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继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大预案编制力度,力争在今年年底做到全市所有部门、单位、企业预案全覆盖。市有关部门要对本部门所牵头的专项应急预案和所承担的部门应急预案开展一次全面的审查,根据本系统、本单位实际和突发事件的特点,对不符合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的预案及时进行修订。年内要基本完成市级全部专项应急预案的修订任务,并组织编写市级专项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县区政府要根据自身实际,适时组织开展所属预案修订工作。预案编制和修订过程中,要认真总结预案编制经验,分析查找预案实施的不足和问题,结合新情况、新要求,研究新方法、新措施,着力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预案编制水平。
继续加强应急预案演练活动,以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提高能力。今年,市政府应急办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2次市级专项预案的演练。县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认真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灵活多样的应急演练,不断提高演练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特别要加强和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演练。演练组织和参与单位在应急演练结束后,要对演练内容、环节、联动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办〔〕10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政办〔〕38号)精神,不断加强基层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应急队伍建设和宣传教育等各项基础工作,使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逐步迈入常态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单位在预防、发现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第一关口”作用。
制订全市应急管理示范点标准,着力推进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积极探索符合基层特点、满足群众需要、操作简便易行的基层应急管理模式,有力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今年,要在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得好的社区、农村、企业、学校中评选出一批单位作为全市应急管理示范点,并争取有4个以上单位进入全省首批应急管理示范点的行列。
三、认真做好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公众媒体,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式地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把应急避险常识逐步普及到千家万户。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应急避险防灾知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课堂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全面开展“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活动。
根据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结合不同岗位的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多形式、多途径地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活动,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专业人员、特种岗位作业人员、学校教师、志愿者等有关人员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应急领导指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救援抢险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进一步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监测预警工作
建立风险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完善风险隐患信息数据库,加强动态监管。严格实行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责任制,按照属地、属事原则,县区政府和市有关主管部门要在上半年完成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范围内各类风险隐患的排查工作,并制订和落实综合防范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根据突发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快重点区域、重点目标、重点场所监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实现人防、技防、物防及其它各类监测手段的优化组合,不断扩大监测面。进一步健全市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规范预警信息程序,拓宽预警信息渠道,扩展预警信息覆盖范围,努力实现预警信息的全天候、全区域覆盖。不断加强风险隐患信息的分析研判,提高预警信息的及时性和精准率。
五、着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59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政〔〕6号)精神,大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全市应急救援队伍的普查、统计和调研,制订实施关于加强全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按照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原则,整合、优化、充实现有应急队伍的人员力量和装备资源,健全完善调度、管理、协同机制,全面提升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能力。重点加强公安、消防等骨干应急队伍建设,实现“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努力提高防汛抗旱、事故救援、水电气抢险、医疗卫生急救等各类专业救援队伍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多种形式的志愿者队伍。积极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民兵、保安员、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相关人员在应急科普宣传、信息收集报告和先期处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企业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企业突发事件的自救能力。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类救援队伍应急抢险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增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合成应急、快速响应能力。
六、逐步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全市应急物资综合保障系统建设,建立常备应急物资储备目录,科学确定储备品种和储备规模。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应急物资储备方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应急物资储备,充分发挥社会储备的作用,实现政府储备和社会储备有机结合。继续开展全市主要种类应急物资(装备、设备)调查和登记,建立完善应急物资装备数据库,建立应急物资调剂和保障办法,力争实现各类应急物资的综合动态管理和共享通用,切实增强应急物资综合保障能力。
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和水平,继续完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配套建设,着力推进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步伐,重点增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供油等生命线的备灾和应急保障能力。组织开展全市“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七、大力推进应急平台建设
在充分依托和利用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平台,整合现有的各类信息化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和需要,依靠现代科技和信息手段,搭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相互支撑、安全畅通的全市应急平台体系,实现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和总结评估等功能,形成完整、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信息与指挥协调体系,为有效预防和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今年要实施并完成市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与省政府应急平台和市有关部门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图像传输和应急通讯、视频会商。县区政府和市各有关部门要全力做好支持配合和参与共建工作,并要积极做好市应急平台向县区和部门延伸的有关前期准备工作。
八、不断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安排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应急值守工作岗位,并为值守工作提供基本条件和必要装备,确保应急值守工作需要。要逐步推进专业化值守,不断加强对应急值守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应急值守人员的工作能力。严格坚持重大节假日、重要时期、敏感时段、高危行业的24小时坐班值守、领导带班制度和抽查通报制度。各部门和各单位应在放假前将值班表传报市政府总值班室。
加强突发事件信息网络建设,不断拓宽信息来源渠道,组织开展信息员队伍业务培训,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办法》,进一步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责任,建立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考核办法。对因迟报、瞒报、漏报和误报、谎报突发事件信息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将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九、妥善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响应及时、运转高效,依靠科学、措施果断,功能齐全、协调联动”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政府、组织和行业主管部门必须立即报告,同时组织开展先期处置,有关部门领导和负责人必须迅速到达现场靠前指挥。市各相关部门要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和统一调度,全力协同配合,做好抢险救援工作,力争把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事件处置结束后,事发单位、管理部门、参与单位和辖区政府要认真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分析总结工作。一般等级以上的突发事件和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突发事件的分析总结报告,应及时报市政府应急办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