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传统节日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民俗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团圆亲情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明人高启有诗云:”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即佳节思亲犹如山之绕郭、水之东流一样自然而然。因此,过去在传统佳节来临之际,人们就会如期去上坟扫墓,以示对亡故亲人的怀念,而对于那些浪迹天涯的游子,人们则往往遥对明月,以寄托情思,倾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掸娟”的心情。
(二)欢庆喜悦
每到传统佳节来临之时,人们就会沉浸在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气氛之中,而心中的温馨喜悦之情也会如期而至。
现在有许多对都市生活产生审美疲劳的人们,常常借节日放假之机外出旅游,在恬静自然的山水间寻找一种好心情,尽管旅途劳累,十分拥挤,但许多人心甘情愿地”花钱买罪受”。这是因为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曲折地体验到传统节日固有的乐趣。
(三)乐观自信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古人十分重视每年的第一天,一年的时日岁月皆从这一天开始。我国古代对正月初一,有多种叫法《:汉书》中有“三元”“、三朝”、“四始”之说。三元为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三朝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四始为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宋朝人蒲积中编《岁时杂咏》一书中收录有从三国到宋朝的诗歌,其中元旦、正旦、元正、元日、新年、初年、太岁日、岁日、朝元、岁旦、新正等名称,其中以元旦最普遍。明清地方志中的风俗志,一般称为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后元旦及新年改为阳历,于是旧历的元旦被改称为春节[2]“。春节”之名真正流行开来,是新中国建立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春节”一名才取代了流行三百多年的“元旦”,沿用至今“,元旦”则指公历新年[3]《。论语.乡党》记孔子行事云“:吉月,必朝服而朝”,意思是说:大年初一,孔子一定穿着上朝的礼服,做为文化名人,参加政府举办的团拜活动[4]。春节可谓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从腊八节“、小年”二十三祭灶,到除夕、春节,延续到元宵节。唐宋以来,春节已成为华夏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元宵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源于汉代汉文帝,周勃、陈平戡平诸吕拥立刘恒为帝的日子是正月十五前后,所以刘恒每当到这晚就出宫与民同乐,古时正月又称元月,“夜”又称“宵”;另一种说法于佛教有关。传佛祖释迦牟尼正月十五示现神变,此日需举燃灯法会;而道教则称元宵节为所奉之神上元天官赐福之日,又称上元节。元宵节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各地的一些其它风俗习惯。清明节又叫冥节、踏青节,其最突出的习俗就是扫墓祭祖。祭祖作为祖先崇拜意识的反映,它在氏族社会就已出现,进入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后仍然盛行。《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清明节”条中说:“在古代,清明前两日(,或前一日),为纪念春秋时被烧死的介之推母子的寒时节,民间有禁烟火只吃冷食之俗,由于两节相距很近,故后许多地方都把清明、寒食融合为一,寒食节变为清明节的一部分。端午节的起源也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历史文化名人的,其纪念对象是各地根据当地的历史潮流文化推抬出来的:楚人抬出的是屈原,越人抬出的是勾践,吴人抬出的是伍子胥或孝女曹娥的,广西苍梧地区纪念的是太守陈临,湖南则纪念东汉马援;一说是吴越民族祭祀龙图腾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辟邪而产生的节日,要在放兰草蒸煮过的水中洗浴,要载朱索、佩菖蒲、悬艾于门,饮雄黄酒、采制药物等。端午节可能在汉代起源于我国南方,但很早就风行大江南北。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民间上坟祭扫,割麻枝、谷穗插门外献神,告祖先秋成之意。道教将七月十五日作为中元节,认为是地官的生日,地官赦罪、超渡囚徒饿鬼是中元节的主题。佛教这一天为盂兰盆节。《佛说盂兰盆经》中说,释迦牟尼让弟子目连在七月十五日集百味饮食于盂兰盆中,供养十方自恣僧众,以这样的功德使亡世父母脱离饿鬼道,往天界享受福乐。道教中元节与佛教盂兰盆节正好合在一起,这一天便成为安抚众鬼、荐悼孤魂的盛会。中秋节是以月亮为主题的节日,它主要是在古代秋分祭月的基础上形成。中秋节大概源起于唐代,到宋代日渐隆重,后来地位进一步提高,最终跻身三大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之列[5]。腊八节是我国春节的序幕,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华夏族就有粥可用来送老扶微的信念。佛教传入中国后,南北朝时期佛教界人士把腊月初八变成了中外合壁的节日。到了每年的“腊八”这一天,佛徒们要诵经纪念,熬粥供佛。从此,民间风俗腊祭也慢慢融进烧香拜佛等佛教内容。在宋代,更是逐渐形成了民间喝“腊八粥”的风俗。民间喝腊八粥的意义与佛门不尽相同,主要是庆贺五谷古登,驱鬼逐邪。“腊八节”可谓是典型的佛教与固有民俗相互影响的产物。
传统节日体现中华文化的强大包融性
