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市级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序言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和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精神,结合实际编制。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发展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发展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背景
第一节“”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时期,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强市、科教强市”和“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抢抓机遇,狠抓落实,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发展之路,保持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规划确定的多数目标提前或超额完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年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2321.2亿元、35788元和142亿元,实现了比“十五”末翻一番的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年均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利税总额、粮食年平均产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均提前一年超额完成“”规划目标。“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取得重大成效,五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788.7亿元,超过规划目标一倍以上;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工程和项目顺利实施,全市工业领域实施千万元以上投资项目4783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39.1亿元,奠定了持续增长的基础;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带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工业经济实现倍增式提升。装备、有色、石化等主导产业优势进一步巩固,硅光伏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风电轴承、叶片和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243.8亿元,比2005年的566.1亿元翻了一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14亿元,比2005年的359.8亿元增长了1.82倍,五年年均增速20%,其中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5%,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我市荣膺“中国制造业名城”、“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硅材料及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节能环保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行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超亿元的达598家,其中:超300亿元1家,超100亿7家,50-100亿元4家,10-50亿元29家。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期间,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三大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全市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粮食产量连续5年维持在230万吨左右。牡丹、核桃、蔬菜、烟叶、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批优势特色农业集中区和产业基地,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7%,产业化经营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52%。
服务业发展提速,产业整体实力得到增强。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37.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4%。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新型商业业态快速发展,金融证券等高端服务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现代物流初具规模。旅游景区建设日益完善,旅游商品不断丰富,牡丹花会规模和档次逐年提升,城市知名度显著提高,先后荣膺“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基础设施支撑作用明显增强。郑西高铁客运专线建成通车,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竣工投用,连霍高速加宽工程快速推进,洛栾、洛卢高速和洛吉、洛偃、洛宜快速通道等干线公路开工建设,区域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完善。“”期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73.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909.85万千瓦;初步形成了城市以500千伏为主干网架、辖县(市)以220千伏为主干网架、110千伏为主力配电网架的环网或辐射网络供电格局。安阳至天然气管线项目、西气东输二线境内干线工程顺利推进,实现了气源建设的飞跃。供热技术改进、覆盖半径扩大,居民集中供热户数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五年累计完成41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引黄灌溉二期工程已全面开工,前坪水库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期间,积极实施“村村整治、百村示范、千村达标”工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油(砼)道路通组通户、居民用电户户通、饮水安全改造等公共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城镇化加速推进。市区沿洛河两岸对称发展,新区开发建设和洛北旧城区升级改造同步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形象大幅提升。新区核心区道路交通、生活设施、绿化工程逐渐完善,完成了全市行政中心向新区的转移,“成规模,聚人气,出形象”的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拓展区规划建设取得初步成果,路网、管网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厂房一期工程基本完工,一大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旧城区升级改造进展顺利,“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道北二路、九都西路等城市干道以及瀛洲桥、凌波桥建成通车,西苑桥、桥加宽改造顺利竣工,拉大了城市框架,打通了连接洛河两岸产业集聚区的物流通道,方便了群众出行。城市面貌和功能的提升大大增强了我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建设目标正逐步实现。“”期间,在试点的基础上,加大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力度,制定实施了鼓励农民进城的政策措施,推进了土地集约利用,加快了农民向城镇转移,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6%。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期间,“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四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获批,实现了省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获批;中信重机技术中心、中钢洛耐研究院技术中心、LYC技术中心等3家企业技术中心跨入“全国企业技术中心百强”行列。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各类研发机构16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国家工程实验室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位居省前列。科技成果丰硕,五年共荣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1513项,其中国家和省级奖168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位居全省第一);专利授权量4044件。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成功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并服务于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先后荣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市”及“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称号。
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意识大大增强,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缩减,审批程序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加快推进,公用事业改革成效显著。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与央企的战略合作扎实推进,一批重大扩能扩产、改造升级项目在洛实施,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劣势企业市场退出力度加大,企业政策性破产、破产重组取得积极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速,准入领域和行业逐步放宽,呈现出规模扩大、增速提升的良好态势,已经撑起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整合组建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一批经营型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有序推进。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期间进出口总额72.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48.9亿美元,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竞争力逐步增强。3家企业成功上市,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加大;5年累计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082.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8.7亿美元,提前3年实现了“”的预期目标。积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大型企业走出去,对外多方位合作取得进展。牡丹花会的经济文化交流平台功能不断增强,成功举办了2009世界邮展,创下了世界邮展史上参展成员最广泛、邮品贸易量最大、参观人数最多的纪录。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期间,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大力实施碧水蓝天、青山绿地工程;强力推动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节能降耗和环境整治,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按期完成省定指标,5年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均超过310天,荣获“全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称号,并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国家验收。
民生改善取得较快进展。免费义务教育得到普及,教育“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职业教育扩展计划顺利推进,通过资源整合,职业教育规模和层次显著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五年累计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3万套;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城镇新增就业74.3万人次以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639元和5680元,是2005年的1.81倍和1.96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城乡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一批重大文化体育工程建设实施,有力提升了全市文化体育公用设施服务水平;一批文化艺术精品项目正在形成,主题文艺演出和大型文体活动屡掀高潮;成功举办了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城乡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日趋繁荣;社会治安状况不断改善,平安建设稳步推进。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长期性、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可以概括为:总量不够大、质量不够好、机制不够活、收入不够高。突出表现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缓慢,产业层次低、链条短,产业集中度不高,产品档次低、经营效益不佳;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高资源消耗、高能耗工业比重过大;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粗放增长方式没有实质性改变;服务业发展不快,生产性服务业受“大而全”、“小而全”经营模式影响发展严重滞后;历史文化、山水文化资源优势尚未充分有效发挥,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层次和品位有待提升;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尚未有效破解;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低,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企业经营、招商引资和人才成长环境亟待改善。总之,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得以解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任重道远。
第二节“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市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将面对诸多的风险和挑战,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市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面临的机遇: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交通运输枢纽地位”,为中部地区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指明了方向。按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国家出台实施系列支持中部地区崛起和促进生产力布局向中西部倾斜的政策措施,为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机遇。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连接中西部的重要节点城市,经济腹地宽广、产业基础雄厚,劳动力资源充沛,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交通条件、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巨大改善,已成为东部产业资本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十二五”期间,更要紧抓机遇,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实现新的突破。
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带来的机遇。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战略,为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能,推进消费升级拓展了空间,更为我市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消费品供给行业和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增加创业、就业,优化经济结构提供了机遇,为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格局增添了动力和政策保障。
城镇化加速发展带来的机遇。“”末,我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迈入了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区建设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县(市)新区建设积极推进,为今后较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扩大了空间;新区拓展区快速发展,洛偃一体化进程加快,17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发展,为加快我市城镇化建设步伐、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更好地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原经济区建设带来的机遇。为加快推进中原崛起,省委、省政府积极谋划建设以为主体、延及周边的中原经济区,并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中原经济区的区域副中心城市,迎来了加快提升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板块的机遇。
国家级产业基地获批带来的机遇。我市分别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认定为“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硅材料及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节能环保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我市优势产业进一步集聚和综合竞争力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促进文化发展,打造“华夏文化传承中心”带来的机遇。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主流文化,国家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市充分发挥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河洛文明,带来了绝好的机遇;国家加强文物保护和加大遗址保护、展示力度的各项政策措施,为我市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增加了更多支撑。
面临的挑战:
应对经济转型面临的挑战。经济结构不合理是长期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层次低,主要依靠“两高一资”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加大。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发展模式已成为今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挑战。
深化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体制机制问题是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难以有效解决的根源,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在经济、社会和行政体制等各领域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内生活力和效益。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羁绊,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当前,改革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改革深化将触及深层次的利益调整,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
同类城市发展增速带来的挑战。国内许多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对我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构成挑战。
社会矛盾凸显带来的挑战。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一些领域还比较薄弱,就业总量压力和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并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加速,必然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处理不当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总的来说,“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虽然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但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要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和巨大潜能,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全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节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综合考虑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要素结构、就业结构等现状,我市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和国际化加快推进阶段、综合配套改革攻坚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阶段性主要特征:一是经济社会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要素需求旺盛,而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约束日趋强化;二是发展方式转型迫在眉睫,国内消费增长强劲,经济增长对内需的依赖性逐步提高;三是创新型社会发展加速,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四是群众对公平、民主的诉求更加强烈,对改善民生和提高幸福指数的期望更加迫切,新旧矛盾交织。改革进入“深水区”,开放走向全方位。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原则
在战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更加广阔的视野,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立足现实,谋划未来,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为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福民强市”为总体目标,坚持“四个重在”,推进“产业兴市、创新活市、精神立市、依法治市”,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第二节指导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促发展。突破传统思维束缚,克服自满和封闭,创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模式转变,将解放思想贯穿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实现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的有机统一。
