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任务驱动对高中物理预学的启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自主预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自主预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和效率性,教师要精心设计任务,通过任务来驱动学生开展自主预学过程中,进而提升学生的预学效率。
关键词:任务驱动;高中物理:自主预学
自主预学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和阅读不同,物理学习中的自主预学需要学生开动理性思维机制,积极探索隐含在文本中的知i只内涵。为此,我们提出将任务驱动法运用于物理自主预学活动的引导,以便对学生施以更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
一、当前物理预学活动中任务设计存在的缺陷
为了指导学生有效展开自主预学活动,并且让学生能够确实通过自主预学得到所需要的知识,现在很多教师也会尝试着设计预学任务,以此来驱动学生开展更有目的的自主预学,但是相关任务设计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1.任务设计浮于表面
预学是自主学习最常见的形式,教师在设计相关任务时往往是局限于知识点的表面来设计问题,以致学生的任务完成,只需要走马观花般地阅读教材,然后用笔将相关概念画出来即可。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节时,教师让学生阅读书本内容,并设计了以下阅读任务:
(1)物体带电的实质是什么?
(2)摩擦起电的微观机理是什么?
(3)感应起电的微观机理是什么?请简要描述感应起电的现象。
(4)验电器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5)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6)元电荷的概念是什么?元电荷的数值为多大,是谁首次完成了最为精确的测量?上述问题的答案基本上都可以从教材文本中找到原文,学生只要进行简单地勾画就可完成预学任务。事实上,这己经不是物理的自主预学过程,称其为语文阅读还差不多,学生通过这样的阅读只能梳理出基本的知识条目,却很难领会隐含于其中的物理思想和内涵,这显然是一种走流程时的学习,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和能力提升没有丝毫的好处。甚至可以讲,这样的预学任务还会对学生的预学习惯和方法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2.任务设计太过空泛
教师在设计预学任务时,有的可能将问题所锁定在一些肤浅而简单的概念化认识,也有的可能将问题设计得非常宽泛,以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本无法做出准确的回答。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库仑定律》一节时,教师让学生阅读书本内容,并设计了以下阅读任务:
(1)你对库仑定律有何认识?
(2)你对库仑定律的发现有何感触?
(3)如何理解“点电荷”的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有何意义?
(4)库仑定律的发现有何价值?上述问题是某青年教师在上公开课时结合一些名师课例设计出的问题,其中有的任务的提出还是很有价值的,比如第三个问题,但是其他几个问题都不是学生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特别是在学生还没有深入学习,就让学生谈认识和感触,要求略微高了一些,这样的情形下,学生即便能够说出一些,很可能还是以空话和套话为主。而且一旦将这些问题引入到学生的预学活动中,学生将很容易失去阅读的焦点,这样也必然会分散学生的预学注意力,降低他们的预学效率。
二、设计预学任务的基本要求
制定任务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理清文本的条理,进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科学而高效的预学习惯。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引导,学生能够有泛读,也有精读,而且对于那些重难点,学生还要能够带着研究的目光来反复预学。此外,我们也需要学生能够在自主预学的同时做好摘录和笔记,从而将文本中的关键知识提炼出来,并实现有效的内化。要完成这些任务,我们所设计的任务必须要显现出循序渐进、深入浅出、逐步引导的基本特点。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我们所设计的任务应该成为弓丨导学生进行预学的助手,引领学生掌握文本的基本内涵,同时还要求相关任务要简明扼要,且能突出重点;其次,自主预学任务有助于学生预学习惯的养成,即先引导学生概览整个文本的全貌,然后再指导学生在自主预学过程展开思考和探索,攻克文本中的重难点知识,这也就要求我们的任务应该呈现出梯度性和层次感,既不能让学生在随意勾画中完成任务,也不能让学生陷入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再次,任务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围绕文本展开对话的平台,因此我们要让自己所设计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和发散性,鼓励学生围绕文本的阅读来阐述自己的体会和观点。
三、设计自主预学任务的实践举例
例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的阅读引导,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问题,作为任务驱动自主预学。
(1)物体带电是否就是有电荷,不带电就是没有电荷?如果不是,请阐述带电或不带电的实质?
(2)如何理解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橡胶棒带上了负电?这一过程的微观本质如何?
(3)绝缘体能否发生感应起电?请解释原因?
(4)感应起电和摩擦起电有何差别?
(5)请用电荷守恒定律解释摩擦起电现象和感应起电现象?
(6)从物理研究思想角度来讲,结合电荷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物理原理,谈谈你有哪些感受?
(7)元电荷概念的提出和以往我们所学习的物理量有什么差别?上述7个问题中,前三个只要学生泛读全文,即可得到答案,但是从第四个问题开始,几乎都需要学生展开比较和分析,特别是学生用电荷守恒定律解释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时,他们必然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解读,而且还需要充分联系两种起电现象的本质。此外,在第六个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中,相关内容已经上升到物理思想的层面,更需要学生对物理知识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和分析,最后一个问题也需要让学生逐步领会隐含在微观世界的量子化理论。由上述实例,我们可以发现为了让学生在自主预学过程中更具目标意识,同时也能在任务的驱动下展开细致而深入的探讨,教师自己首先就要沉入到文本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度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设计出有深度的任务,学生也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提升和发屐。
再如《库仑定律》一节的阅读引导,展开以下具有指引性的任务设计。
(1)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和哪些因素有关?如果要研究,应该采用怎样的思路来设计实验?
(2)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如果现在一个点电荷同时受到其它两个电荷的影响,你应该如何来分析?如果受到三个点电荷的影响,你如何分析?如果受到一个均匀带电物体的作用,你又如何构建分析思路?
(3)如何理解点电荷的概念,它的提出和你以前接触过的哪些物理模型很类似?这些物理模型的建立体现了怎样的科研思想?
(4)库仑定律在形式上和什么规律类似?请简述其相似特点?
(5)概述库仑探索库仑定律的基本内容,你觉得库仑的研究中存在哪些较为独特的创意?上述任务基本覆盖了《库仑定律》一节的所有内容,而且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学生耐心咀嚼文本之后,才能得到结果。比如说第二个任务,如何将库仑定律应用于带电体所产生作用力的研究,这就需要学生结合微元法的思路进行简单的阐述和分析,再比如有关点电荷的模型建立,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建模方法,需要学生联系以往所学的质点、轻弹簧、轻绳等模型进行归纳和整理,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统一且完备的答案。最后,我们还要求学生对库仑的研究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藉此让学生通过阅读来体会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的创意和智慧,这些内容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度分析和体会。总之,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学生将更加深入地分析文本,从而对内容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和内化。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法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教学方法,但是要将其价值落在实处,这需要广大教师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有效引导、积极组织,要结合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来设计任务,以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安.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学物理,2012(4):15-16.
[2]石煊I我是如何培养学生物理阅读与语言表达能力的[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0(11):1-6.
作者:汪兰平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