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外资利用工作规划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加快我省对外开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关于“十二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有关精神和《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国内外有利形势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步入缓慢复苏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加快,对外投资能力增强,跨国投资逐步回升;金融危机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全球范围内多边、双边及区域合作不断加强,跨国投资更趋便利化;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改革步伐加快,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明显上升,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和拓展外部发展空间能力明显提升。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稳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基础设施日趋完备,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供应比较充足,劳动力素质显著提高。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事业发展孕育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我国外汇储备充裕,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稳步推进,国家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企业扩大境外投资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积极性提高。我省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基础优势明显,形成了钢铁、装备制造等十大主导产业,企业实力不断提高,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主动性逐步增强,在扩大开放中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条件逐步成熟。
(二)面临机遇
一是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政策措施。国家《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国外优惠贷款和外商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为“十二五”利用外资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政策空间。二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发展战略。作为京津冀区域重要组成部分,我省面临经济快速增长的难得机遇,成为外资关注的重点区域。三是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省沿海区域加快发展,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四是冀中南地区成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对外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五是近年来我省一批开发区先后扩区和升级,开发区建设取得突出成绩,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困难与挑战
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加快、环境更为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大背景下,我省利用外资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一是发达国家为缓解就业压力,寻求“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通过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国际投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二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债务负担沉重、主权债务危机深化,银行、企业资金紧张、融资困难,外商资金不足、投资到位率低等问题将长期存在。三是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和收入分配政策调整,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结构性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我省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减弱,局部区域甚至消失。四是我省与国内先进省份在基础设施、生产要素、产业基础、配套能力、营商环境和生活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燃气、用电、物流等成本优势正在逐步消失。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携国家倾斜的优惠政策对外资产生新的吸引力,发达省份凭借其已有的经济实力和优惠的条件,在招商引资中正在抢占优质资源,从而形成或奠定更大的优势,对我省利用外资带来新的严峻挑战。五是我省利用外资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招商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企业的招商引资主体作用有待发挥。六是目前世界上已经探明的优质油气资源和其它矿产资源大多被西方矿业集团控制,新的进入者往往受到挤压,开发空间有限,成本较高,境外资源开发的国际竞争压力增大;近年来世界各地以华裔和我境外企业为袭击目标的暴力事件多有发生,非经济风险凸现。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努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发挥外资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自主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省内更多的企业到境外投资,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把工作重点放在营造环境和提供服务、提供保障上,通过政策和市场调控对外商投资进行引导,尊重和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
2.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结合我省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实际情况,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引进来”上,同时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发展空间。
3.坚持引资规模与引资质量相结合。在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外商投资、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注重外资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我省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4.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招才引智,在引进外资的同时,积极引进人才,实现“引资”与“引智”的双赢。
(三)发展目标
1.外资规模快速扩大。利用外资实现快速增长,外资规模在全国的位次前移。2015年,全省利用外资力争达到100亿美元,年均增长18%,“十二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力争达到360亿美元。
2.外资质量显著提高。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和项目落户我省,培育和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外资龙头企业。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我省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外资结构更趋合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比重大幅提高,区域协调发展。
4.投资环境明显改善。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进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体系,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以引资促进改革开放,打造高效的利用外资平台。
三、主要任务
