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课程改革下音乐教师能力范文

课程改革下音乐教师能力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课程改革下音乐教师能力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课程改革下音乐教师能力

《音乐探索杂志》2014年第二期

一、主导性主体与发展性主体互动

对于师生主次关系这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总是有各自在理论上站得稳脚跟的理由。历来我们所习惯的是“教师中心论”观点,在后现代的新型教育阐释学里一般把这种观点理解成基本的教育模式,即“传授式”。在模式里,教师始终充当着一个主动传授知识的专家,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音乐课堂就是教师向学生灌输音乐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教学场所,老师是课堂的唯一主角,所具有的特权是权威的讲解,学生只是充当学习的对象。近些年,针对这种说法又有不同的观点提出:第一种,“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的地位被忽略了,他们才是教学过程中进行认知活动的主体。“学生中心论”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我们的思维定向。第二种,“儿童中心式”认为,应把儿童各种各样的需要作为注意的焦点。两种观点带来的结果是动摇了我们坚信的教学权威,尽管两种说法都有自身欠缺之处,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们的不合时宜,自身具有的不足越发地显现出来。这时又有人提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这种说法是一种中和前两者说法的中庸之道,他们认为学生应是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主导下的主体。然而这种观点还是把教师放在了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只是换了一种面貌而已。当然,还有一种更为隐性的教学模式,它也是后现代要对其重构的一种基本教育模式———“促进式”。在此种模式中,对于现代技术的运用已经十分普及,对其的依赖也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教师在课堂上充其量担当一位“主事”,给学生指点一下以便在互联网上找到好的、有用的网站,布置一下课题,顺便把学生当堂的质疑解答好,就算完成了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任务,至于其他,教师也不会去费心有所为。其实,不论是哪种教学观点,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近些年来,部分教育家提出了“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说”。这种观点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一种人性化的平等对话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处于主导的地位,这是出于对教师权威的认可;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首先解决好自身的学习问题,对于知识应具有一种积极的迎合心态,这是自身发展的必须,因而学生便成为发展性主体。我们支持这种“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说”的论点。因为它既让学生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理解,又没有使教师传授知识的引导者身份丢失,恰如其分地处理了师生之间微妙的关系。特别是在艺术教育领域,音乐课堂是一个特殊的情感体验场所,具有音乐的情感性、审美性、直觉性、实践性、丰富性等特点。学生不仅亲身参与,更要用心感受,把自身的体验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更应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内心感受,善于接受不同的意见,不能把自我的一种意识强加于学生身上;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对于他们表现出的不寻常理解与表达采取更为包容的态度,特别是带有批判性的见解,教师更应以赞赏式的肯定对其评定。这种融洽的教学模式,正是我们音乐教学所要追求的境界。学生在课堂中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学习主体,对知识的渴求是教授对象的一种需要。主动的学习才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因而学生又是课堂的参与者,有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是完整的课堂教学,否则都是失败的教学。这种双方共同组织建造的课堂其实体现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主动投入到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氛围中,这也是音乐教师理应具有的能力。音乐是一种音响艺术,在时空中交互进行,学生需要的是淋漓尽致地表现时间和更为自由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做的是为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知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激发对音乐的激情和热情,使被动无趣的课堂成为他们步入音乐艺术殿堂的踏脚石。

