010年市单位GDP能耗值为1.27吨标准煤/万元,是市同期数的1.91倍。2009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值为2.96吨标准煤/万元,高于市同期数。市能源结构和能耗水平的现状,对碳减排形成较大压力。

以不断扩大资源需求增量为特征的城市扩张方式制约低碳城市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市的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日益扩张,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必将对城市规划管理、交通发展、建筑等各方面提出挑战,也将带来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因此在碳约束时代,以通过从外部不断地扩大资源需求增量和盲目地建设来推进城市扩张的方式已难以为继,急需以新的理念完善城市的相关功能。

科技支撑不足、配套机制缺乏制约低碳城市建设。技术创新是低碳发展的关键,市面临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等问题,对低碳城市建设支撑不足,急需制定低碳技术战略并取得碳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同时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与低碳发展理念有较大差距,对低碳城市的认识也较模糊,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的政策、资金、考核、宣传等机制。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促进低碳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以市建设低碳试点城市为契机,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提高碳生产力”为主线,以“两大创新”为核心,加强政府“五大低碳领导力”,着力开展“六大低碳城市建设行动”,扎实推进“七大重点工程”,具体落实“四项保障措施”,有力推进“三个转变”,不断提高市人民生活品质,努力创建“低碳,宜居江城”。

“一条主线”:围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提高碳生产力”的主线,实现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增速显著低于GDP的增速,不断提高碳生产力。

“两大创新”:低碳城市建设抓住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核心,出亮点,出绩效,出美名。

“五大低碳领导力”,加强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转变的引领力、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的执行力,低碳技术集聚与扩散的环境培育力,低碳要素服务市场的构建力,利益相关者参与发展的组织力,从而在低碳城市建设中把握发展机遇。

“六大低碳城市建设行动”:从国家对低碳发展的战略内涵出发,结合低碳城市的三大特征,结合实际,着力开展低碳产业培育提升行动,低碳能源体系构建行动,城市建设低碳化行动,低碳技术推广应用行动,碳汇林业建设行动,低碳生活构建普及行动,努力打造低碳。

“七大重点工程”:根据低碳城市的建设任务,以七大工程为载体,重点推进产业低碳化工程、可再生能源发展工程、低碳技术人才培育工程、低碳建筑应用工程、低碳交通推行工程、碳汇建设工程、低碳社区创建工程,为市的低碳城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实现“三个转变”:通过低碳城市的创建,实现市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市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争取“低碳、宜居江城”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理念创新原则。将低碳城市建设理念与社会价值观念创新紧密结合,与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全面衔接,以理念创新带动技术、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创新,充分重视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通过提高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水平,逐步利用低碳技术替代高碳技术,提升碳生产力。

坚持相互衔接原则。做好低碳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与绿色经济发展、节能减排、新能源发展等工作的相互衔接,融会贯通,充分利用已有的工作基础与成就,同时突出低碳城市建设在产业发展、城市布局、技术与制度创新等方面的重点与亮点。

坚持特色示范原则。立足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碳汇条件、新能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理清发展重点,做好特色示范,为市作为全国的低碳试点城市工作提供借鉴实践。

坚持项目带动原则。充分体现规划对低碳城市建设的现实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市“十二五”低碳城市建设目标和主要建设任务,提出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项目,由各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行动计划,明确施力方向,使低碳城市建设落到实处。

坚持全民参与原则。加强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同时调动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公众参与低碳城市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全社会参与的力量,来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三)建设目标

1、近期目标:力争到2015年,市的低碳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六大低碳城市建设行动”有序推进,全市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20%,低碳城市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结构明显低碳化,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4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循环经济模式逐步推广,高能耗产业落后产能基本淘汰,重污染行业退出机制逐步健全,低碳战略产业初步形成,低碳企业和低碳产品逐步发展。

——低碳能源比重不断增加。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达到上级部门下达的指标要求,非化石能源在初始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达到7%。严格执行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65%的节能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40%以上,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达到60%以上。

——城市建设改造逐步低碳化。实现绿色出行比例达到50%。新能源与节能型汽车比例达到12%以上。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达到88%。

——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有所突破。加强低碳技术研发,低碳技术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比重达到5.5%。

