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语文古文教学的思考范文

大学语文古文教学的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语文古文教学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学语文古文教学的思考

《语文建设杂志》2014年第二十二期

一、要正确地分析和判断

1、要准确地判断所释字是属于六书中那一种书,特别是在形声和会意上,不能把形声字当做会意字看待。六书有造字规律、条例,有着古人造字构型意图不同,因此必须用不同思路去体察、领会初民造字意图。比如指事字必须以象形为主体,不详细查指事符号,而按照其所象与形字为某一个本名,那就是指事与象形合二为一了。在理解形声字可以运用因形求义方法,如:页在甲骨文、小篆中都是“人头”;在《说文》中“页,头也。从(首),从儿(人)。”相关的字有“额”、“頭”、“颈”、“颊”、“颜”等。然而颠的本义也是头顶,在《诗•车邻》中“有马白颠”、《诗•采苓》“首阳之颠”,《墨子•修身》中“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中的“巅”字,本意都是“回头看”,在《庄子•秋水》“庄子持竿不顾。”、《张释之传》中,顾谓释之曰:“为我结袜。”,其本义都是额,因此,陈过侯《说文提要•序》说“每看到一个字,先看它的出生地,如象山旁言山,有水旁言水,这是无法改变的规律,因其偏旁合成的字,详细解释其含义,审视它的声音,虽然不准确,但是也基本差不多。”

2、所根据的字形要正确。汉字由繁趋于简化,对化、异化、讹化、位移、简化进行改造,并进行字源否定,使象型字失去基本特征,成为符号化,有时在构型上与“六书”有不同或相反之处,因此要注意前人的错误用法。

二、通过参考工具书进行查证,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有许多表义构件是表示字义的意义类别,就是说将他们的意义限定在某一个义类,同时又有示音构件读音,更能概括出形义统一。如“桃”、“杜”、“桂”,都是从“木”说明它们意义都和树木有关的,而“兆”、“土”和“圭”主要是提示三者的读音。虽然这是正确的,但是必须通过古文文献查证,分析字型结构得出本义是否正确。对于一个语文教师,只靠教学参考资料和课本注释来讲好因形求义古文,显然是不够的。汉代许慎,通过结合文献用字,专心研究20多年了,将9000多字分成部居,进行推敲,写成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伟大名著《说文解字》,它对很多字进行析形释义,直至今天仍然成为研究古代语言文字、阅读古书的重要工具。如《说文》对“取”的解说是“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说‘获者取左耳’;《司马法》曰:‘载献,者耳也。’等都是古代战争中对猎取者回报的最终表现形式,初民对造字“取”字进行社会化的抽象写照,许慎对分析字形结合文献资料以佐证,对“取”的本义作了定性解释。《说文》对先秦文字进行规范,字与字之间密切联系,使我们感觉到汉字具有严密系统,它对小篆字形与字意讲解很适合现代汉字,如《七上•片部》说“片,判木也。从半木。”。凡是小篆与甲骨文、金文形体相同相近者,它的解释多数是正确的,如向、自、弃、戒等;凡是与甲骨文、金文有异或错误的,它解释是不合情合理的,如也、王、为、函等。因此,在因形求义要参考《说文》,又不要局限于《说文》,否则就会出现错上加错。

三、要掌握字形基本技能

1、明白偏旁部首的原本含义。经过康变之后,偏旁部首由原来的线条结构变成了点画结构,失去象形象意的形态,但它的原本含义依然保留着。如“阜”在字的左边写成了“阝”,依然保留着土山的含义;“邑”在右边也写成了“阝”,依旧保留着邑为人聚居的含义。有的部首之间,形虽有异,但是意却相通,如儿、大、卩等与人相通;又、寸、爪与手相通,等等很多。

2、要熟悉小篆形体的发展过程。小篆是处于古文字与今文字交界层面的一种字体,它有着承上启下作用。所以熟悉一些小篆形体对提高教学准确度有着重要作用。中国文学发展由小篆阶段,开始定型(轮廓、笔画、结构定型),象形的意思逐步消弱,文字更加符号化,从而减少书写和阅读上混淆的困难,在秦王朝时期使用整理的小篆,统一了全国文字,消除各地文字异形现象,在教学中做为参考。

3、要认识一些繁体字。简化字,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了一次规范后成为简化字。因此在阅读古代文献和古汉语时,使用简化字就得掌握一部分繁体字,才能科学分析形义关系。在分析古文词义时,通过汉字形体分析,确定其本义,本义是统帅引申和区别假意关键,找到汉字初始或较早字形,它的字形表意度较高,构成意图也比较高,也较明晰。

四、要注意有些字不能因形求义

古今字、分化字、假借字都不能因形求义。

1、古今字:是对前代数词数义统用字与后世加以区别而分化字的称呼。在古今字,表义职能分化有两种情况:一是本义与借义的分化。二是本义与引申义的分化。有些字在假借义或专用引申后,有了一个新字来承担本义,这些分化字大都是由原字加上一个形声偏旁构成,因此无法因形求义。分化本义与引申义。由于引申义与本义相差距离较远,因而会产生分化字或引申字的新字,但是本字仍然承担本义,原意反被引申字所占用。如坐-座,座位本义是“坐立”的引申,都写“坐”,后来分化出来“座”,承担着“座位”的含义。

2、假借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本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字,另一类是有本字的假借,即通假字。所谓无本其字的假借字,是原先本无其字,从一开始就借用某一个字来依声托事,主要以虚词最为明显。如“亦”字,《说文》“人之臂亦也”,被借作副词使用。有本字的假借,原来有本字,使用的人由于受音同或音近的影响,错误地把甲字当做乙字,一直沿用,得到了合法的地位。如果读者不知道是通假字,因形求义,望文生训,自然会把文意理解错了。

结束语: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学会因形求义,了解某一个字的本义,以简化繁,举一反三把握有关字群的含义,使学生在学习中准确把握好翻译古文的含义,就必须掌握以上几点所注意的问题。

作者:高海燕单位:吉林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