二、尊重学生个性与师生观念更新互补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当这么多的个体集中在一个设定的音乐课堂情景中时,他们犹如一首未完成曲稿的组成部分,五线谱中时值最小的音符。而教师要做的是把这些“小音符”按他们各自的特点排列好,把他们应有的种种特性充分展示出来,使这么多“小音符”以最自然的形式呈现,成为一首让人心动、充满遐想的“乐曲”。我们的音乐老师往往因为个人原因,忽略了学生在表达个人音乐感受时应有的尊重,总会引导学生往自己设想的方向去思考,其结果是课堂的评定成为一种判断是否具有共性的产品验收。如果说这是我们预想的结果,每个声音都只有一个声调,那么音乐给予人们的无穷尽的想象空间岂不是成了一种幻影。当然,新的教学观主张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也并不是一味地让老师顺着学生走,教师要学会从深层次上感受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把音乐课堂的协调组织者的角色担任好,使每个参与的学生得到充分展示,这才是我们想要的音乐课堂,也是每个音乐教师努力的方向。每个畅游于音乐世界的人都有自己的不同感受,但每种声音都不足以把音乐的种种奇妙和绚丽表达完全,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不同的声音,感受不同的体验,使自己的表达更为完整和丰富。音乐课堂就是一个交流音乐体验之场所,把真我的感知向对方敞开,接受我和你是怎样地共同处在音乐带给我们的遐想空间,让这种和谐的相处显现出来,让每一个和“我”交流过的人得以分享。同时,这也是一种认识自己的途径,从他人的身上看清自我,深刻地了解真我传达给他者的感受。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正视自己与他人的差异,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拥有的不同,并乐意超越简单的差异,进入创造性的关系,在互动过程中体会一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共享氛围,以达到一种自我的动态调整。特别是对于艺术教育,音乐课堂更适合这种处在互联关系中的教学情境,学生个体的沟通和对话,相互协作并共同发展的模式,是音乐带给人们内心欢娱,体现审美教育的价值所在。我们的音乐教师当然也要参与学生的沟通,不了解学生便不可能深入学生的心灵并有效地教导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及时去发掘学生在一刹那的音乐感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感所思,把他们的真实体验和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从而让他们学会在书本的世界里找寻生活的种种踪迹,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一种生活的态度、生存的方式,真正实现审美教育赋予的美学价值。在我们所期望的课堂上,有一种专家分析预测的和谐互动的积极模式,那就是学生所要接受的知识是由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等三方面组成。师生之间平等地进行对话、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双方多维度多层次的接触,积极参与到课堂上并相互产生积极影响,在动态的、不断的调节过程中,使课堂的气氛始终活跃,这样不仅使师生双方感觉到课堂教学的成功,而且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形成一种良性的教学循环,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永远能成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促进的大团体。

三、深化课程改革与教师能力提升互融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潮中,教师身份所包涵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似乎也正逐步地发生着改变。教师队伍中一些有“我已经是老师了,不用再像学生时代那样学习了”“我已掌握的知识是现在的学生无法超越的,我不必再花时间去再度读书,只要完成好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就行了”……其实,教师的任务不单只是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知识原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在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里学会与他人沟通以便更好地共同生活;如何学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很好地生存下去。帮助并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但是多数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心理上的引导。学生是有独立意志与思想的完整个体,无论是他们的思维逻辑还是他们的认知水平,总是阶段性地处在某个层次上。这种相对的完整还是需要教师去逐步重构与修缮,以求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度向更高层次发展。我们看到,课程改革的意向往往最先反映在教材的改革上。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高校的各式教材在很大程度地发生着面貌的革新,呈现出多元化、综合性和选择性的特点。教材不再是封闭式的,而是结合了多种形式的主题和单元,有着较大弹性和开放度,使学习成为一种挖掘开发式的活动,以点带面的知识结构形成了整合的块状知识。同时,教材中对教学内容选择的涵盖面比较广,对材料的开发也具有了一定的深度,体现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综合。特别是艺术教材,逐步淡化了技术技能上的要求,开始转向开发学生审美情趣意识的相关内容。以音乐课程为例,课本里的每个单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比如说《夏日泛舟海上》《白桦林好地方》《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每一个主题无不渗透着诗歌、散文、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从听、唱、舞、玩中感受出音乐艺术所带来的愉悦。而且在一个单元里介绍了很多音乐知识,例如音乐剧、舞剧、歌剧、交响曲、幻想曲、通俗歌曲、艺术歌曲等各种音乐体裁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还涉及到了现代MIDI音乐的制作、音乐电脑软件的应用等知识。可见,新的音乐课程教材是提倡素质教育的文本写照,是多年来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心血结晶。然而,音乐教师要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并非易事。大多数从音乐师范院校或音乐学院毕业出来的音乐教师,经过“按部就班”式的正规培训后,在灵活运用现有教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上相对欠缺。再加上受以往已经突显出不合时宜的课堂组织、教学法和专业技巧等观念的指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达到在深刻的文化层面上进行教学的高度。