(一)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努力缩小我省与发达省份的差距,推动我省利用外资实现跨越式发展。优化投资环境。着力改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服务体系,降低企业投资和商务运营成本,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及运营环境,提高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科学谋划项目。结合我省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发展重点,加强与主要目标国家和区域的产业对接,认真谋划招商项目,建立和完善各级、各部门重点招商项目库,实行滚动管理,及时更新。加大招商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展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小团组招商等多种方式的招商活动。突出港台、日韩、欧美等重点国家和地区,大力推进与我省项目、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深度对接。瞄准知名跨国公司,选择和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制定个性化的招商政策,加大宣传和推介,力争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和项目落户我省。拓宽引资渠道,积极用好产业基金及BOT等利用外资方式,支持我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证券融资,力争每年有一批企业实现境外上市。推动外资项目落实。滚动抓好已签约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加强协调调度,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
(二)优化外商投资结构
统筹产业结构升级和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引导外商更多地投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加强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和低水平项目。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财务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由加工支配环节向上下游延伸,提高产业综合配套能力。把利用外资与调整我省产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相结合,鼓励外资投向我省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领域。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引进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种植业、养殖业。引导外资投向农产品深加工领域,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产品加工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鼓励外商参与农产品市场渠道建设,把我省建成我国东部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和营销中心。
大力发展服务业。鼓励外商投资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软件开发、工程设计、信息咨询和科技服务,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格局。鼓励外资参与跨境服务外包,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稳步推进银行、证券、保险、电信、燃气、物流等行业的对外开放,逐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积极引导外资参与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
着力提升制造业。引导外商投资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我省传统优势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我省沿海地区、环首都地区、冀中南地区对外开放,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引资政策,进一步加快落后地区利用外资步伐,推动重点地区利用外资向规模化、集聚化发展,逐步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局面。
环首都地区。抓住国家建立首都经济圈的机遇,发挥环首都区位优势,吸引更多跨国公司设立制造中心、采购中心和研发中心。依托农业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农业招商引资的超常规发展,努力打造农产品生产、物流基地,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高新技术农业孵化基地,农业产业梯度转移基地。着重发展新能源、信息技术、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现代物流、会议展览、金融等,积极开展对外合作。
沿海地区。围绕落实《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依托、、黄骅三大港口,发挥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工业基础较好、区位特点明显等优势,重点在石油化工、高端装备制造、临港循环经济产业、旅游业等领域加强对外合作,探索体制创新,先行先试,率先发展。
冀中南地区。充分利用冀中南地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有利时机,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正定新区、冀南新区、滨湖新区、新区,积极吸引外资投向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等产业,推进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
(四)推动技术与体制创新
强化技术引进和消化。积极引进国外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技术,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跨国公司转让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在我省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配套基地,发挥技术溢出效应。提高我省技术创新能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把利用外资工作的重点从单纯引进资金转向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引进现代化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提高我省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与国际著名实验室和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和研发团队,鼓励在我省联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和完善招商机制。按照有产业招商指南、有产业招商地图、有产业招商项目库、有专业招商队伍、有专门投资促进机构、有专项工作经费的“六有”要求,建立健全常态化招商机制,完善招商投资促进体系,营造全社会抓招商、全方位抓服务、全身心抓落实的招商引资氛围。
(五)搭建有效的开放平台
继续搞好园区建设。规划提升现有各类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和完善开发区管理机制,加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开发区(园区)。在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加快推进中日生态工业园、中韩工业园建设,努力打造成面向日韩招商的重要基地。实行开发区(园区)动态管理,对各类开发区(园区)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完善开发区(园区)激励淘汰机制。
大力培育我省品牌展会。按照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化要求,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国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冀台经济合作洽谈会打造成知名品牌展会。努力办好(香港)投资贸易洽谈会。
加快口岸建设开放步伐。统筹现有港口的布局和定位,提高空港的国际化程度。积极争取设立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和渤海新区保税物流园区。加强口岸通关便利化建设,提升口岸开放功能,加快我省对外开放步伐。
(六)稳步推进境外投资
坚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互利共赢、长期合作,明确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支持和鼓励钢铁、建材、机械装备制造、轻工、医药、化工等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及重点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有序转移过剩生产能力。支持企业加大境外资源开发力度,建立稳固的境外资源供给基地。鼓励我省企业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依托利用我国在境外设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用好东道国提供的优惠政策,努力降低社会经济风险,促进互利共赢。鼓励我省企业到欧美等发达地区投资,打破贸易壁垒,扩大市场份额,获得先进技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钢铁、冀东发展集团、开滦集团、文丰集团、建投等我省骨干企业的境外投资项目进展,力争早日取得成效。