坚持结构优化促发展。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重心,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力度,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效益型转变,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好与快的有机统一。
坚持创新驱动促发展。以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强化创新服务,集聚创新要素,形成创新合力,将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有机统一。
坚持改革开放促发展。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与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强力推动市政公用等行业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和体制保障。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丰富方式、拓宽渠道、提高效率;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宏观政策指导和服务,实现改革与开放的有机统一。
坚持统筹协调促发展。统筹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关系,促进三次产业发展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城乡发展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将统筹协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坚持改善民生促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宗旨,将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把发展的立足点真正体现在富民、惠民、亲民、安民上,实现福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
第三章战略导向、战略定位和基本路径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与供给结构重大变化、增强经济抵御各种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第一节战略导向
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目标,有效有序地推动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等全方位调整,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大制造业改造、升级、重组的调整力度;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步伐,提升传统服务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农业基础性地位,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破解产业结构演变痼疾,形成有强大竞争优势、统筹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对经济发展有持续拉动力的消费模式和结构。
加强扩大内需的战略性引领。长期以来,投资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过大,消费比重偏低,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保障机制,处理好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加快推进城镇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合理引导消费行为。我市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必须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加大出口,发展对外劳务经济,形成投资、消费和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机制。
加快社会建设的战略性推进。在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以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抓手,把保障公平正义摆在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提高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和提高各级管理部门的社会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模式和方法;高度重视人口安全性和性别比,全面加强平安建设,确保社会的安定和谐及良性发展。
强化生态环境的战略性保护。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科学评价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的产业结构、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低碳发展。
加快体制改革的战略性突破。以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为导向,壮大市场主体,继续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坚定不移地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公平竞争、市场准入等制度的改革完善,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重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公务员分类管理和绩效考核等内容的改革。以完善市场机制为目标,理顺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强价格监督管理。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重点内容,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形成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性机制。
加快开放水平的战略性提升。以培育和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优势为目标,扩大国内外的合作领域,立足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握辖域内外发展的机遇和风险,彰显和加强我市对外开放的优势领域,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开展与国外企业开展多方位合作;加快完善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文化市场的建设,加大运作力度,遵循产业转移规律,提高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工作的层次与水平;高度重视开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开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节战略定位
准确把握省委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振兴战略构想,要主动融入、积极作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中谋划发展。在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做大、做强、做优自身,进而呼应周边,联动发展,形成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示范板块;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靠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努力打造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河洛文化传承两大品牌。
遵循在中原经济区中“努力当好一个示范、突出打造两个品牌”的发展思路,明确的城市定位,即通过五年的努力,把打造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市和重要经济增长板块、生态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特色明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和省副中心城市。
第三节总体布局
围绕城市定位,将“一中心五组团四支撑”作为“十二五”发展的总体布局,实现中心城市和县(市、区)统筹发展、集聚发展。“一中心”,即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按照“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带状发展、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加快发展洛北老城区、新区和洛偃一体化推进区。“五组团”,即按照向心发展、一体发展的思路,实现与中心城市紧邻的区、县、县、县、县抱团发展,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四支撑”,即按照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等四县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的潜在优势、后发优势,形成全市整体发展的强力支撑。
第四节基本路径
“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产业兴市、创新活市、精神立市、依法治市”的基本路径。按照融合发展的理念,统筹一、二、三次产业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与特色城镇化相融合,用工业理念推动农业现代化,将产业作为福民强市的重要支撑;全面推进观念、技术、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创新,切实增强整个城市创新的内生动力及活力;大力弘扬“精神”,全面提升的软实力和软环境,形成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着力营建规范的社会和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将依法治市作为福民强市的制度保障。
第四章发展目标
根据“”目标执行情况以及对今后发展趋势的分析,“十二五”规划纲要指标体系设置的主导思想,体现为“三个突出,一个保证”,即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资源与环境保护,突出改善民生,保证经济适度快速可持续增长。
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福民强市”。具体内容是“两个高于、两个确保”。“两个高于”即按照“一抓三创”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投资结构调整,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和生态建设主要指标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要更加注重群众的生活富裕追求、安定安全诉求、公平正义要求和精神愉悦需求,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和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满意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两个确保”即要下大力气确保社会稳定大局绝对不出大的问题,确保安全生产绝对不出大的问题。
具体发展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及自主创新、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四个板块,共计33项指标。“十二五”末,主要量化指标:
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5500元,比年增长8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4亿元,年均增速15%;
积极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性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0亿元,年均增长15.6%;
提高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率由年的9.1%上升至12%;
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末的31.8%上升至37%;
坚定不移地推动非公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末的48.4%上升至65%;
加快城镇化步伐,全市城镇常住人口达到37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由“”末的46%上升至52%;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农民人均纯收入91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00元;
切实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实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量消耗比“”末累计降低17%。
第二篇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十二五”期间,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优化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质量和效益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依托中心城市和周边五县(市、区)雄厚的产业基础,注重发挥南部四县的资源优势、后发优势,按照“四路并进”的思路,形成五大战略支柱产业和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发展格局,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建强大的现代工业体系,为“福民强市”做坚强支撑。
第五章大力发展战略支柱产业
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用创新增量带动存量调整,积极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制造工艺和产品高端化,做大做强实力雄厚、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石油化工、硅光电及能源电力等五大战略支柱产业,从“制造”走向“创造”。
第一节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大力增强企业改革和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兼并、重组、集群经营和专业化协作配套工作,加强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着力提高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壮大产业规模,尤其是要积极面向市场,加大研发投入,掌握一批中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并尽快形成产业化能力,不失时机地满足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打造航母级的行业领军企业,发挥优势龙头企业作用,积极发展区域内协作配套产业,延伸优化产业链条,增强龙头企业优势地位,推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巩固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
加快推进动力谷和国内最大的电力机车维修、维护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效可靠、节能环保、替代进口产品;现代农业机械制造行业以产品大型化、多功能、舒适化及可靠性为重点,快速发展大马力农业机械和大功率、节油环保动力机械;环保装备制造、高档轴承及铸造件等基础件产业,要依托技术、品牌优势,尽快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实力,跻身世界前列;积极将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动力机械等打造为国内一流行业。依托已有的载重汽车生产资质,整合资源,引进战略合作者,恢复重型卡车生产,扩大专用汽车产能。
依托雄厚的科研实力及“新重机工程”,建设世界最大的自由锻造中心。大型矿山成套装备制造行业要以提高重大装备集成能力为重点,打造重型装备制造基地。
“十二五”末,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0亿元。
第二节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加快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光电信息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步伐,尽早建成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基地。“十二五”末,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0亿元。
有色金属要从材料基地向终端产品制造基地转变。加快优势企业战略重组和资源整合,推进产业链条延伸;实施名牌战略,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发展成为跨国公司,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大资源勘探力度,扩大资源储备量,适度控制采矿规模,提高采选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业集成创新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铝产业要完善和拉长深加工链条,重点发展高精度铝板带箔、车辆车体型材等高终端产品。“十二五”末,争取80%的电解铝在本地实现精深加工。
钼钨钛产业要充分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提高资源产出率,推进钼钨材料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和效益,保持钼产业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利用科研优势,进一步壮大钛产业规模、拉长钛产业链条,研发新产品、实施新项目,打造国内有影响的钛产业基地。
铜产业要依托规模、技术和品牌优势,重点向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发展,扩大铜基电子产品市场占有率,发展铜铝复合材料,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铜加工基地。
黄金业要加大探矿增储力度,走探、采、选、冶、精加工发展之路,提高黄金附加值,巩固在国内黄金产业中的重要影响力。
充分发挥科研和生产优势,力争在耐火材料、光电玻璃、高分子化工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积极研发特种功能耐火材料、非氧化物复合材料、特种陶瓷等新材料,重点发展新型透气元件、金属连铸功能材料、新型碳化硅、氮化硅复合材料、高温晶体纤维及制品、不定型耐火材料和精细陶瓷,建成国内重要的新型耐火材料基地。
新型化工材料。重点推进汽车、房地产业急需的新型聚氨酯材料,以及高速高温、超低温、自润滑等轴承和航空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扩大工业和海洋防腐涂料的生产能力,带动全市新型化工产业发展。
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材料。重点开发硅偶联剂技术基础上的有机硅产品和硅酸酯系列产品;大力推进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发展,提高本地配套能力;加快防火玻璃及低辐射镀膜玻璃在更广泛领域应用,推动产业发展。
新型显示材料产业。加快建设PDP(等离子显示屏)、STN(超扭曲向列型)、TFT(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玻璃基板项目,尽快形成由基板玻璃、镀膜玻璃、显示屏、显示器的完整产业链条。
纳米材料。重点发展应用于电子领域的氧化铟、氧化锡纳米粉末材料,突破高级显示器用ITO(铟锡氧化物)钯材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产业化进程,填补国内空白。
第三节建设全国重要的硅光电产业基地
依托硅材料、高技术玻璃、航空光电技术的研发和生产优势,加快光伏、光热、光电等重点领域发展。“十二五”末,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亿元。
硅及光伏领域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规模壮大,继续改进多晶硅生产工艺,提升硅材料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多晶硅生产副产物利用水平,增强本地光伏企业上下游间的协作,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太阳能光伏工程总承包能力,以利于光伏发电的推广普及。同时发展以电子级多晶硅、单晶硅、大尺寸硅抛光片为主的硅半导体产业链,以有机硅为主的硅衍生产品和以超白玻璃、石英坩埚为主的产业链配套产品,打造国内优势突出的硅产业集群。“十二五”末,形成高纯多晶硅3万吨/年、晶体硅及薄膜电池组3000兆瓦/年的生产能力。
光电领域要发挥航空军工和技术玻璃的研发优势,推进军工技术民用化,深化与中航工业集团的合作,以光电探测、光电显示、光电连接器件及新光源等为重点发展方向,寻找技术和产业化突破点。逐步壮大光电子产业规模。“十二五”末,形成4000万套高速传输光电连接器件,3200万片触摸屏基板玻璃生产能力。
光热领域以太阳能热利用基地建设和LOW-E(低辐射镀膜)玻璃、超白压延玻璃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大太阳能热转换率和应用功能方面的研究,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扩大产品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提高市场占有率。“十二五”末,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量突破200万台。
第四节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电力基地
加快优化电力结构和布局。“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火电机组“上大压小”,逐步关停20万千瓦及以下高耗能燃煤小火电机组,合理布局发展热电联产;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水能、核能等可再生及清洁能源电力,优化电力装机结构。“十二五”末,全市发电装机达到1132.4万千瓦,新增装机300万千瓦,可再生及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要占全市总发电装机容量的25%以上,燃煤火电装机容量占全部装机容量的比重要由年的75.77%降至74.5%。
加强电网建设,构筑安全强大的智能电网。巩固北部以“市区双环网”为核心并向周边县域辐射的220千伏为骨干的输电网,提高外围环网与周边县市的电源支撑能力,加快西部500千伏变电站建设,合理布局500千伏变电站切入点;南部电网形成以500千伏嘉和变电站为支撑向周边辐射的电网架构,加快县区220千伏输电网建设,实现220千伏电网覆盖到市属每个县(市);改造完善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络,建设现代输配电网络,保证电力供应,降低综合线损率。
提高能源接替能力。加强煤炭资源勘探工作,提高能源资源接续能力,加快大型矿区和大中型矿井建设,加大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及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十二五”末,市域内煤炭生产能力达到2600万吨。积极引进各种燃气,各种燃气年供应量达到15亿立方米。逐步降低化石类能源消耗在能源总消耗中的比重。“十二五”末,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年的85.8%降至71%。
“十二五”末,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
第五节建设中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
重点支持中石化分公司尽快实现达产,并积极做好扩产1000万吨/年炼油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日照至石化的长输油管道和2×30万热电联产机组配套工程尽快获批施工,确保炼油能力翻番工程顺利推进。提升化纤生产能力,实现70万吨PX(对二甲苯)和100万吨PTA(对苯二甲酸)生产能力,建设吉孟化纤纺织工业园,完善化纤产业链,形成炼油—化纤—印染—纺织—服装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利用化工原料生产能力,提升化工产品档次,与精细化工和化学新材料产业园区相结合,实现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一体化优势明显的精细化工产业链。加快油品升级改造,建成我国重要的高档航空燃料供应地和中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十二五”末,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0亿元。
