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闻与传记考教错位与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语文教学通讯杂志》2014年第十八期
一、考试与教学严重错位
(一)阅读:难以读出语文特质我们语文界的共识是,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而实用类文本在语言方面与文学作品存在着本质差异。从语言的性质来看,新闻与传记和科学著作很相像。英伽登指出,科学著作中的语句都是反映客体的,而这些客体又都显现在语句所描写的许多观相中。科学著作中的观相只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它们中可能有的那些装饰性的因素则完全没有必要,而且它们常常是有害的。(英伽登《论文学作品》,王逢振译,河南大学出版社)就是说,在这类著作中语言的能指、所指以及客观对应物可以认为是相等同的,有一种直接的对应性。在这一点上实用类文本和科学著作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阅读时可以直接“跨越”语言而把握事实本身。文学作品则不然,由于语言系统指向虚拟世界,能指和所指以及客观对应物不完全“对接”,所以对语言的揣摩就成为阅读的重要内容。于是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与文学作品的阅读就有了本质区别。相比文学类文本,包括新闻与传记在内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难度必然要小得多,而其语言的嚼头也大大降低,这就是语文教师不屑于讲述新闻与传记的重要原因。所以,如果说教师因为新闻与传记通俗易懂就不重视,那只是表面现象,深层原因是以内容理解为抓手,很难“读”出新闻与传记类文本的语文特质。
(二)考试:不易考出语文特质新课标以引入实用类文本为亮点之一,而现有的考查方式并不能很好地贯彻新课标关于语文性质的规定。首先看工具性。从语文课程内部而言,如果以语言训练为中心来判断,工具性并不意味着逻辑训练。从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而言,逻辑归纳的确可以给其他学科提供思维方法,但至少从课程设置角度来说,目前思维训练并非语文的专利,其他各学科也自有这个教学内容。把新闻与传记的“实用”简单归结为逻辑训练,并把它和工具性相等同,我想这会导致对新闻与传记语文工具性的庸俗化理解。其次看人文性。遍观整个语文新课标试卷,可以说无处不在体现一般的人文性,但是如果说到人文性的重要侧面———美感,试卷却大为欠缺。目前能够体现审美能力考查的只有古典诗歌一块,而古典诗歌毕竟只是古典的,语言方式,不能算是真正活的语言。活的语言形式当然还是白话文,借助鲜活的语言形式考查考生品味美的能力,才可能学以致用。当将近25分的阅读题都以归纳要点的考查形式呈现,我们对此实在不敢有太多的奢望。因为,提取信息、归纳要点就决定了考查的特质:长于意思的理解,而短于美感的品味。再次看文本的语文性。新闻与传记等实用类文本(尤其传记文)一般比较长,而且叙述和描写并重。为了适合归纳要点的考试需要,只好删删减减,拼拼凑凑,结果文章被整得片断零碎,了无生趣,近似人物大事罗列,文本魅力和原著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这样整体欠缺逻辑性和生动性的所谓选文几乎很难说它是文章,不过就是“考试阅读材料”而已。文言传记文通常也是这样“被肢解”,但文言文多亏还有“言”,而这样的生态白话文还剩下什么呢?
