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因需设教的小语课堂构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语文教学通讯杂志》2014年第十八期
一、近思,以促成自我探寻
教师要想在课堂上设置顺应学生特点、切合实际的教法,形成多方共振,就需要对孩子增进了解,知晓儿童的话语,熟悉儿童的方式,教法也才会为学生喜闻乐见。以《纪昌学射》教学为例。这是一则寓意深刻的故事,如何获得孩子感兴趣而有意义的探究方向,以孩子喜欢的方式来完成教学?阅读全文后,第一步先“切问”:“大家有没有想过要成为纪昌这样有本领的人?”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接着跟进提示“:对此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最想求解“”后来就再也没人能像纪昌那样了———为什么后来人成不了纪昌”,把学生逐渐引向思维的深水区。然而,这种问题没有条件限定,虽然切身相关,可所涵盖范围太大,虽不束缚学生思维但性质属于“远思”而非“近思”,问题求解还需更有力的抓手。第二步,设法把“远思”转化成“近思”以避免泛问、滥问。课堂上接着提示:“能不能联系自己说说,这个问题进一步还可以怎么问?”学生情绪立即高涨,很自然地提出:“我为什么成不了纪昌?”成功引导学生踏上了自我探寻之旅。
这样的教法设置称为“切问近思”,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课堂学习方式,能使得学生与文本两元归一元,形成有效共振,让古人好像一下子走到面前。这课堂上,学生探索欲望强烈,把寓言的每个文字角落都细抠一遍,最终发现“成不了纪昌”原因很多:现代人吃不了苦,练不好扎实的基本功,论刻苦精神远远比不上纪昌;身边缺少像飞卫这样的名师来点拨,论机遇比不上纪昌;数年如一日“,悬蚊于窗”练习目力其真实性存疑,“寓言所言之意恳切,但所叙述之事未必真实”,所以后来人自然也就无法成为纪昌……《纪昌学射》的教学通过“切问近思”,学生完全读通、读透了文本,对文章的意旨了如指掌,对文章体裁也加深了认识,学生不仅进行了自我探求,还获得了一些接近科学思维的价值判断,这是因为教法顺应学生特点、比较切合实际。
二、创美,以获取高峰体验
语文课需要教给学生语言文字工具,对语言特质的领会是首位的。这一切最好都要放到立足孩子的生活实际所设置的科学思维演练和优秀精神实践的特殊场所———语境中。以推升人的境界、形成全面的语文素养为宗旨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能给人带来审美的自足,甚至可以激引人去创造美,以达学以致用的“情景模式”,实现文本信息和自己世界的信息融合、对接、沟通、评价和应用。以《搭石》教学为例。儿童的语文学习可以借助三面镜子:显示镜、透视镜、遥望镜,它们正好对应文学、史学、哲学。这三面镜子可以帮孩子把语言的特质鉴照清楚。文学是对生活的显影,它能用文字呈现你前所未见的东西,“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家乡的搭石那是人们心中的“一道风景”,文中老人与年轻人的彼此扶助不正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写照,是美的本源体现吗?史学是一面透视镜,它能带我们回到事物的原生点,缩短人们认知的彼此差距。举起这面镜子“,搭石的‘前身’是什么?老人把河岸的顽石扔进水中,顽石就变成搭石了,这是为什么?”“你愿成为搭石,还是成为使得顽石成为搭石的人呢?”透视搭石的过往,这些就成了一个个叩人心扉之问。哲学仰望星空,它的遥望可带人走出生活迷宫。搭石的异形就是换一种形式的桥,只不过在生活的坐标系里不是以实线段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虚线段的形式呈现罢了,“想过有一天,我们自己会做一回‘搭石’吗?”孩子生动活泼,最喜欢真实的学习环境,于是进行了课中生活场景的语境模拟,试图让孩子进入“情景模式”。
师“:天有不测风云”。早晨,天公不作美,突然“哗啦啦”下起蛮大的雨,粗大的雨点暴躁地砸在同学们的脸上、身上、书包上,毫不留情。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把好多低年级同学困在从校门口到教学楼的迎宾大道上,咱们四(1)班的不少同学却带了雨伞……同学们,面对这种情形,你会不会想到办法来帮助大家呢?乡亲们能搭石成桥、变路,即使溪水高涨也不怕,我们怎么办?生“:……搭伞!搭伞!”师:太棒了!假如你那天就在现场,你向大家发出“搭伞”的倡议,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你能学一学《搭石》第三段刘章爷爷音、画同步的写法,也写一写吗?结果,优秀习作《美丽的“伞花”,五彩的路》诞生了:这场大雨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简直搞突然袭击。校园迎宾大道上,没带雨伞的同学就像青蛙在雨中乱跳、直窜,有的把书包顶在头上狂奔,活似笨拙的鸵鸟。这可怎么办?
我们班的同学倒是带了伞,这会儿得意地在雨中“横行”呢。突然,我想到一个主意,对身边的小伙伴大喊“:来,快来,我们把伞搭起来!”起初,几个同学不明白我的意思,傻愣愣的停下脚步。我提醒他们:“刚学过《搭石》,怎么这么快就忘啦?……”大家马上心领神会。我们把自己的伞紧紧地靠在一起,身体也不约而同地朝向一侧,就像一行大雁排成了一字纵队……不一会儿,我们班不管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加入了进来。美丽的伞花顿时连接成了五彩的“花串子”,像一条彩虹,又像是一座鹊桥,从校门直接延伸到教学楼的走廊。大家开心极了!低年级的同学这会儿高高兴兴地从我们美丽的“伞花”搭起的五彩路上通过,他们一点点也不慌张了。任凭天空中雨声“唰唰唰”,伞路上同学们欢声笑语,人影绰绰,早晨的校园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我们四(1)班撑伞的同学,无论男生、女生,都在这幅图画中一个个骄傲地站着,胸膛挺起老高,心中充满了奇妙的感觉。文尾“心中充满了奇妙的感觉”,所描述的正是学生创美之后,所获得的高峰体验。这样的高峰体验反复出现,也是“因需设教”的课堂得以有效构建的一个标志。
作者:张斌单位: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盐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