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课程理念“小先生制”的实施与探索范文

新课程理念“小先生制”的实施与探索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课程理念“小先生制”的实施与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课程理念“小先生制”的实施与探索

摘要:“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20-30年代提出的一种普及教育方式,它有力地推动了当时教育教学的发展21世纪的今天,“小先生制”在新课程理念下依然放射着熠熠的光芒,展现出全新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先生制;现实意义;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小先生制”的实施,目的在于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小先生制”是20世纪20-30年代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制度。他认为儿童是中国实现普及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提出“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20世纪初的陶行知先生如此相信孩子,给孩子展示自我的平台,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没有理由质疑新时代孩子的能力。

—、“小先生制”的由来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奇缺、经费匮乏、谋生与教育难以兼顾、女子教育困难等矛盾而提出的。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他提出“B卩知即传”的原则,即让儿童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采取小孩教小孩、小孩教大人的方法,把学到的知识随时传授给周围的人,将文化知识不断延绵推广。所谓“小先生”,陶行知先生这样说:“生是生活,先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先生,后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后生,学生便是学过生活的人,先生的职务是教人过生活。小孩子先过了这种生活,又肯教导前辈和同辈的人去过同样的生活,就是一名名实相符的小先生了。”尤其强调“小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人识字学文化,而在“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21世纪的今天,“小先生制”在新课改背景下依然放射着熠熠的光芒,展现出全新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实施“小先生制”的时代价值

1.小先生制”是新课改的需要。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弊端是“专制”“封闭”“被动”和“单一”,往往以牺牲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发展和能力发展为代价。“小先生制”则把学生推向讲台,让“小先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一一解决问题——阐释问题,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新课程民主、开放、多元的特点。从而给学生提供了把知i只转变为实践运用技能的机会,让教与学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2.有利于促进师生能力和素养的提高3孔子说过:“教学相长。”现代教学论也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先生制”在让每个学生成为“小先生”的过程中,其实质就是为学生与学生,包括学生与教师提供一种新的交往形式。在这一新形式中,逐步构建起一个真正的师生、生生学习共同体。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大幅度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教学水平,有利于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的转变。学生成为“小先生”,从备课到教学,激发了再学习的欲望与动机,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品质,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小先生制”十分注意学生情感、意志、动机、兴趣、团结、合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发展了学生的多元智力。

3.为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基。从全球范围看,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创新人才,已是各国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小先生制”的实践就是着力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自由、充分的发展,发展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协作竞争精神、民主自治意识,为他们能够成为适应未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4.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助力。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学习型社会,也是陶行知“小先生制”推行的重要目标。陶行知认为,人要生活就需要受教育,人生延续多久,教育就延续多久,即教育与人生为始终。他极力主张“寿命教育”即终身教育,而小先生制是“寿命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推动力。“小先生制”成为联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纽带,把学校、家庭与社会构成一体,使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而在推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基础上,成为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有力武器3

三、“小先生制’’在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教学中,小先生与教师地位平等,一起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后辅导。

1.课前“同事”策略。在教师备课时,小先生们可与教师一起研读教材,一起预设学案,可称为教师的“同事”。他们时而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预习教材,时而以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导学案……打破了受教师成年人思维的局限性,教学预设更接学生地气。如此预设的教学,也更受学生们喜欢。

2.课中“同伴”策略 > 整个教学过程中,小先生是教师的协作教学伙伴。小先生可唱独角戏;小先生又可与教师、与其他小先生们同台合唱……如此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生生、师生协作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只能由教师唱独角戏的习惯做法,由多面孔、新面孔交替或合作进行和谐轻P公教学的形式,无形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

3.课后“助手”策略。课后小先生与教师一起批改作业、辅导后进生,是教师的小助手,打破了批改作业只能由教师专批的传统做法。小先生不但可以与教师合作批改作业,还能帮助教师与学困生面对面批改、一对一纠错,克服了学生对教师批改后的作业只看结果、不去改错的低效局面,让大面积的学生享受到了小先生的个别辅导,提髙了教学效果,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小先生在面批和一对一辅导学困生的过程中,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得到了多方面的提高与锻炼。

4.教师“主导”策略。在实施“小先生制”教学过程中,虽然小先生在课前、课中、课后是教师教学的同伴和助手,教师从始至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助推者,但是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但不能失去,而且要牢牢坚守。否则,实施“小先生制”很可能会误人“放羊式”的教学极端。

四、实施“小先生制”所带来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实施“小先生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在其实施过程中都有其局限性,如何以“小先生制”为载体,焕发课堂教学活力,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固化的传统观念。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会低估学生的能力,认为学生不能把教材讲透。还有不少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对学生上课存在偏见,认为如果一节课只有学生讲课而没有教师讲课或教师讲课很少则不符合情理,这种情况是教师图省事不负责任的表现。教育家陶行知在40年代就曾说过:“人人兑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事实告诉我们,大人能教小孩,小孩也能教大人,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新时代的小学生呢!实施“小先生制”过程中,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家长,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积极地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学习活动中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不断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

2.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解放儿童的空间,拓展他们的生活领域,多接触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拥有更多的空闲,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事实上真正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学生备课需要时间和空间、思考问题需要时间和空间、小组合作交流意见需要时间和空间、教学活动需要时间和空间……有了充分的时空,主体学习活动才能深人、彻底、有效。这需要我们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下寻找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方法。

3.避免把“小先生”机会只给优秀生。一般来说,学习成绩好、表达能力强、在班级威信高,无疑是“小先生”的最佳人选,但在教学中不能长期只有个别优秀学生当“小先生”,还要注意调动全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所有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

4.采取“小先生制”梯队管理等形式。学生当“小先生”毕竟存在知识和经验有限、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等方面的不足小先生制”教育教学模式如果管理不善,容易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等现象,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很必要的。在实施过程中推行“小先生”大小组并行“承包制”,即大组“小先生”管理小组“小先生”,小组“小先生”再管理组内成员,逐级“承包”,呈现出“小先生”队伍的梯队形式,不失为一种管理良策。采用“小先生”管理“小先生”,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小先生制”要与其它教学模式交融并进。教学中,不宜长时间单独实施“小先生制”的教学模式,应与其它教学模式合力并用,以避免单一长时间运用“小先生制”,部分学生失去新鲜感后参与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下降而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同时,需要建立一些相应的激励机制,进行项目式学习课程的设置、评价方法、教材整合等方面的改革。教育的生命是不断创新。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先生制”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思想,需要增加新的时代内涵,补充完善吸纳科学的教育理念,教师和学生从了解到轻松运用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虽然当前“小先生制”还面临诸多问题,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大胆革新,“小先生制”一定会在实践中绽露出其独特的魅力与风采,我们也会与“小先生”们共同“开花”,共同“结果”。

参考文献:

[1]罗明.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敉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l.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刘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