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影视高校发展规划范文

影视高校发展规划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影视高校发展规划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影视高校发展规划

根据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广播电视大学年发展规划,为全面推进我市电大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使我校各项工作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处于全省电大分校前列,进一步利用我校办学优势,发挥我校全市骨干成人高校作用,扩大远程教育网络,做实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打造我校职业教育新品牌,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学校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形势

“十五”期间是我校取得长足发展的时期。五年来,我校在校学生规模持续保持历史新高,学校先后顺利通过开放教育中期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开放教育试点取得了巨大成绩。学校成功加挂“市信息网络工程学校”牌子,职业教育初具规模。学校顺利实施两轮内部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改革,激发了活力,理顺了关系,创新了机制,形成了由在编在职职工、长期合同制职工、临聘职工组成的素质不断提高,结构日趋合理的教师队伍、技术队伍、管理队伍和科研队伍。教学科研创新花开,再上了台阶。继续教育平稳发展。学校清偿了建设南校区所欠1300余万元债务,教学仪器设备及基础设施投入数百万元,教学条件大大改善,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市提出要积极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要围绕“一个思想、两个方向、三个结合、四个联合、五个加强”做文章。即树立品牌战略思想,努力把职业教育打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品牌。坚持为加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保障的方向。坚持为沿海发达地区输送专业技能人才,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方向。结合市情、结合经济建设中心工作、结合招商引资。联合政府资源,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项目经费扶持;联合行业、民办的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做大做强一批标志性职业院校;联合专业教师、高级工程师,建立一支“双师型”师资人才资源库;联合职业院校、企业、行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加强政府宏观统筹,加强对职业教育投入,加强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加强职教教学指导,推进观念更新,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资源重组,加强职业学校结构调整,加快培训高级技师和技工。这一切为我校“十一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同时,客观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终身教育培训和职业教育发展也为电大提供了良好的再发展空间。

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持续扩招,我校“十一五”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到“十五”末,市全日制本科院校已扩大到3所,高职院校达到5所。中等职业教育更是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全市共有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0余所,目前还正在增加。而适龄学生从整体上看相应减少。特别是“十五”期间各类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在职人员的学历结构,生源的竞争和不足给电大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校在师资、设备、开放教育教学资源运用及助学支持服务等诸多方面还有待加强。

二、“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构想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继续坚持“人才为本、质量强校、服务至上、系统图存”的办学理念,坚持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地区,面向城市社区,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各个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办学宗旨。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主体,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搭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办学。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完善助学支持服务系统,积极介入教育市场新的增长点,满足相应层次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努力构建适应打造在区城性加工制造中心,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电大教育新体系,为构建我市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而努力奋斗。

2、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是教育结构大调整的时期。我校“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概括起来说,就是要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主体,以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作为补充,拓宽联合办学路子,延伸办学触角,开辟办学新领域,多元发展,立体发展,提高教育教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

①成为市远程教育和终生教育的主体。以业已形成的远程教育资源平台和网络平台为支撑,整合组织部门农村远程教育红星网,以校本部为中心,形成覆盖全市七县(市)五区,覆盖全市城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完善助学支持服务,扩大社会化培训的力度,使我校真正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市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和终身教育体系中心。

②打造出一个知名品牌。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及市原有普通中专大都升格为高职,现有中职学校尚无一所有绝对优势的时机,瞄准市场,合理开发专业,迅速形成几个有影响的拳头专业。专业加技能,突出特色,培养出适应工业化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并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就业基地,走校企联办,订单办学之路,使信息网络工程学校成为市的职教品牌,全省知名的学校。主动参与到政府主管的教育结构调整和规范化建设中去,使信息网络工程学校在未来几年职业教育的重大调整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想方设法,使中职与高职衔接。进一步完善中职与大专成招的连接办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凭借优势和特色做强中专。

③拓宽联合办学路子。联合其它高校,把我校成招、开放教育没有的专业,没有的层次做起来。从服务经济建设,真正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出发,落实市人民政府通过教育“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思想,采取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让打工仔、有着更高求学愿望的各行各业的人士通过学校与单位与行业的联合办学,有机会参加电大多层次的学习,延伸电大的办学触角。

④尝试两项办学突破。一是在办学层面上尝试突破。即在中职的基础上尝试突破高职层次办学。通过系统,新增1-2个招生办学形式,力争拿到省校与合作高校合作开办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增添新的办学活力。二是在自身招生办学的“户口”上争取突破。即争取在中职的基础上,独立增设高职招生口子,或与省教育厅争取独立招生“户口”。

3、主要任务

①办学规模。“十一五”期间,全校各层次办学力争完成1.35-2万人的培养任务,即每年招收各级各类学生3000-4000人,确保每年校本部在校学生数达到5000-6500人,教学点500-1500人。完成非学历教育培训8000人次,平均每年完成1600人次以上。

②队伍建设。到年,确保开放教育所开专业都能有2名以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1名副高职称)的专业责任教师,全校教师总数达到教学需要。青年教师中有数名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至少有1个专业有1名博士学位教师。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引进、进修提高,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人员队伍。稳定辅导员队伍,建立一支具有现代远程教育理念、有较高素质,适应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要求的管理人员队伍。到年,有50-60名思想稳定、专业知识扎实,具有丰富职教经验的“双师”型的教师和实验教师。要与市内5所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联系,充分发挥其师资和高级技工的作用,为我所用。到年,学校各类教师将达到100名。