由于儒家礼法思想统治文化的影响,不少风俗与礼仪融为一体,一些风俗上升为礼俗,甚至于成国家的大典。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中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大交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儒教、道教、佛教均已形成,并相互融合,反映在节日文化方面,中华各民族的节日也有所融合和发展。道教和佛教一些宗教观念经常会合在一起渗透在民间生活习俗中。比如,从道教祭祀天地水的三官大帝的活动中产生了三元节——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下元节;佛教纪念目犍连救母的中元节和纪念释迦牟尼的腊八节,都有儒、道、释对传统民俗的融注,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巨大包融特质。七月十五日。祀告本是七月十五日的民俗主题,秋成告祖表达的是对祖先的怀念,反映了百姓的观念。在这一民间习俗受佛道影响成为节日。道教认为,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为地官诞日,《道藏经》指出,七月十五日乃太上老君同元始天尊会集说法召十方天帝神仙真圣之日。佛教规定每年的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的三个月僧人要定居在寺内专心修道,称作“安居”。七月十五日安居期满要举行检举忏悔的集会,称为“自恣日”,就是自己检讨自己的意思。“自恣日”这一天还要举行“盂兰盆会”[6]。唐代道教为皇族宗教,地位空前,中元节的素食习惯就是从唐代开始形成的。道家设醮禳灾,寺僧设盂兰盆会祓除厉疫,百姓祭祖,士拜魁星,耕者祭田神迎秋收,不一而足。佛道围绕世俗祭奠亡亲的需求各显神通,世俗之人则出于释道儒三教之间,使中元节呈现出纷繁多彩的局面。腊月八日。古代,人们常在年终时用打猎得来的禽兽祭天地、神灵和祖宗,以祈福延寿,祛灾迎祥,称为“腊祭”,有腊日节。汉代以来,行祭的日子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但即使在宋代人的心目中,腊日节是腊日节,腊八节是腊八节,各自疆界分明。佛教色彩的腊八节在宋代粉墨登场,腊日节趋衰落而腊八节渐入世俗。食粥本是腊日节的一个传统,佛家施舍腊八粥的举措可以说是僧人饮食习惯和世俗节日饮食传统的有机融合,体现了佛教对腊日节的利用。节日形成的过程也是文化包融的历程,更是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的历程。不管是中元节、腊八节,还是源起于南方的端午节都成为民族的共同节日,被广泛认同并相互融合。比如大概念的春节,从喝腊八粥序曲,到腊月二十三祭灶,到除夕守岁,初一拜年,直到正月十五元宵,无不体现着儒教、道教和佛教的活动与内容,分不清它专属于哪个教派,更已成为我国各个民族的共同节日,是我们民族最隆重、最热烈、民众参与最广泛的文化象征。每逢春节,不论身在何处,都要回家过年,将思乡盼归的团圆亲善之情发展到极至。可以说,正是文化的强大包融是传统节日魅力的来源。
传统节日发挥重要的精神扶慰功能
到了宋代,我国传统节日又有新的特点:原始的、祭祀性的、宗教性的成分淡化,娱乐色彩渐浓,神圣的宗教向简单的心理情感需要转化[9]。儒释道汇通、融合民俗,使传统节日以其巨大的包融特质,向社会提供精神扶慰,满足来自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广泛心理需求。首先,儒家的天人合一观、道教的神仙观、佛教的极乐世界观荟萃于传统节日,为世人提供精神丰宴。儒教精神重点强调仁孝的社会伦理,追求天人合一。佛教以人生为苦,为实现人生解脱的崇高理想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把人们的孝行和佛事活动结合起来。只要遇到痛苦灾难,人们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克服,就会想到神,希望神能满足人们对种种现世幸福的要求。其次,节日文化包容满足个体综合心理需求和社会不同层次心理需求。人生在世,就要为生存生活而奋斗,在社会中生存就要涉及伦理,就需要以儒家伦理为指导;人生奋斗进取中难免遇到失败挫折,还需要道家的清静飘逸来安慰;人生在世,苦多甘少,对苦难的接纳,对死亡的面对,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都需要佛家情怀。每个人在生命的进程中都需要儒家的奋进,也需要道家的自然和佛家的超脱。因此,节日赢得了普世性的喜爱。再次,节日的文化包容提供情绪宣泄的组合途径。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是单调的重复,节日的设立是对单调生活的一种调剂,通过节庆的礼仪习俗,使积累的情绪得以表达和释放,对改善人的精神面貌具有积极意义。如苏东坡《前赤壁赋》名篇,就是在中元节、下元节时写就。作者因文字狱被贬谪黄州,内心充满矛盾痛苦。中元节的荡舟赏月活动触发了苏子的创作灵感,使他从中捕捉到“水”“月”作为宣泄郁闷之气的突破口,洋溢字里行间的仙风道韵正是中元节的道教思想启迪作者心境的结果。如果没有中元节的荡舟游乐习俗,恐怕苏轼就不会留给我们《前赤壁赋》这样的美文了;如果中元节只有佛家的超度说教而没有道家思想的渗透,《前赤壁赋》也许就是另外一种神貌了[11]。节日文化的魅力可见一斑。
以节日平台为重要抓手,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1.共有精神家园需要一个根,中华民族“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而传统节日最能体现祖先崇拜的精髓。无论是清明节的祭祖、端午节的爱国,还是中秋节的团圆,每一个节日都望成为增强民族认同的链条,都可能成为人们联结凝聚的高潮。感动中国人物——执着归乡的台湾老兵高秉涵,74岁高龄,仍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伴想要回家的同乡一起返乡。对每一个希望魂归故里的乡亲,他都会亲手带上骨灰坛,站到菏泽老家的村头,完成骨灰主人生前的愿望。这就是中国人的故乡家园情结,即使拼掉性命也要回家。正如“颁奖词”所写的,“……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在传统节日里抒写乡愁成为人们精神家园的一角。