第六章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把握技术突破和产业融合机遇,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突破重点领域技术瓶颈,按照成长性、创新性、带动性强的要求,积极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培育30个销售收入超过十亿元的新兴高技术领军企业,形成支撑我市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第一节信息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为今后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提供强大动力支持,其发展与信息服务业有着必然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必须同时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息服务产业,才能支持不断增长的社会信息化需求。把信息技术产业及信息服务业作为我市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的重点,积极引进和接受高端和劳动密集型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带动全产业快速发展,尽力打造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末,全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
加快我市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支持新型工业化示范企业发展,建立产业集群,汇集研究机构,形成生产能力、研发能力和市场信息的集聚优势。鼓励国有企业的研究、设计、信息机构独立经营,支持民营新型工业化企业发展。“十二五”末,使我市新型工业化示范企业超过200家。
加强数据处理、光机电一体等关键技术开发,积极拓展光电探测、光机电一体等领域。重点发展水下救生系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指纹识别技术、机床数控系统等。推进飞机驾驶模拟器技术突破,并拓展到汽车驾驶模拟器、舰船驾驶模拟器领域,形成驾驶模拟器系列产品。
第二节节能环保产业
抓住我市被国家确定为“节能环保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契机,开展节能装备设计、制造工艺路线技术攻关。以减少污染、减少消耗和加强循环利用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十二五”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
节能环保装备。大力发展低温余热发电设备、城镇垃圾处理设备、粉煤灰砖机加工成套设备、新型节能建材设备、湿式氨法脱硫装置、节能玻璃加工设备、强化混合分级燃烧器等节能环保设备,加快培育集研发、制造、安装、工程承包为一体的大型环保设备企业集团。
优化系统装备。重点发展矿山重型装备系统优化集成项目、大型水泥成套生产线、大型石化炼油装备系统优化集成项目、有色金属热连轧装备系统优化集成项目、浮法玻璃生产线系统优化集成项目。
节能光源产品。以LED(发光二极管)封装为切入点,重点发展高亮度、大功率LED产品,大力发展LED下游产品,力争LED芯片的生产技术取得新突破。
第三节新能源产业
依托光伏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及光、水和风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十二五”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
新能源开发利用。开拓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和核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积极推动光伏电池生产企业建设太阳能并网发电示范项目,加大使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的推广力度;在风力资源丰富区域,建设风力发电站;强力推进核电项目建设,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和生物质能电站建设。
光伏产业。依托中硅高科等重点企业,积极开拓光伏发电市场,探索电—氯碱—硅一体化联营发展新模式,建设万吨级多晶硅、吉瓦级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基地。积极发展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薄膜太阳能电池、聚光太阳能电池,抢占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制高点。
新能源装备及节能产品。大力发展2.5兆瓦及以上风电整机、风电轴承及主轴、叶片、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产品。积极发展核能发电设备关键部件,堆芯材料、核级钛管材等核电设备部件,尽快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第四节新能源汽车产业
核心零部件。以新型动力电池为核心,做强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重点在电池电极材料、电池管理系统、车用超级电容器等动力模块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实现突破。成立电池研究所,建立电池检测中心,着力提高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质量和竞争力,打造“中国锂电池之都”。
新能源汽车整车。坚持自主研发与战略合作攻关相结合,加大电动汽车整车项目的招商力度,重点发展以锂离子动力电池为核心的电动车及新型混合动力车产业,加快整车研发及产业化步伐,力争在城市公交客车、经济型电动轿车等整车方面取得突破,积极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
第五节生物医药产业
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医药中间体、生物农业、天然植物单体提取等五个领域,促进生物技术在医药、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在关键技术和领域取得突破。“十二五”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亿元。
动物药品产业。大力发展动物专用高效低毒安全型兽药、兽用生物制品、兽用高新制剂、多层次中兽药四个重点领域;开展生物技术、高新制剂技术、化学工程技术、中药现代化技术的技术集成研究,突破畜牧重大疫病防控关键环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抗生素类及抗感冒类医药中间体。重点发展固定化酶法生产医药中间体,成为国内有影响的抗生素类及抗流感类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
现代中药产业。重点推进中药古方二次开发,用现代制药方法开发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中成药,形成药材种植业—饮片、提取加工业—中成药及保健品、化妆品相关产品生产业—药品流通业的产业链。
生物农业。依托牡丹资源优势,运用人工杂交、诱变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生物手段,突破花期控制技术,加快牡丹新品种培育。推动高端食用菌发展,扩大市场规模。利用生物技术,对传统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进行改造,适时大力推广适合黄淮高产灌区种植的优质农作物。
天然植物单体提取。重点发展应用膜分离、超滤和分子蒸馏等现代分离技术提取植物资源活性成分的新技术和符合GAP(良好农业规范)要求的种植技术,推进天然提取物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和下游天然药物、天然食品添加剂等产品的研究开发,形成以现代分离纯化技术为核心的天然提取物产业。
第七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尤其是与民生消费需求相关的产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要紧跟时代变化,适应消费升级换代的需求,走特色化、品牌化之路,力争传统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
第一节建材和摩托车等传统行业
玻璃、水泥、日用陶瓷等建材行业和摩托车行业,要继续保持原有竞争力,以现有企业为支撑,坚持控制总量与优化存量相结合,依托技术和人才优势,借助企业搬迁改造、兼并、重组,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产品向高端化、高质化发展,逐步培育和形成中高端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十二五”末,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以上。
玻璃行业要依托洛玻集团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内超薄、超厚玻璃生产技术和驰名商标的优势,抓住异地搬迁、改造升级机遇,强化内部经营管理,联手同行业企业大力发展功能性玻璃,拓展新型加工玻璃产品种类,打造国内玻璃生产厚度范围最大、规格品种颜色最多、产品使用覆盖范围最广、国内玻璃行业技术和产品品质最优的生产供应商。
水泥、陶瓷、耐火材料行业要积极推动同行业的兼并重组,等量置换,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技术改造建设新线,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扩大产能,研发市场急需的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努力打造国内重要的新型耐火材料基地。
摩托车行业要积极整合现有资源,通过有效的规划引导和规范的市场运作,以发动机生产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保持并扩大两轮摩托市场占有率,打造全国重要的三轮摩托车及电动交通工具生产基地。
第二节其他消费品生产行业
大力发展以满足民生消费需求为重点的消费品生产行业。通过兼并重组,培育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集群效应,着力打造区域特色加工基地,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提升钢制家具产业集群,形成玩具和工艺美术品产业集群,建设、、、、、农林产品加工基地,提升以酒类、乳制品和肉制品为重点的食品加工制造业。创造条件,引导烟草工业健康发展。
第八章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实现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污染,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壮大龙头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经营模式,走集群经营之路。
第一节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经济
按照适度紧缩原则调控高耗能产业规模,控制生产能力盲目扩张,限制高污染产业发展,严格控制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严禁落后产能的重复建设,对一些市场需求旺盛的高耗能产品,通过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扩大产量。加大对水泥、煤炭、钢铁、铁合金、小火电、有色金属、焦炭、印染等行业落后产能及设备的淘汰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限制“两高一资”类产品生产,推进“绿色制造”、“清洁生产”、“低碳制造工艺技术”、“再制造技术”等内容的研究应用,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节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培育壮大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强化产业集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主营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综合竞争力。“十二五”末,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1家,5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1家,400亿元企业集团1家,300亿元企业集团2家,200亿元企业集团2家,100亿元企业7家,50亿元企业3家。
第三节优化工业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增强产业支撑能力为目标,以“四集一转”为途径,加快培育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大力推进集群经营。依托龙头企业和良好产业基础,在装备制造、石化、铝及精深加工、硅及光伏、钼钨钛等产业率先实现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聚、功能配套、联动发展模式。“十二五”末,全市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2个,超500亿元3个,超300亿元3个,超200亿元1个,超100亿元的2个,争取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80%。
第四节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模式,要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工业化的所有环节。
突出“两化”融合的三个重点。一是发展工业智能技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突破口,利用工业智能提升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二是以推广ERP(企业资源计划)应用为中心,提高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与互联网技术,优化企业供应链和对外合作环境,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
三个层面共同努力推动两化融合。一是企业层面,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经营模式创新、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推进两化融合;二是行业层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推动两化融合的宣传、技术交流,典型经验推广、效益评估、培训等工作;三是政府层面,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基础设施环境,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知识培训,奖励优秀成果。
第五节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大县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支持政策,促进老工业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加大创新投入,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壮大企业综合竞争力,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支持、等资源大县走资源整合、循环经济道路,努力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完善资源开发补偿和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机制,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篇加快服务业发展
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突出旅游业发展,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推动我市产业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方向转变。“十二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7%。
第九章做大做强旅游业
坚持大旅游发展理念,突出旅游与民生,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文化旅游产业;积极申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文物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最佳旅游城市,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产业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深度拓展。“十二五”末,接待境内外游客人数达到9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00亿元。
第一节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突出河洛文化、牡丹文化、寻根文化、遗址文化、民俗文化、墓志文化等历史文化主题,抓住国家大遗址保护工程实施的机遇,进一步挖掘丝绸之路起点、大运河之源等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五大都城遗址”,提升城市品位;突出我市南部和北部的自然生态优势,把、打造成伏牛山生态旅游的核心区,把、打造成黄河沿岸生态旅游示范区;大力推动历史文化遗址和山水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强势转变,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把“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打造成国际知名旅游品牌,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重要旅游目的地,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我市服务业发展的领军产业、带动产业。
第二节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加大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建立我市旅游工作综合管理机构,突出权威性,实现规划的一体化,统筹安排全市的旅游资源,制定旅游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明确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的分割,力争在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及收益分配的机制建立方面实现新突破,推进旅游资源的整合进程。
改革景区管理体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力推进旅游景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兼顾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新机制。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完善旅游产业多元化投资体制。
第三节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
加强旅游景区建设。完善景区基础设施,重点开发趣味性、参与性强的大型娱乐项目,提升景区内通行、停车、住宿、餐饮、娱乐等综合服务能力;突出特色,加大同类旅游景区的开发深度;建立健全南部和北部自然生态旅游景区及城市密集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同类旅游景区联动发展和同类旅游资源整体开发。
抓好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重点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增开旅游观光巴士。规划建设小浪底山水实景演出基地,再现“河出图,洛出书”历史传说,塑造文化源头形象。在洛北城区、新区以及各县(市)建设美食城等特色街区,开发建设集购物、美食、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建成一批城市休闲旅游功能区。
着力打造精品旅游路线。积极推进黄河、洛河、伊河等三河生态景观走廊建设,重点开发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大遗址保护工程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南部伏牛山和北部黛眉山为代表的农业观光休闲游和自然生态休闲度假游。着力培育自助游、商务游、养生游等旅游新业态,增加旅游资源的开发效益。
打造龙头旅游企业。加快旅游业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步伐,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推动合资合作经营,培育发展旅游集团,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十二五”末,培育发展2-3家大型旅游集团公司,争取至少1家旅游企业集团入围国内旅游企业50强。
加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力度。围绕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全国文物旅游示范区建设目标,提升小浪底西霞院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白云山旅游休闲园区、市历史文化园区等省级服务业旅游园区的品位和档次,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特色旅游项目。根据各景区的特色,分别将其培育成全国文物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国家级国民旅游示范区。重点打造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隋唐遗址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汉魏故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加快建设隋唐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汉魏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十二五”末,力争建成中部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龙头。
第四节旅游市场营销
突出旅游营销创新。以景区为依托,以项目为支撑,以互联网、手机媒体、数字传媒等新兴媒体为平台,创新旅游营销方式;积极与国内外顶级品牌策划机构、品牌旅游公司联盟,突出本地优势的宣传,大力推进差异化营销;强化城市形象和旅游品牌宣传,建立灵活多样的全方位促销机制;以城市宣传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为突破口,促进宣传工作的可持续性。
加强旅游品牌建设。精研历史文化,重点挖掘夏商周文化,积极创建人文旅游品牌;扩大牡丹花会、河洛文化节、关林国际朝圣大典、伏牛山滑雪节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节会品牌;重点打造《洛神》、《十万宫廷乐舞》等旅游演艺文化品牌和唐三彩、仿古青铜器、牡丹画等旅游商品品牌,积极构建以水席为代表的特色餐饮品牌。
加强旅游形象工程建设。重点建设历史文化游和自然生态游的代表性景区和项目,形成我市旅游形象的亮点;开展旅游形象大使的选拔活动和旅游主题年活动,大力推广我市的旅游形象;扩大对外交流和区域合作,提高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十章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围绕制造业发展需求,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发展领域,提高社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加快制造企业服务环节与生产环节的分离步伐,促进制造业研发、生产、销售和物流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综合竞争力。
第一节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积极发展软件服务业。加大软件园区的建设力度,积极扶持计算机系统集成、嵌入软件、工控系统等领域的软件开发与应用,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力争培育5-6个成规模有影响的软件企业。
加快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各种传统信息服务业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加快无线城市建设;加快信息服务技术智能化改造,鼓励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在线服务、系统集成、数据库服务、系统监理以及各类咨询服务等,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
加快信息服务园区建设。坚持外引内联方针,加大我市电子信息研发和生产企业的整合力度,培育信息生产和服务的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中国移动网数据中心、IDC(数据处理中心)及灾备中心等项目的规划建设,重点打造呼叫产业园区,推进信息通信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信息服务业集聚发展。“十二五”末,力争在我市建成中部最大的信息服务外包基地,将信息服务业打造成我市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
第二节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
提升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引导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积极推进物流资源整合,壮大提高物流企业的综合实力;统筹城乡物流体系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框架。“十二五”末,力争把物流产业培育成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支撑点。
