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学生对“笑声”印象分明,对“悲剧”体会不深,学生的习作大都对“笑声”进行了细致描写,但对造成孔乙己的悲剧却只停留在表面。第三节课,我根据问题,要言不烦地作了讲解,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充分利用了课文内部的矛盾。“笑声”与“悲剧”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概念,既是“悲剧”,为什么充满“笑声”?既是笑声,为什么又是“悲剧”?正是这个矛盾,使学生“愤懑”,“意悱悱”动脑动笔,探其究竟,整个三节课下来,学生获益甚多,兴犹未尽。
利用学生面对课题时认识内部的矛盾,也容易创设问题情境。七年级有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我在教本文时,列举了五项理由,要学生辩别哪几条是皇帝受骗的真正原因,这五条是:①皇帝生活奢侈,一心想得到漂亮的新衣;②两个大臣与骗子相互勾结,一起欺骗皇帝;③皇帝又愚蠢,又爱虚荣;④骗子的设计正中了皇帝的要害;⑤大臣怕自己成为“不称职”的“愚蠢”的人,因而自欺欺人。这一课题之所以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就在于抓住了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粗看起来,五个问题似乎都与皇帝受骗有关,实质上只有一项是皇帝受骗的真正原因。问题的难点,就是要把其他四个相似项从中分离去,这就要分析、比较、判断,进行思维,最后找出正确的答案。学生被这种问题所吸引,兴趣盎然,学得起劲,效果很好。当然,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求必须熟悉教材,发掘教材的智力因素,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还要掌握学生的已有经验及智能水平,从而严格遵守由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在散文及古诗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激发兴趣
古诗文,由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徘徊在字、词句上裹足不前,如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我国灿烂的古文化,欣赏它的含蓄隽永,领略它的博大精深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变柘燥为生动。
1.激发兴趣,增强信心。首先,中学语文教师应明确认识学习古诗文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会读会背几篇古诗文,会做几个阅读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古诗文,愿意在古诗文的海洋中遨游、探索。其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再次,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名句对接,改编故事等。另外,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架桥引路,调动理解兴趣。学习古诗文,许多学生只是停留在字、词、句上,分析人物形象也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如何引导学生逾越难关,到达理想的彼岸?教学中采用“改编故事”的方式既可以巩固基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想象力更加生动、形象。如学习《愚公移山》一文时,我指导学生将文章改编成一篇生动的故事,力争使愚公和智叟的形象逼真,文中愚公之妻与智叟劝愚公的话大致相同,若不假思索译出来,就会一模一样。因此,我提醒学生要注意人物说话语气及各自的动机,智叟的挖苦之态就表现了出来,至此,人物形象在学生的丰富的想象中变得更加栩栩如生了。
3.巧设问题,激活想象。“疑是思之初”巧设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有效地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激活学生的想象,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如我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时引导学生体会雪中送别之情时,紧抓关键字设计问题:①“去时雪满天山路”中“满”字仅仅是写路上的雪多吗?②“雪上空留马行处”中“空”字怎样理解?引导分析时,启发学生想象作者当时心情怎样?神态如何?在学生的想象中,“满”字更加具体形象化了,它不仅仅写出了当时大雪封路,归途的艰险,更重要的是写出了作者复杂的感情,有惜别的情谊,有担忧的心情,有自叹的惆怅……多样的情怀将作者的心占据得满满的,“空”更表达了那种言已尽而情意无穷的情思,教师在引导中让学生设身处地品味难以名状的“空”,一千个学生必定会有一千种感觉。
二、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有集成性特点,即集图像、声音、动画和数值于一体,将结果综合地呈现在屏幕上,为学生提供声情并茂的感官刺激,对于知识的巩固和保持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教学《春》,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我用软件把课文段落设计成幻灯片,通过一定的色彩搭配,配以图片,把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以醒目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把对课文有关的内容设计成填空题,先让学生填空,然后看画面内容连成一段话,(尽量用上文中词语),最后达到背诵文章的效果。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体验到了人机交互式学习的情感和成功的喜悦。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作者:曹云霞单位:襄城县茨沟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