2.共有精神家园需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色。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国传统节日呈现出儒文化、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的交相辉映,光彩迷人。我们看到主流文化对民间习俗的依重利用和尊重肯定,看到民众对各种文化的拣选和认同,传统节日曾经发挥着巨大的精神扶慰和情绪疏导功能。今天,节日呈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强大包容特质为我们提供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底色。可以说,我们是在中国各族人民创造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建立现代化、走向全球化时代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渴盼实现中国梦,渴望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在一体化、信息化、城市化的各种浪潮中,描绘我们的中国梦,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对节日的文化自觉是我们可以倚重的重要资源。诚然,传统节日既蕴含着优良的文化因子,也包含着一些应该剔除的封建迷信糟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真地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传统节日没有洋节受欢迎吗?传统节日真地是只有物质功能只剩下吃了吗[12]?在文化比较和对话的视野中,我们不能忽略传统节日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必须真正了解传统节日的丰厚内涵,才会真心地喜爱和参与其中;也只有与时俱进地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活力,才不致于让节日只成为假日。当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我们的精神家园涂抹厚重底色,节日也会成为我们由衷喜爱、乐在其中的精神家园。(本文作者:白海燕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中学立足新时期中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创新活动方式,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其中蕴涵的传统习俗和意义。
寓传统节日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在中学课程中,有很多内容涉及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该校充分挖掘政治、历史、语文、地理等学科中丰富的民族文化,进行传统节日及传统美德教育。通过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并喜爱传统节日,从而达到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目的。如:利用语文教材中重阳节诗词开展教学,教师通过对的《登高》、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采桑子重阳》等诗词的背景、内容的分析,既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由来、象征意义,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又让学生从这些重阳节诗词中感受到文人墨客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寓传统节日教育于主题实践活动之中。课外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该校利用特定的传统节日,积极开发其中的教育资源,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增长知识。如结合“端午节”,我们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走一程“端午之旅”,做一个“端午香囊”,演一回“端午传说”,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端午习俗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在春节开展“过中国年”活动,让学生抄写春联和拍摄反映春节节庆活动的照片,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浓浓的“中国味”;在元宵节开展“闹元宵猜灯谜”活动;在重阳节开展爱老敬老教育活动及重阳赏菊活动;在中秋节开展赏月赛诗会等,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培育精神。这些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了解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对构建和谐社会大有益处。
寓传统节日教育于环境创设之中。环境往往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因此积极创设节日环境,营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浓厚校园氛围。
第一,在校园中布置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展板,展示每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传说、风俗习惯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凸显民族文化主题,揭示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让学生时时感受浓烈的民族传统文化氛围。