突出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建设。在市区出口重点布局五大综合物流园区,加快物流集聚区建设。依托我市产业优势,着力抓好食品冷链、医药、轴承、三车及零配件、石化、邮政、花卉、建材等八大专业物流建设。
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和龙头企业培育。依托我市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加大物流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满足物流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力扶持有潜力的物流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向制造业的供应环节和生产环节渗透;鼓励企业开展物流业务外包,积极培育有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强化企业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培育3-5家物流龙头企业,形成2-3家大型物流集团,抓好3家重点制造业企业剥离物流业务试点工作。
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大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的步伐,大力推广条形码、RFID(无线射频技术)、EDI(电子数据交换)、GPS(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信息处理手段,加强物流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商,着力建设和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第三节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
大力发展研发服务、创业服务、知识产权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着力培育新业态。着力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对重点科研机构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一批综合性或专业化的科研组织,培育科技服务品牌。
引导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支持涧西西苑路、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等科技服务业相对集中区加快发展;在新区规划建设科学城,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在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整合现有国家、省级质检中心的检测资源,筹建国家中部质量检测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十二五”末,力争形成辐射中原的科技服务中心。
第四节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
积极引进外资或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创投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鼓励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强化金融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开发金融新产品、新服务,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多种金融需求;大力引进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银行卡中心、运行结算中心、软件研发中心、培训服务中心等后台服务机构落户我市,提升金融机构的综合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融资担保、动产监管、资产评估、会计、审计、律师、保险、证券咨询等中介服务组织,规范金融中介市场秩序,提升金融中介服务的整体水平。
加快金融集聚区建设。积极引导金融机构重点布局,建设具有鲜明特色路段和建筑群的金融集聚区。制定优惠政策,加快金融机构、人才、信息、资金的聚集速度和规模,着重培育新区金融商务区。
第五节改造提升商务服务业
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企业入驻我市,提升我市商务服务业的总体水平;加快西工区、涧西区商务服务业相对集中区改造提升的速度,重点扶持一批商务服务企业和机构提高专业化水平,争创国内服务领域内的知名品牌。
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投资和管理咨询等新兴商务服务业,促进服务品种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大力推进新区商务服务的规划和建设,多点打造西工区、涧西区、新区商务服务区。“十二五”末,力争形成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商务服务中心。
加大政策行规的清理力度。对不利于商务服务业发展的部门规定和行业限制,坚决予以清理,实行“非禁即入”,营造公平、公开、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第六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积极调整商业性房地产供给结构,大力发展中小户型、中低价位商品房,适度发展高档商品房,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积极主动把握地区经济发展、居民需求和商业房地产开发三者的关系,加大对商业性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炒作投机行为。
加大政策性住房的建造力度。加强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租房等政策性住房认定、分配、转换过程的监督,增加透明度,完善管理机制;重点建设廉租房和公租房,更大程度上解决低收入家庭、进城农民工和毕业大学生群体的住房需求;积极探索住房公积金改革,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果;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政策性住房,参与棚户区改造;加强教育、卫生、文化、医疗、交通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网点的配套建设,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十二五”末,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20万套。
第十一章丰富提高生活性服务业
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必须面向不同层次消费者,突出便捷、特色、低廉的优势,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一节积极发展商贸业
继续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入驻我市,重点推行连锁经营模式,鼓励连锁经营向专业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场等多业态发展,加快传统商贸流通业改造提升的速度。积极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特许经营、超大型购物中心等新型商贸业态,打造以为总部的大型商贸集团。
加强住宿餐饮业品牌建设。重点扶持本地有发展潜力的住宿餐饮企业上规模、创品牌,积极引进国内知名餐饮企业在我市建立总店和发展分店,推动住宿餐饮业的连锁经营。“十二五”末培育成功3-5家国内知名的餐饮企业,重点建设3-4个中原名小吃城。顺应政务商务活动、家庭消费活动对住宿、餐饮、娱乐需求的一体化和多样化趋势,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促进住宿餐饮业多层次协调发展。
重点打造西工、涧西、老城、新区四个综合性商业中心,加强新区商贸业的布点和建设,积极推进城乡商贸业态的融合发展。
第二节加快发展文化娱乐业
突出文化产业与娱乐业融合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我市传统文化娱乐资源,创新娱乐方式,更新娱乐内容;突出文化的寓教于乐功能,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演艺节目、高水平的文艺展演活动和大型文化演出活动,积极引进外地知名娱乐项目和娱乐公司,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加大百戏园区建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娱乐业,加强对公共娱乐场所和娱乐项目的监管,积极引导娱乐业健康发展。
第三节着力培育社区服务业
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和个性化需求为目标,推进社区服务向网络化、市场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社区的公共服务水平。重点发展家政服务、老年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医疗保健等行业,积极引入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保险理财、就业服务等服务项目,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加大对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金进入社区服务业,逐步培育一批社区服务品牌企业,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提升社区服务的整体能力。
整合政府各部门在城市基层的办事机构,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加强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水平,探索新型社区服务机制。
第十二章协调统筹城乡服务业发展
坚持城乡服务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方针,在功能布局、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上充分考虑区域功能定位,进行合理设计。突出产业融合发展和城市带动发展,旧城区和新城区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业体系。各县(市)重点发展服务于制造业和“三农”的服务业,加快现代农业物流园区和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对接活动;鼓励连锁经营网络向农村拓展,着力提升农村生活性服务业的水平和层次,促进城乡市场一体化,推进城乡服务业协调发展。
第十三章加强服务业软环境建设
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服务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政府部门转变观念,创新求实,真学真干,积极推进市场环境建设;加强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制定工作,规范设置服务业发展的准入门槛,创造平等公正的法制环境;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创造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突出税收、投资、产业政策的运用强度和灵活性,尽快落实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业企业贷款、信托、担保等活动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政府要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建立服务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和引导服务业快速发展。
第四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强化一产与三产融合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第十四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三个重点,抓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组织体系、技术体系和保障体系四个体系建设,为全面建成现代农业体系奠定基础。
第一节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土地流转、优化农业布局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保证粮食总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宜花则花,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牧则牧,宜游则游,效益为先。“十二五”期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重点推进以牡丹为核心的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科技含量,加快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经济附加值。发挥我市林业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中药材、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积极发展桑蚕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环保农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产品无公害、农业环境无污染;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的永续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促进一产与二产、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十二五”末,建成现代农业的基本架构。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和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探索转包、租赁、互换、承包权转让、入股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尤其是养殖与种植相结合、循环发展的种养一体化经营模式,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土地延包政策,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制度。
进一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不断创新集体林业经营的体制机制,依法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积极稳妥推进农户经营权流转,培育林业生产大户,承包大户,公司化经营,做大林业产业。实行商品林、公益林分类经营管理。对商品林,农民可依法自主决定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对公益林,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可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
加强农业生产区域规划。淡化行政辖区概念,因地制宜规划基本粮食产业区、花卉苗木产业区、蔬菜产业区、果林产业区、中草药产业区、小杂粮产业区、烟草产业区、畜牧产业区等,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格局,增加我市农产品竞争能力和土地产出效益。到“十二五”末,要形成2-3个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特色农业产业区或产业带。
第二节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稳定粮食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重点抓好、、、四个粮食核心区建设,提高优质小麦和优质小杂粮的种植比重;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农村沼气、生物质能利用等农村实用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大力推广优良品种、节水农业技术、旱作农业技术、保护性耕作和配方施肥技术等,兴修农田水利,提高农田承载力。“十二五”期间,保证在正常年景粮食产量不低于200万吨。
着力发展以牡丹为核心的花卉苗木产业。以牡丹产业为龙头,推进花卉产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发展牡丹经济,做大做强牡丹产业,打响“牡丹”产业品牌。抓住大力推进城镇化,花卉苗木需求潜力增大的契机,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构建“一环”(环城高速绿化苗木产业)、“一带”(邙山牡丹产业带)、“一园”(龙门山地牡丹园)、“多色块”(县(市)花卉苗木基地)有机配合的花卉产业格局。“十二五”末,全市花卉及绿化苗木面积达到23万亩,其中牡丹面积达到5万亩。
继续抓好蔬菜基地建设。加大技术和资本投入,提高近郊菜区生产能力,保障我市高档蔬菜的供给;在市属九县(市)开发培育新的蔬菜基地,提高蔬菜市场供应量;严格蔬菜生产标准,积极推广绿色种植,切实保证生鲜蔬菜质量。到“十二五”末,蔬菜产量达到我国大中型城市人均供给标准。
积极促进畜牧产业化发展。优化养殖结构,重点发展奶业,积极发展林下养禽和草食家畜,努力提高生猪、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引进培育畜产品加工知名品牌企业,形成链条完善、优势明显的产业化格局;进一步完善防控体系,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十二五”末,全市肉蛋奶总产达到110万吨以上。
大力发展林果、烟草、中药材和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果品种植要突出建设果品种植基地和旅游观光果树带;烟草要突出特色,提高质量,抓好“崤山牌”优质烟叶产区建设;中草药突出发展柴胡、桔梗、山茱萸、伏牛连翘、杜仲等集中产区;水产养殖要加强大中型水域渔业资源综合开发和渔业资源增殖保护。
大力实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扶持工作;在重要河流源头和库区周边营造水源涵养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提高森林质量,实施中幼龄林抚育;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绿化苗木、生物质能源林和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
第三节建设现代农业组织体系
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加大对涉农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办法,支持涉农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吸引国内外农业知名企业到我市投资兴业,对本地农业龙头企业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促使其做大做强。“十二五”末,力争我市涉农龙头企业有10家达到国家级龙头企业标准。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社建设行动,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与效益并重型转变。支持供销社、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推进供销社改革,健全经营服务网络、完善组织体系、健全管理体制,形成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载体。“十二五”末,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500家,农民参加合作组织的比例达到70%以上,农业产业化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第四节强化现代农业技术体系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视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提高农业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发展动力。积极组织农业科技攻关,针对我市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依托农业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加大项目支持力度,积极开展高产高效栽培、土壤改良、科学施肥、节水灌溉、植物保护、动物防疫等农业技术研究。
巩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完善科技推广体系,构建示范推广和信息服务网络,开展契约化科技推广模式的试点工作,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制度建设。
积极推广农村沼气技术,完善市县沼气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信息和气象信息服务。加强农业市场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实现农业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加强农业气象的监测预报,为农业生产提供全天候服务。
第五节构筑现代农业保障体系
加大力度完善农业大型水利设施,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施提黄二期工程、黄河渠灌区改造工程、陆浑水库、故县水库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恢复设计灌溉能力。加快引黄入洛工程建设,使小浪底南岸节水型农业生态灌区工程尽早发挥效益。开工建设龙脖水库灌区。力争前坪水库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
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大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实施农田管网化灌溉技术改造,在丘岭地区大力推广喷灌技术。抓住、、列入国家黄土高原治理示范区的机遇,加大水土治理的力度。“十二五”末,确保耕地保有量42.56万公顷。
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体系,全面完善“二级三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积极筹建渔业病害监测中心、水产品安全监测中心和渔业环境监测中心,提高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水平。
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加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积极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品种和范围。引导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中介体系。重点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保险,稳定发展农村财产保险,试行农业巨灾保险。
加强市场研究,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信息系统。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规范企业和农民的交易行为。改善农产品营销组织形式,壮大农业经纪人队伍。建立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形成“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城乡集贸市场为补充,连锁超市和便利店为基础”的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建立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第十五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二五”时期,继续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制度创新,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一节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发展
继续推进农业经营方式“两个转变”,即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统一经营向农户联合与合作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
努力推进“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工程,带动特色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农村经济。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切实落实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制度,持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通过农艺与农机的有机融合,推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扶贫、产业化扶贫、搬迁式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整合财政扶贫资金、农业专项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社会捐助,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生产。
