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贯彻林业重大项目规划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加快林业发展,将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安全,有利于把我区建设成为生态优美的第二大城市,有利于促进助农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区委二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具体要求,特编制《区“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
一、“十五”林业建设成就及“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林业建设成就
“十五”时期,全区林业以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契机,紧紧围绕“绿山富民活行业”的战略目标,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以生态为先,以质量为本,狠抓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广泛开展全民绿化,强化资源保护,严格依法治林,稳步推进林业产业化,林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林业投入大幅增加。“十五”时期,国家、市、区各级共投入各类林业建设资金6.27亿元,是“九五”期间的166倍,国家投入的带动,使全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投资办林业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纷纷投向木材加工业、森林旅游业、森林食品加工业、花卉苗木、中药材及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国家投入为主,民间投入为辅的林业良性投入机制。
全面完成造林任务。共完成各类工程造林148.47万亩,是“九五”期的3.4倍。其中,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23.2万亩,退耕还林造林116.88万亩,保护母亲河绿色工程造林3.09万亩,库周绿化工程造林7.5万亩。
森林资源实现“三增长”。到年底,全区落实森林资源管护133.28万亩,为计划的151.45%。森林采伐消耗由“九五”期的每年8.27万立方米下降到现在的每年3.5万立方米。森林面积由“九五”期末的77.19万亩到增加129.73万亩,净增52.54万亩,增幅达68.1%;森林蓄积由233.1万立方增加到381.18万立方米,净增148.08万立方米,增幅达63.5%;森林覆盖率由16.2%增加到25.01%,增长了8.81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76个百分点。
野生动植物保护初见成效。已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市级森林公园5个,市级自然保护区1个,受到恢复性保护面积25万亩,占全区有林地面积的近1/5。新建珍稀植物园1个,淹没线下的一些濒危物种和珍稀植物得到及时抢救和较好保护。
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十五”期末实现林业总产值4.05亿元,比“九五”期末的1.82亿元增长了123%,年增率高达17.1%;已基本形成木材加工、优质笋竹、森林旅游、种苗花卉四大特色产业。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林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群众得实惠的发展宗旨。
林业基层改革进展顺利。年起,国有林场和木材经营企业按照统一部署开展了林业职工的安置和分流工作,一次性安置富余职工374人,新建乡镇林业站41个,分流在册职工100人,达到了既稳定队伍又健全基层机构的目的;落实了国有林场和乡镇林业站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参保人员348人,其中,国有林场参保率100%,解决了林业职工的后顾之忧。
“十五”期间,我区被评为全国年度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年度国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先进单位;获得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年度林业工作先进区;年夺得市“绿化杯”;年获得市林业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
(二)“十一五”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是我区林业发展十分关键的时期,我们既面临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也面临许多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首先,从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态势看,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大幅度增加生态建设投入,大规模开展生态建设,我国生态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总体上已由“治理小于破坏阶段”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在此过程中,我们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树立了牢固的信心,为下一步的林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其次,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国家保持乃至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的支持,这为林业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实力支撑。第三,国家给予了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明确定位。林业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而且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这为加快我区林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第四,既位于国家林业发展战略确定的“西治”区域,又地处腹心地带,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备受国内外关注,特别是中央和市里高度重视库区的产业发展,已将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纳入今后工作重点,加大扶持力度,林业必将从中受益。第五,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个全民义务植树、社会参与造林的局面正在形成,全社会群策群力的推动,必将加快我区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2、不利因素。首先,维持甚至扩大“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的成果十分不易。