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学研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数学史能使学生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和定理
2003年,张奠宙先生提出:数学教育要注意选择正确的形式,要讲清楚它的来龙去脉,要有头有尾,不能老是“烧中段”。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本质,为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指导方针和解题策略,如果学生能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会对其终身学习、工作有很大帮助,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形成独特的数学素养。数学史作用于数学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设计安排教学顺序。比如,数学概念的产生,传统的方法是直接把概念展示给学生,然后举出不同的例子让学生去辨识,学生很难去进行主动构建,只能是囿圈吞枣式的死记硬背。历史告诉我们,新概念的产生往往经历了很艰辛的过程才得以发现。因此,应把教材上叙述的顺序颠倒过来,按照数学主题历史发展顺序去设计教学,并尽可能地引用历史背景,让学生自己经过努力去发现。分析数学主题的历史,发现数学史与中学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的发展过程可以告诉我们,在一个专题、一个概念或一个结果的发展中,哪些思想、方法代表着该内容相对于以往内容的实质性进步,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它。历史还可以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困难以及克服该困难的可能的途径。
2数学史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的建议
2.1加强大学数学师范生的数学史能力培养,高校数学教育类课程教师与中学数学教师换岗教学大学数学史的授课不是让学生记着几个形象的实例,让学生读一下这些材料就行,而是把这些数学史材料怎样才能更好的为中学数学服务,而大学的数学史教学往往忽略了这点,受教学任务的限制,老师只需要把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违背了开这门课的初衷,使学生不能自如地将所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不具备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技能。有些数学史老师也有意识进行数学史技能训练,但技能训练流于形式,技能训练课时太少;技能训练仅局限于简单的模仿,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新技能研究的力度不够。训练内容仅停留在传统教学技能上,训练模式一般按教师为中心模式进行,常常只注意如何教,而较少训练如何指导学生学。所以我认为大学数学史要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们接受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这一教学模式,比如我们拿中学的具体某节课,结合数学史,给师范生具体的示范,我们首先要做一些实际调查,比如说,教师可以在相邻的几个课时的教学设计时,有计划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这几节的教学课堂氛围,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课堂教学成果,学生掌握知识的积极性等进行对比研究,最好是在几节课结束之后,师生共同探讨这几节课教学模式的异同,学生更喜欢哪一种教学模式,然后再找一节具体的内容,让师范生有意识的进行数学史穿插进去的训练,老师点评,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当然这可能会导致数学史课本上的知识无法按照进度讲完,老师可以抽出一部分材料让学生自学。可能还有部分数学史老师说自己对中学内容不是太熟悉,这时其实我们采用换岗教学,可使高校、中学教师增进对彼此教学内容的了解,非常有利于在新课标要求下,对数学教育类课程内容的改革。只有了解了不足,才知道应该如何去改哪里;只有了解了为什么会出现不足,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改,这样即有利于师范生的培养,也使中学教师进一步学习数学史,也有利于数学史教师在了解中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更好的进行数学史的教学。这样的话数学的学习不再是一个只有讲课与做题的单调过程,数学的学习可以像其它学科一样,充满文化底蕴和学习乐趣,所以作为数学史课程的教师一定要言传身教,自己在讲课的时候就要首先做到这一点,让我们的课堂生动起来、活起来,有意识的进行数学史教学,从而感染师范生,让他们学习这种课堂感染力,培养他们以后从事中学教学,这种不可或缺的课堂调动能力。
2.2数学史资料要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有很多老师认为自己手里很多数学史资料,上课时随便一个小故事运用进去就行,其实让数学史真正的为中学服务,应该需要每位数学老师一生不懈的努力,因为每段时期,学生不同,情况不同,都有可能需要你改变教学模式。当然我并不是说不需要这些小故事,这写历史材料是数学史运用于中学教学的基础,我们要大量阅读这些东西,例如数学史学家严敦杰先生所撰写的《中学数学课程中的算术史材料》、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所撰写的《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还有姜伯驹先生撰写的《一笔画和邮递路线问题》等[2]。这些数学史方面的著作都是十分适合数学教育工作者们阅读的著作,通过对这一类著作的通读,教师们可以在无形之中使数学史在具体的教学中得到体现,从而更加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成果。数学史具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并不是生硬地将二者捆绑和拼凑,而是需要数学教育工作者们在课前做出大量的准备工作。
作者:王楠赵艳敏单位:许昌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