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现代教育在工科教育的运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现代教育技术使课堂教学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创设的交互式人工仿真世界以及未来教室学习环境,使工科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大批能够直接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手能力强的工科人才培养离不开系统地实践实训教学环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实践实训对实操实训的补充作用会越来越强,同时实操实训对虚拟现实实践实训的依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民族院校在工科人才实践性教学课时比例要求高,而所需的现实实践教学资源有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筑的基于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现实实践实训平台环境,可以实现个别化实用技能的教学,调动学生的手、眼、耳、脑等多种感官,学生可以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反复操练,满足工科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远程教育和移动学习等现代教育技术为工科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形式,满足了工科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和知识需求量不断增大的需要。
2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院校工科教育改革中面临的困难
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长期落后的经济使整个社会支持工科人才培养的力量有限。同时,从产业结构来看,民族地区的第二产业发育明显迟缓,农畜业生产与工业之间缺乏联系,社会对工程科技人员形成不了持续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使得民族院校工科教育起步晚,所经历的时间不长,发展较为缓慢。以西藏地区为例,直到1973年,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开设了水利水电工程,成为西藏第一个工科专业。相比普通院校工科教育,民族院校工科教育有许多特点,例如:部分工科学生文化基础差,“重文轻理”观念严重,数学功底薄弱,汉语水平不高,很多工科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族院校工科教育质量的提升,使民族院校培养的工科学生质量较普通院校有了一定的差距。民族院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工科教育方面比较缓慢,并且规模相当有限,仍然处于初步运用阶段,还面临以下困难:
2.1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建设相对短缺
2.1.1现代教育技术有形物化的硬件资源是开展工科教学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制约教育技术应用的规模、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多年来,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院校的硬件资源配备不均衡而且利用率不高。由于设备使用的技术问题,维护困难等原因,笔者发现在很多民族院校工科专业教学中已经拥有的电子交互式白板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没有真正为学、为教所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工科教育中发挥作用。
2.1.2教育软件资源量少、质差。教育技术发挥作用的核心因素是拥有量足质高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支持教学活动的工具性软件等教育软件资源。由于诸多原因,许多民族院校工科专业教师教学中只是板书加口头讲解,或者只是使用已有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资源而不积极参与教学软件资源的开发。由此导致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使用的软件资源数量严重贵乏,质量也较差。缺乏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支持工科专业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教育软件资源,成为限制现代教育技术在工科教学中应用的重要障碍。
2.2工科专业教师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欠缺
民族院校工科教师往往工科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强,但普遍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因为缺乏教育技术理论指导,有的教师迷信多媒体教学,认为只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授课就可以帮助工科学生解决学习,达到教学的优化。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上,民族院校很多工科教师缺乏对教学媒体功能、特性的分析能力及选用媒体应遵循的原则等基本知识技能,容易出现或重技术或重内容的两个极端。具体表现为:有的教师不加选择地将新媒体与新技术简单地堆积在一起制作成课件,有的教师直接将课本知识照办到投影屏幕上,把原来的人灌变成人机共灌,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起不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有的教育作用,不利于教师的进步和学生的成长。许多工科专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对于知识内容理解深刻,往往习惯于传统的“黑板+粉笔”式教学,不愿接受现代媒体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较差,教学内容充实而教学手法单一。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薄弱还直接导致各种现代教学资源在工科教学中的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2.3工科学生接受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存在障碍
2.3.1工科的教学内容以逻辑思维为主,涉及定律和规则较多,侧重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民族院校工科学生一般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身心不成熟阶段,往往表现出自控能力差、注意力转移快、情绪易受外界干扰等特点,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科学生越来越偏重技术的学习,普遍重理轻文,学习需求和学习方法等特征个体差异性大。这些常常会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工科学生在网络化学习情境下,一方面要通过拥有丰富学习资源的网站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建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学习网站提供的学习答疑、学习讨论、学习辅导、作业管理等互动学习平台开展协作学习,工科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不强,将无法应有这些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2.3.2民族院校工科学生大多数来自于民族地区,由于与外界接触较少,基础教育薄弱等原因,其信息化学习能力较差,学生基础差异性大,限制了工科教学过程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环境,但是民族院校工科学生往往只拥有高中阶段迫于考试和升学压力掌握的死记硬背学习方法,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欠佳,对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全新学习环境和学习策略适应性不够,直接影响了教育技术的运用效果。
3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民族院校工科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
3.1更新观念,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工科教育改革的融合民族院校工科教育肩负着为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经济繁荣培养输送工科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民族院校工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就要培养适应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的信息化社会民族地区的工科人才。民族院校培养的工科学生应该具有从事一线工作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应该具备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具有很强的信息化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扎根民族地区从事工科专业建设。鉴于此,民族院校工科教育改革中应该更新观念,让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接触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工科课程教学中,努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工科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的有效融合,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能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工科专业人才。
3.2加强培训,提高工科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实践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工科教育已成为未来工科教育的发展趋势,民族院校组织教师参加企业的培训与研发,积极造就“双师型”教师的同时,应安排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水平等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调动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近两年来,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开展高校教师专业实践实战能力提高计划项目,建立教师到与其相应专业的企事业单位、基层生产一线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实践实战锻炼和调查研究制度,引导教师参与行业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以行业的常规实际实践活动,促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了解经济社会的行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实践实战经验的积累,将实践实战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类似这样的培训项目在其他民族院校也很多,有效地提高了工科教师的实践能力,各民院院校还应该开办专门的教育技术应用于工科教学的培训班,以此强化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使用方法,积极鼓励引导教师在工科专业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尽快从传统教学方式中走出来,积极适应现代教育技术革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3.3加大投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构筑数字网络化工科教学平台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相互融合的快速发展,民族院校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工科教育不但具有了较好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而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工科人才的高标准需求确定了工科人才培养需要投入相对更多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因此需要继续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工科教育的投入,整合优化已有的教育资源,实现工科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技术与教学环境的整合,要建设适宜于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信息化教学环境[4],我们要根据工科教学的特点,充分利用教育技术的资源共享、超越时空限制等优点,构筑以多媒体课堂教学、广播电视远程教学以及网络远程教学等为主要形式的数字网络化工科教学平台,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促进工科教育生态和谐发展。
4结合民族院校工科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
目前,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工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多地集中在硬件资源建设、软件开发技术等方面,而对于结合学生的实际,研究这些资源和技术在工科教学过程中具体应用策略却不够深入。我们要针对民族院系工科学生的生源质量和就业意向与市场需求等现实问题,结合民族学生的学习特征个体差异,合理有效地选择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各自优势,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因素开展工科教学。工科专业的教学内容中许多公式的推导、数据的计算等微观知识的逻辑性强,民族院校工科学生存在为难情绪,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仅仅去代替板书教学仅呈现结果,而不形象地表现出逻辑思维的过程,并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工科教学是有效且可行的,并可以显著地增加教学信息量,使学生易于理解,但是现代教育技术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技术手段,因此,民族院校工科教学中应该根据工科学生实际需要,合理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其优点,避其缺点,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会庆陈烽王浩单位:西藏民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