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语言风格对翻译的影响作用范文

语言风格对翻译的影响作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语言风格对翻译的影响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语言风格对翻译的影响作用

《语文建设杂志》2014年第二十二期

一、汉语教学提高文学翻译者应具备的素质

文学翻译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单纯普通的交际能力不能适应文学翻译的高度要求,文学翻译者要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必须完成跨语境的交际任务,因此他除了要具备基本的“交际能力”,还要具备更高的语言能力,这也是汉语教学中要提高的内容之一。各民族国家语言、文化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各种差异,必然会使译者与作者在这些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受知识结构、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差异,二者在作品风格展现上肯定会出现一定的差距,因此,翻译作品只能和原作品更大限度的接近,但不可能和原作达到一致。如何与原作风格最大程度的接近,这就需要译者来完成了,所以这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最基本的要求是文学翻译者要具有高水平的双语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汉语教学中对译者的汉语能力进行提高,并促进想象力的萌发。因为译者直接面对的是未经翻译的文学作品,不是直接面对作者或是读者,但是他要凭借自己对文章理解及自己的想象力,来把握译文的准确性,翻译时原作的风格再现,翻译者是通过作者的文章进入到形象里面,译者要先充分了解原作要表现的问题,然后完成原作的风格再现,这就需要译者对字面的充分理解后,利用想象力进入到形象当中去,用自己的语言再翻译出来,因此,如果双语能力不强、想象力不够是不能进行文学翻译的。

其次,翻译者要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这在汉语教学中得到实现,并且译者要对各种作品风格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两种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特点,译者必须非常熟悉的掌握作品承载的两种文化背景,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对两种语言文字进行转换的同时,要对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进行巧妙的转换。这一点是文学翻译关键所在,文化素养越高的翻译者,对原文风格的感知力就会越强,对原作风格的再现就会表现的越突出,依据自身的文化内涵对原作的美学特征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翻译,最大限度的展现原作的风格。再次,译者要处理好自身风格和原作风格的关系。译者的自身风格在面对原作风格时要适时地做出让步,但不是彻底的让步,只是在展现另外一种语言文化时尊重原作风格,同时也要重视个人风格,在文学翻译中服从艺术再创造的规律,个人在译文时表现的创作个性要呈现出来。这两种风格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既矛盾又有一定的联系,既有只出现一种的情况,又有两种同时出现的情况,两者在译文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果遇到原作风格与译者风格接近时,就很有利于译者的翻译,翻译后也会呈现出非常好的文学作品。

最后,汉语教学帮助译者不断吸取新知识。译者需要不断地吸取新知识,适应时展规律,提高文化素养,扩大知识宽度及深度,从而更好地来进行文学翻译;并且要经常进行翻译实践练习,积累丰富的翻译经验,对成熟的翻译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学习风格展现技巧,在实践中提高对文学作品翻译的能力。

