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女性主义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校园英语杂志》2015年第一期
乔治•艾略特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维护女权的代表作品,也是艾略特悲剧作品中的典型代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主要讲述的是女主人公麦琪从小生性活泼,天资聪颖、积极乐观,与周围的其他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麦琪与当初社会的格格不入,为了维护自己的爱情牺牲了很多,在当初传统的社会制度下苦苦挣扎,最终选择放弃,但是也没有摆脱命运的捉弄,与哥哥汤姆落入水中再也没有上岸。这部小说是一部典型的悲剧,女主人公的思想与当初的社会不相符,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体现了女性地位的低下。由于受到家庭观念的影响,与爱情擦肩而过,使女主人公痛彻心扉,是对当时社会观念的无奈,不得不妥协。小说的最后导致女主人公死亡,是对悲剧的重要体现。纵观整篇小说,主要讲述的就是对女性主义的不公平对待,缺乏对男女平等的认识,思想过于传统与封建。面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女主人公麦琪的反抗与挣扎是无效的且无力的,改变不了当初的社会意识形态,最终酿成了悲剧。
二、乔治•艾略特的女性观
在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文学作家在文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乔治•艾略特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创造了多部文学作品,在文学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艾尔特的作品以悲剧色彩为主,主张将悲剧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实现小说故事的真实性和生活性。她的作品大都贴近生活,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在艾略特的作品中,蕴含有丰富的个人情感,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小说的创作中去,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到作品当中,是作品最吸引人的重要原因。艾略特的作品大都富含丰富的思想内涵与崇高的人文情怀,进而形成了雄伟与细腻两种不同的写作风格,诸多批评家都给予乔治•艾略特很高的评价,可见艾略特在英国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乔治•艾略特主张女性主义,维护女权,积极反抗男权社会带来的束缚,提倡女性的自由与解放,实现女性权利的最大化。乔治•艾略特拥有着其独特的女性观,对女性主义的解读很是复杂。她主张女性在婚姻、教育等方面的平等,实现对女性的解放,提倡女性自由,是维护女性主义的重要体现。而另一方面,她不主张男女绝对意义上的平等,她希望女性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她这样矛盾而又复杂的女性观,又将她推向了风口浪尖,人们对她的女性观点感到疑惑,对她心存质疑,一度受到了批评。其实,乔治•艾略特这两个观点并不是很矛盾,她希望女性应当受到尊重,女性能够在婚姻、受教育、工作等方面得到自由,拥有自己的权利,不受男权社会的束缚。但是对于维护女权而言,不一定非要做到男女平等,应当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明确女性应当怎样运用自己的力量来维护自身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是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通过对乔治•艾略特女性观的深度解读,艾略特的作品更加具有积极意义,不仅仅是对女性权利的维护,主张女性自由,同时注重体现女性的伟大,为了社会的安定团结而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是对女性主义的进一步升华,应当予以发扬,而不是批评。现代社会的发展注重“以人为本”,乔治•艾略特的女性观中就充分体现了人文色彩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人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顺应时展的重要观点。
三、《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体现的女性观
1.渴望受教育的权利。在乔治•艾略特的女性观中,主张实现对婚姻生活、受教育权利以及工作等的自由,主张女性的权利和利益,是尊重女性的重要表现,是体现女性主义的关键内容。从更深层意义上,我们可以了解到,乔治•艾略特主要是对女性受教育权利被剥夺现象的批判,这一点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也有所体现。《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女主人公麦琪从小天资聪颖,酷爱读书,是可塑之才。但是就是由于男权社会的观念,不重视女性的存在,剥夺了女性受教育的权利,使得麦琪失去了的受教育的机会,她的爸爸为她的才能感到自豪,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女孩子学习好没有意义,就让麦琪的哥哥汤姆去读书。从小说中的这一部分,对男权的主导地位宣示的很强,而相对的女性权利在不断弱化,男性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女性却没有,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无奈与痛恨。通过女性受教育权利被剥夺的现象,我们也可以联想到我国的传统社会,也是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错误的观点对我国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女性权利受到了削弱,主张男权社会,这从我国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就能有所体现,女性统治的例子很少。女性受到不平等的对待是对女性尊严的践踏,是社会发展不成熟的表现,社会意识形态不够成熟,人性化缺失。《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这部小说抨击了传统的以男性为重的社会,批判了剥夺女性受教育权利的可耻行为,充分体现了女性积极反抗、不受世俗偏见所束缚,实现了对女性的尊重。