从客观上讲,治理与破坏本身就是一对十分尖锐的矛盾,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和曲折性,稍有松懈,破坏就可能大于治理,林业发展就会处于被动;从主观上讲,“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成果的取得,会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盲目乐观或者盲目悲观以至畏难厌战情绪,这些主观意识或会使我们松懈麻痹,或会使我们消极抵触,都不利于林业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其次,国家压缩退耕还林工程规模,而新的造林工程尚未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区的造林绿化工作。第三,从整个区情看,地处腹心,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还十分脆弱,水土流失面积达2405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69.56%,生态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第四,从林业自身发展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林分质量低下、结构不合理,造林绿化任务繁重;木材供需矛盾突出,可供采伐的森林面积和蓄积只有11.5%和20.6%,乱占滥用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的威胁仍很严重;林业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结构单一,虽然山开始绿了,林区群众收入有了增长,但是,活行业的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十一五”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发展全局,按照建设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以重点工程建设为龙头,科技兴林为支撑,优质特色产业为骨干,依法治林为保障,大力植树造林,强化资源保护,创新林业机制,持续利用资源,建立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和稳固的林业保障体系,力争实现林业全面、协调、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尊重历史和现状,照顾规划前后的承接性,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使长远规划与短期规划、区域规划与总体规划、部门规划与综合规划协调一致。科学地布局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产业建设,做到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草则草,多管齐下,多业发展。
2、生态优先、三大效益统一原则。把保护生态安全放在首位,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生态安全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保障;把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作为根本,通过植树造林,营造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的良好生活环境,不断提高生态文明程度;把提供丰富的林产品作为重要任务,建立功能完备、永续利用的绿色产业体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
3、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结合,实行分类经营原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林业建设,实行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同时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途径。
4、科教兴林、依法治林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生产力标准,注重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有机结合,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推进各项林业事业健康发展。
5、抓住机遇,循求支持发展原则。紧紧抓住是库区今后8个移民搬迁任务重点区县,中央和市明确要求把库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国家林业局出台扶持库区发展6项措施和市林业局出台支持库区林业发展的良好机遇,着力贯彻中央9号文件和市委25号文件,继续寻求政策上的支持。着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赢得社会的广泛支持。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争取林业的地位提升。着力招商引资,打造林业的新亮点。
(三)主要目标
就是“一个提高,两个达到”。即在现有森林资源129.5万亩、森林覆盖率25%的基础上,到年森林面积达到21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林业总产值达到17亿元,把建设成为山川秀丽,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的市第二大城市和经济中心。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十一五”林业三大体系建设
“十一五”期间,加快林业发展,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要重点建设生态、产业、保障“三大体系”,实现林业新的跨越式发展。
(一)突出重点,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工程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发展机遇,坚持不懈地抓好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速生丰产林、库周绿化、二期长防林、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助农增收等林业重点工程,同时,广泛开展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造林,形成全民搞绿化、全社会办林业的局面,全面加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1、认真抓好“七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1)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
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为纽带,带动全区森林资源管理,搞好森林资源保护,年森林采伐限额控制在国务院批准的指标范围,管护生态公益林157万亩,天保封山育林工程67万亩,继续做好国有林业单位职工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完善工程建设相关政策措施。
(2)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要在全区41个乡镇完成退耕还林工程98.7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52.7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6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五个结合”进一步抓好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使退耕还林成为林业助农增收的重要载体。
