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促进企业经济平稳发展工作规划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两大战略
1、积极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以深化开展“质量兴市”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拓展活动领域,深化服务层次,努力提高“质量兴市”活动的实效性。要全面实现今年质量兴市和质量兴县(区)活动年度目标。要围绕服务重点优势特色产业如铅锌、油橄榄、核桃、花椒等和重点生产企业,开展“质量兴企”帮扶活动,制定实施计划,对重点工业企业派驻质监人员,开展零距离服务,促进重点优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综合竞争势力。
2、积极实施名牌培育战略。加强优势特色产业名牌培育力度,扩大名牌产品评价的覆盖领域,从单一的生产加工业向服务业中的商业、金融、宾馆、旅游景区等领域延伸,近三年内,新增培育陇南名牌产品30个,甘肃名牌产品20个,中国名牌产品实现零的突破,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个,加快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审批和使用进程。
二、大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开展七项活动
3、开展质监联系企业活动。实行领导干部定点联系企业制度,将重点骨干企业、新建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和特色优势产品生产企业作为服务重点,市局将确定10户骨干企业为重点联系帮扶对象,市局领导每人重点联系帮扶1户企业和一个新上项目,各县局、市局所属单位分别重点联系帮扶1户企业,各县局领导干部对辖区内获证及重点企业实行对口联系,深入企业,保持与企业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企业服务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服务措施,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4、开展质监培训企业活动。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采取集中培训、实地操作、现场观摩等形式,全面开展质量法律法规、质量管理、岗位操作和检测技术培训,近三年内培训企业人员2000人次,其中食品企业300人次,建材和工业产品企业300人次,特种设备管理及操作人员300人次,质量法律法规宣贯300人次,标准宣贯200人次,计量管理200人次,认证认可知识100人次,企业检验员300人次。为企业送理念、送信息、送标准、送技术、送方法,提高企业法律意识、质量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
5、开展标准化创新服务活动。加强标准信息的收集,畅通技术标准信息服务渠道,推动重点骨干企业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迅速转化为标准,抢占标准制高点,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提升特色产业优势地位。重点加大对食品、农林产品等优势产业的技术标准、种植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三年内地方标准50项,登记备案企业产品标准50项,完成采标6项。同时加强农业标准化推广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精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围绕我市优势、特色和支柱农产品,建立专项农产品标准体系5个。
6、开展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服务活动。帮促2户重点企业开展测量管理体系建设,帮促5户企业开展计量检测能力合格评定或“C”标志评价,开展18户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服务活动,推动企业加强计量基础建设,促进企业节能减排、降耗增效,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7、开展企业质量诚信评估活动。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诚信为本”的理念,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进行企业质量诚信评价,为质量诚信企业提供质量信用竞争力证明,帮助企业融资贷款、参与市场竞争,获取更多的公共资源。加大质量失信惩戒力度,全面建立质量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通过新闻媒体统一违法企业“黑名单”,企业不良质量信用记录,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让失信企业失去生存环境,让守信企业受褒扬奖励,营造重质量、讲诚信、守信誉的良好氛围。
8、开展宣传名优产品引导消费活动。利用主流媒体加强对诚信优秀企业、优质名牌产品的宣传,正确引导消费。每季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告企业产品质量信息,向政府提供质量分析报告,在电视台、报刊开辟“质监助推经济发展”专栏,向社会推荐和宣传我市优秀企业、优质名牌产品,提升陇南名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重塑消费信心,引导大众消费,提高我市名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诚信优势企业发展。
9、开展为企业减负解困活动。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小生产企业和受国际金融危机困扰严重的企业减免监督抽查费和定期检验费,对企业非恶意的、不涉及安全的违规行为,以教育为主,免于处罚。
三、大力营造经济发展健康环境,抓好“一项活动”、“三大安全”
10、全面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按照省局的部署要求,立足实际,制定我市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部署落实相关专项行动,对质量安全问题严重的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和重点设备,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巡视制度,明察暗访制度,举报奖励制度,对全市保增长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要加强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对容易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的食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监管,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11、抓好食品安全。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营造安全健康、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开展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评价活动和缺陷产品召回活动,加强行业、市场调查,对白酒、酱腌菜、饮用水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质量安全风险高的重点食品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监测和预警,杜绝食品安全事故,杜绝行业“潜规则”对企业的负面影响,维护行业的良好形象和“陇南产”的良好声誉,为诚信企业和名牌产品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我市特色食品小作坊的法制教育和技术指导,对具备获证基础的小作坊制定帮扶计划,实行进户帮扶,指导其获取食品生产许可证,拓展产品的市场空间。对生产条件简陋、卫生环境较差的食品加工小作坊督促帮助其完善生产条件,改进卫生环境,产品限定销售区域,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我市特色食品企业的发展。
12、抓好特种设备安全。加强安全责任、动态监管、应急反应体系建设,保障特种设备运行安全。加强隐患排查和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监查,对重点企业、电站、兰渝铁路、兰海高速公路等国家和省市重点建设工程上门服务,做好使用登记、法定检验、作业人员考核、现场安全监察等安全保障工作。充分发挥“市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系统”在动态监管和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作用,提高监管效率、确保安全生产。
13、抓好建材质量安全。开展建材质量进企业、进灾区、进工地“三进”活动,通过教育培训、监督抽查、质量分析和违规惩戒,狠抓钢材、水泥、普通烧结砖等建材产品质量监管,督促企业严把原材料进厂、工艺流程、产品检验和出厂销售“四道关口”,确保建材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对灾后恢复重建建材产品监督抽查频次,对重点建材产品如建筑用砖每月抽查一次,严格抽查后处理,督促企业限时整改达标,从源头保障灾后重建质量安全,提高建材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为灾后重建和促进我市建材生产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服好务。
14、加大打假保名力度。积极推进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构建执法打假长效机制,维护合法诚信企业利益,维护市场公平正义,紧紧围绕灾后重建,拉动内需工作重心,重点整治食品、建材、农资等民生产品,抓好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家电下乡涉及的家用电器产品的专项执法检查。全天开通12365举报投诉电话,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处理群众举报投诉。围绕我市名、优、特色产品及假冒伪劣泛滥的领域开展区域打假保名工作,落实“五不放过”的要求,使假冒伪劣产品得到有效遏制,为我市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提高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加强“四项建设”
15、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开展“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对企业生产许可、应急所需的检测项目、组织机构代码办理、标准收集编写、采用国际标准、企业标准备案等,简化办理程序,缩短办理时限,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开辟“快速通道”,对重大、重点审批项目,落实专人负责,快速办理。
16、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市局成立标准、计量、质量管理、认证、特种设备管理等综合技术咨询服务队,深入企业开展免费咨询服务活动,帮助企业建立实验室,并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把好原料进厂和成品出厂关,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17、加强技术能力建设。加强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建设,大力培养检验检测技术骨干,积极推进质量、计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建设,不断完善和更新检验检测设备,扩展检验检测项目,提高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共建、共享检测设备和技术,构建检测、培训一体的公共检测服务平台,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免费检验检测,为企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产品质量把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8、加强队伍素质建设。举办系统内服务企业专题培训班,培训人员200人,不断提高质监队伍特别是县局业务骨干、技术人员服务企业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
五、加强领导,确保工作实效
19、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市局成立局长任组长、各业务科室负责人参加的服务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局、各直属单位也要结合实际,成立一把手负责的服务企业、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年底进行监督考核。
20、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大力提倡重实际、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作风,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服务承诺制,严肃工作纪律,确保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1、充分发挥县(区)局作用。重心下移,抓县局,强基础,加强对县(区)局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提高县局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质监助力企业发展,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