第二节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产品精细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引导花卉苗木产业区农民发展牡丹及其深度开发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重点发展规模养殖。积极推进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积极开展自主创业,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和其它非农产业,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非农收入。继续抓好劳务经济,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改善农民进城务工条件,保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政府对农民转移就业的服务。建立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和报酬支付保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自主创业。
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落实惠农政策,完善补贴方式,努力让农民从政策和补贴中得到更多实惠。切实落实农产品保护价收购制度,保障农民合理收益。进一步明确农民家庭财产的法律地位,保障农民对集体财产的收益权,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
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和股份经营,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商业用地开发和经营,在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
第三节积极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突出抓好村容村貌等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按照“三清洁”、“七集中”的要求,继续搞好全市行政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全面建立村庄保洁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四改四化五有六好”工程,抓好示范村和重点村的建设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水平。以社区服务中心为龙头,建设好卫生所、计划生育村室、文化大院、连锁超市等商业网点及体育健身场所,为农民群众提供各项社会公共服务。
认真做好中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及建设工作。坚持适度超前、留有余地、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规划。逐步引导农民向城镇、产业集聚区和中心村聚集。
第四节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陶冶农民情操,提高文化、道德、法制素养。积极实施送书、送戏、送电影的“三送”工程,实施文艺下乡活动。抓好农村有线电视和互联网“村村通”工程,运用现代传媒手段传播先进文化。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加快推进“农家书屋”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抓好乡风文明载体建设,积极培育农村道德自律性组织。
第五节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进一步规范和健全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以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为重点,健全民主选举制度。以提高党员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健全民主决策制度。以完善村民自治章程为重点,抓好依法治村,做到“有章理事”。抓好村务公开,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注重发挥村民委员会和村党组织在提供服务、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反映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引导农民群众正确反应民主需求,合理表达民主愿望,建立和谐农村、平安农村。
第十六章培育新型农民
继续抓好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育工作。重点抓好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队伍、农民技术员队伍、骨干农民队伍、农民经纪人队伍、农民企业家五支队伍的培养。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的科技素质。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扶持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基地,建立完善农民工培训体系。大力发展民营劳务中介机构,完善各级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建立健全农民工外出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用工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劳务“回归工程”,鼓励和支持外出劳务人员回乡创业。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十二五”期间,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30万人以上。
第五篇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根据“一中心五组团四支撑”的总体布局,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和“城乡协调,双轮驱动”的原则,以新区建设为核心,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全面构建特色城镇体系。推进“三化”协同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谐共赢,全面提升我市城镇化水平和发展质量。“十二五”末,城镇人口达到37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2%。
第十七章构建特色城镇体系
坚持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重点发展以新区为核心的城市密集区,支持县城发展,重视中心镇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十二五”末,基本形成层级、功能明晰,城乡优势互补,三次产业协调的特色城镇体系。
以新区建设为龙头,加快洛北城区改造和洛偃一体化进程,强化我市城镇化的核心,加快区、县、县、县、县的城区发展,形成沿陇海、洛湛铁路干线集中布局的城市密集区,作为豫西地区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在全省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示范作用。“十二五”末,城市密集区的城镇常住人口达到300万人。支持、、、拉大县城框架并与产业集聚区集合发展,增强对全市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形成特色产业、生态旅游、资源型企业发展区。“十二五”末,四县县城常住人口达到55万人。发挥中心镇连接城乡经济关键节点的作用,突出特色定位,加大规划指导和扶持力度,以自然生态、特色产业为依托,建设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名镇以及为周边农村生产、生活服务的中心镇。
科学确立城镇功能与产业布局。城市密集区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点发展以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和以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科技服务、商贸物流、金融地产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南部四县作为我市山水文化资源和矿产资源的集聚地,重点发展旅游产业、生态产业和(矿产)采选及其深加工业;中心镇作为连接城乡经济发展的纽带和节点,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
第十八章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
突出城市特色,重点提升新区建设水平和带动能力,改造洛北城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中心镇和产业集聚区发展,奠定“三化”协调发展基础。
第一节加强中心城市建设
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建设新区。根据新区“一极五区”的目标定位,按照产业融合、功能融合、城乡融合的要求,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模块式发展,打造全市城镇化的龙头,进一步增强新区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使新区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新引擎。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强化经济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功能,完善行政中心及文化体育中心功能,提升核心区基础设施及公用设施功能,将核心区建成为全市城镇化的精品。以伊洛产业集聚区建设为重心,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群众利益优先、聚集人气优先、社会事业发展优先的原则,高标准规划、谋划、运作、经营,积极打造全市行政副中心。发展以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高端产业,使拓展区成为未来市的形象代表作、品牌、地标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接收地。核心区和拓展区以外的城乡融合发展区,按照“三个集中,六个一体”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其产业和社会服务与核心区和拓展区对接联动,成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按照“三化”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快到的带状区域发展,推动洛偃一体化进程。
加快洛北城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旧城区改造力度,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形成与新区呼应发展的格局。涧西区要以制造业为基础,突出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变与调整,加速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并与洛新工业园区优势互补,走集群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西工、老城、瀍河等城区,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实施古城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工程,保护恢复隋唐风貌城区、明清历史街区,适时规划具有我市历史和文化特色的建筑群落和街区。加快恢复洛河、涧河、瀍河、中州渠、邙山渠等城中水系生态,凸显全市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提升宜居环境和文化底蕴。
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洛北城区城市形象。保护恢复隋唐风貌城区、明清历史街区,加快恢复洛河、涧河、瀍河、中州渠水系生态,与新区呼应发展,凸显“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带状发展、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
第二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和五县区在重视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围绕核心,向心发展,不断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重视县城新区建设,统筹协调城区发展与产业集聚区发展,突出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强化人口和产业集聚,提升发展水平,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通过完善五县区与中心城市、五县区之间的交通连接,强化县区与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形成抱团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和南部资源大县要以县城新区建设为契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由资源依托型发展模式向内涵创新型发展模式的转型;结合山区特点,发展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做强观光旅游,尽快建成具有南部山区特色的生态产业带,形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第三节全面提速中心镇建设
重点打造历史文化名镇、工业强镇和特色产业镇。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其历史价值,打造历史文化名镇。依托工业基础、区位优势和产业集聚,引导工业发展,打造工业强镇。依托产业特色打造特色产业镇。选择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规模、人口数量较大、发展势头强劲、带动能力强的镇,通过加快建设,提升发展质量,加快规划和培育,逐步发展成为10万人以上的特大镇。
第四节突出产业集聚区载体功能
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创新平台等保障能力,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和功能集合构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积极承接集群链式产业转移,促进横向配套、纵向连接,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搞好生产和居住功能分区,实现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第十九章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继续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方针,研究制定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措施,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
统筹规划城乡建设与发展。在城乡发展与建设中要坚持“六个一体”,即:城乡建设一体规划、城乡资源一体配置,城乡产业一体发展,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统筹,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发展,切实把城乡一体化发展落到实处。
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农村居民生活城市化。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坚持从根本上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的原则,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督查,严格奖惩,通过撤村并点、撤村并居、撤村并城,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城镇与乡村各自的比较优势与功能,积极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对象,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发展。
以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快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建设步伐。
第二十章促进城镇化有序推进
为保证我市城镇化发展目标的实现,要加强规划,完善法规,强化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适时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确保资源有效整合,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
坚持规划先行,依法推进。充分发挥规划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以科学规划引领城镇化有序发展。推进中心城、县城、集聚区、中心镇的城镇规划编制,建立全覆盖的规划体系。理顺城镇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文物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坚持依法推进,落实、制定和完善城镇化法规和制度体系,依法协调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坚决杜绝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群体事件的发生。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完善以土地使用权出让为主的城镇有偿使用制度,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建立和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完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的交易制度,探索建立农民与集体之间合理的集体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坚持积极改革和相对稳定相结合,方便管理与提高政府效能相结合,合理开发与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的原则,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实现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协调统一。
第六篇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目标,以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以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强化教育基础,建设人才高地,走“创新活市”道路,提升全市创新能力。
第二十一章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
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积极推动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增强区域经济竞争能力。
第一节加强创新体系建设
努力形成政府主导作用良好、企业主体地位突出、科技中介体系健全、各类创新主体密切联系的自主创新体系。促进企业与市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加强国际技术合作研发,建立面向产业发展的研究开发体系。进一步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鼓励发明,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发明专利和技术的产业化转移。
利用全社会资源,努力构建由科研基础条件平台、行业创新平台和公共创新平台组成的创新服务体系;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研究的支持作用,整合社会科学研究资源,建立社会科学院。进一步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培育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增强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服务功能。
第二节培育创新主体
壮大优势科研企业,扩大研发队伍,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力促进民营科研企业发展,制订支持民营科研企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培育民营科研队伍建设;鼓励具有较强研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科研机构,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
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多部门联合推进创新型企业试点的工作机制,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专项计划。
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型企业评价体系,积极开展创新管理和创新政策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升企业创新管理水平。
第三节积极推进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
立足我市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围绕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带动技术水平整体提升,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升级。
装备制造业以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加工技术、管理数字化技术等共性技术研究为依托,重点突破自动控制、产品极端制造、绿色制造、低碳制造、再制造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轴承产业加强精密、高速及功能部件关键环节的设计与加工制造技术研究;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合金材料、硅材料、新型耐火材料、特种玻璃、新型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新兴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锂离子动力电池和风电设备的关键技术研究;信息产业重点加强数据处理、软件外包、电子商务和动漫等关键技术研究;社会发展领域重点突破节能减排、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复杂矿区生态保护及修复、出生缺陷防治、重大疾病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食品安全预警、社会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平台、重大工业事故防控与救援和城市管理综合功能提升等关键技术研究。
第四节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加强科技孵化基地和创业基地建设,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撑体系。重点实施科学技术转移及产学研合作工程,建立技术转移及产学研合作协调指导机制,实施技术转移,加强管理部门协调工作,减少环节,提高管理效率,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
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和整合技术交易供需与服务资源,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平台,解决信息不畅带来的需求缺口与供给过剩并存的问题。
健全促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保障体系,调整和改革科研激励考核机制,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建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激励制度,规范技术转移行为,维护技术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第五节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创新科技资源整合机制。整合资源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服务机构的联系与协作,鼓励科研人员相互兼职和交流,实现科研设施、资料、信息和人才共享,使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成为产学研结合的实施载体,科技服务体系成为产学研结合的桥梁纽带,知识创新体系成为服务于产学研结合的知识平台,形成各类创新主体紧密衔接、有机互动、组织优化的创新网络,推动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提升。
创新市、县科技联动机制。依托市区科技优势,通过建立市、县联动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机制,加强对县域科技工作的指导和协商,促进成果向县域的转移和应用。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规模,并适度向县域中小企业倾斜,扶持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