四、保障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能源供应、交通运输体系、出海通道等关键性工程的建设。加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机场建设,支持机场和有条件对外开放的机场及港、黄骅港、港开通面向日韩和其他地区的国际航线,开辟对外联络交往的通道。加快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服务便捷、运作规范、监管有效,切实提高通关能力和通关效率。
提升吸引外资的配套条件。建立生产要素的形成和保障机制,加快生产要素产权交易中心建设,促进生产要素有效流转。完善土地供应机制,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强化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国内信贷资金与外资的结合使用,多渠道解决外资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形成便捷顺畅的物流配送网络,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规范和完善为外商投资者提供的中介服务,降低商务成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安商环境。
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创新社会安全管理,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努力营造文明高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亲商助民的社会氛围。完善外籍员工就医、出入境、子女就学等配套生活服务,增强外商来冀投资的吸引力。
(二)创新外商投资促进机制
健全利用外资促进机构。主要负责与国外投资促进机构进行联系与交流,承办投资合作专项事务,引进外商投资项目。策划组织外商投资考察活动,为外商提供投资环境方面的信息、咨询和服务。组团出访进行商务考察,在国外参加和策划组织各类项目推介会、招商会。加强对国内外形势、重大事件对引资的影响评估,开展招商策略、外商投资行为的深入研究,形成专业化、系统化的招商战略体系。充分做好利用外资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引资的可行性论证,重点引进一批有前景、质量高、效益好、符合产业政策的外资大项目。
加强招商引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选拔、使用、考核机制,在机构、编制、待遇方面给予倾斜。建立省市县三级外资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方式,强化招商人员定期岗位培训,形成专业化的招商队伍。
充分利用我省友好城市的重要资源,发挥国际友好城市渠道多、信息灵、成本低的优势,把友城关系作为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开展招商引资的窗口。积极发挥我省海外华人华侨的作用,鼓励其来家乡投资兴业。
拓宽利用外资宣传渠道。建立完善对外经济信息系统和信息制度,为投资主体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强化形象宣传,提高城市知名度,在充分利用投洽会等投资平台的同时,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国外优质资本介绍我省的资源、区位等优势条件和优惠政策,提高外商对我省的了解和关注度。
(三)加强外商投资政策引导
加强规划与政策的协调衔接。结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及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分阶段、有重点地引进一批能够发挥我省比较优势的外资项目,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结构,鼓励发展符合环保要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对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及时予以认定,办理税收优惠。对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比照执行省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相关政策,支持中外企业加强研发合作。
有选择的引进外资企业。选择与当地产业配套的企业进入,减少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选择诚信度高、成长性好、控制风险能力强的企业进入,确保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选择全产业链的企业进入,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对重大利用外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对能够对我省调结构转方式具有带动、引领作用和科技含量高的省重点利用外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强化协调调度,积极推动项目进展。在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落户、子女就学及个人所得税等方面营造良更加好环境。
(四)强化开发区引资载体功能
发挥开发区示范带动作用。制定规范和促进开发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利用开发区的资本、产业集聚效应和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跟踪世界500强和国外大企业的投资动向,吸引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发挥开发区重要载体作用,使之成为吸引外资的集聚区。
扩大开发区对外资项目的行政审批权限。设立级别较高的服务专项小组,集招商、审批、项目规划等职能于一体,减少企业项目前期办理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开发区管理机构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开发区管理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采取多种方式,及时了解企业情况,通报区内信息。鼓励企业参与开发区管理,加强企业与开发区的交流、沟通,增强企业的主人翁意识。
(五)完善国外贷款管理
加强国外贷款项目谋划。紧密结合我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谋划和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利用国外贷款规划,稳定我省利用国外贷款规模,把国外优惠贷款投向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新农村建设等民生领域。规范国外贷款项目管理。加强对项目招投标监督,对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与后评价制等,强化对国外贷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完善国外贷款协调机制。继续加强政府管理部门与转贷机构的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在贷款比例、配套资金、配套政策等方面对我省落后地区给予更多支持。控制债务风险。加强对国外贷款的全口径管理,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贷款机制,积极争取利用优质贷款,加强与风险担保机构的合作,减少债务风险。
(六)建立境外投资服务保障体系
加强境外投资专题研究,为企业提供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状况、法律法规、投资环境、企业资信等信息服务。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拓宽企业境外投资的筹资渠道。建立和完善境外企业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维护企业在境外的正常经营秩序,保障境外企业和人员的利益与安全,促进境外投资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加强境外投资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管理,为企业培养开展境外投资所需的专业化、复合型经营管理人员。
(七)加快政府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服务型政府。转变理念,明确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改进政府管理模式,规范行政行为,形成贴近企业、适应企业发展的服务机制。健全外资项目管理制度,改进审批方式,完善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形成职责明晰、快捷高效的审批程序。完善外商投资服务机制,高度重视外商投诉,及时调解企业纠纷,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健全投资环境监测工作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建立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联络与沟通,形成信息共享、工作互动快速协调反应机制。落实重大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建立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外商投资项目联席会议制度,从项目洽谈、签约、审批到开工建设、投产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及时掌握项目进度,协调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