音乐教师应担当起音乐文化的“调解人”,不仅向学生传授基本的音乐常识和技能,而且必须接受广泛而深刻的再教育,为能够更好地胜任音乐教师一职,把跨学科甚至是跨文化的“讲解”工作从事好,使学生对于音乐这种特殊的文化理解得更为全面和透彻,应“以一种开放的态度,不断寻求新的途径,将大家带入音乐的日益深入的理解之中”。简单点讲,在课程改革落实过程中,音乐教师既面临着挑战,又被赋予了新的施展才华的空间。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音乐教师应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在音乐课程改革中,音乐教师既是国家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校本课程不同于以往的教科书,相对于狭小的开发空间和缺乏个性发挥的平台,设计并开发富有地方特色、且可以体现教师个人独到见解的校本课程和教材,让我们的音乐教师有了一个发挥创造力的机会。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和设计编排能力,使风格迥异的课程内容在编写上相得益彰。

(二)音乐教师应具备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音乐课程教材在近些年来已呈现出多元化的风貌,无论是主题还是单元设计都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涵盖尽可能多的知识层面和维度外,还体现出了一种可调节的伸缩弹性。这也意味着音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学习的进度和发展的程度来选择一个教学剖析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层层切入、面面俱到。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上,跨越陈旧的教学平台到一个新的高度,以一种新的眼光让新的课程理念渗透到已有的教学观念中去。尽可能地去寻找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统整的结合点,开创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实践。另外,不要什么都依葫芦画瓢,教材就是一种媒介,而媒介最终只是起到中介的作用,创造性地灵活使用教材才是学生乐意接受的音乐知识。

(三)音乐教师应具备应对新知识的能力音乐课程如同其他学科一样,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性训练课程,它也是一门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所能发掘到的、显性的或是隐性的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我们越来越能真实感受到,并要我们去正视的一大问题。艺术学科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艺术成为了联结文科和理科的桥梁,在文化层面上也提升到了足以受重视的高度,成为审美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音乐课程在学科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上的变化,是音乐教师最先能体会到的。例如初中三年级阶段的音乐欣赏曲《蓝色狂想曲》,是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代表曲目,由于它特定的创作年代关系,我们就必须先了解爵士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黑人音乐是否与爵士乐同出一辙;爵士乐在当时盛行的原因,以及各个社会阶层接受的程度差异;与此有关的社会背景和创作背景。在聆听的同时,还要注意曲式结构上的编排,音色、和弦的渲染效果等等各个方面。教师以知识记忆结合听觉艺术语言,随着音乐旋律的走向,把学生的学习焦点集中到了所设计的一个爵士乐场景,加强了音乐与社会学科的综合;在教师有效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带有兴趣地去探讨爵士乐本身所具有的种种特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加上视觉的效果,使学生以多种形式来体验音乐给予感性上的升华到理性上的一种创造性思考。这种音乐知识与不同方法的重新组合,突出了审美要素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突出了艺术的多元化特征。

(四)音乐教师应具备拓展知识领域的能力音乐教科书注重了整合的块状知识,体现了学科的交叉和综合,因而教材本身的涵盖面广,选择弹性较大,并且结合了与此有关的探讨和赏析评价。音乐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就难以驾驭新课程的教材。为了适应音乐课程的改革,应对新的知识结构,教师必须拓展知识领域,不断吸收新的观念,提高知识层面。还要学会运用新的教学技能,开发信息方面的处理能力,有效地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将新的信息技术当作“工具”加以利用。只有不断处在学习的动态之中,教师才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对课程知识进行全面地解析,让学生受益匪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美素质教育。

作者:李琳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