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义务教育发展工作规划范文

义务教育发展工作规划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义务教育发展工作规划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义务教育发展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健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着力缩小校际之间差距,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接受优质义务教育的需求,努力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为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2012年底前,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2014年底前在全市率先实现区域内较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年度目标

年秋季起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行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2012年底前,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2013年建立健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2014年底前在全市率先实现区域内较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按照我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12年前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一教学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配置标准”的总体要求,于年完成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任务,其中100%的学校教学仪器配备达到《省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试行)》和《省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试行)》第一种方案配备要求,学校办学条件全面优化;100%的学校图书装备达到《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要求。到2013年,基本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改造任务。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深入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等“三项主题活动”,组织教师技能大赛,提升广大教师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以区为主的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区域内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每年交流人数要达到应交流人数的10%以上。开展区属地受援学校对口支教工作,落实支教服务期制度。配齐配足学科教师,满足开齐开足课程的需要。每年有计划地补充教师,到2015年编制内专任教师达95%。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培养计划,大力开展校长和教师培训,教师培训经费按规定比例核定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完善师德监督考核机制,提高全体教职工师德水准。2014年实现教师配置基本均衡,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形成比较合理的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

(三)整合优化义务教育资源

适当整合和撤销部分薄弱学校,采取合作办学等方式,试行小片区管理,密切优质校与一般校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关系,在教育教学、干部调配、师资安排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管理和评价,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提升,进一步缩小区域之内、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

(四)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扩大城镇中小学办学容量,新增学位,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公办义务教育比例大幅度提高,2012年全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比例要达到80%并逐年提高,2015年达到95%以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享有同等的义务教育政策。健全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有效机制,落实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教师编制、津贴。完善残疾少儿随班就读的办法和保障体系。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帮助学习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妥善解决严重不良行为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五)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并率先在2012年建立小学减负机制。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推广的有效机制。全面实施“阳光体育”工程,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90%以上。2012年前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和省颁规定的课程,并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积极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信息化的应用。年实现辖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水平达到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规定标准,并开始逐步为中小学校配置课堂录播系统。2012年探索交互式电子白板、移动互联教室等高层次的“班班通”模式在区域中小学校的建设。2013年建成网上教研系统、网上教师培训和教育资源网站。2014年实现区内中小学有一套能录制校级优质课程的录播系统进学校,具备为市、区两级资源平台大规模生成网络优质课程的能力,以促进教师培训、学科教研和资源建设等活动的开展。2015年实现不同层次共存(移动互联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或交互式一体机教室、普通多媒体教室等模式共存),覆盖全区中小学校的“班班通”,并在市、区原有资源平台的基础上,引进能满足教学一线基本需求的网络教学资源库、教研平台、电子备课平台,充分利用市级在线教育服务平台的建设,利用市、区两级教育城域网和“校校通”的已有基础,具备应用信息化资源全面服务学生、服务课堂的能力。通过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应用,把现代教育充分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实现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育技术装备的标准化、教学资源的数字化、教研和教师培训的网络化;通过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更广泛的范围,促进在全市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装备、教学资源、人员、教育理念等教育要素的均衡发展。

四、配套项目

(一)重大项目

1.青少年身心健康工程。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建设,落实青少年校外文体活动场所建设,进一步开放中小学体育设施。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健全完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配齐专职教师,设立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

2.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名师工程”和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实施学科带头人培养管理办法。推进校长储备计划。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完善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体系。实施优秀教师、校长境外培训计划。至2015年,新增特级教师10人、省学科带头人15人、市专家型教师30人、市学科带头人90人、市骨干教师300人、区学科带头人50人。

3.东部教育资源优化工程。加大对东部学校软硬件建设,优化师资配备,优先骨干队伍的培养;争取市教育局政策支持,在东部有条件的学校招收一批在音、体、美、科技等有专长的学生,带动生源质量;鼓励优质学校开办分校,促进校际联合与合作,高起点、高标准开办新校,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提升东部学校办学水平。

(二)试点项目

1.区域特色学校建设的试点。抓好部分特色学校建设实验工作,促进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和办学的个性化的形成,使学校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拉动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为学校的个性发展注入新思路。一校一特,一校多特,进一步促进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2.素质教育改革试点。抓好“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在师资培训、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活动、教育评估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教学模式改革的试点。开展中小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确定15所不同类型的学校作为试点,积极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确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进一步全面提高我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4.名师培养引进机制的试点。建构“三平台”师资队伍培养机制,通过教师自主发展平台、团队协同发展平台、名师引领发展平台,开展名师梯级培养机制的试点工作,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机制和促进名师成长的管理机制。建立特级教师等名师、名校长的引进机制,培养一批有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和风格、有影响力、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中小学名师,全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优秀的教师队伍。

五、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性选择,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区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组织保障

要将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贯彻国家和省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紧迫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单位。建立由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机制,人事、编制、教育、发改、财政、建设等部门要按职责分工落实相关工作,加强联动,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投入保障

切实落实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义务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保证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年增长。按照规定征足、管好、用好教育费附加,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义务教育,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四)法制保障

进一步推进教育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依法行政,依法保障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落实教育的公正性和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推进教育普法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法制观念,形成依法治教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通报制度,将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作为区政府奖惩的主要依据和对其有关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不力、未完成任务或者有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定行为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