第二,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升旗仪式,进行传统节日的宣传,有效地弘扬了民族文化,调动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积极性,为美丽的校园增添浓浓的文化韵味。
第三,通过信息技术,扩大宣传的成果。指导学生制作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知识的网站,并在校园网上让学生共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继续以创先争优为活动载体,以传统文化为背景,通过课堂,利用各种资源,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美德。
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自此次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与态势,产生新的经验与问题,需要采用科学谨严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及时了解现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意见。基于上述背景、需求和目的,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特别设立了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0JG002),于2010年6月底正式立项。《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现实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等重大社会、文化问题,社会影响面相当广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该课题得到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课题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作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
一、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首个子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负责人:王文章、李荣启)指出,弘扬传统节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厚重多彩,主要体现在:1.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2.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3.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等。4.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应该用怎样的节日
符号与仪式、节日载体与形式来呈现在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的载体与形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课题总负责人提议下,课题组与中国文化报社于2011年初在京召开“节日符号与仪式:弘扬传统节日”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集中探讨。《专家学者关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负责人:李心峰)即是有关此次研讨会讨论情况的综述概括;《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李荣启)等子课题,对此问题作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1.应密切关注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与礼仪、仪式的传承与变迁,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这些精神文化内涵呈现出来的节日符号、仪式的外在形式、物化载体这内外两个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予以通盘考虑。2.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既要重视对其各种传统符号与仪式的正确认知与传承,也要提倡各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代转换与新的创造,以适应时代需要。3.应充分认识中国各个重要传统节日都有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元素和象征符号体系,也有其复杂的礼仪与仪式,绝不是简单化地用某一种象征符号所能代表的。但这并不妨碍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节日代表性符号、仪式的标识设计大赛、评选、之类的节日文化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丰富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这种节日符号、仪式的标识,可以不限于一种、两种,而是可以由多种或多组组合构成。4.关于节日的载体与形式,今天,我们应密切关注在新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传统节日新载体、新形式。这些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既不失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文脉,又植根于当代人的现代生活土壤,与现代人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相协调,它的发生并为人们所接受,有其必然性,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引导,合理开发、应用。
