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外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提要]
绩效评价体系中的评价主体与评价指标的确定对于评价结果极为重要,通过比较分析美国、英国及法国研究生与我国的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和评估指标,提出增强评价主体的独立性和建立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教育层次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研究生培养经费配置的问题日益突显,为明确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效率以及效益,研究科学可行的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目前,美国、英国、法国的高校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最为典型,而绩效评价体系中的评价主体与评价指标的确定对于评价结果极为重要,通过比较分析这三个国家对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可以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投入及其绩效评价提供借鉴经验。
一、美国、英国及法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与评价指标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的多样化以及专业化,社会经济对于人们的教育层次要求越来越高,各国政府为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高层次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研究生作为更专业、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必然会受到高度重视。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美国的研究生学位包括学术学位、专业硕士学位以及专业博士学位。英国在原有的学术研究生的基础上,很多技术类高校也进行研究生教育培养,还发展了修课式研究生和部分时间制研究生。法国也用不同的方式来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面对迅速发展的研究生规模,研究生的质量保持是研究生培养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各国的政府以及教育专家在探索建立有效的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为研究生培养绩效提供量化工具。
(一)评价主体。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根据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建立,而绩效评价主体则根据研究生培养的绩效评价目标而确立。而各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具有各自的政治文化特色,从而形成不同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主体之间的关系。1、美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根据美国的宪法规定,研究生培养主要由州政府管理,联邦政府并不直接参与研究生绩效评价,而美国各州的管理方式、法律各不一样,并没有统一的全国标准来评价全美国的研究生培养。这时,社会评价机构成为了美国研究生培养评价的主导力量。比如,全美研究生院委员会、美国大学协会下属的研究生院联合会等专业协会通过制定研究生教育的全国性标准,评价美国各研究生教育绩效,提出改进方式,并进一步修订标准。此外,社会新闻媒体、民办机构与私立评价团体也是美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评价机构都会根据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水平的发展进行不断的改进,并依靠专家评价等方法,保证了评价结果的权威性。而高校的自我评价同样不可缺少,在社会机构和州政府进行评价前,美国高校通常先进行自我评价。这时,美国各大高校则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开始自下而上建立起常规的自我评价制度,来诊断该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从高校内部保障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虽然政府不直接参与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但州政府通常会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社会评价组织的鉴定评价结果代替审批,认可社会鉴定组织等形式间接参与评价中,为社会评价机构的研究生培养评价提供了积极的支持和保障,并提高了社会评级机构的权威性,从而形成社会评价为主体,政府支持保障,高校自我评价为基础的评价主体关系。2、英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英国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主体的特点是由高校自我评价演变为高校与政府为主,外部社会评价机构积极参与。早期英国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数较少,加之英国高校传统的高度自治性,政府和社会通常不会关注研究生教育质量,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评价中扮演主体地位。随后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大,政府及社会公众对英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要求也在加强,促使研究生外部评价机构出现,从而使得硕士研究生评价主体趋于多元化。根据英国高校自主管理的传统,已经形成了从校到院、系、所的分层进行内部评价,再由高校的学术团体和专业协会来进行检查和审核来加以保证。而政府通过建立评价中介组织和机构对研究生培养进行监控,通过把拨款与这些机构的研究生培养评价结果联系起来,从而日益加强政府对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的影响。3、法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法国早期是以政府评价为主导的研究生评价体系。政府在教育评价中起主导作用。法国在教育行政管理方面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的集中统一管理。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法》的颁布正式成立法国国家评估委员会,该机构的评估结果具有社会参考价值,最重要的是独立于政府,具有完全的行政自主,也独立于各研究生培养机构。这时法国才正式构建由政府、高校和社会三者共同组成的质量保障体系,共同承担起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
(二)评价指标。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评价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设计,可以明确研究生培养的绩效评价目标,并为提高培养绩效、优化教育资源提供方向。而各国各个评价团体都具有各自的专业特色、评价需求,从而形成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1、美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指标。Burke和Serban(1998)统计总结了美国11个州研究生教育经费拨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包括投入、过程、产出和成果评价。投入代表了用于支持研究生培养的人力、财务和物质资源;过程是指提供培养教育的过程及方法;产出包括提供教育培养后的结果;成果是指一系列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在这4大类的评价指标基础上,美国的《改进高等教育绩效的策略指标体系》把指标分为13个次类,70多个指标。它们是财政资本指标:收入及结构、支出及结构、资源及留存、捐赠与投资、发展;物资资本指标:房地产、设备及消耗;信息资本指标:图书馆、计算机;人力资本指标:学生、招生、教职工、学费与资助、研究。目前,美国高校教育绩效指标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肯塔基州的高等教育系统管理绩效指标体系,包括教育质量(普通教育成果、学位教育成果、学术成果、师生发展机会等)、教育培养(学生保持率、毕业率、合作教育计划等)、机会均等(就业、招生)、经济发展和成果质量(劳动力培训、工业和雇主满意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与倡议精神(校内合作、计划、预算和评价的结合、设备管理等)5大类25个指标,包含了整个研究生教育阶段应当实现的目标。2、英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1985年英国的贾勒特报告将高校的绩效指标分为三类:内部指标、外部指标和运行指标。其中,内部指标反映了学校方面的特征;外部指标反映了高校所设置的学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运行指标反映了学校的资源利用效率。