——碳汇能力不断增强。全市森林蓄积量稳定650万立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

——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逐步形成。垃圾分类率达到45%,低碳教育宣传在社区的普及率达85%,绿色办公创建率达到60%以上,低碳城市创造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表2-1:低碳城市建设主要指标

序号指标2010年2015年2020年1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5.56

(2009年)暂定“十二五”下降20%完成省市下达的指标2第三产业的比重(%)32.44048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吨/万元)1.271.0完成省市下达的指标4低碳技术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比重(%)45.575非化石能源在初始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3.97126新能源与节能型汽车比例(%)312207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比例(%)1065908应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面积在新建建筑面积中的比例(%)1040859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5826507001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238.539.511绿色出行所占比例(%)40506012垃圾分类率(%)2245752、远期目标:2020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完成省市下达的减排要求,碳生产力显著提升,“低碳,宜居江城”的目标基本实现。

三、主要建设任务

(一)开展低碳产业培育提升行动

建立低碳化的产业结构是有效降低市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其核心任务是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工业节能降耗;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步伐。围绕建立低碳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低碳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潜力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广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制造,有效减少生产环节碳排放,提高低碳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发展。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巩固提升建材、五金工具、家纺等传统产业,加快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优势企业集聚。做优精细化工产业,实施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扶持以有机硅、有机胺、香精香料、医药中间体系列为主导的精细化工产业,推进化工行业结构调整。着力引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搭建公共研发孵化平台,优化和提高全市产业发展层次,培育新兴经济增长点。鼓励本市企业技术改造和吸收外来投资相结合,做精做优水、碳酸钙等资源产业,深度开发有机硅、冶金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风能太阳能互补LED路灯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现有水源热泵换热器等配套生产企业作用,重点引进水源热泵机组制造企业。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积极发展金融、信息、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物流等产业,力争期末三产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树立大景区、大景点、大旅游建设思路,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和城市休闲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和现代物流业,推进形成商厦、专业市场、特色街区等不同形式的商贸业态,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建立综合物流信息中心。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是新安江水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文化娱乐、运动休闲、养生保健业等特色服务业,发扬地方节庆文化,培育养生养老产业,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省循环经济试点省的建设要求,积极推进市循环经济“770工程”,组织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可替代材料,努力降低原材料消费,提高工业废水、废气、废物和余热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鼓励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扎实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积极采取就地消纳、制作商品有机肥、沼气处理、污水净化等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加快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在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以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为示范,建立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试点。

(二)开展低碳能源体系构建行动

能源活动是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转变能源发展战略,建立低碳能源体系是打造低碳城市的重中之重。低碳能源体系的建立以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突破口,最终实现能源活动减碳的目标。

以优化能源结构为重点实现结构减碳。以创建国家级绿色能源县、省清洁能源示范市为抓手,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逐步替代煤炭、油品等高碳的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在初始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十二五”末达到7%左右。对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和增量实施控制,相应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以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为重点强化低碳。积极发展以水源热泵和太阳能利用为特色和重点的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新安江水能优势,在公建配套建筑、公共建筑、社会事业建筑中积极推广水源(地源)热泵应用。推进光伏发电,在城区、新城开展光伏屋顶、光伏发电照明等工程。继续推进太阳能热利用的快速发展,在农村推广太阳能热水器,提高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在城镇推广普及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物结合应用。鼓励农村地区使用清洁能源,通过提高沼气建设补助标准,落实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结合水资源丰富的特点继续深度开发建设小水电,同时加强水电技术改造。

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突破点加快降碳。发展集中供热提高能效,因地制宜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重点加快热电厂和热力管网建设。合理规划集中供热范围,逐步淘汰集中供热范围内的分散小锅炉。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加强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开展城市建设低碳化行动

低碳城市建设的落脚点仍然是城市,“十二五”期间市将形成“一主两副两组团”的城镇发展格局,构建“中等城市(主城区)——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梯次衔接、功能配套的网络化、组团式空间结构体系。规划在新城建设、市区有机更新、中心镇培育等方面充分体现低碳理念。

以城市建设低碳化为要求加快新城建设步伐。结合城市拓展和有机疏散发展方向,有序推进大城东新城、洋安新城、桥东新区等规划建设和管理,将“聚、密、联、新”的理念贯穿到新城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聚”要实现新城的集约发展,重视新城的集聚效应。“密”是建设紧凑型城市,提高新城的土地产出率,优化市政、居住区、商业街等配套设施建设。“联”是注重新城的内联和外联,加快发展新城与中心城区的快速交通联系,并加强各大新城内部的公交系统建设。“新”是创新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鼓励在新城建设中采用低碳设计、低碳材料、低碳布局,尤其是重点建设低碳建筑。