(3)继续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
继续推进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保护管理。力争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着力搞好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将自然保护区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加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工程建设,建设好珍稀植物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新建鸟类环志站分站;强化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成县级湿地监测站并争取将红旗水库、鱼背山水库建成湿地公园。
(4)认真开展长江防护林二期工程
启动以提高森林生产力、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为主要目的的长江防护林二期建设工程。重点在长江沿岸及其主要支流两岸的分水等乡镇(街道)和4个国有林场推进低质低效林分改造30万亩,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防护效能。
(5)启动生物质能源林建设工程
在新乡19个乡镇低山河谷地带发展高产、速生、高热值的能源林22万亩,其中以树为主的油料林20万亩,以等树种为主的薪炭林建设2万亩。
(6)启动生态治理工程
开展(段)防护林建设50万亩,其中新造20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纯林改造5万亩主要布局在的属地乡镇;开展消落带生物措施治理试点示范0.5万亩。
(7)启动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工程
规划在岩溶地貌的等22个镇乡以植树种苗为主要治理措施的治理面积41.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0.9万亩、封山育林6.4万亩、封山管护24万亩,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促进石漠化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积极开展社会造林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广泛开展各项造林绿化活动,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1)全民义务植树
“十一五”期间,全区要完成义务植树1750万株,平均每年完成350万株,新建全民义务植树基地3000亩,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5%以上。在尽责方式上,采取直接参加植树、缴纳“以金代劳”绿化费、兴建领导绿化示范点、建设各类纪念林、承包荒山造林或造林管护、绿化管理、认养绿地和树木、建单位植树基地等多种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的有效形式。在管理方式上,实行属地管理,农村以镇乡为单位,以村和居委会为实施单元;城市以街道为单位,以居委会为实施单元;区级以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央和市以及外地驻万单位、私营企业为实施单位,组织完成全民义务植树任务。要积极宣传有关义务植树的法律法规,宣传义务植树先进事迹,引导公民自觉履行法定的植树义务。
(2)其它社会造林
“十一五”期间,要着力抓好社会造林。一是发挥城建园林部门在城市林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公园、广场,在等城周山地,以及两岸海拔175米—600米的山地,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发展城市林业,创建“森林城市”,打造“城市园林化,城周森林化,单位庭园化”的优美环境。到年,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7平方米。二是交通公路、水利水保等部门,要完成公路主干道、铁路两旁的绿化栽植任务,在水库与塘渠,建好“绿带”、“绿岸”、“绿圈”。三是以农业果品部门为主,积极营造柑桔、枇杷等果品林5万亩。四是以丝绸公司为主,发展良桑和果桑1万亩。五是努力协调团委、妇联、武装部、武警等部门,建立青年林、妇女林、民兵林、警民林以及捐款造林5000亩。六是依托企业集团,营建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笋竹林10万亩。七是在国家林业局和对口支援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切实抓好新农村生态示范村镇建设和水库库周绿化示范林建设。
(二)培育特色,狠抓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不断发展壮大林业实力,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林产品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我区林业产业要以森林资源的优化利用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壮大林业经济和助农增收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发展林板、优质笋竹、森林旅游、花卉苗木等产业。
1、大力发展四大产业
(1)林板加工业
通过前五年的培育,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林板生产基地和消耗大区。市林业局批准我区扩大林板生产能力后,“十一五”期间,我区更要加大对林板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创造条件引进国际知名企业与公司嫁接或实施改造,实现与当今国际先进的林板生产技术和市场的对接,增强林板产业的生命力。要提高林板产量,延长产业链,上马强化木地板生产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大盘强木材及其制品交易市场。到年,形成年产10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6万立方米泡花板和500万平方米强化木地板能力,实现产值65000万元。
(2)优质笋竹业
“十一五”期间,要依托食品加工企业,搞好笋竹系列产品开发,重点以竹笋休闲食品、竹笋方便食品、竹笋袋装食品和竹笋罐头食品等系列产品开发为主,积极发展出口创汇产品;同时,还要搞好竹材加工系列产品开发,重点开发竹地板、竹工艺品等系列产品,拓展市场占有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力争年形成鲜笋加工量5万吨,产值10000万元。
(3)森林旅游业
“十一五”期间,全区规划建立森林公园8处,其中已建5处,新建3处;属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市级6处,县级2处;已建市级自然保护区1处;在建珍稀植物园1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园规划建设总面积34.07万亩,总投资113000万元。森林旅游业以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市级森林公园为依托,以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植物园为补充,积极推进全区森林旅游业发展。要加大森林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接待条件和能力;要开发培育具有森林旅游特色的景点和游娱方式,增强森林旅游吸引力;要开发森林旅游产品,延长森林旅游产业链;要通过建设森林旅游特色(镇)乡、特色村的活动,鼓励开展具有新农村特点的农家森林游、森林风俗游、森林探险游、森林保健游,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助林农增加收入。建成以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其它市级森林公园及珍稀植物园、自然保护区为龙身的森林生态旅游群。