三、关注青少年群体,培育文化自觉
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传承群体之一,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为此,本课题在《青少年节日文化认知和参与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刘永明)及《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两个子课题中,着重围绕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前者以全国从小学到大学14个教育机构共654名学生为对象,后者以北京市8所大学、中学共592名学生为对象,作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1.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从总体上看呈现出良好态势,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2.虽然西方节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参与程度,但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明显冲突。我国青少年倾向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并重,但在价值和情感上,还是略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3.我国青少年对节日内容加以丰富和充实的要求远大于创造所谓的“新节日”(如一些网络媒体提议或讨论的所谓“光棍节”“男生节”“女生节”等)。4.青少年对政府弘扬节日文化、重视节日文化内涵的重建或创新,普遍持支持、理解和乐观态度。5.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或多民族地区,在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教育力度稍显不足。6.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7.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这个载体进行主题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1.政府,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2.对于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首先应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力避填鸭式的空洞、被动的知识灌输;其次,应提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创建家庭与学校双轮驱动的传统节日教育体制。3.应努力建立和完善传统节日教育与科研体系,构建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本科的完整传统节日教育体系,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教学阶段教学需求的传统节日教材,努力形成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内的传统节日科研体制,把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代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正确对待“洋节”现象,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
一、中西方在节日中区别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种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很长一段时间,传统节日是农业色彩浓,体现了农业文明的特点,主要是更具的季节使转换的基础上。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农业的发展取决于天气的护理,农作物生长以及人们的生活对天气气候依赖非常大。我们的先民在与自然地长期交往中,理解和掌握的自然顺序的规则复杂,不断总结了四个,24节气,形成主要是油门,围绕农业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
二、中西方节日庆贺方式的差异
在小农经济为主导的传统社会中所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节日,在很多地方都留有封建社会的痕迹,如等级制、家族式,节日大都以家庭、家族为中心,多以内部活动为主。西方传统节日则不同,多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体现的是人们的互动性、群体性和狂欢性。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反映出人们互相间渴望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等特点。以春节与新年为例,中西方在庆祝时有着很大差异。在中国,春节作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源于秦朝,定于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开始,人们就以各种庆祝方式,一直出正月。在12月31日晚,当地人民走上街头,在盛大的狂欢节,在半夜接近于零,人聚集虔诚地祷告,新年倒计时。十二点整的时候,美丽的音乐,舞蹈,人们会庆祝坐起来。可见,春节充满了丰富的传统风味和独特魅力,反映了呼吸和时代的潮流在新的一年里,更贴近现代生活。
三、在节日中中西方在服装的区别差异