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完善创新投入保障制度,强化财政投入对自主创新的导向作用,制定实施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优化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引导各类科研主体增加投入;加强政府对科技资源的动员与组织能力,充分发挥各项优惠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作用。“十二五”末,力争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
第二十二章加快人才高地建设
以建设人才高地为目标,重点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基本建成开放程度高、市场化程度高、国际化程度高、整体效用高的人才新高地。“十二五”末,全市人才总量从现有的76万人增加到95万人。
第一节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实施企业经营管理者分类培养计划,建立以经营业绩为主、体现市场化水平的长效激励机制和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围绕优势产业和重点学科发展需要,加大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吸引高层次留学人员和海外专家的规划,建立海外专家库和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卓越、引领作用突出、团队效应显著、国内外知名的科技领军人才。“十二五”末,形成20名国家级领军人才、50名省级领军人才、100名后备领军人才三个梯次的人才队伍。
加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创新各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加快人才市场建设,加强对人才流动的引导和管理,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职业培训机制,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农村生产经营人才为重点,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适应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提升职业化水平。
第二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完善有利于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建立以贡献与报酬相适应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第三节优化创新人才工作环境
营造良好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政策环境。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培养、配置、激励和服务等环节的政策法规体系,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完善创新人才开发计划与政策体系,实现创新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加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注重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和方法。
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完善创新人才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建立智能化、信息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创新人才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市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推荐中心”。通过加强舆论宣传、集聚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等有力措施,培育以“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为特点的创新文化,营造全社会支持创新、鼓励创新、参与创新的氛围。
第二十三章强化教育,奠定创新人才基础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标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保证每个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完善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
引导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和规范学前教育,落实城市居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保证留守儿童入园接受教育。
支持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稳定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合理布局,形成独立办学的格局;推进多样、灵活、开放办学,鼓励和支持民办普通高中教学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困难县和农村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
促进特殊教育稳步发展。以保障智障、听障、视障和语言障碍的儿童教育为重点,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确保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第二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统筹职业教育资源,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重组,办好特色学校,打造精品专业,高水平建设新区拓展区职教园区;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完善用工制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探索我市集团化办学模式,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内涵建设,在现有4所职业教育集团的基础上新组建1-2所职业教育集团;创新职业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教育毕业生“双证书”制度,探索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新格局和新举措,力争成为省职业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试点。
第三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鼓励高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拓展校际交流合作,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支持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深化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实习实践环节,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优化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促进高校深度参与和支持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大力开展成人教育和岗位培训,构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社会化、多元化、开放式继续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推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五节加大教育投入
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健全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保障教育经费稳定增长。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支持民办非盈利教育发展。“十二五”期间,确保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保证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完成好国家确定的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目标分解任务,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第六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创新教育办学体制,引导民办教育以发展非义务教育为重点,形成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创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理想情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改进教学方式;改革教学与学习的评价方式,积极探索建立教育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体系,形成以质量和特色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学校评价新机制;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免试入学制度,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中等学校招生方式,完善初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与综合素质评价体制。
第七篇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第二十四章大力推进文化建设
充分挖掘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加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构建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体系;强力推进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强势转变,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城市品位。
第一节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
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原则,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突出政府主导方针,注重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不断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完善激励竞争机制;经营性文化单位突出市场主导方针,按产业、经营、资本运作、市场发展的理念激活存量文化资源,多方面引进民间资本,扩大增量文化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主体,大力扶持文化企业的改制转型,积极鼓励政府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外包,打破文化市场地区封锁、条块分割、城乡分离的格局,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的行政责任主体,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营造宽严有序的文化市场发展环境。
第二节加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等文化惠民活动。定期组织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观摩和比赛,提高活动层次和水平。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基础设施,完成市广播文化中心、文化艺术学校、新区图书馆、科技馆(方志馆)、群众艺术馆建设;加强县乡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层级完善的公共文化网络体系。坚持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开发并重方针,积极探索我市馆藏文物展示利用的途径,完善以博物馆新馆为龙头的博物馆展示体系,积极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着力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强历代府、县两级旧方志的整理和出版工作。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运用和管理,主动倾听民声,积极引导舆情,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从群众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结合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创作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组织各种形式的文艺观摩演出和街头、广场文艺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利用各种媒体开展文化产品评论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欣赏品位和鉴赏能力。
第三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发展重点文化产业。以传媒业、文化旅游业和文化产品设备制造业为龙头,积极发展影视动漫业、演艺娱乐业、艺术品及工艺美术业和会展业。加大对《洛神》、《河洛百戏园》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末,力争把传媒业和影视动漫业打造成我市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文化产业总体实力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提高传统文化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依托平乐牡丹画专业村、烟涧仿古青铜器村等文化产业示范村,突出文化产业的特色建设。加强宫灯制作技术、针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工作。突出规划深度,建设一批特色街区、社区。建立国内外知名的文物拍卖市场,打造好古玩市场,大力发展文物经济。
加强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对符合规划的产业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培育牡丹文化、工艺品、古玩、演艺、创意等五大产业聚集区,力争更多园区成为省、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实施文化人才培育工程。制定优惠措施,培养和引进新型文化产业人才,壮大文化产业创新人才、管理人才、经纪人才和科技人才队伍。加大奖励力度,营造成长氛围,着力培育3-5名能够代表文化底蕴和文化形象的文化名人。
提高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积极引进和培育文化产业急需人才和领军人物,提高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突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工商业、城市建设的融合,打造一批地方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经济效益好的文化精品,塑造国内外知名文化品牌。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为文化企业发展搭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服务平台。“十二五”末,培育和引进15-30个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
第二十五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同时要大力弘扬“精神”,增强全市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精神立市”提供强大支撑,为“福民强市”的实践提供精神动力。
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创造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深化。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高全体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公民文明素质的提升;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第二节大力弘扬“精神”
“包容开放”是“精神”的重要特质;“创业创新”是“精神”的内在要求;“实干争先”体现了人民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负重奋进”体现了人民的志向和追求。“精神”既体现了人民精神风貌的历史传承,又赋予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凝聚了全市人民的智慧,是全市人民的精神动力,更是“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精神立市”的重要支撑。要加强舆论引导,多形式、广角度、深层次开展“精神”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风正气清、真学真干的舆论氛围;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统筹开展弘扬“精神”的实践活动,各行各业要做好“精神”与自身特点的结合,提炼行业精神,构建“精神”的支撑体系。同时,依托筹备成立的市社会科学院,做好河洛文化研究,充分挖掘河洛文化精髓,进一步丰富“精神”的内涵。
第八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围绕交通基础设施、水电气热管网、市政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合理布局,加强投入,完善功能,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第二十六章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完善航空、铁路、公路、水路、运输枢纽场站等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区域交通枢纽,进一步缩短与各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为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群众快捷出行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一节加快航空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对机场进行提升改造,把机场建成国内重要的旅游干线机场、通用航空机场和中西部重要的货运机场。“十二五”时期,完善新航站楼的功能设施,开辟连接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线,争取开通多条国际(地区)航线,每年旅客吞吐量为100万人次,年货邮行吞吐量为10000吨。
第二节加快铁路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洛宜铁路支线改线工程,建设洛宜铁路至丰李铁路专用线,对市区既有铁路专用线进行优化整合。
建成新郑机场至登封至城际铁路,建设焦作至济源至城际铁路。
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逐步形成横穿涧西、西工、老城、瀍河,纵贯洛北城区和洛南新区的“十”字型线网骨架,连接客流集散点和对外交通枢纽,基本解决洛北城区东西向交通拥堵问题。
第三节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连霍高速段改扩建、洛栾高速、武西高速尧山至段、郑卢高速至卢氏段等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
建成洛偃、洛吉、洛宜、洛新等快速通道,升级洛栾快速通道市区至段,提高境内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等级,打造连接、、、、的“五县环”高等级公路,规划建设市区环城公路。依托既有公路网实施升级改造,同时新建黄河两岸滨河景区公路,大力推进南部景区、沿黄旅游通道建设。
以养护和改造为重点,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扶持力度。
“十二五”末,形成高速公路、高等级干线公路为主体的“三环五通道”大都市圈交通网,构建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区)半小时交通圈;交通网呈放射状向西、向南延伸,至西南部、、、的一小时通达;形成市域范围内“三横两纵”高速公路网、“四横四纵”干线公路骨干网和较为完善的区域农村公路网络,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的交通差距。
第四节加快水运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修建小浪底和西霞院水库共5个客货运码头,促进至三门峡、巩义及山西、焦作济源黄河北岸的客货运输。规划建设小浪底、西霞院水库、洛浦公园、公园的海事管理站房和应急救助、安全监控站点,完善市水上交通支持保障系统。
第五节加快交通枢纽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铁路枢纽改造,加快实施洛张铁路电化枢纽配套改造工程,新建郑西高铁龙门站南站房、公路运输枢纽客运南站、公路运输枢纽客运东站,改扩建市长途客运中心站,争取对关林、县、县、市、市、县、县等铁路场站进行改造,逐步实现各种运输方式间的“零距离”换乘。
第二十七章加强城乡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围绕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水电气热管网、市政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投入,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第一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完善城市道路网,加快城市立交桥、高架桥等立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落实城市规划,重点加强市政道路及桥梁建设,完善骨干道路系统,明确道路功能分级,弥补路网衔接缺陷,解决路网系统的瓶颈。洛河以北城区以优化路网结构为主,新区核心区重点完善城市路网建设,拓展区完善主次道路网,加强与核心区的连接。
气源及配套储气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各种燃气,加大管网建设力度,形成多种气源相互补充、完善的输气网络及城市配套管网。加强储气设施建设,合理安排来气接收门站和燃气调压站,实现县县通天然气,提高城镇居民天然气使用普及率。
加快市政基础建设。加快城区供水管网的改造,改善水质,确保供水安全,在具备条件的小区逐步探索自来水到户直接饮用;加强城市热力管网建设,提高供热覆盖率;加速中心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系统等环保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强城镇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配套和改造,提升市政公用设施的服务功能;加快停车场、公交站场及城区道路交通信号灯、标志线等城市交通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和服务水平。
第二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推进农村路网建设,重点抓好村庄与公路干线衔接,以“县县畅、乡乡联、村村通”为着力点,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建设质量,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和改造力度,确保路况完好。支持发展农村客运服务,本着路运一体、同步规划建设的原则,优化客运线路和站点布局,努力实现农村客运公交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
继续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完善供水网络,加强城乡水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努力实现城镇周边地区城乡一体化集中供水。支持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功能向周边村庄延伸,改造提升城乡供水处理工艺,抓好城乡备用水源和水质监测,确保供水安全,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85%。
继续抓好农村沼气建设。因地制宜推广科学合理的建设模式,对现有分散的网点进行资源整合,优先支持发展“全托式”服务,形成健全完善的服务网络。大力推进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积极发展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扩大“三沼”综合利用规模。