以城市有机更新为契机推进市区低碳改造。坚持集聚发展,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市区退二进三,加快市区工业企业搬迁工作,鼓励企业在搬迁转移过程中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档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腾出更多空间发展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解决城区交通拥挤问题。提高城区绿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实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5%。继续实施“五路千盏”工程,逐步改造市区内主要道路的路灯为节能光电产品。

以中心镇培育为重点推进城镇建设融入低碳理念。在市梅城和寿昌副城,乾潭和大同组团的培育过程中,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功能布局、人口集聚等方面充分体现紧凑性的特点,在用材、用能、用地、用水等方面充分体现节约的理念,降低城镇发展建设中由于空间拓展,基础设施建设耗用建材、增加交通运输等方面带来的碳排放,以低碳的理念丰富城乡统筹的内涵。

(四)开展低碳技术推广应用行动

技术创新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两大创新之一。市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围绕低碳技术发展,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深化服务管理,抢占低碳技术制高点。

着力发展低碳技术。以科技强市建设为载体,突出低碳技术的发展,重点促进以风能太阳能互补LED路灯等产业化为代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以磷酸铁锂电池产业化为代表的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以满液式水源热泵、低温余热发电的推广应用为代表的高效节能技术;以新型换热器的研发为代表的热泵和空调技术的变革和产业化,以及分布式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技术、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高效利用技术等。

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围绕低碳技术发展,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共同作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抢占低碳技术制高点。

着力搭建创新平台。由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搭建多种低碳科研平台,建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农村能源利用等方面的专业化研究机构。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推广成熟适用的低碳先进技术和产品。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层次人才的合作,为低碳建筑建设、低碳产品开发等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利用排放贸易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等减排机制,积极吸取国内其他低碳试点省份和城市的经验,建立低碳城市发展合作机制和低碳城市联盟。

着力深化服务管理。培育沼气、太阳能热水器、水源热泵等科技服务工程公司,为城乡沼气、太阳能热水器、水源热泵工程及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服务。加强对低碳建筑应用管理研究,建立建筑碳排放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体系等。加强低碳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做好专利申报工作。

(五)开展碳汇林业建设行动

抓住“森林”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优势条件,利用丰富的森林、湿地、水资源,构建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不断提高生态固碳、减碳能力。

提高森林固碳能力。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提高森林质量。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加强荒山荒地的改造力度,全面实施矿山复垦复绿整治工程,保持森林覆盖率。加快低产林改造步伐,提高森林蓄积量和质量,增加单位面积二氧化碳吸收量。合理调整林分结构,强化森林经营管理,增加现有森林植被的碳汇能力。

增强绿化减碳能力。建设城市生态廓道,实施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城市主干道沿线生态化改造,全面提升沿线绿化景观和植物固碳能力。比选和增加固碳减碳能力强的绿化树种,优化绿化植物配比方案,按照网络化、多样化、立体化、生态化标准,扩大绿化数量,提升绿化品质。提倡道路绿化阔叶化、公园绿化乔木化,最大限度发挥绿化的减碳效益,增强绿化碳汇建设能力。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和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工程,继续深化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粪便三大面源污染治理,巩固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成果,完成碳酸钙、电镀行业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千岛湖水域和新安江主城区水环境整治。切实加强环境监管,认真落实重点污染源企业长效管理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六)开展低碳生活构建普及行动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人民的低碳社会责任观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动员和鼓励居民实践低碳生活,使低碳城市建设成为人人参与的自觉行动。

倡导绿色办公,引领示范低碳行动。切实发挥党政机关在节能减排减碳方面的表率示范作用,结合水源热源技术应用加快对政府、商务办公大楼进行低碳化改造。政府采购中加入低碳相关要求,选用节能电脑和办公设备。推广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实现无纸化办公,建立办公大楼能源需求与使用管理系统。鼓励电视电话视频会议,减少公务用车出行等。