1986年,英国副院长和校长协会与大学拨款委员会联合工作小组将绩效指标划分为输入指标、过程指标和输出指标三大类,其中输入指标主要指高校可利用的资源、人力和经费情况,是对高校现有办学条件的客观反映;过程指标主要指高校可利用资源的使用率、管理行为和组织行为情况;输出指标指高校通过办学科研等活动最终取得的成绩与产出。英国的莫里斯报告把绩效指标扩展为4个方面13条:规模和效益指标(学生人数、完成课程、学生成绩、附加价值、用人单位满意程度和质量概况)、收入水平指标(收入来源指标、设备资金来源指标和建筑来源指标)、效率指标(输出消耗指标和师生比)、资金来源指标(公共基金占总收入的比例、私人收费和公共资金的比例)。该指标规定了涵盖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评价以偏概全,最大限度地坚持评价全面性原则。英国的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是依据联合工作小组编写的《英国大学管理统计和绩效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对其预算管理做出绩效评价。目前,这一指标体系是英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比较全面的资料。3、法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法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指标是由国家评价委员会和大学校长会议共同界定和讨论的,评价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学校声誉、师资质量与博士点规模、学生情况、研究资助、论文著作统计与质量等。法国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绩效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各个高校教学科研及管理的评价,也是通过分析各大学的情况,着重评价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综合运行水平,也是对法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政策的评价。
二、我国现有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与评估指标
(一)评价主体。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主体包括政府、社会、高校,因此它们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影响着绩效指标的确定。但是,政府在整个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体系中占据着重大比例,限制了社会和高校评价主体作用的发挥。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对于高校教育管理的要求在改变,政府也在逐步转变教育管理模式,将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绩效评价权下放给社会评价机构,但是大部分社会评价机构是依据政府对高校管理的评价而进行评估的。比如“985工程”“、211工程”等类型的高等学校是由政府部门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其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明显多于其他高等学校,而大部分的社会机构评价都依附于这类等级评定确定,缺少独立的绩效评价体系,也无法影响政府、社会公众对高校的评价。而高校自我评价同样大多应付政府的绩效指标,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尚未真正发挥高校自主评价认定的体系。
(二)评价指标。由于我国对于研究生教育投入进行绩效评价的时间还很短,目前并没有权威的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少数学者专门研究了高校财政教育投入绩效评价指标,樊秀娣(2007)选取了一所具体的大学作为研究依据以给出详细且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指标与体系,选取了较具代表性的一所大学(同济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整个学校有关绩效方面的要求安排做出相关考核,最终完成了《同济大学办学质量白皮书》。应望江和李泉英(2010)重点以教育部直属的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考核框架的研究与设计时,特意将师资力量与学生教育的发展、科研团队以及资源的有效配置等作为核心考虑因素。陈华和张延清等(2011)认为构建具体的考核框架是需要将所涉及到的相关指标分别占有的比例大小来考虑进去。陈建国(2011)在进行考核框架指标的选取时,分别从投入、产出以及效率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考虑,最终建立健全的考核框架。徐航和李小红(2014)通过对广西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一至三级,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共性指标分别从目标管理、组织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等四大方面对试点单位进行绩效评价;个性指标根据试点单位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分别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条件建设、服务社会等方面对试点单位进行评价。我国目前采用较广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方式有三种:(1)质量改进式评价,强调评价过程与质量改进过程的结合,主要在于动态地评价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的主要学术和管理程序,确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否遵循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质量原则,工作过程是否持续地服务于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绩效;(2)绩效指标评价方式,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所有主要方面确定并开发一系列核心指标,基于这些指标与实际过程对照的结果来评价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3)学生测评评价方式,以输出学生质量评价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方法。
三、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的建议
(一)增强评价主体的独立性。通过分析英美法的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主体,大多属于间接管理,政府并不直接参与绩效评价,由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进行绩效评价。因此,我国在进行研究生教育投入绩效评价过程中需要增强评价主体的独立性,利用社会中介机构、教育部门管理人员和整合各大高校绩效评价专家,组织建立独立性强的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主体,形成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的互相评价体系,由政府管理部门对该主体进行资质认证和监督,保证专业评价团体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在评价结束后还应定期披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的结果,以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检查。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机构,其投入和产出都不能仅仅使用单一的资金来计算衡量。就投入而言,高校的资金投入需要被转化为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学科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中间投入,经过整合之后送达产出终端。就产出而言,高校的产出包括科学研究成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这些也都不是可以使用单一的资金的方式来计算衡量的。因此,在选取其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指标时,需要充分地考虑高校在投入与产出这两方面的内容及其特殊性,尽量相对全面地涵盖高校办学投入产出的全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1]樊秀梯.高校管理体制建设的一个开拓性尝试———同济大学开展校内院系办学绩效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评价与管理,2007.1.
[2]应望江,李泉英.高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及应用研究———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
[3]张延清,陈华.高等学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2.
作者:苏文蓉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