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深化农村电力体制改革。抓住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机遇,完善供电网络,增加供电能力,满足农民用电需求,重点搞好配套设施建设,降低线损率,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实现城乡各类用电的同网同价。
系统推进农村信息化,完善信息网络。加强涉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全面提高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
第三节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通信管道及基站基础规划,积极推进有线宽带光纤化进程,适度超前建设光缆网,力争实现光纤到户,鼓励发展无线宽带,做好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现代远程教育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好公众民生信息服务平台、政府政务信息管理平台、企业信用基础信息服务平台、城市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民生、政务、商务信息和数据资源的全面共享,为城市居民、企业等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信息服务。加大移动信息化资源投入向农村的倾斜力度,支持移动通信惠农信息平台搭建及政策支撑,推进城乡政务、民生信息一体化进程,缩短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
第九篇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认真贯彻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积极利用倒逼机制,着力推动节能减排,积极实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十八章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按照有限、有序、有偿开发的原则,加强对能源、土地、淡水、矿产、地热等各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的落实与考核,坚决淘汰电力、水泥、煤炭、钢铁、铁合金、有色金属、铸造、印染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其中,计划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水泥200万吨、铁合金2万吨、小火电100万千瓦以上。继续限制“两高一资”型产业发展,实现低碳发展。加快实施余热余压利用工程、电机系统节能工程、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绿色照明工程等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十二五”末,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8.1%,达到1.016吨标准煤。
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节俭适度和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
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水务一体化”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强化节水型社会各项制度建设。坚持以农业节水和高耗水企业节水为重点,逐步建设节水型社会。“十二五”末,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降低25%,达到39.9立方米。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深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和开发秩序整顿。加强金属材料、木材、水泥等材料的节约代用。
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制度,加强节能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健全节能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
第二十九章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生态保护、生态治理和生态建设“三位一体”,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影响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禁止开发。
第一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继续加强国家及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加大对城市规划区内水源的保护力度,加强对珍贵物种、地质遗迹、森林湿地以及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搞好森林养护和森林消防,规划建设南部山区简易机场,提升应急救灾能力。
第二节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综合整治、强化监管,严格防范环境风险,改善环境质量。继续实施重点领域、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污染综合整治,加强对矿区的矿山地质灾害勘查与防治。加强中水利用、污泥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程建设。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农村水源污染。实施严格的节能环保政策,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环保设施稳定运行机制,提高运行效率。
第三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加强县、绿色能源县建设,推进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合理开发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土壤保护区、营养物质循环功能区、矿产开发区、生态旅游区。
继续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城镇人均绿地面积。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及其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加快市林业生态市、县城环城生态防护林带、森林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我市森林覆盖率和续集总量。完善城市绿地布局结构,积极构筑绿色生态网络,提升公园档次品位,重点建设生态走廊,实施公园,洛浦公园延伸,涧河、瀍河的滨水绿地等建设,恢复历史名园,加快新区和县城新区道路绿化进度,配套完善新区拓展区城市绿化建设。
规划完善市区水系布局,加强洛河、伊河、涧河、瀍河等流域水体治理,增加中心城区周边湿地面积,加大县域中小河流的治理力度,美化城乡环境。
“十二五”末,把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
第四节加强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建设
大力倡导低碳发展理念,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及其相关发展目标纳入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金融、价格等激励政策,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开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试点,加快形成健康文明、节能环保的消费模式,培养和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发展绿色生产方式,减少生产、运输过程中污染排放和能源浪费。“十二五”末,碳及各种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省定标准。
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以打造钨钼、铝、煤炭、农产品、再生资源五大特色循环链为主线,促进产业与产业、产业与社会间的耦合共生;在有色金属、能源电力、化工、硅光电、建材、农林加工等重点领域推进循环型工业发展;以“五节约三利用两推广”为重点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建设10个循环型园区、30个循环型企业,推动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
第十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第三十章深化改革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加快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强化制度创新,转换经营机制,逐步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第一节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坚持“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加大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力度,完善“职责分明、相互制衡、科学决策”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监事会对董事和经理层的监督力度,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步伐;坚持因企制宜、改革改制,强力推进企业内部的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和技术、管理、机制“三个创新”,调整优化存量资本结构,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确处理党管干部与通过市场选聘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关系,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加强国内国际战略合作,培育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民间资本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改革改制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民营经济总量扩张,提高民营经济在我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优化机制、谋划创新,坚持市场导向和政策导向,抢占发展先机和市场制高点;积极引导民营企业科学决策、加强管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民营企业树立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促进民营企业效益提升。“十二五”末,力争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超过3000家。
牢固树立“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发展靠民力,稳定靠民富”的发展理念,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采取“非禁即入”投资政策;积极落实对民营经济的各项激励政策,充分尊重纳税人,着力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发展环境。
第三节大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同步。积极运用财税政策,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努力扭转城乡、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指导线,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预测居民收入增长的来源,建立保持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第四节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立实现“福民强市”的长效机制,激活各级党政班子干事创业的动力源,引导各级干部创先争优。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完善政务公开规范,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增强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明确业绩考核指标,加强行政部门考核,强化行政问责制,在全市营造激励争先晋位、褒奖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完善公务员业绩考核制度,试行公务员分类管理,规范公务员管理模式。
第五节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
遵循事业单位社会化发展方向,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坚持“职工利益优先、公开公正操作、因单位制宜”原则,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和管理办法,加快构建事业单位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拓展社会公用事业服务职能的实现途径,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设立事业单位改革基金,出台配套政策,加大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支持力度。
第六节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财政支出在公共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推进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有效控制政府债务风险。扩大公共服务领域的人均财政支出规模。缩小公共财政支出城乡差距。
深化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支持银行“走出去”,逐步打造成全国重点的区域性商业银行;积极引导市、县两级农信社改革,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成立村镇银行;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入驻我市。完善政府性融资平台、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建设,创造条件组建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加大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力度,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积极推动发行企业债券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多策并举,多管齐下,大力改善我市金融业发展环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稳定做好政策性保险,创新保险机制和险种,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构建金融监管安全体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健全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区域信用环境。
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信用担保公司,完善信用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参与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组改制。
第三十一章扩大开放
继续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扩大对外贸易和合作范围,优化外资结构,增大外资规模,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的环境,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不断提供新动力。
第一节扩大对外贸易,扩大合作范围
优化出口结构,扩大合作范围。大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充分发挥劳动力和科技优势,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出口;依托原材料加工和制造业优势,加强资金、技术和政策扶持的力度,加快培育发展一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知名品牌。加快外贸资源主体的整合步伐,培育外向型经济龙头企业。
坚决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支持本地企业走出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营销机构、研发中心,兼并、收购境外企业,进行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和国际科技交流。大力发展带动成套设备、技术和劳务出口的工程承包项目,积极扩大外派劳务规模,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第二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突出招商引资重点,建立大招商工作推进机制和政策促进机制。将招商引资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重点引进有利于拉长产业链条、填补产业空白的项目;加大项目库、商情客情库、政策法规库、土地储备和标准化厂房库、劳动用工及人力资源库的建设速度和力度,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提高引资项目的质量和洽谈成功率;通过重组整合、项目合作等形式,加强与央企的战略合作关系,引进优势资源,推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再创发展新优势;牢牢抓住产业转移机遇,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华人华侨为招商引资及战略合作重点对象,以港澳台、东盟及日韩、欧美为境外重点招商区域,以沿海发达地区为境内重点招商区域,着力吸引境内外资金投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领域。进一步出台鼓励招商引资的政策性文件,完善奖优罚劣机制。
拓展外资利用范围,调整外资利用结构,扩大外资利用规模。优化外资来源地结构,着力抓好外商直接投资工作,积极扩大欧盟、北美、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在我市的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比重;鼓励现有外商投资企业以利润再投资、增资扩股;引导外资以并购、参股、再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我市企业的改组改造;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扩大我市上市企业境外融资的比例。
第三节进一步优化开放环境
进一步改善投资硬环境,加快公路、铁路、航空、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快口岸建设,加快发展航空口岸,提升完善铁路口岸和公路口岸功能,节省企业产品进出口时间和费用;申报建设出口加工区,建设豫西地区集装箱进出口集散中心,加速口岸信息化建设,提高口岸综合服务水平,推动口岸与产业联动发展。
着力优化投资软环境。继续加大工作宣传力度,从严整治“四乱”,整顿市场秩序,营造“优商、惠商、亲商、安商、扶商”的社会氛围。加强投资环境考评工作,推行投资环境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开展投资环境专项整治活动。继续加大外商投诉案件查办处理力度,实行外商投诉处理责任制和领导包案制,加强对外商的服务和权益保护。突出解放思想,坚持依法办事,规范政府行为。增强创先意识、争创一流,增强责任意识、敢于负责,增强大局意识、做到落实政策和合同零折扣,增强主动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强化问责意识、从快从重追究,全力营造宽松开明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守信公平的市场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
第十一篇积极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二五”期间,必须更加关注民生,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坚持包容性增长发展理念,创造平等机会和环境,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公共安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十二章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着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着力促进民生改善。
第一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进一步完善就业机制,建设统一、规范、开放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落实和完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提高就业专项资金使用效果,鼓励企事业单位扩大就业岗位。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实施一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做好复转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做好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改进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服务工作,强化进城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发展劳务经济,培育劳务品牌。“十二五”期间,力争每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
第二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完善推进集体合同制度,重点推进劳动报酬的集体协商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在劳动收入分配、正常休息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作用;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制度,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监督制度。
依法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各类企业均要建立工会组织,维护劳动者民主权益。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员工参政议政的权力。加强和规范企业对女职工的福利制度。
第三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的衔接,建立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树立社会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理念,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完善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市级统筹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失业、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城镇非就业老年居民的养老保障机制建设。加快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农村社会养老受益人群。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做好双拥优抚保障工作,认真做好对老弱病残和农民工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法律援助工作,努力做到应援尽援,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第三十三章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树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均等化理念,均衡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形成医院所有制多元化格局,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
第一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第二节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
均衡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加大政府对公益性医院投入。大力推进优势医院倍增发展计划,加快新区医院项目建设和洛北城区的医院改扩建工程建设。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提升人民群众精神健康水平。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工作,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基本卫生服务。