作为节日重要表现的颜色,在中西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也有很大差异,传统节日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如红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崇尚色,源于太阳,因为烈日如火,其色赤红。古人认为“日至而万物生”,阳光滋养万物,促其勃勃生机,繁衍不息,因而对代表太阳的红色产生了特别亲切的感情。红色在西方文化中的意义却是贬义多一些,是“火”与“血”的联想,象征残暴、流血,危险、紧张,更有甚者表示放荡、淫秽。白色是一个禁忌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用于葬礼。和西方国家,白色的象征意义看其本身的颜色,如雪、牛奶等等。西方人认为白色纯净优雅纯真的象征,所以白色是西方文化的崇尚色。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由于社会、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原因,中西方文化必然存在差异和分歧。但是,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才凸显出不同的民族特性,也正是这些差异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对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只有通过文化对比,充分认识不同文化体系的差异,把握特质和内涵,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民族的价值,不断促进文化间交流,才能保持自身文化的民族性及独特性,维护各自文化的发展,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人类的文明才会更加灿烂辉煌。
作者:常云霞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摘要]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就在那里,不管你是否挖掘;当挖掘的“技术”还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我们的挖掘是否应该谨小慎微;挖掘之前,有没想过,我们的挖掘是不是有道德的挖掘;如果是为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德育,先要问一问,这种利用是否“道德”。尊重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的价值,是最好的德育。
[关键词]尊重;传统;节日文化
一、求真,是对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最大尊重
之所以成为传统节日,是有历史和文化的原因的。可以这么说,传统节日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沉淀留下的一块纪念碑,它告诉我们前面发生了什么,指示我们今后的路怎么走。求真,是可以对传统节日的来历做一番探究,探究的过程也是德育的熏陶过程。传统节日往往和神话传说农事耕作联系在一起,这非常正常,里边可以窥见先民的悲苦、习俗、信仰、精神、理想和追求,如果引导学生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传统节日,学生会更理性,而理性正是道德最需要的营养。如,端午节,我们现在往往和屈原联系在一起,为了挖掘它的价值,不免和爱国联系在一起,甚至突出爱国。农闲时的娱乐和狂欢是精神的需求,是一种调节。我们祖先的娱乐,在娱乐中表现出来的追求主要是饮食和游戏,精神做彻底的放松,以迎接下一波紧张的劳作。端午那个时分,吃粽子(这和他的收获有关)、龙舟比赛(这和他的水土天气有关)是一地人们的首选,后逐渐为多地人效仿。我猜想,是先有吃粽子、龙舟比赛那些事,才有“端午”这个名称的。和屈原挂上钩,大概也是文人的附会。古代,总有一些道德家,喜欢“载道”,在端午这个节日上“载”上了“屈原”这个爱国忠君之道,而爱国还是表,“忠君”才是实。千百年来称颂的“楚辞”,实际上有好多不是“屈原”所写;甚至有关“屈原”的事迹都所知甚少,有不少也都是传说。如果说,要挖掘端午的价值,那就去探究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在历史长河中是怎么演变的。求真,是还传统节日文化本来的面目;不是建立在求真基础上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不免被亵渎,是反道德的。因为传统节日文化,大多是有价值的,但里边也有没有价值的,甚至是一些糟粕的东西,需要抛弃。求真,是教给学生道德判断的明亮的眼睛,用这双眼睛洞察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价值。
二、无痕,是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价值
最好的“道德”教书和育人是无法分离的,没有单纯的育人;同样的道理,没有单独的德育,德育无处不在,德育是无痕的。传统节日如何进行德育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过有道德的传统节日。首先,无痕地教和传统节日文化有关的课程。德育是可以渗透的,可以更多地渗透在“教书”中。如果教到有关中秋的诗文,就自自然然地教诗文,不作过度的引申,不作道德的拔高,不必“文以载道”。诗文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里边有诗人作家的个人体验,也能读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无痕地教课程,也包括教到其他国家、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时的尊重。每个国家、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都值得尊重。打开传统节日文化的“世界之窗”,让学生知道传统节日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培育学生的道德胸襟,拓展学生的道德视野。很多道德问题,是因为自我封闭、唯我独尊造成的;在文化上缺乏一个高地,道德上也不可能有高地。