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市委劳动保证策略发展规划范文

市委劳动保证策略发展规划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市委劳动保证策略发展规划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市委劳动保证策略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西郊现代化生态市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指导和推动我市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省、市的劳动保障法规政策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现编制《市“十二五”劳动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劳动保障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黄金期。“十一五”时期,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社会保险政策覆盖城乡、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实效、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劳动保障基础建设不断优化,“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为维护全市改革、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出台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基本形成促进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重点加强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工作。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十一五”期末,全市城乡就业人员达到37.62万人,其中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实现新增就业岗位28549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037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充分就业社区”实现全覆盖。转移农村劳动力24240人次;吸纳外地劳动力24000人次。镇(街道)劳动保障站工作不断深入,就业服务体系和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基本覆盖全市。

——社会保险政策覆盖城乡。出台基本养老、医疗保障办法,开展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老年居民生活保障,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至“十一五”期末,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13064人,120864人、40977人、120398人、70038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参保31425人,新增失地农民实现“即征即保”。出台《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意见》。从2010年1月1日起,凡符合条件、年满60周岁的我市城乡居民享受到政府提供的70元基础养老金。社会化管理工作日趋完善,建立了376个退休人员自管小组,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全市共有400876人参加合作医疗,其中农民392175人、居民8701人,参合率达98.8%。2009、2010年新农合人均筹资额分别为188元、220元,达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现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药店共计16家、定点医院共计55家,职工医保所有参保人员均享受门诊统筹。

——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实效。“十一五”期间,不断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立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龙头、以各职业学校、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和乡镇(街道)成校为主体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形成了以技能培训和素质适应性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模式。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高技能人才总量有所增加,技能劳动者素质结构得到改善。“十一五”期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3367人,高技能人才培训2344人,再就业培训5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9807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断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得到加强。市技工学校加大招生力度,优化师资力量,加强校企合作。与杭氧、杭叉两大集团公司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签订招生协议,实行人才订单培养与定向推荐就业。“十一五”期间,共录取新生2013人,培养中级工以上毕业生1437人,学生毕业实习率达到100%,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

——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贯彻《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制度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劳动争议仲裁依法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十一五”时期共立案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992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2267.4万元,为企业挽回损失458.67万元。充分发挥劳动监察职能,“十一五”期间受理各类举报、投诉等案件1383件,清欠工资1839.3万元,退回押金242519元。全市各乡镇街道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中队,网格化体系逐步建成。进一步加大信访工作处理力度,积极化解各类劳资纠纷矛盾,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初步形成。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得到进一步贯彻。最低工资标准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不断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得到广泛推行。

——劳动保障基础建设不断优化。劳动保障机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网络。增设医保科、法规科(信访室)、信息中心。劳动保障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劳动保障信息化(“金保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实现298个行政村劳动保障服务室全覆盖。通过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效开展,劳动保障系统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能力建设取得实效。

二、“十二五”面临的基本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处于全面推进“西郊现代化生态市”建设,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关键时期,也是劳动保障事业向政策更完善、制度更健全、管理更高效、运行更稳健方向迈进的重要时期。近年来,劳动保障工作的地位不断提升,作用日益突显,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市委、市政府对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视,我市经济保持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以及人民群众对改善民生的期待都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充满机遇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十二五”时期的劳动保障事业面临的挑战。

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十二五”时期,劳动力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将存在。随着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技能人才队伍在总量与素质结构上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劳动者整体技能水平偏低,高技能人才缺乏,培训规模和发展速度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技能培训有待加强。新增城镇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任务艰巨。社会保障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等诸多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基本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基金将面临较大的支付压力。社会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在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公平待遇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现。

3.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任重道远。“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的调整将使劳动关系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劳动关系调整工作将更加繁重。此外,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深入贯彻,劳动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必将对劳动关系调整提出更高要求。

4.加强公共服务基础势在必行。劳动保障工作日趋繁重,农村劳动保障基层组织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劳动保障信息化和社会保障水平都有待加强和提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事多人少的矛盾突出,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些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三、“十二五”时期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富民强市”战略,紧紧围绕就业优先、保障为基的主线,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着力扩大就业规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全面推进“西郊现代化生态市”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城乡劳动者体面就业,加快实现全民社保的目标,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城乡统筹原则。坚持以劳动保障制度、人员、场地覆盖城乡为目标,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基层服务网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实现城乡统筹共居共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目标。

——坚持收入分配原则。坚持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职工工资稳定增长。通过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提高社会平均收入水平,进而调节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实现体制机制公平和谐的目标。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大财政对劳动保障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形成稳定财力支撑。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运行的公开透明和安全完整,构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三)发展目标

指标名称

预期目标

一、就业培训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2.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

充分就业社区、行政创建

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

4以内

培养(引进)高技能人才

0.5

职业技能培训

4

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8.5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2.5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13.5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7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14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

7.5

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9.5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100

三、工资和劳动关系

最低工资标准

逐年提高

劳动合同签订率

98

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率

75

劳动争议案件办结率

95

企业劳动用工书面审查覆盖率

97

四、主要任务

(一)以两创工作为抓手,推动充分就业

以创建充分就业市和创业型城市为重点工作,着力优化就业结构,改善就业环境,统筹城乡就业,逐步形成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十二五”时期,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以全民社保为目标,完善社保体系