倡导绿色出行,推进交通领域减碳。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建立城乡一体化公交运营模式,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完善线网、站点布局。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环保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逐步以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进行更新。推进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完善自行车专用道和停车场地设置。完善智能化交通体系,建立高效运输综合管理系统。深入开展无车日活动,提倡拼车出行,组织系列绿色出徒的主体宣传活动,引导市民选择低碳出行方式。

倡导绿色建筑,推进建筑领域减碳。推广节能建筑,从优化设计入手,关注建筑整体、长期的使用效率,强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提倡建筑材料循环使用,鼓励建设精装修建筑,打造“百年建筑”。优先在行政办公、商务、金融、中小学、医院等公共建筑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推行建筑节能绿色评级,严格执行省市建筑节能管理条例。降低住房过度建设引起的碳排放。

倡导绿色消费,鼓励生活用品减碳。提倡生活简单、简约化,采用节能的照明方式和科学合理使用家用电器;逐步限制直至取消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推行“绿色居家准则”,创建低碳家庭,促进人们日常生活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养成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四、重点举措

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抓好七大工程,为市的低碳城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一)产业低碳化工程

产业低碳包括产业结构的低碳化和产业本身的低碳化,“十二五”期间要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改造工业产业,加快农业的规模化发展步伐,全面推进产业化发展。

实施工业节能改造工程。建立低碳企业认证制度,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推进节能改造工程。实施高、低压变频调速、功率补偿节能技术、系统改造、机组优化配置等电力系统节能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低效电机、风机、水泵、空压机等耗能设备。实施循环流化床、粉煤和水煤浆燃烧、分层燃烧、节煤固硫浓缩液、保温等燃煤(油)锅炉节能改造,更新改造低效工业锅炉及其辅机系统。推进重点用能企业清洁生产,推动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

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工程。以新安江、黄饶、梅城-七里泷、大慈岩等五大旅游综合体建设为重心,积极创建高等级旅游景区;以三都渔村、胥岭-罗村等五大魅力乡村旅游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规划建设清凉、特色风情小镇,拓展养生保健旅游、民间文化体验、运动休闲旅游,强化整体形象宣传和旅游促销。推进实施商业网点工程建设,培育消费新热点。建设高端养老综合体,着力打造区域养老基地。建成杨村桥、更楼两大物流基地和乾潭、大同两个物流配送站。

(二)可再生能源发展工程

可再生能源是清洁、低碳甚至无碳能源,“十二五”期间要加大力度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实现市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翻几番。

积极推进水源(地源)热泵应用工程。重点在宾馆、商场等公建配套建筑,行政办公、商务、金融等公共建筑,中小学、医院等社会事业建筑中应用,充分利用浅层水温(地温)资源,提供采暖、制冷和热水供应。“十二五”末累计启动水源热泵建筑应用100万平方米,完成8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洋安新城和桥东区块无空调外挂机的目标。

大力推进太阳能利用工程。推进光伏发电城市应用。在城区、新城开展光伏屋顶、光伏发电照明等光伏发电应用。在农村,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实现2015年农村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达到60%以上。在城镇推广普及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物结合应用,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扩大居民住宅、医院、宾馆饭店、公共浴室、体育馆和学校等公共建筑的使用范围。“十二五”末累计启动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200万平方米,完成160万平方米,实现新建居住建筑太阳能覆盖率达到85%以上。

实施农村地区清洁能源利用工程。实施大中型沼气和户用沼气等一批农村能源示范项目,新建沼气池100座,沼气年产气量将达到350万立方米左右。同时加大农村沼气使用宣传力度,强化技术培训和管理。加大项目投入补助额度和建设规模,积极争取各级农村沼气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农村沼气建设规模。

继续推进小水电开发建设工程。实施“千站改造惠农保安工程”,加快老电站更新改造进程,“十二五”期间对钦堂乡胜利和大溪边电站、杨村桥镇徐洪电站、航头镇公曹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做好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规划至2015年新增水电装机1万千瓦左右。加快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提高电力调峰能力。

(三)低碳技术人才培育工程

技术创新是市低碳发展的两大核心之一,要通过产品创新以及工艺创新等各种途径提高能源效率或增加低碳能源供应,减少经济社会系统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技术创新上谋求出路。

实施低碳创新平台建设工程。依托浙西科技孵化城的建设,有效集聚科技要素、孵化科技企业,提高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积极吸取国内其他低碳试点省份和城市的经验,借鉴先进低碳技术以及先进的规划理念,通过论坛、交流培训会等各种途径,打造低碳发展联合平台。