其次,教师无痕地过传统节日。在学校,教职员工是学生的道德示范者,正所谓“身正为范”。只有道德才能造就道德。如教师过中秋节,一方面绝不收受学生和家长的礼品,哪怕“礼轻情意重”的月饼。一旦收受,中秋“道德价值”即成为负面“资产”,在学生中形成“中秋即送礼”的印象。另一方面,过一个普通的中秋节,把“团圆”、思念作为重要价值。普通,即不奢华。简简单单,想吃月饼就买几个;简简单单,和家人一起吃个晚饭,或者打个电话问候,既不“伤春悲秋”也不恍如没有中秋。现在的中秋有点奢华,从豪华的文艺表演到精美包装的月饼,有时成了一个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这些都不是中秋文化的“价值”。月饼,没有能成为日常的点心,只在中秋那几天“昙花一现”,这本身说明中秋时要吃月饼这个风俗发生了变化。如果有一天,人们不再吃月饼,也不会感到惊讶。教师要把中秋的文化价值生活化,不仅“中秋”那天思念,关心亲人要体现在时时处处的细节中;不要在中秋那天唱“常回家看看”,而是时时记得“回家看看”。最后,家长无痕地过传统节日。在传统节日那天,大多数家庭往往团聚、吃吃喝喝、休闲娱乐、走亲访友,那么,家长要做的主要是节俭吃喝、文明过节。节日团聚吃喝是常有的事,教育孩子有礼仪,家长自己要先有礼仪;教育孩子要节俭,家长首先要节俭;教育孩子出行要讲文明,家长自己首先要讲文明;教育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家长自己首先要遵守……家长怎么过传统节日,是家长过普通日子的一个缩影。每天的过日子影响着家长的价值观;家长的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价值观的成长。过传统节日,也是过日子,要实实在在、自自然然,传统文化的价值要体现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在365天里,而不局限于一时一地一天。
三、传承,永远高于技巧性的创新形式
不难发现,德育的功利性影响着德育的正常发育。急功近利的德育,不仅把德育和生活割裂开来、和课程割裂开来,还过度追求德育的成果,要求早出、快出,“看得见、摸得着”,于是德育成了可以表演的东西。检查、评比过多,形式主义泛滥,展示“成果”过勤……这些也都影响了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挖掘,华而不实、重形式轻内涵,表面看是在挖掘,实际是离传统节日文化价值渐行渐远。当务之急是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很多美好和文明的元素。我们要传承的是里边的精华部分。而事实上,精华部分是不需要刻意地挖掘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会选择先进的、美好的部分,淘汰落后的、糟粕的部分。中秋的“团圆”、清明的“思念”、端午的“爱国”,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赋予更为大多数民族的人们接受的价值。传统节日文化里的诚实、善良、有温度的人情、对生活美好的向往等等都是值得传承的———有些价值是永恒的。传承之际不忘反思。一方面是反思传统节日文化里有没有无价值的部分。不是所有的传统节日文化都适合传承。有些节日,可以让它自生自灭,唯有文化色彩浓郁的节日才有可能永葆青春。节日会变化,内涵会增减,我们都要冷静对待,既没有必要攀住过去不放,也没有必要对于未来寄予过大的希望,只需平和的送走过去迎接未来。另一方面是反思教育的方式方法。传统节日文化,有些学校仍然用老方法纪念它,如出一期黑板报、搞一个主题活动、唱一首歌等“几个一”活动。为了提高效果,不少学校还是离不开繁琐的检查、评比,奖励大家纪念节日,使得节日的纪念染上了功利色彩,使师生感觉是“被纪念”。实践,依然是纪念节日的好办法。这个实践包括亲自做调查研究、亲自撰写调查报告,在与有关人士的接触访谈中、在查阅大量资料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节日、理解节日文化,从而传承节日文化,甚至热爱节日文化、发扬光大节日文化;然后,从节日文化出发,传承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找到传统文化回家的路。我们今天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是不能脱离现实环境的,如果我们的周围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尚存“传统”,我们周围的人事活动尚存“传统”,我们生活在“传统”中而不是“传统”之外,我们就无须去挖掘,因为我们自身成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德育价值最好的办法是让师生有道德地生活在传统节日文化的烟雨迷蒙、春花秋月里。
摘要:贵州省大拨米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集村,随着市场化和农村改革的深入,该村彝族传统节日文化发展面临着农耕物质基础消失、传统节日文化人才、组织和资金缺乏等问题。可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增加乡村文化资源配给;完善市场机制,增强文化产业化发展等方式,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彝族传统节日文化。
关键词:彝族文化;传统节日;彝族乡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目前主要以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分布在贵阳、四川、云南三省。党的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可触载体,具有导向、激励、凝聚、约束等一系列功能,对其展开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如何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让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粘合剂”作用,已经成为当下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议题。本文以贵州省淤泥彝族乡大拨米村为例,基于实地调研观察,总结自2000年以来,特别是2014年以来大拨米村传统节日文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一、大拨米彝族村传统节日文化介绍
