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育局关于学校德育工作要点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全市中小学思政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和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根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为重点,以提升德育工作者素质和工作能动性为着力点,以强化实践育人为关键,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环境育人格局,不断提高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一、突出德育时代性
1.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思想情怀。党建带团建、队建,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育人作用,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锻炼强健体魄,从小听党话、跟党走,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
启动百个“名师小讲堂”、百个“红领巾小讲坛”进百校活动,讲堂内容围绕如何给孩子讲和让孩子来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恩”“国学”“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疫情防控”“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
2.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活动、“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活动等形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增强仪式感,开展“辉煌七十年奋进新时代”第二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广泛开展“中国梦”“三爱”“三节”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丰富文化内涵,认真组织好春节、清明节、五一、六一、七一、国庆节、重阳节及寒暑假等节庆期间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选树身边的榜样,结合少先队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用好红领巾奖章评价表彰新时代好少年,开展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活动。在疫情之下要做好疫情防护知识教育,还应当向学生讲好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规则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爱与感恩教育等几堂课,上好疫情防控这节人生大课。引导鼓励各校培育自己的德育(少先队)特色活动或品牌活动,各校要结合校本德育特色重点开展好中学生责任教育、小学生礼仪教育。
二、统筹推进课程育人
3.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索实施《市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南》,完善各小学综合评价体系的建设,引导中小学校转变育人方式。推进体育、艺术等课程改革,促进德育、体育、美育、劳育和智育有机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4.完善中小德育工作体系。加强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健全德育工作领导和管理机制,认真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建设立德树人、功能齐全、阵地完备、评价合理、特色彰显的德育工作全体系,将德育工作内容细化融入到课程、活动、社会实践等各项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完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将德育、团队工作成效纳入学校年终管理考评体系并规范考评流程,探索“德育先进校”考评机制并作为文明学校和综合考评优秀的前置条件,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5.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加强中小学德育课建设,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实际,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好中小学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少先队活动等德育课,以德育年会、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少先队活动观摩等形式促进经验交流,评选一批优秀德育教学案例。抓实德育校本课程建设,评选打造一批优秀德育校本课程。深入推进学科育人建设,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各学科教学目标之中,开展学科育人微视频评选推广活动。
6.协调落实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养成,用好安全教育平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合理开设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课程,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禁毒教育,推动培育本土百个“名师小讲堂”讲安全、讲法制送讲进校园。
三、不断深化文化育人
7.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英雄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开展好各级文明校园届末总评,对接好评价体系,发挥文明校园创建引领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规范志愿者行动。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推进“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评选展示一批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培养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全方位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促进校风建设。
8.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校园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进校园、心理健康周等活动,开展普通话测试和调查、汉字听写和诗词比赛,依托团队组织办好学生社团,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案例征集评选。组织开展第36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评选和科普报告进校园活动。
四、创新推动实践育人
9.推进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工作。为开展好研究性学习,研制《市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的实施意见》,探索政府指导推动、学校设计研学课程、企业负责基地建设的联合共建模式,建成一至两个市级中小学生研学营地、基地,开发、评选优秀研学课程,打造研学精品线路。
10.深化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结合志愿者行动的开展,推动中小学生以志愿活动、雏鹰假日小队的形式深入开展公益服务、科学研究、技艺学习、非遗传承、劳动实践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鼓励各校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加强社会实践大课堂课程开发与建设,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11.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打造一批劳动教育基地和特色学校,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精心打造具有当地特色、学校特点的劳动教育品牌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喜悦,懂得劳动的艰辛和伟大。
五、强力推动队伍育人
12.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在全市教师中开展“中华文化涵养师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评选市“十佳师德标兵”,组织巡回报告,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健全完善长效治理机制,着力塑造气正风清的教育新生态。
13.激活德育名师和德育管理者团队。探索成立“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统领好德育名校、名师及名师工作室,组建德育专家团队,完善德育名师送课送教常态机制,打通德育工作者培训、培养和成长路径。
14.完善班主任专业成长体系。鼓励各中小学建立首席班主任制度或名班主任工作室,完善研训一体的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机制。督促各校完善班主任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津贴的激励效能,开展“十佳班主任”评选和巡回交流活动,收集编印班主任工作经验、活动案例汇编交流,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
六、大力促进心健育人
15.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新一轮提升计划,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重点提升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的能力。加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开展心理健康名师走进薄弱校送课活动。以《心理健康指导手册》为指导,依据各校具体情况,加强检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效运行心理危机预警、处置、干预与转介制度。启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项目基地学校建设工作,推进农村和薄弱学校的心理辅导室规范化建设。
七、持续促进协同育人
16.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紧密联合教师进修校、乡村教育院,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促进“家长学校”建设,开展家长读书沙龙、家教讲座和家教论文汇编等,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素养,继续培育一批地市级“家长学校”示范校。通过规范学校家长委员会运行,有效开展家访、家长会和亲子活动等,密切家校联系,发挥好家庭的育人功能,加强社会资源整合,使家庭、学校、社区形成育人合力,努力构建全社会育人体系。鼓励有托管刚性需求学生的小学开展校内托管服务工作。
17.规范网络育人机制。拓展网络平台,丰富网络内容,建强网络队伍,优化成果评价,推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对网络游戏、微视频等的价值引领与管控,创造绿色健康网上空间。引导各校建好用好管好校园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网络平台和自媒体,丰富校园智慧团建、队建,加强中小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抓好意识形态建设,发挥新时代新媒体网络德育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