二、以写法主导新思维
对语文课程而言,新闻与传记教学的重心不在于引导学生把文本读懂,即教读法,而应着眼于指导学生了解新闻与传记文的实用指向,进而训练其语言操作———写作能力,即教写法;而考试的重心也应着眼于从这里入手,从而在教学与考试两个环节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所以现在是转变教学与考试思路的时候了,一句话概括就是:以归纳文本为基础,以掌握写法为旨归。
(一)教学方面:由“教读法”转变到“教写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解说“新闻与传记”时,指出其教学“重在指导学生阅读典范性新闻作品”。读,没有错,关键在于怎么读。我们以往考查的重心在于检测阅读能力本身,而教学也侧重于教读法,但内容的浅易性决定了这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多大兴趣。如果我们转变一下阅读的目标,以教写法为目标来设计思路并指导学生阅读,当更切合新闻与传记的本义。教学方面也可以因此出现新气象。在师生眼中,一篇课文不再是阅读的例子,而是写作的例子,了解新闻与传记写作的基本规律的例子;另外对一些能找到创作谈或者可以联络到作者本人的,如新课标指出的,“还可以了解其采写过程,深入把握作者立场、观点,学习其敬业精神和捕捉重大新闻的能力”。比如语文版课文《落日》。如果以教读法为目标来指导阅读,教学无非是按照事件的流程,整理层次、归纳大意、概括主旨等等,而这些方面学生没有什么挑战性,引不起多大兴趣。如果以教写法为目标组织教学的话,则可有如下定位:通观全文———概括大意和主旨,探讨受降过程和主旨的关系,了解作者梳理材料的匠心;人物分类———探讨人物描写,把握人物的细节描写对于体现感情倾向的作用。同样是教阅读,现在以教写法为目标,学生体会到了文本熟悉而又陌生的一面。在教写法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下水写作,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一点新课标也有表述:“新闻与传记的写作应以学校社区生活和熟悉的人物为对象,从写新闻评述、综述或新闻与传记性小故事开始,逐步提高。在写作中引导学生运用调查、访问、讨论、查找资料等多种方式获取素材,提高根据表达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考试方面:由考“写什么”转变到考“写什么”与考“怎么写”并重面对实用文体考“写什么”,最作难的不是做题的人,而是命题的人。命题难就难在你要想尽办法在有限的信息中挖掘出足够多的角度,而所有的角度都应能找到对应的若干条目的答案,同时这些答案原则上应该是互相独立的。千辛万苦设计好的题目,考生只需要使用一种思维方式就可以解决。这无疑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也不能体现该文体的优势,对考试和文本而言,可以说是两败俱伤。我们建议考试要多从“怎么写”的角度关注文本。首先选文即便有所删节也应注重整体的有机性;而设计命题时,在不忽略信息筛选、要点归纳这些传统考点的同时,应增加考查作品切入的角度、取材和选材以及布局谋篇等方面的内容。比如2009年全国新课标卷所选的《寻找教育的曙光》一文,该文选取就比较合理,以晓庄师范学校的筹建为“扣子”,截取材料加以组织,全文就具有了整体效果。设计题目方面则全部为要点概括。我们完全可以从写法上做做文章:画线的“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一句,完全可以考一考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觉得简单,可以变成填空题。而文中陶行知的那封信,行文热情洋溢,很能体现传主的形象性格,是可以从艺术手法方面鉴赏一下的。
侧重于围绕一篇新闻或传记的写法来设计试题,可以让考生通过做题体会相关文本的写作规律,从而把教学和考试结合起来,避免各自为战的尴尬,因此应该比单纯去归纳要点更为实用。也许有人会指责这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考法,觉得和以往散文文本考查艺术手法弊端相仿,只让学生用来应付考试,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学生日常读的时候基本用不着,写的时候也未必能用得上。但因此而忽略艺术手法的考查并没有绝对的说服力,是否形式主义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服务于必要的内容。如果没有目标地去查考表现手法,那自然会落下这样的话柄;如果我们的命题能够建立一套文质结合的考查系统,就有可能激发考生实际运用这些手法的兴趣。话说回来,归纳要点这种考查方式用意在于实用,但难道它必然会促进考生养成日常概括层次大意的习惯吗?至于写作,北京市最新的高考《考试说明》中出现了“微写作”小作文,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希望能把实用文体的写作结合起来考查。我在《实用类文本除了选考还能怎么考?》(《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3年第2期)一文中对实用文体的写作有比较详细的设想,在此不再赘言。我以为,以写法为中心,可以使实用类文本的语文特质得到彰显,教学方面会让教师有的教,学生有的学,考试也会改变千题一面的面貌,而且应该有助于实现考试和教学的衔接,对于语文教学和考试而言都应该是一件好事。
作者:杨林战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