围绕扩大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分别达:12.5万人、13.5万人、7万人、14万人、7.5万人。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逐步提高合作医疗人均筹资额,参合率达99.5%左右。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职业培训

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整合全市职业培训资源,加大培训投入,发挥企业、职业学校、培训机构、政策导向、技能竞赛的联动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明显提高,再就业培训率和培训后再就业率均达到60%以上。中级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总数的比例达到16%以上。

(四)以和谐稳定为宗旨,促进劳资共赢

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提升调处能力,加强基础调解组织建设,基本实现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不断推进最低工资保障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以网格化、网络化管理为基础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系。弱势群众的劳动保障权益得到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社会各类群体利益关系更加协调平衡,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五)以基础建设为重点,提高服务水平

实现覆盖全市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平台,建成充分共享、高效运行全市统一的集中式数据中心。深化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强化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队伍建设,提升劳动保障公共服务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

一是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改善就业结构、扩大就业容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不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促进就业和发展经济的良性互动。实行更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小额担保力度,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在政府主导性投资项目中,加强对就业影响的评估。完善失业动态监测和就业相关数据调查制度。实行更加有利于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的灵活就业政策,鼓励和扶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非正规组织就业。完善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群体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加大再就业资金支持力度。

二是完善城乡统筹的就业机制。以推进创业型城市和充分就业城市创建为载体,多层次拓展就业渠道,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完善创业机制,扩大扶持对象范围,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降低劳动者创业成本和风险,促进城乡劳动者、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转移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以创业促就业,扩大就业范围。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创业园区建设,建设一批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和高校毕业生创业园、见习基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高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退伍军人等人群自主创业,推动全民创业。

三是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失业人员的失业登记制度,加强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提高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统筹管理,巩固完善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劳动保障室平台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扶助困难群体再就业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方面的基础作用。

(二)完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扩大社保覆盖面。认真贯彻《社会保险法》,做好新老制度衔接。围绕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扩面工作。加大对纳税未参保单位督保力度,重点推进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劳动者、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参保缴费工作,做到应保尽保,逐步实现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迈进。

二是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体系。不断整合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障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制度相结合的医疗保障模式。完善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管体系,加强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完善医疗保险一卡通信息系统,实现各统筹地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三是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适时调整失业待遇水平,完善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再就业,开展转岗培训,提高失业保险基金使用效率。根据新《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保险进行调整。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探索解决非单位职工的生育保障问题,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

四是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安全。建立地税征收、社保使用、财政管理的监督管理体系,把基金监督工作贯穿到社会保险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健全制约机制,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要情报告制度;加强行政监督队伍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挥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三)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实效

一是全面推动劳动者技能培养。结合人才强市、科技兴市战略,认真贯彻国家、省、市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培训工作。以通用型性强、技术含量高、社会需求大的职业工种为重点,组织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倍增工程。坚持职业培训机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方向,形成以各职业学校、社会培训教育机构为主体、分布合理、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补贴和政府津贴制度,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激励、使用、交流机制和评选表彰制度,推动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探索开展对企业技术骨干实行直接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

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发挥现有培训力量,依托职业院校、技校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结合岗位需求,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加强实用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再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同时,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转移就业能力。加快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导、行业配合、学校参与、社会支持、个人努力的技能劳动者培养工作新格局。加强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能力建设,建立校企合作的技能劳动者培养制度。进一步完善面向市场、运行有序、管理高效、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和政策体系,加大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的就业技能。

三是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组织实施体系,形成以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为主体,以企业业绩评定和学校课程考核为补充的职业技能鉴定格局,培育科学规范和公开、公平、公正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者就业和技能成才过程中的导向作用。鼓励行业、企业和全社会开展各种类型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在大中型企业普遍实行高技能人才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加强公共实训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技工学校,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四)加大劳动关系调处力度

一是加强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劳动关系和工资法规体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指导企业依法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进一步推进小企业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小企业特别是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逐步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

二是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提升劳动争议处理效能和质量。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提高镇(街道)、村(社区)调解组织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率。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劳资沟通对话机制,加强企业自主解决劳动争议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坚持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三方性原则,完善办案机制,提高办案质量,增强咨询、调解、仲裁等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加强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报告、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完善维稳工作长效机制。

三是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不断健全企业工资收入分配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职工工资稳定增长。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扩大集体合同制度的覆盖面,提高集体协商的实效性。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帮助劳动者解决因企业欠薪引起的临时性生活困难,维护社会稳定。

四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程序,完善制度,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强化日常巡视检查、举报专查和劳动用工书面审查,加大对各种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打击力度。加强“两网化”管理,对用人单位实行动态监管。推进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的建立。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和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建设,积极防范处置企业拖欠工资行为,推进和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形成维权的长效机制。

(五)提高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加快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加大对劳动保障信息化软硬件、经费、人员等建设的投入,建立强有力的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大业务流程优化和系统整合的实施力度,完善数据采集体系,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构建集业务管理、基金监督、决策服务、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劳动保障信息平台,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劳动保障办事窗口和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推进“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完善咨询服务体系。

二是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加大财政投入,重新选址建造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行政村劳动保障服务要做到“五个一”(即一张信息网;一站式服务、一张社保卡、一块显示屏、一个宣传栏)。

三是加强劳动保障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树立大局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充实和加强工作力量,落实学习激励举措,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岗位廉政教育,深化效能建设,积极造就一支业务素质高、思想作风硬、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劳动保障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