二、汉语教学语言风格再现的基本步骤

(一)原作风格进行识别。文学艺术是通过风格来进行艺术展现的,一部文学作品没有风格就等于没有思想,没有生命,风格展现的是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作者的创作个性。文学译者要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首先要正确识别这部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其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体现原作的精神风貌,成功的再现原作。但是,如何正确的识别原作风格一直是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文学作品风格是原作家驱遣文字、运用语言的独特手法,这种手法是每个作家都会有的,但是又各不相同。然而,所有文学作品的风格都是依赖于语言的基本规律存在的,因此,要掌握文学作品的风格是有规律可循的。风格分有形和无形两种表现形式,在作品的词语、句型、艺术手法等方面都会有所体现。为了更加全面的发掘原作的语言风格,译者要对原本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仔细的阅读发现作品中每一个可以识别的有形和无形风格标记。有形标记识别是进行风格分析最基础、最直观的一步,包括语音、词汇、句法、篇章、语域和修辞标记6种,掌握这六种有形标记是识别原作风格最重要的手段;无形标记指的是作品所呈现出的气势、风骨、情调、神韵等因素,风格的这些无形标记可以增强作品的审美效果,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作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文学作品风格的影响因素包括作品的思想和情感,一个作家真正为情而进行写作,才能写出令人震撼的好作品,因此,思想和情感是文章的无形标记,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译者要非常的关注无形标记,才能真正了解原作者的写作意境,翻译出的作品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原作风格。2、原作家对题材的选择,及文章的处理方法和原则。例如“象征性潜隐叙事法”以富于言外之意的象征性动作或情景代替直接叙述,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3、作家的精神气质,作家本人所具备的精神气质支配着作品的语言形式、情态风貌等,一部作品的风格即是作家风格展现。4、阅读者的因素,这些因素包含文化素养、文学修养、价值取向及时代特征等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阅读者对原作品风格的接受程度会有所不同,阅读者的才情素养越高,他的风格识别能力就越强,对原作风格的审判力、感知力等也会越高,风格识别的深度和广度也会随之增加,对原作风格翻译出的水平会越高。无形标记的识别是对原作风格更高层次的分析工作,翻译者提高作品风格展现的重要步骤。

(二)原作风格再现。翻译后文学作品要展现原作风格,关键在于在翻译过程中与原作风格的适应性,通常采用的实现方法有3种,第一是对应式的风格转换,第二种是重构式的风格转换,第三种是淡化式风格转换。第一种对应式风格转换即模仿,风格的各种有形标记进行相对应的转换,在翻译过程中掌握好这一转换,便能恰到好处的保证译文和原文风格的适应性,实现原语的各种文体相应地转换成目的语的相应文体,在这些基础层次上实现风格的统一性;第二种重构式风格转换即风格的再创造,这属于翻译作品中最高层次的风格转换。在对应式风格转换无法实现翻译目的的情况下,运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达到翻译目的,其表达效果与原作风格一致。一般在四种情况下要进行重构式转换,1、翻译作品中缺乏与原作品中的有形标记相对应的符号系统。2、时空差出现在原作与翻译作品中造成原作风格的变化。3、在翻译作品中考虑到实际功效时,必须要对原作风格加以再创造。4、各种语言及文化差异等因素导致的一系列差异,如表达方式、习惯用语、思维方式等等;第三种淡化式风格转换即一种权宜性对策,在翻译过程中遇到难以逾越的语言文化障碍时,便会出现淡化式风格转换。这些难以逾越的障碍即原文中所含的浓郁的民族语言色彩、本国家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方言等等。但是,风格淡化并不是风格完全消失,风格淡化也是艺术手段的一种,在遇到以上情况下所采取的风格转换,实现交际功能的强化,淡化是为了适应目的语的交流,也是高于对应式风格转换的一种形式。风格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体,因此在处理原作风格与翻译风格进行转换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也会运用多种转换手段。翻译实践证明,不论是对应式还是重构式和淡化式风格转换,各种风格转换方法灵活、适时地运用在译文当中,才会到达与原作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效果,这是每位翻译者应该掌握扎实的风格转换方法。

三、总结

汉语教学中对汉语的深入学习,使学者准确的掌握作品的语言风格,正确的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语境问题,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既要结合各种语境,又要发现风格的各种标记,巧妙地进行文学作品翻译。翻译内容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翻译风格不是完全效仿原作风格,需要翻译者通过反复分析原作风格,运用各种风格翻译的手段,最大限度的在翻译作品中呈现出原作品的艺术风格,给读者以最佳的艺术享受。虽然翻译风格是一项很有难度的挑战,但是相信译者通过不断地实践学习,充分了解原作品的民族风俗、意识形态、语言环境等,加之对文学作品的自身感受或间接感受,有意识的进行语境及风格的深入分析、推理,对原作风格进行正确识别,并对原作品风格进行对应转换、重构式及淡化式等转换,最终实现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及成功再现。

作者:张雪华石金凤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