大拨米村,位于淤泥乡东部,地处乌蒙山南端、云贵高原,总国土面积15.08平方公里,包括5个自然村和7个村民小组。大拨米村距离市区67公里,距淤泥乡政府7公里,山高路远,全村仅有一条公路。从人口来看,村里共计有528户1472人,非彝族人口仅10人,是典型的彝族聚集村,其中包括贫困户134户333人。从地形来看,该村共有耕地5772.48亩,人均耕地面积3.9亩,林地面积11300亩、草地面积985亩,水面面积35亩,其他土地面积4000亩。整体而言,大拨米村森林茂密、地域广阔、气候适宜,但山势险峻,交通不便,村民的现代农业经济观念比较弱,因此至今还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节日文化。大拨米村彝族民间的节日很多,许多节日叫法因地而异,不完全与其他地方相同。据不完全调查,大拨米村比较普遍和有特点的民族节日,有祭龙节、土主节、开街节、插花节、三月会、火把节、花山节、秋街节、祭祖节、赛装节等1。有些节日起源于美丽的传说,如火把节、插花节;有些节日则是对彝族人民智慧、功绩的颂扬和怀念,如赛装节、服装节、开井节等;另一些节日文化与农业生产与爱情相关,如杨梅节、相会节和各地较为普遍的各种山街、歌会。这些节日都寄托着民族自身发展进步的希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具有极强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二、大拨米彝族村传统节日文化发展问题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元素逐渐渗透到彝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别自2014年以来,以“三变”政策为指引,大拨米村的农业产业和扶贫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县级统筹、部门指导、乡镇落实、公司牵头、合作社实施”发展方针的指引下,盘州市所有村均成立村级合作社,引导农民将土地托管到村级合作社,由村级合作社组织生产经营。2017年6月29日,大拨米村成立了村级专业合作社,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主导村的农业产业发展。截止到2017年9月21日,大拨米村共入社入股农户416户1282人,入股土地3046亩。村级经济组织结构和农业产业的嬗变加剧了彝族传统节日的变化,节日文化发展陷入了以下困境。1.传统节日文化的农耕物质基础消失。物质文化既包括物质产品本身,也包括生产物质产品所涉及的观念、技术、方式等。在产业扶贫推进之前,大拨米村种植的传统特色文化作物有糯禾、糯高粱、香蕉、黄果、薏苡、荞麦、豌豆等。经过调整之后,大拨米村的耕地几乎全部都交由村级合作社托管,种植刺梨、石榴等特色经济作物,并套种玄参等中药材,传统特色文化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作为农业遗产精华和人类农业文明的重要载体,传统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减少无疑损害了彝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再者,许多农事节日、文化和礼仪,都需要在特殊的农作时间、农作地点才能展现。稻田、田埂、山坡、树林、河流等生态环境,以及在这些空间上发生对歌、舞蹈、吹笙、划拳、饮酒、祭祀等的文化现象,都是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珍贵的物质基础。如今,大拨米村的村民已经不再种植许多传统作物,农耕物质基础的消失,使得彝族传统节日文化成了无根之木。2.文化传承人才缺乏。在最初的时候,传统彝族节日的庆祝是零散的、小范围的,随着文化的发展,有些节日成为了当地民众的规矩和习惯,不需要集体组织,众人便会自发参与。随着市场化的开放,大拨米村某些传统节日也由民间自发逐渐走向政府主导、由民间习俗到商业平台、由生活化向多样化转变,价值功能也得到了提升2。但与此同时,彝族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人才却在流失。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大拨米村前往外地打工的年轻人逐渐变多,2016年该村有农业人口1463人,劳动人口973人,外出务工半年以上人口达到356人,务工三个月以上人口达到1087人,人均年收入4084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已经从种植、养殖变成了外出务工。由于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经济价值不明显,学习传统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许多经历繁华城市的年轻人也不再愿意回到家乡,大拨米村人才缺乏成了其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一个重要问题。3.传统节日组织和资金缺乏。随着价值功能的提升,某些彝族传统节日逐渐由民间自发逐渐走向政府主导,举办一个传统节日的开销也随之变大。在大拨米村的实际情况中,广泛存在着组织和资金缺乏问题。大拨米村主导传统节日的组织一般是村委会,村委会在我国基层组织中担任着政治、经济双重角色。随着扶贫等战略和政策的推进,基层任务繁重且复杂,组织传统节日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附加任务,且“费力不讨好”。原因有二:一是因为举办节日活动申请资金的流程繁琐,例如举办一场火把节大概需要十几万元资金,需村委会写申请书递交乡镇政府,经一系列审批流程后才会下放资金;二是因为村委会得到资金办节日,不论支出多少,村民总会认为村委会内部得到的利益更多,村内相互猜忌,也导致了许多村民不愿参加由政府主导的传统节日。大拨米村委会在2016年举办了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2017年因以上原因并未举办,2018年也无举办打算。
三、大拨米彝族村传统节日文化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