③系统建设。“十一五”期间,除校本部以外,在全市七县(市)五区都要建立电大工作站或教学点,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为校本部直接组织,亦可以由校本部指导,确保其办学水平达到良好以上。到年,我校要有1-2个示范性县级电大工作站或教学点。

④教学质量。根据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继续重点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和“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之更加突显现代远程开放性大学的办学优势。坚持夯实基础,强化技能、突出特色的办学理念,使我校职业教育毕业学生100%能就业,100%能在拿到毕业证的同时拿到1-2个专业技术资格等级证书,掌握1-2门技术。

⑤科学研究。“十一五”期间,我校要继续大力推进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推进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力争每年有20篇以上科研论文公开发表,在“十一五”期间有4-5项研究成果通过验收,并力争相关教师获得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励。

⑥设施建设。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特别是南校区建设示范性职业中专,并尝试开设高职班的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除继续完成“十五”期间已经规划的图书实验楼、桃李园建设工程外,以建筑商投资在南校区校门南段建设学生公寓,征地与建房费用由建筑商投资,学校允许建筑商收取8-10年学生公寓住宿费作为回报。请求市政府并通过开发区在市“十一五”城市主干道建设衡州大道拉通后,在南面为我校规划新增教学用地30亩,并给予新增地优惠政策,允许分期付款。学校视财力,分步实施,稳妥运作。同时,根据市规划,如西进造成我校南校区现有校园受损,请求市政府用老衡祁路或以南现有空地作为补偿。请求市政府协调,解决南校区自来水、用电增容、煤气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及其遗留问题。学校再视情况,分步考虑解决学校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后续配套设施。

4、主要措施

①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突破发展的体制障碍和观念制约。根据国家劳动人事改革及“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精神及《高等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大胆剔除人员思想观念的羁绊。打破传统用人机制的“保护伞”效应,打破人员单位所有制,教师学校所有制的固定概念。进一步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确保质量,效率优先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激发全校活力。明确电大既是负责培养人才的高校,又是需要自主经营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实体,大胆推进电大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为“十一五”大发展奠定基础。

②进一步采取得力措施,加强以师资队伍为重点的四支队伍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引进;选送进修,鼓励提高;明确学科带头人,确定专项津贴补助;动态管理,动态聘用;兼专兼用,按能定酬,提高待遇,实行全员合同制;以老带新,整体提高;专家技工,全面兼顾等多种方式尽快形成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科研能力突出,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学和科研人员队伍。动手能力、指导能力较强的实验教师队伍。责任心强,懂得教育规律,深入学生实际,管理水平较高的班主任及其它管理人员队伍。业务精湛,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队伍。

③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要进一步根据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有效运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测重用模式探索的成果指导教学实践,特别是运用到我校即将形成的以校本部为中心,覆盖各县(市)区城乡教学站点的远程教育网络的教学实践中去,以确保教学质量。要花力气进行职教学生毕业跟踪调查,了解已开专业课程设置的利弊,并抓住大工业化进程,咬住“十一五”“二区一园”、“工业八大关联产业”、“农业六大优势产业”,推进工业化进程所需人才门类的特点,开发社会所需专业,加大课改力度,加大工厂车间、服务场所、田间地头等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要落实几个大型企业作为就业基地,走企校联办,订单办学之路,使我校毕业学生成为“抢手货”。

④加大招生就业奖惩力度,扩大生源,确保“十一五”规划建设的财力到位。“十一五”期间,完成“十五”规划项目,需投入资金1000万元,征地需900万元,解决南校区遗留的水电配套设施需150万元,两项合计需2000万元。“十一五”期间如招生1.35万人,开放教育成招算10000人,职业教育3500人,总收入约6740万元,每年收入1348万元,与现在每年基本持平,除去开支,每年可用财力300万元,五年共1500万元,完成以上计划尚有500万元缺口。按规划的最高招生人数2万人,每年增加1500人,按职教500人,其它1000人计算,每年可增财力150万,“十一五”期间,可增760万元,基本保证计划实现。故此,要把招生人员、全校教职工的岗位津贴按比例同比与招生完成情况挂钩,此外,重奖招生有功人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全员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为学校发展尽心尽力奋斗。

⑤借助组织部门的优势,扩大远程教育网络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与组织部门的合作,借助组织部门和政府相关机构的力量,整合其网络资源,以“一村一大”的形式,在七县五区建立起完整的远程教育网点。

⑥以法治校,管理再上台阶。实行目标管理(含成本管理)加制度管理加人性化关怀相结合的模式,推进学校管理规范化、民主化。要把全校的成本管理纳入目标管理的范围,据实考核,以考核结果兑现奖惩,做到奖罚分明,奖罚到位。同时,注重制度的实用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操作不到位的制度一律推倒重来。此外,不能把人性化关怀等同于平均照顾。学校关心教职工特殊困难属于政策性关怀,不影响学校相关政策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