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学常识教学及试题走向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学语文教学杂志》2014年第六期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使用课标卷的省份不断增加,作为识记层级的文学常识试题将会在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题中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这种变化趋势影响了很多老师,他们认为此考点不重要,但又不敢肯定高考一定不考,只能本着全面复习、撒网捞鱼的心态,把文学常识定位在识记层级。复习内容多是静态的关于作家、作品、朝代等资料的分条罗列,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详细归纳。教师对文学常识的教学定位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复习仅仅停留在对于作家作品及相关概念的识记上,脑海中盘旋的是熟悉的概念,并不能解决实质意义上的应用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3年北京卷的阅读延伸题,文学常识和写作题的结合让很多学生无所适从,学生多数就概念谈概念,不会结合文本进行深入分析。虽然现实的教学让我们觉着文学常识处境尴尬,但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又让我们努力思考如何借助考试引导教学。分析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会发现文学常识的考查形式在悄然改变,下面结合高考试题做些分析。
二、文学常识试题的走向
新课程强调试题的综合性,提倡学习和生活的联系。未来对文学常识的测试,形式将会更加灵活多样。
1.文学常识和语言运用结合。如2013年四川卷的第20题,“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不仅要求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还要求运用排比和反问等修辞手法。这样的续写不仅有形式上的要求,还要求学生对这些文化名人或文学作品形象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2.文学常识和阅读题结合。如2013年福建卷的文学常识试题: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觉慧瞒着家里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一天,克明在觉新的屋里看到周报和觉慧的文章,马上就报告给祖父高老太爷。(《家》)B.一天,林佩瑶姐妹正在谈论慧芳,吴孙甫进来,对慧芳留了个纸条就出走的事大发雷霆,要林佩瑶去把她找回来。(《子夜》)C.伽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置在圣母院的避难小屋,并送来衣食。伽西莫多的关怀爱护,使她摆脱了对这个相貌丑陋的人的恐惧。(《巴黎圣母院》)D.法庭判马斯洛娃苦役刑。虽然涅赫柳多夫找到庭长,指出这个案子是误判,马斯洛娃没有犯毒死人命罪,但是没有结果。(《复活》)E.母亲去世后,欧也妮发现父亲充满慈爱,她从未享受过这般的父爱,因此,对自己厌恶这个家的念头,感到内疚。(《欧也妮•葛朗台》)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例子中5个选项涉及的篇目大多为故事情节较复杂的长篇小说,古今中外都有,都是“课标”推荐的书目;每个选项采用50-60字的语段,来简述小说的某一段“主要情节”让考生辨别正误。所谓“主要情节”,或直接指向作品主题,或精彩刻画了某一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如A项叙述的是《家》中克明看到《黎明周报》与觉慧的文章一事的反应,这个情节集中展现新旧思想的冲突;C项概述的是伽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的安置,及爱斯梅拉达对伽西莫多情感的变化,是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一个重要情节。这样的考查使文学常识与学生的经典阅读紧密相连,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次日,孙坚来辞袁绍曰“:坚抱小疾,欲归长沙,特来别公。”绍曰“:吾知公疾,乃害传国玺耳。”袁绍为何说孙坚害传国玺病?此后孙绍双方围绕“传国玺”做了什么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此题从复述名著情节的角度来考查文学常识,不仅仅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这种测试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识记作品的表层信息,要求考生能够认真阅读原著,在此基础上把握作品的主要信息或核心信息。
3.文学常识和写作题结合。如2012年北京卷的阅读延伸题:“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登鹤雀楼》《题西林壁》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与关系”。对“由景及理”这个名词术语的理解,绝不是简单的解释就可以了,还要求学生结合所给定的诗歌进行深入分析,这样的设题变化,对文学常识的考查就不仅仅停留在识记层面上了。从2012年的“由景及理”到2013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落实了课标“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这种将文学常识的考查内隐在阅读理解中进行的方式,更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引发了人们对命题思路的思考。
从测试形式上看,简单的填空题、选择题会继续减少,而综合性较强的简答题、写作题等将会增加。这些变化也提醒老师要对文学常识的定位进行调整,要在课堂上进行具体情境的设置,对相关的知识性内容进行深化、讲解,并引领学生在应用中掌握相关内容,从而实现课标提出的总体目标。只有从这个意义上去教文学常识,才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期待着有更为灵活的考查形式的出现,并以此推动我们的教学常变常新。
作者:张卫单位: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