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就业导向视域下的人才培养范文

就业导向视域下的人才培养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就业导向视域下的人才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就业导向视域下的人才培养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杂志》2014年第二期

一、专业建设: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立足现实,兼顾未来

高职教育是最贴近社会、经济和市场变化的高等教育,其目标是培养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专业设置,必须坚持以就业导向,以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使专业发展能够拥有强大的产业背景的支持,才可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必须深入市场、了解市场、研究市场,深入社会和生产第一线调研,掌握市场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决定开办专业,确定专业的定位,取舍专业的具体内容。但是,“三流的职教依赖经济发展、二流的职教服务经济发展、一流的职教引领经济发展。”要提高办学水平,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仅要适应市场现实需要,更要引领未来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导致职业更迭的加快,老的职业不断被淘汰,科技含量高的新职业不断涌现。正如美国前教育部长RichardRiley曾指出的,“目前最迫切需要的十种工作,在2004年根本不存在,亦即我们必须教导现在的学生,毕业后投入目前还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还没发明的科技,解决我们从来未想过的问题。”所以,作为高职院校不能抱残守缺,单就眼下的市场需要去培养人才,而应该具有前瞻性,能科学地预测未来专业发展走向、技术发展对职业岗位的要求的变化以及人才需求变化规律,主动把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提前对专业做出反应。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引领市场,单靠院校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力量,建立动态专业调整机制,在分析、预测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及时开发新专业,改造老专业,淘汰落后、过时专业,使所设置的专业更贴近市场,具备适应性,同时还必须能预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升其前瞻性。

二、课程建设:有利于职业教育“立交桥”建立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提出,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把“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今后十年职业教育大发展的主要目标进行推进。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不仅要为学生就业做准备,也要为学生升学打基础。随着建立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深入推进,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政策层面的壁垒将逐渐拆除,而如何消除技术上的藩篱将考验高职院校办学智慧。从技术层面讲,构建“立交桥”就是要如何保证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之间的课程和谐衔接。而其中,中高职课程衔接是关键。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中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主体构成部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具有基础性作用。而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课程衔接,因为,“中高职的衔接归根到底就是课程衔接,没有课程衔接,中高职的协调发展必然流于表面,只有课程的衔接才是最深入、最灵活的。”应该说,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依然存在内容缺失和重复、职业技能倒挂、课程标准不清等问题。要实现中高职课程的和谐衔接,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整体设计原则避免重复。由于中高职专业设置口径不一、院校之间沟通不畅等原因,导致课程内容缺失或重复严重,有些专业“重复率高达60%以上”。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体系,明确课程目标、内容框架等;同时,中高职院校要加强沟通,互通有无。只有这样至上而下,整体设计,统一推进,才可能避免课程内容重复、缺失的问题。二是灵活设置原则适应不同层次生源。高职生源复杂,有普高生、中职生,中职生又包括职高、中专、技校等,不同生源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都存在较大差异。中高职课程衔接必须考虑到不同生源的学习状况和需求,开发灵活的课程模块,适应不同层次生源的学习需求。三是递进衔接原则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学习呈等级性或累积性规律,即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或技能是学习高级知识和技能的先决条件;技能和能力的获得,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提高与发展过程,也就是说,中职教育是高职教育必需的学习准备,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发展和提升。这就要求中高职课程衔接必须是递进式衔接,即中职阶段的课程学习对高职阶段课程学习应起到铺垫性作用,高职的课程内容要比中职更上一个台阶,只有这样,中高职的课程才能更好的衔接。

三、教学策略:由“知识技能储备”向“职业化培养”转变

教学策略是呈现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在高职教育兴起之初,高职院校大多秉承“知识本位、技能至上”的教育教学理念,采取“一根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灌输、培养一技之长,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储备,而忽视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其结果直接导致学生进入职场后虽然能较快适应岗位,但明显表现出创新不够、难以融入企业文化、发展后劲不足等缺点。“工作场所的胜任度越来越取决于与技术无关的技巧,比如说有效的沟通技巧、团队协作、判断思维、对变化的反应力”(《有组织的职业生涯开发》托马斯.G.格特里奇等)。实践表明,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已不再仅仅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职业素养、通用职业能力等衡量“职业化”程度的要素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结合高职培养目标和职场要求,一个“职业化”的人必定是一个技能强、素质高、全面发展的人,在进入职场后,能够快速适应岗位、立足职场并能在职场得以持续发展。职业化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专业能力、通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是指与工作岗位直接相关的、生产产品、提供服务的技能。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专业动手实践能力等。通用职业能力是指专业能力以外的,与岗位没有直接联系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沟通交流、组织协调、表达、团队合作等能力。通用职业能力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迁移性特点。职业素养是指个体在职场所呈现的个人品质、工作态度、工作习惯等内在修养,包括敬业、诚信、规范、忠诚、服务意识等。“职业化”培养的主渠道在课堂,而教学策略的运用直接影响“职业化”培养的效果。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以我为主”的教学方式,广泛灵活地应用项目法、案例法、情境法、活动法、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符合职业化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生专业能力、通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规律的教学方法,将职业化的三要素通过专业课堂的教学紧密融合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行动者,在做中学,学中做,这样才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四、质量评价: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

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劳动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具有开放、合作的跨界属性,其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关系众多利益主体的公共事务,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不应该仅由学院“自说自话”,而应重视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重视国家、社会对教学质量的外部评价。简言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应由学院、企业、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多方参与,实现“开放性”评估。学校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教学管理的主体,负责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评价与监控;企业(合作企业、用人单位)通过直接感受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工作适应性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能最直观地反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一线的符合度,帮助学院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目标;教育主管部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监控学校办学方向以及人才培养的三个符合度方面,即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学校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毕业生质量与社会要求的符合度;以学生为代表的顾客既是教育质量评价的对象,又是自我评价的主体,主要是评价和反馈教学效果、教学服务、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的情况。高职院校只有冲破“自说自话”的藩篱,充分发挥各种地位、作用、功能不同的主体的作用,从不同角度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才能使评价更加客观,更有利于高职院校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开放性”的评估还要求评价内容必须多元化。在对学生的评价中,除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状况外,还必须重视作为职业人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工作态度、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等内容的评价。总之,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坚持就业导向,就必须始终贴近市场,适应社会需求,走开放式办学之路,同时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注重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让学生不仅能立足职场,更能在职场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形势才能持续、和谐发展。

作者:涂运祥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