2.渴望得到爱情的权利。爱情是每个人精神上的渴求,是构成婚姻生活的基础条件。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没有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主权,不受社会、观念、世俗的牵绊。但是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没有自由恋爱的权利,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乔治•艾略特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刻画的女主人公麦琪由于受到家庭观念、思想意识的束缚,不能够得到渴望的爱情,与菲利普的艰难爱情成为整部小说的主导,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是小说的悲剧之一。后来,斯蒂文又闯入了麦琪的生活,再一次引起了情感的纠葛,迫于压力和家庭的原因,使得麦琪不得不再次放弃爱情。两段爱情都被拒之门外,是何等的悲痛,高度的家庭尊严将麦琪的爱情扼杀在摇篮之中,在家庭尊严之前,女性的爱情不得不妥协。了解了麦琪的爱情之路,我们不得不说,当时的男权社会,女性要想生存下来也是奇迹,完全不顾及女性的心理感受,女性没有得到自由恋爱的权利,都要向世俗观念、家庭尊严低头,是男女不平等的重要体现。《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这段情节的设定,正是呼应了乔治•艾略特的女性观,阐述女性同样拥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够因为男女而区别对待,进而剥夺了女性受教育的权利,是不正确且不明智的。如今,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重视人人平等,女权在不断的强化,像我国国家干部中女性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像刘延东、华春莹等都是典型的例子,是男权社会通过不断的演变与发展的产物。
3.蕴含有丰富的同情心。女性富含有天然的“母性”,容易同情心泛滥,是女性的主要特点。蕴含有丰富的同情心,是具有拯救情结的重要体现。而拯救情节则是来源于乔治•艾略特的人文关怀的观点,利用女性自身的力量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同情心泛滥是人性化的重要体现,是对艾略特女性观的完美阐述。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对菲利普的感情中就夹杂着同情意味,充分体现了麦琪的人格魅力。在小说中,菲利普身患残疾,当时麦琪并没有嫌弃他而离开他,而是十分的同情与理解他,并劝说汤姆不要对他产生敌意,菲利普与他爸爸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不应当将对他爸爸的憎恨转嫁到菲利普身上,是不公平的。由于麦琪的照顾和体谅,使得菲利普重拾信心,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麦琪的善良更深一步的感染到了菲利普。当汤姆对菲利普出言不逊时,麦琪予以反击和抵抗,是对他们爱情的坚守和保护,是体现女性为保护爱人、保护爱情坚持不懈的正面形象。从小说这一部分能够深刻体会到乔治•艾略特塑造的小说主人公麦琪的高尚品格,是善良的化身,进一步描绘了女性富含有同情心的特点,是人性化的重要体现。
4.对汤姆的英雄式拯救。在麦琪身上还拥有伟大的英雄主义和对亲情的珍惜,当汤姆被困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时,麦琪不顾一切去救哥哥,她早已把当初哥哥将她赶出家门的那一幕抛在九霄云外,一心一意为了挽救自己的亲人在努力,独自划着船去营救汤姆。麦琪终于与汤姆见面,但是终究摆脱不了命运的折磨,兄妹俩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弗洛斯河上。小说的这一幕是最感人至深、最引发人深思的环节,我们不得不对麦琪的举动表示钦佩,是她身上独特的女性魅力使她做出这样的选择。在生命与亲人中间,她选择了后者,对汤姆展开了英雄式的拯救,充分体现了其女性细微与善良的一面,牺牲自己来保护亲人。虽然最后没有成功救出汤姆,这样的壮举令人钦佩,是对女性主义的深度展现。乔治•艾尔特将自身的女性观应用到了小说中,用小说的主人公来表述心目中的女性主义,是体现女性主义的有效手段。
5.麦琪的反抗与逃离意识。在女性主义中,逃离是女性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女性属于弱势群体,凭借女性的力量无法撼动整个社会的观念,所以大多数女性会选择逃避,这是保护自己也是向往自由的重要体现,当然,对于麦琪也不例外。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为了摆脱男权社会的压迫和灌输,选择逃离是最好的办法。麦琪的第一次逃离实在年少的时候,由于别人指责她像吉普赛人,所以她就逃离这里,与吉普赛人一起生活,体现了她的抗议。麦琪与菲利普的爱情是坎坷且艰难的,虽然一直坚持着,麦琪与菲利普每次见面都代表着一种反抗,但是最终还是难逃分离的噩梦。而后来与斯蒂文的逃离麦琪女性主义意识的爆发,是对代表男权社会的哥哥的反抗,是女性主义的深度体现。女性本是伟大的代名词,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对于女性的观点也就不同。在传统社会,对女权的亵渎,肆意践踏女性的尊严是常见的现象。“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就是对女性的藐视,《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这部小说是女主人公对传统女性观点的反抗,给予我们高度的启发,应当尊重女性,摆脱传统社会对男女权利的硬性规定,给予女性足够的人权和自由,实现男女平等。
作者:张威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