大力发展妇幼保健事业。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妇幼保健服务体系。
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强化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做好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工作。加快重点中医院和县级中医院建设,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十二五”末,全市万人拥有床位数45张,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50人。
第三节加强疾病防治和预防保健
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强疾控机构建设,推进疾控机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基层疾控组织业务管理,强化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疾控机构基本信息报告系统工作。加强疾控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疾控人员工作能力。完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
加强重大疾病防控。重点落实和创新艾滋病、结核病、性病、肝炎、手足口病、非典、人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控措施。推进免疫规划工作,继续开展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积极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防治指导服务和行为干预。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以病人为中心,完善医疗管理制度,加强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规范临床护理和临床药事管理。依法加强医疗机构、人员、技术准入和技术应用监管。加强医疗应急救护体系建设,规范医疗急救工作。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积极推进农村无偿献血工作,保障临床用血质量和数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强化公共卫生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监测网络,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事故管理,加大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信息工作,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能力。落实职业病防治规划,加强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加强饮用水水质和水源性疾病监测。
建立和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开展食品和饮用水的放射性本底监测,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建设,确保食品安全。
继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大环境卫生整治与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推动卫生城市和文明村镇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卫生环境。
第三十四章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
加快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改革力度,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体育运行体系。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构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架构,促进人民身体素质全面提高。
第一节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着力加强县(区)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加大政府对全民健身设施的投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体育场馆及健身设施,提高体育基础设施的普及率,夯实体育发展的基础。“十二五”末,实现城市社区和80%以上的行政村拥有基本公共体育设施。
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合理布局建设文化体育健身广场,建立和完善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动群众体育活动普遍化、制度化、多样化。倡导全民健身的新理念,推进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高度重视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着力抓好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活动和健身活动,提高青少年体质。
继续发挥我市传统竞技体育项目优势,着力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实现竞技体育的新突破;积极申办国内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扩大竞技体育的影响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
第二节培育壮大体育产业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加大现有体育资源的整合力度;积极推进现有体育场馆的商业运作,大力开展与国内外知名体育厂商的合作,着力培育体育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坚持体育与文化、旅游、娱乐相融合,大力开展体育健身、体育健心、竞赛表演、体育休闲活动,大力支持各类体育项目俱乐部的发展,做大做强我市的体育产业。
第三十五章加强公共安全建设
强化应急体系建设。落实“一案三制”工作机制,完善应急指挥系统、监测预警和信息系统、应急队伍装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和运输保障系统,提高灾民救助和恢复重建能力。
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和安全生产标准。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设备,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金属非金属地下矿产采选,要全面安装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强化现场管理,加大过程追究、隐患追究和事故追究力度。搞好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管,严格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切实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消防等领域的安全专治行动,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重点加强洛河、伊河综合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蓄滞洪区建设、城市防洪、森林火灾防治,完善水文、地震等预警预报体系,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报能力、防御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气象监测,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强化气象观测、气象防灾减灾、人工增雨防雹三大气象系统建设,保护基层台站综合观测环境。重点提高雷电监测预警、土壤水分自动监测、风廓线雷达系统、人工增雨防雹催化、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气象服务保障等人员和装备水平。重视城市化建设中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价。
构建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中长期粮食供求总量和品种结构基本平衡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储备粮的调节作用,建立健全粮食应急机制,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和储备粮调控体系。
保障饮食和用药安全。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提升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手段,建设食品药品监管电子政务系统。
加强价格监督管理。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对资源要素价格的监管职能,加大监管力度,完善价格监督管理机制。重点加强对直接关系民生的煤、电、气、水等价格监督管理。
积极贯彻国防动员法,加强国防安全教育,提高国防安全意识。
第三十六章创新社会管理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的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建设水平,完善村(居)民自治,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建立社情民意调查分析机制,完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做好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人口信息网络建设管理,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
深化平安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技防体系建设,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完善平安建设责任制和社会稳定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第三十七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性别平等、人口迁移和社会保障等人口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十二五”期间,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以内。建设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加强计划生育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和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打击“两非”行为,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综合治理,促进社会性别平衡。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法和途径,科学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和合理分布。建立和完善以奖励、优待、减免、帮扶、保障、救助为主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新机制。进一步拓展和整合人口管理部门的职能,推进制度和机制创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切实落实妇女及儿童发展规划。保障妇女平等就学、就业、社会保障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资金保障和服务提供相匹配,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对公益性养老机构投入,加强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引导非营利组织参与经营管理。加强养老服务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提升养老服务的规范化水平。
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设施,推进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
第三十八章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市,着力推进廉政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包容性增长营造社会环境。
第一节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关注公民意识,使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在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等工作中,不断畅通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更好地体现全市人民的意愿。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高政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坚持政治协商制度,积极支持政协参与经济与社会发展事务管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发挥政协对政府的监督作用。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发扬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更好地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社区业主委员会、村民代表会的作用。创造条件使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充分保障人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第二节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逐步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广泛听取意见,提高立法的民主化水平;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司法监督,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进一步增强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开展“六五”普法教育。
第三节加强廉政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全力运行监控机制,深化从源头防治腐败的体制改革,严惩各种腐败行为,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提高机关绩效,优化发展环境,为实现“福民强市”目标提供保障。
第十二篇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本规划制定的目标和任务涉及九县(市)六区的全部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城乡社区,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完成,各级政府和各主管部门要制定好本区域、本领域的发展规划,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公共资源,确保规划顺利实现。
第三十九章建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
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必须加强统筹协调。要做到全市规划与各县(市、区)、各专项规划的协调衔接,形成目标一致、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统筹协调的规划体系。要做好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特别要加强制度协调、政策协调和规划协调。统筹协调政策目标及措施,做好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和政绩考核间的配合。
统筹协调长期发展与短期发展,近期措施要有利于解决长期性发展难题,改革体制、制定政策、安排投资、确定发展速度,都要充分考虑可能性、可持续性。
第一节建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由总规划及各类子规划组成,通过相互协调配合引导各区域、各产业、部门及重点企业发展,最终实现总体规划目标。规划体系包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重大项目规划;各县(市、区)(含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各专项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服务业发展规划、城镇化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能源发展规划等)以及各专项子规划。
第二节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改革规划管理体制,健全科学化、民主化的编制程序,形成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各县(市、区)、各产业、事业规划及各类专项子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全部规划由市发改委负责管理。
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具有法律效力,要纳入各县(市、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约束性指标要分解到各县(市、区)和各部门。
政府各部门要加强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在本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经中期评估需要修订本规划时报市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三节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相配合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制定年度计划的依据,制定和实施好年度计划是“十二五”规划目标及任务顺利实现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认真制定好今后五年的年度计划。
第四十章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
规划提出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方向,利用外资及对外贸易等发展指标,是对市场主体的导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施,各级政府要维护市场公开、公平竞争,打破地方分割和部门保护,不得干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不得干预市场机制正常运行。
规划确定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点任务,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努力实现。政府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完善政策法规,为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国有企事业单位要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规划确定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就业、减少贫困、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为提高社会发展水平的庄严承诺,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合理高效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
规划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要求,主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法律手段,并辅之以经济手段来落实。
规划确定的改革任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必须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要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将改革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不失时机地推进,并注重及时地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用法律、规章和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
第四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的配套政策及措施
“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需要各项政策措施的保障和支持,对于国家已颁布实施的政策措施要坚决贯彻执行,用足用好;认真梳理地方管辖权限内的政策法规,尽力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有效打击不正当竞争,营造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的区域环境。
根据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原则,按照公共财政资源配置的重点要转到为全市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方向,合理划分政府间的事权,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公共财政安排的优先领域是:城乡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农业科技推广、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培训、促进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勘探、资源管理和国家与地区安全等。重点支持的区域是: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
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完善和制定鼓励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促进科技发展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其他产业健康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在全市经济发展和财力增加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政府投资改善民生的规模,完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整合政府投资,改进投资方式,加强项目监督管理,提高财政投资效率。
加强和改进产业政策工作,增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提升、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统筹,协调信贷、土地、环保、安全、科技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配合,采用经济手段促进产业发展。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薄弱环节的扶持,重点支持研究开发,培育核心竞争力。按照适度紧缩原则调控高耗能产业规模,控制生产能力盲目扩张,限制高污染产业发展,严格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实施名牌战略,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强的大企业走出去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积极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壮大并参与对国有企业的改组。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技术,坚决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坚持政府履行经济社会发展职能的“福民强市”考评机制,从科学发展、公众安全感、环境创优、效能提升、重点企业发展、安全生产和解决群众诉求七个方面,认真组织实施“福民强市”目标考评,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在市委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中,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真学真干,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福民强市”的总体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