(4)花卉苗木业
“十一五”期间,按照“丰富市场,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创造精品”的总体要求,在满足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全民义务植树需求、适应城市建设和城乡生活消费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花卉苗木业。充分利用本地生物、气候、土壤资源相对优势,使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无性繁殖技术和栽培设施,不断开发和繁育市场需要的花卉苗木新品种,并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加大花卉苗木专业市场建设和培育力度。到年,力争建成花木城,全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花卉苗木产值达到13000万元。
2、加强九大基地建设
林板原料林基地。在我区中高山区的普等乡镇建成林板原料林基地46.1万亩,其中新建30万亩。
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在等乡镇,建成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30万亩。
优质笋竹基地。重点在两岸及其主要支流的等乡镇建成优质笋竹基地10万亩,其中新建6万亩。
花卉苗木基地。等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建成花卉苗木基地2万亩,其中新建1万亩。
香料林基地。重点在等乡镇建成香料林(非花椒类)基地5万亩,其中新建2.3万亩。
干果林基地。等乡(镇)建成以核桃、板栗、银杏等干果为主导产品的干果生产基地2万亩。
名贵树种实木用材林基地。在分水4个国有林场建成以等树种为主的名贵树种实木用材林基地0.5万亩。
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在19个乡镇建成生物质能源林基地22万亩,其中以油桐、小桐子树为主的油料林20万亩,以刺槐、麻栎为主的薪炭林建设2万亩。
野生植物繁育基地。重点在大垭口、珍稀植物园、自然保护区实施野生植物繁育基地建设。
3、启动林业助农增收工程
到年,通过林业建设使农民人均获得纯收入500元以上。一是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增收。在工程区农民人均直接增收160元。二是实施骨干产业项目增收。建成工业原料、优质笋竹、森林旅游业、花卉苗木、香料林5个特色产业基地,基地人均增收300元。同时,实施库区“生态文明示范村”工程。三是实施森林资源利用增收。启动森林资源分类区划和森林分类经营工作,通过解禁商品林,盘活已有的森林资源存量,引导农民开展商品材生产,林农采伐销售,使采伐区人均增收60元以上。四是实施转移剩余劳动力增收。利用发展工业原料林、笋竹、干果等基地,吸纳农民投劳务工,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个,力争实现劳务总收入2500万元,项目区劳务人员人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五是实施种养殖业增收。重点发展林下采集、中药材、森林蔬菜种植及林内养羊、肉牛和特种养殖,培植种养大户,实现项目区户平增收2000元以上。六是实施林业行业增收。要集中人力物力,优势资源及扶持政策,下决心抓好林业自身的骨干产业增收项目。重点抓好铁峰山、新田林场7000亩优良马尾松基地,林场的狩猎场及2000亩优良花椒基地,新田林场400亩青蒿基地,分水林场2500亩斑竹示范基地建设。同时抓好木竹加工,森林旅游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到年实现职工人平增收1000元以上。
(三)夯实基础,推进林业保障体系建设
1、加快国有林业基层场、站建设,增强发展能力。“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国有林场和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到2010年底,修通断头路74公里,新建水池21个、水渠27公里,新架设供电线路59.5公里、电话线路53.5公里,解决10个管护站不通电、不通电话的问题,改造危房7350平方米,实现国有林业场、管护站无危房的目标,林业站及林场管护站建设均达到市级标准。
2、强化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森林防火事关生态资源安全,事关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开放和稳定大局,因此要重点加强林火预警监测体系、防火阻隔体系、火灾扑救指挥体系、物资保障体系“四大体系”建设,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不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将森林火灾年受害率控制在0.1‰的指标内。
3、强化森林资源调查与监督体系建设,增强资源管理和监测能力。建立全区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网络;推广应用3S数字林业技术,搞好区级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着力推进森林资源监测数字化,制图电子化,建立电子资源档案管理体系。
4、强化林业科技体系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要加大投入,改善区林科所为主的科技片区中心站的林业科技体系的硬件条件,使林业科技机构有人力、技术、设备力量完成我区林业生产需要的新技术、新品种等的引进、消化、推广示范的能力;要加强与国内有关大专院校和林业科研机构的横向联系,引进他们研究的成果到我区消化应用,大幅度提高我区林业科技水平;要加强推广技术队伍建设,建立一只由区级科技人员、镇乡林业站技术员和村组技术骨干组成的科技推广队伍,形成科技研究和管理、推广应用、示范实施的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满足我区林业发展的要求。
5、强化森林队伍建设,增强保驾护航能力。“十一五”要争取政策,加大投入,建成森警大楼,新建五桥、天城、龙宝三个片区森林公安派出所,并依托各个派出所组建以森林公安为主的林业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加强林区基础工作,重点建设“三情”、“四网”,灵通信息,不断提高防控能力。着力解决对当前森林公安队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派出机构不足,信息网络不全和装备落后等问题。
6、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增强防治能力。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基本方针,继续实施松材线虫病、松毛虫等危险性病虫害和重要林业有害生物治理工程;切实抓好外来有害生物预防;要新建区林业有害生物除害处理基地、挂牌增设4个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配备较完善的办公及实验设施设备,改善森防站的条件,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及应急反应等4大体系建设。到年,实现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80%以上,灾害测报准确率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100%。
