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大学生职业教育的意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职业理想的养成对促进大学生社会理想的实现是关键
“突出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教育方向。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对工作的认知和适应的一种体现,一般认为是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能力、职业文化等。而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工作表现出的一种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设想规划。个人的择业方向,通常都是以其职业理想为出发点的。职业理想的作用,主要在于对人们求职、择业及就业准备影响。它对人的职业生涯起着指导和调节作用,一个人树立职业理想的过程,可以说是进行职业设计和职业选择的过程。职业往往影响个人及其家庭收入、社会地位、生活水平等。职业理想的核心是对特定职业价值内涵的深刻理解并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职业情感与职业态度。现实中,进入高职院校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实际上是种无奈选择。学习期间积极性低,表现消极,缺乏信心,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大学生职业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其对职业教育有正确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培养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树立职业意识和形成岗位能力是大学生职业教育的核心
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的难点,必须通过反复强化训练和细小习惯的修养得以形成,必须实现于高职院校的全方位工作中。职业意识是人们在一定身心条件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自我修为等形式养成和培养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对职业了解与适应力的一种体现。部分大学生不了解自己的专业,特别是对本专业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及个人在职业生活中所处地位及权利与义务不清楚,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介绍专业概况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发展史和前景、性质特点等,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较为宏观的了解,进而增强其对将来从事所学专业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这对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知识和技能是职业人才素质的基础和要素,是职业人才价值的直接体现。职业能力是人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创新形成的,是一个人能胜任某种职业的主观条件和在从事职业活动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融合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阵地,校园文化活动(如技能竞赛、演讲辩论比赛、专业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化氛围及学校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都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文科院校更为明显,各种社会活动、社会交往都能成为培养文科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载体,在某些情况下,第二、三课堂教育的感染力和深刻性更强。
三、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是开展职业教育的重点
依据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对个人将来的职业前景进行构想的职业生涯设计,是大学生确定职业目标和迈向成功的有效途径。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从一定意义说就是对大学生职业意识和理想养成的过程,也便于学校以此开展主题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将职业养成教育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和职业能力的提高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中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增强职业意识。此外,当学生对某一职业有了向往和追求,必然会主动了解该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制订并能自觉落实培养职业素质的措施。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岗位终身制已被打破,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会通过了解社会用人情况与机制,切身体会到求职能力对实现个人就业目标的重要性。从掌握求职面试技巧等要求看,学生在校期间的针对性训练固然重要,但通过职业生涯的设计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养成相应技术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其效果更加显著。
四、成长成才是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教育的根本
高等教育的“高等性”,一是相对于职业教育的初等和中等而言,是职业教育的高等层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年11月7日)指出,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中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高技能专门人才不仅具有技能性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应具有技术改造、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的能力,应该具有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严格、人性、合理,首先是培养会做事的人,后续是培养会创造的人。只有将这两个层次相互结合和发展,高职教育的特色才能体现出“高等性”。也就是说,高职毕业生成长成才的标准是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开展职业教育的目的也正是为这一重要目标服务。基于此,应根据高职教育应当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构建基础理论,重在掌握实用技术,强调熟练性、规范性,并进行一定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根据学生特点,制订其在校期间全面发展和教育的职业发展教育内容和职业规划教育的策略,真正把我们教育的对象培养成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在这一目标要求下,高职教育应有所担当并大有作为才是。
作者:刘秀敏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