实施低碳技术服务培育工程。培育3~4家水源热泵、沼气、太阳能光热利用等科技服务工程公司,为城乡沼气、太阳能热水器、水源热泵工程及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服务。

实施干部专业人才培训工程。分类培训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采取就地培训和外出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交流,提高干部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坚持分级分类、结合需求,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层次、高水准的低碳人才队伍。

(四)低碳建筑应用工程

以创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为抓手,以实施建筑能效标识体系为亮点,以推进低碳建筑示范工程为着力点,有力推进低碳建筑工程的实施。

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在全市积极引导和鼓励推广水能、太阳能和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沿新安江两岸和城区内全面推广应用太阳能和水源热泵系统,村镇重点推广太阳能和沼气的建筑应用。在城市规划区内所有新建建筑必须应用可再生能源。并有计划地逐步改造已投入使用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争取至2015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40%以上。推广地表水水源热泵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80万平方米,实现60%符合条件的政府建筑开展水源热泵改造,太阳能热利用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320万平方米。

实施建筑能效标识体系建设工程。率先建立建筑能效标识体系,对居住建筑及普通的公共建筑的低碳节能改造,采取自愿性标识。对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作为突破口,实行强制性标识,以保证节能改造效果,推进节能改造工作。“十二五”前三年在城区先行建立,后逐步推广。

实施低碳建筑示范工程。组织实施低碳建筑、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利用示范工程,选取桥东城市客厅综合体、城西休闲旅游综合体中的标志性建筑作为可再生能源示范建筑、选择2~3个住宅建成低碳住宅,选择黄龙月亮湾、半岛凯豪等建成低碳宾馆,安排机关办公楼节能改造,鼓励政府部门带头示范。

(五)低碳交通推行工程

“十二五”期间,全面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行使用清洁能源环保汽车,提升城市交通的信息化水平,努力促进交通减碳。

实施公共交通优化工程。将更多资源和优惠政策配置到公交系统,通过公交优先为重点带动城市整体交通结构的优化。发展快速公交系统,逐步开通中心城区与新城的快速公交路线。及时优化已有的公交线路布局,加密公交线路班次,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和能力。改进出租车车型和服务水平,提高出租车车载率。探索公交免费运营的财税、管理、运营等创新体制。配合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适度控制私家车规模和使用。在城市周围一些大的客流集散点预留场地(停车+换乘),减少入城汽车流量。

实施清洁能源环保汽车推行工程。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环保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逐步以混合动力、天然气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进行更新。建设天然气加气站,天然气加气站宜与加油站合并建设,新建加油、加气、充电多功能站,或对已有加油站进行加气、充电改造,以满足新能源动力汽车的需求。

实施智能化交通体系建设工程。提升现有城市交通的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智能交通,建立高效运输综合管理系统,为公众提供实时、便捷的交通信息服务。“十二五”期间,重点在中心城区先行启动。

实施道路畅通工程。优化路网结构,提升道路、公路的级别,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实现快捷、畅通、高效、安全的运输环境。

实施水路运输提升工程。积极利用富春江航道提升的契机,加快港“十里埠”、施家、大洋等综合作业码头及与之相配套的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水路运输能力和客货运量。

实施低碳交通宣传工程。深入开展无车日活动,提倡拼车出行,组织系列绿色出行的主体宣传活动,引导市民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借助电台、电视等媒体宣传低碳交通、绿色出行,并借助公交广告大力推广低碳出行理念。

(六)碳汇建设工程

发展碳汇资源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选择,有利于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十二五”期间要大力推进林相改造和绿化工程,完善生态环保设施,努力提高碳汇能力。

实施森林提质工程。结合山区居民搬迁,积极推进退耕还林、旧宅基地还林等工作,保持森林覆盖率稳定。按照建设碳汇林的要求,推进山体林相改造工程,提高单位面积森林的固碳能力。继续推进珍贵树种发展,发展材质优良、用途广泛、观赏性强、培育前途大的珍贵乡土树种资源,在成功创建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实施城市增绿工程。深化城市绿化、山区绿化,加强平原绿化、村庄绿化,注重道路绿化、河流绿化,建设城市公园、沿江湿地公园,增强城市“碳中和”能力。争取完成绿化造林4万亩,建成3个绿化示范乡镇,建成15个市级园林绿化村,25个县级绿化村。