7、强化林业种苗体系建设,增强优良种子生产能力。要着力抓好林木良种繁育和推广,良种使用率达到35%。抓好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争取建立珍稀濒危及优良乡土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库。继续完善种苗五项管理制度,努力抓好种苗行政执法,确保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秩序。
四、强化政策措施,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林业发展任务
(一)深入宣传发动,进一步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要强化林业“三地位”的宣传,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有效途径。要强化林业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宣传,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发展全局,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努力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持续发展”,促进林区尽快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开展生态文明、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知识的普及,在全区人民中形成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侵害后代生存权的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质。
(二)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
要稳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围绕“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的基本思路,按照统一布局、业主主办、政府扶持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林产品和产权交易市场。搞好确权发证工作,争取用2-3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的林业产权制度。要全面实行森林分类经营,逐步建立公益林补偿政策,依法放开搞活商品林经营。按照森林功能的不同,将全区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方式、政策措施,实行分类经营。全区公益林面积要不少于林地总面积的70%。对公益林区,要划定国家重点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国家公益林按国家补偿或管护标准给予常年补助,地方公益林给予适当补偿或管护补助。尽快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建立完善森林资源流转机制,促进森林资源有序流转。要遵循“以林为本、生态优先、分类指导、可持续发展”的办场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实行分类经营。在明晰产权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盘活国有林场现有森林资源,加快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流转步伐,增强林场经济实力,努力改善国有林场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加大融资投入,进一步建立保持林业快速发展的长效机制
加快林业建设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稳定、规范的各级政府林业投入政策,依法加大对林业的专项投入,要努力争取地方财政逐年加大对林业发展的投入增量。要积极向上争取,在不改变资金基本用途和管理渠道的前提下,捆绑整合相关项目,加大对林业建设项目的倾斜力度。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吸引和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办林业。要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拓展林业发展资金的筹措渠道。要确立非公有制林业在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状况、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法律地位,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依法保护投资者权益。要扶持发展林业龙头企业。要坚决贯彻落实市林业局出台的“四优先、四对接、一奖励”的政策措施。“四优先”即安排林业投入资金、林业贴息贷款、林业重点工程、调剂林木采伐指标。“四对接”即积极为龙头企业搭建政策、金融、科技、基地平台对接,实现龙头企业与科研单位、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产业基地对接。“一奖励”即设立龙头企业奖励基金,重点用于区级龙头企业的示范建设、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的研究。
(四)实施人才强林,进一步提升林业科技水平
要深入贯彻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工作的决定》,以建设林业科技示范区为契机,发挥我区科技人才较多的优势,进一步完善林业科研和推广体系,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围绕库区生态安全、库区消落带治理、优良乡土树种选育、森林可持续经营及森林资源高效利用等开展科研和技术推广,“十一五”要培育或引进2-3个优良品种,推广2-3项成熟的实用技术;在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推行技术目标制、技术责任制、技术考核制,努力推进林木种苗生产基地化、造林良种化、质量标准化、管理法制化、信息规范化,大力提高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继续推行营造林工程建设“五项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营造林工程作业设计办法、工程检查办法、工程招投标办法、工程监理办法、工程验收办法和营造林定额等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努力提高营造林质量。
(五)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行政首长林业目标管理责任制
要将加快林业发展、加快生态建设作为建设库区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委发8号)规定的,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严格实行行政首长林业建设任期目标责任制,把森林覆盖率纳入任期目标考核,把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木限额采伐管理、林地管理、财政收入、义务植树尽责率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进行考核,确保各项责任指标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