实施“新安江秀水保洁”工程。加快城东截污纳管,实施城东污水处理厂新增日处理1.9万吨污水工程;完成叶家至江村埠段、白沙大桥桥北至大桥段污水管网和洋溪污水泵站及配套管网建设。推进污水分散式生态处理工程。完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推进梅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治理梅城九坞、下涯和杨村桥垃圾填埋场等已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完善乡镇(街道)中转站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能力。“十二五”末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率达到45%。

(七)低碳示范创建工程

社区和家庭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元,建设低碳示范社区,有利于引导人们形成低碳化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十二五”期间要积极实施低碳示范社区和低碳示范家庭创建工程,营造低碳生活氛围。

实施低碳示范社区建设工程。借鉴国际低碳社区、“碳中和”社区成功经验,按照全市统一要求,选择五个左右的社区(村庄),给予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建设低碳示范社区。倡导低碳物业管理,设立社区物品再生中心,负责社区废弃物分类回收和再生利用,组织开展社区闲置物品的交换、回购和再出售,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加快制定低碳社区的评价体系和认定标准,对参建社区的碳排放进行跟踪调查,并进行公示对比,实施低碳示范家庭建设工程。引导社区居民开展低碳生活,结合低碳社区创建,选择1000户左右的家庭,建设低碳示范家庭,促进人们日常生活由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养成健康、低碳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消除碳依赖。

实施低碳机关创建工程。切实发挥党政机关在节能减排减碳方面的表率示范作用,结合水源热源技术应用加快对市级机关进行低碳化改造。

五、规划保障措施

(一)建立低碳政府,保障低碳发展的领导力

加强机构建设,强化组织保障。按照的要求,市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全市低碳城市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相关职能部门按责任分工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乡镇(街道)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低碳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落实。全市形成市和乡镇(街道)分级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

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认真落实节能、循环经济、新能源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抓紧制定建设低碳城市配套的政策和措施。依托市被列为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的契机,加强节能减排减碳、低碳技术研发、碳交易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市现有财政政策向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倾斜。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内各类补贴、奖励资金等。优先保障低碳城市建设项目建设用地、环境容量等政策优惠。对重点低碳产业发展项目优先列入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重点项目计划,并在政策范围内对各项税费给予优惠。

明确任务考核,强化推进机制。制定低碳城市建设专项行动计划,研究制订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碳排放统计、监测方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完善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深化能源计量,强化对重点乡镇(街道)、重点能耗企业的监控,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开展市碳排放基础情况调查摸底,作好任务考核的基础工作。健全干部考核机制,分解下达各地和各有关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由市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签订低碳城市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把低碳城市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培育低碳企业,保障低碳发展的执行力

以低碳技术及设备研发应用为重要手段,进一步提高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进节能减排减碳,实现企业的低碳转型。探求建立低碳企业认证制度,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管理和考核,加强节能市场开发。同时以科技型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和新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以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培育为重点,加强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

(三)构筑低碳市场,保障低碳发展的生命力

建立绿色碳汇基金,鼓励个人认购碳汇林,为个人“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购买碳汇,履行义务植树”,实践低碳生活建立平台,推动全社会参与碳汇建设事业;研究建立多元化的低碳金融市场,开展绿色信贷;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和鼓励民间资本对低碳项目进行资金投入;发展能源合同管理,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激活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市场和配套资金市场,鼓励公共财政负担的机构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推行碳标识和建筑的能效标识体系等,提高低碳产品和低碳建筑的市场竞争力。

(四)培养低碳公众,保障低碳发展的推动力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以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和方法,大力宣传低碳城市建设的理念,开展节能减碳全民行动,加强低碳文化的传播普及,推行“绿色居家准则”、“低碳家庭”节能计划,促进人们日常生活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大力宣传“低碳城市建设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理念,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中纳入低碳城市建设教育内容,加强低碳知识培训普及,宣传节能减排政策和先进典型。开展低碳产品设计比赛,鼓励大专院校和企业积极参与,并进行积极宣传。开展低碳行动志愿服务,鼓励各社会团体开展低碳志愿者行动。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信息公开窗口向群众公开本规划,让更多群众了解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措施。积极开展“绿色饭店”、“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将低碳生活的理念落到实处,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低碳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